综合版同等学力心理学全国统考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58795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DOC 页数:77 大小:68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版同等学力心理学全国统考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综合版同等学力心理学全国统考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综合版同等学力心理学全国统考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综合版同等学力心理学全国统考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综合版同等学力心理学全国统考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普通心理学 心理学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认知过程: 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伴随状态 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知觉: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认识。 思维: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间接的认识。揭示本质属性 。 表象:事物不在面前时,在人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想象: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概念:反映事物 本质特征的思维形式。 情绪过程:人在加工外界输入的信息时,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属性、特性及

2、其关系,还会产生对事物的态度,引起满意、不满意、喜爱、厌恶、憎恨等主观体验。 意志过程:为了实现目的而克服困难的活动 个性倾向性:决定一个人态度、行为和积极性的选择性的动力系统。包括需要、兴趣、理想、动机、世界观、信念。 个性心理特征:一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性格。 心理学研究方法: 描述研究、相关研究和实验研究。 描述研究: 自然观察法、个案研究法、调查法(问卷法、访谈法) 相关研 究:测量两个及两个以上事件研究方法或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的非实验性研究方法。相关不代表因果关系。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 实验研究: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控制或创设条,以引起或改变

3、被试的心理活动,进而被试的心理和行为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 其他: 心理测验法、自我报告法、内容分析法、语义分析法、社会测量法、元分析法 。 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精神分析的研究:早起弗洛伊德的理论研究人的意思、潜意识,找到各方的批评。 20 世纪 30 年代,安娜、克莱因、埃里克森,将精神分析理论应用于动机和人格的研究 。 更关 心儿童和青少年人格的正常发展,不像弗洛伊德以精神异常的成年人为研究对象。强调意识和自我的重要性,而不是只重视无意识的研究。把青少年看成力必多活动的高潮时期,而不是过分强调它在儿童时期的影响。 行为主义的研究:代表人物是华生、斯金纳。反对研究意

4、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关心环境对人的行为的作用,不关心有机体的内在过程和机制。强调人是在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发展的,正式学习和经验决定了一个人成为什么样的人。研究问题:在什么条件下某种行为能发生,不同刺激对行为可能有什么作用,行为的结果又怎样影响随后 的行为。所谓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于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包括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心理学研究行为的任务,就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由此就能根据刺激预测反应,只要确定了 S-R 之间的关系,就能预测行为,塑造行为。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代表人物:马斯洛 (1908-1970)、罗杰斯 (1902-

5、1987)着重于人格方面的研究。人的本质是好的,人性本善,不受无意识欲望的驱使并为实现这些欲望而挣扎,人有自我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人是单独存在的,心理学家应该进行单个测量人们的思想、欲望和 情感这些内部过程和主观内部经验使其成为不同的人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把人看成一种信息加工者,通过支配外部行为的认知过程而加以编码、储存和操作,进而影响人类行为。美国奈塞尔出版了认知心理学一书:认知是指从感觉输入到转换、约简、加工、储存、提取和使用信息的全部过程,本书出版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诞生。发展了言语报告法、反应时记录法、计算机模拟法。产生了认知神经科学 生理心理学的研究:关心心理与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6、,把生理学看成描述和解释心理功能的基本手段,认为我们所有的高级心理功能都和生理功能,特别是脑功能有密切 关系。研究问题:脑功能的定位、心理免疫学、遗传在行为中的作用。研究方法、临床方法、局部切除法、电刺激法、生物化学方法、神经成像、脑成像 神经系统的细胞及其功能 神经元作用:接受和传达信息,由胞体、树突、轴突三部分组成 胞体:圆形、锤体形、梭形、星形 树突:短,几百微米,形状如树的分枝,负责接受刺激,将神经冲动传向胞体 轴突:长,几十微米到 1 米,每个神经元只有一根轴突,轴突主干上分出侧枝,负责将神经冲动从胞体传至与其相联系的其他细胞 传入神经元或感觉神经元:多为假单极神经元,胞体主要位于脑

7、脊神经节内, 其周围突(树突)的末梢分布于皮肤和肌肉等处,接受刺激,将刺激传向中枢。 传出神经元或运动神经元:多为多极神经元,胞体位于脑、脊髓和植物神经节内,把神经冲动传给肌肉或腺体,产生效应。 中间神经元:介于前两者之间,多为多极神经元。动物越进化,中间神经元越多,人神经系统中的中间神经元约占神经元总数的 99%,构成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复杂网络。 神经胶质细胞:位于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 为神经元的生长提供线路,在神经元周围形成绝缘层 -髓鞘,使神经冲动快速传递,防止神经冲动从一个轴突扩散到另一轴突,是行为分化的重要条件。 神经冲动:当刺激(机械的、热的、化学的或电的)作用于神经时,神经元就由比

8、较静息的状态转化为活动的状态,即神经冲动。冲动性是神经和其他兴奋组织(如肌肉、腺体)的重要特性。即使在静息状态下,神经元也是自发放电的。 静息电位(当神经元处于静息状态时测到的电位变化,膜内为负,膜外为正,相差 70 毫伏) 静息电位的产生 离子学说:细胞膜内外存在大量离子,膜外主要是带正电的纳离子( Na+)和负电荷的氯离子( CI-),膜内主要是带正电荷的钾离子( K+)和负电荷的大分子有机物,离子通过离子通道出入细胞膜。静息状态下, 细胞膜对 K+的通透性大( K+外流),对 Na+的通透性差( Na+挡在膜外),致使膜内比膜外略带负电荷,产生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的产生:神经细胞受到刺激

9、,细胞膜的通透性迅速变化、纳离子通道打开,纳离子内流,膜内电位迅速上升,并高于膜外电位,“去极化”过程,去极化瞬间之后,纳离子通透性下降,钾离子通透性上升,细胞膜又恢复极化一次去极化和一次恢复极化,构成动作电位。 神经冲动的电传导是指神经冲动在同一细胞内的传导。动作电位与静息电位,形成局部电流回路, 神经纤维受刺激的部位产生动作电位邻近未受刺激的部位仍处于静息 电位兴奋部位和静息部位之间出现电位差,膜表面未兴奋部位的正电荷流向兴奋部位,膜内兴奋部位的正电荷流向未兴奋部位,形成回路使未受刺激的部位产生去极化,形成 动作电位。依次传导。 这种局部电流使邻近未兴奋部位的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了变化,并产

10、生动作电流。 这种作用反复进行下去,就使兴奋从一处传向另一处。在就是神经冲动的电传导。 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是在突触间借助于神经递质来完成的。 突触: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互接触的部位,是神经元间信息传递和整合的关键部位。 动作电位到达突触小体,细胞膜钙离子通道开放(钙离子流入 膜内),突触小泡移向突触前膜并融合破裂,向突触间隙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分子结合,改变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电位变化,实现神经兴奋的传递。神经递质可被突触前膜重新吸收利用 突触后电位分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由突触小体释放不同的神经递质与不同的突触受体结合决定;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引起突触后

11、膜去极化,产生神经冲动;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引起突触后膜超极化,不易产生神经冲动。 神经元与神经元通过突触建立的联系,构成了极其复杂的信息传递与加工的神经网络(神经回路) 最简单的神经回路是反射弧。 电脑皮层功能分区: 视觉区:顶枕裂后的枕叶;听觉区:颞叶的颞横回;机体感觉区:中央沟后面的狭长区域 躯体运动区:中央前回和旁中央小叶的前部 。 语言区:大脑左半球。言语运动区:布洛卡区 失语症(左半球额下回后部受损,会发生典型的口语表达性障碍,患者不能组成正常的内部言语,说话缓慢费力,言语贫乏,严重的患者缄默无语。 言语听觉中枢:颞叶上方、靠近枕叶,与理解言语有关。维尔尼克区靠近听觉皮层,是一个专门负

12、责语音识别的脑区。皮层与角回之间的颞叶后部皮层。维尔尼克区受损的患者能主动说话,听觉 也正常,但听不懂别人的话,也听不懂自己的话。 言语阅读中枢:角回区,位于颞顶枕叶交界处,在威尔尼克区后方,该区能把语音转化为视觉信息,使人能写下听到的话又能把文字信息转化为语音,使人能诵读。 运动性语言中枢 又称“说话中枢”,位于中央前回底部之前(又称 S 区)。若受损伤,会引起“运动性失语症”,即病人可看懂文字,也能听懂别人讲话,但自己却不会讲话。 听觉性语言中枢 位于颞上回后部(又称 H 区)。若受损伤,会引起“听觉性失语症”,即病人能讲话、书写,也能看懂文字,但听不懂别人谈话,能听到别人的发音,但不懂其

13、含 义,病人可模仿别人的谈话,但往往是答非所问。 视觉性语言中枢 又称“阅读中枢”( V 区)。若受损伤,会引起“失读症”,即病人的视觉无障碍,但看不懂文字的含义,变得不能阅读。 书写性语言中枢 又称“书写中枢”,位于颞中回后部接近中央前回手部代表区的部位(又称 W区)。若受损伤,会引起“失写症”,即病人可听懂别人讲话和看懂文字,也会说话,手部运动正常,但失去了书写和绘图的能力。 对大脑优势的临床研究 ,最先始于对割裂脑的实验观察 。 感觉 感觉是大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 认知 。 绝对感 觉阈限: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绝对感受性 : 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

14、能力 。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的关系 -反比关系 E=1/R: E 代表绝对感受性, R 代表绝对感觉阈限;绝对感觉阈限越小,即能够引起感觉所需要的刺激量越小,则感受性越高 。听觉频率阈限是 20Hz。 差别阈限或最小可觉差: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差别感受性: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的关系 -反比关系,差别阈限越小,即 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越小,差别感受性就越高。 韦伯定律: 差别阈限并 不是固定不变的 ,它随着原来刺激强度的变化而变化,差别阈限和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却是一个常数。 K I/I( K:常数; , I:引起差别

15、感觉的刺激增量; I:原刺激强度; K 值是一个常数,不同感觉通道的 K 值不同)。韦伯分数 K 越小, 差别感受性越好即 感觉越敏锐。 反之, K 越大,差别感受性越差。 韦伯定律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过弱或过强刺激的韦伯分数都会发生改变,而不是一个常数。在刺激强度极高的时候,韦伯定律不适用。 对数定律 费希纳定律:由感觉的大小(或感觉量)是刺激强度(或刺激量)的对数函数。 P=KlgI( I 是刺激量 , P 是感觉量) 在物理量不断增加时 ,心理量的变化逐渐减慢。假定所有最小可觉差在主观上相等,已经为事实所否定,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幂定律 斯蒂文斯定律(乘方定律): P K In

16、( I 是刺激的物理量, P 是知觉到的大小或感觉大小, K 和 n是被评定的某类经验的常定特征)心理量并不随刺激量的对数的上升而上升,而是刺激量的乘方函数(或幂函数)。即知觉到的大小是与刺激量的乘方成正比。 注意:费希纳的对数定律是在韦伯定律的基础上研究的,所以该定律只有在中等强度的刺激时才适用。 视觉 的适宜刺激:波长在 380 780 纳米 之间的电磁波。我们接受的刺激主要是物体表面反射的光线 。生理机制:折光机制、感觉机制、传导机制和中枢机制。 最外层:锥体细胞,棒体细胞;第二层:双极细胞和其他细胞;最内层:神经节细胞。 视觉的感觉机制:当光线作用于视觉感受器时,棒体与锥体细胞中的某些

17、化学物质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所释放的能量,能激发感觉细胞发放神经冲突,这就是视觉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视觉的传导机制:光透过角膜穿过瞳孔经水晶体折射而聚集在视网膜上形成电信号。电信号从感受器产生后,沿着视神经传至大脑。传递机制由三级神经元实现: 侧抑制: 明暗 交界处使人感到明处更明,暗处更暗。相邻的感受器之间能够互相抑制的现象,一个感受器细胞的信息输出,不仅取决于它本身的输入,而且取决于邻近细胞对它的影响 。 视觉的中枢机制:视觉的直接投射区为大脑枕叶的纹状区( 17 区:对视觉信号初步分析),当这个区域受到刺激时,人们能看到闪光,这个区域被破坏,病人失去视觉成为盲人。与 17 区邻近的另一些

18、脑区,负责进一步加工视觉信号,如认识形状、分辨方向,这些部位损伤,病人将失去对物体、空间关系、人面、颜色和词的认识能力,产生各种形式的失认症。 颜色的三个基本特性 色调:取决于光 波的长度。对光源来说,由于占优势的波长不同,色调也不同 。 明度:颜色的明暗程度,取决于照明强度和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色调相同的颜色,明暗可能不同。 饱和度:某种颜色的纯正或鲜明程度。纯色都是高度饱和的,如鲜红、鲜绿;混杂上白、灰色或其他色调的颜色就是不饱和的颜色,例如粉红;完全不饱和的颜色根本没有色调,如黑白之间的各种灰色。 色光混合:不同波长的光线同时作用于眼睛,在视觉系统中实现混合。加法过程,即各种波长的光相加

19、。 颜料混合:将两种颜料混合后,作用于视觉系统引起的。减法过程,即某些波长的光被吸收了。 三色说; 1807 年,杨和赫姆霍尔兹 根据红、绿、蓝三原色可以产生各种色调及灰色的颜色混合规律,假设在视网膜上有三种神经纤维,每种神经纤维的兴奋都引起一种原色的感觉。如果其中有一种纤维兴奋最强烈,就会产生与之相应的原色感觉。如果 3 种纤维的兴奋相等,就产生白色感觉。若 3 种纤维的兴奋强度不等,就综合为某种不饱和的颜色感觉。缺乏 1 种甚至 3 种纤维会造成单色盲或全色盲。现代神经生理学的研究发现,在视网膜上确实存在着 3 种感色的锥体细胞。 可以解释色的混合、补色现象、彩色负后像和同时彩色对比等色觉

20、现象 。 不能满意地解释色盲现象。 色觉理论: Hering 的拮抗色理论(对立颜色学说、四色学说)。负后象的产生是由于颜色刺激停止后,与此颜色有关的对立过程开始活动,因而产生原来颜色的补色。色盲则是由于缺乏一对或两对感受器的结果。现代生理学发现,在视网膜神经节和外侧膝状核中有 4 种起颉颃作用的感色细胞。这种发现有力地支持了四色说。 色觉信息是按层次加工的:在视网膜水平上是按扬 亥姆霍兹三原色而发生的;冲动在视觉通路上的编码传递过程是按黑林的拮抗过程说而进行的。色觉神经机制的最后阶段发生在大脑皮质视区,目前这方面我们仍知道得很少。 视觉对比: 由光刺激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引起的视觉经验。可分成

21、明暗对比与颜色对比两种。 明暗对比:由光强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造成的。例如,在白背景上放一个黑色正方形。由于视野的不同区域的反射系数不同,因而形成黑白的对比。同样,在一个白色表面上,分别用不同的光强照明,一侧强,一侧弱,也会在不同的照明区域间形成对比。光线在空间的实际分布与我们感知到的差别并不完全对应,前者叫物理对比,后者叫感知的对比。我们能够看清物体的轮廓或形状,能够区别它们,正是由于物体的明度间存在着对比。在一团漆黑的房间内,伸手不见五指,是由于对比消失的结 果。 颜色也有对比效应。一个物体的颜色会受周围物体颜色的影响而发生色调的变化。例如,将一个灰色圆环放在红色背景上,圆环将呈现绿色,放在

22、黄色背景上,圆环将呈现蓝色。总之,对比使物体的色调向着背景颜色的补色的方向变化 。 马赫带:在明暗交界的边界上,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从刺激物的能量分布来说,亮区的明亮分布和暗区的黑暗部分,在刺激的强度上和该区的其他部分相同,而我们看到的明暗分布在边界处出现了起伏。马赫带不是由于刺激能量的实际分布,而是由于神经网络对视觉信息进行加工的结果,即侧 抑制的结果。 视觉适应是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的变化。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 暗适应:照明停止或从亮出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如从室外进入电影院,开始时一片漆黑,过一段时间,眼睛能看清黑暗中的位子,

23、说明视觉感受性提高了。暗适应时间较长。 明适应: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人眼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如从电影院走出来。阈限值上升。感受性下降,保护视力。明适应时间很快。 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以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的现象。分为正后像和负后像。 正后像:后像 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同。电视、电影就是正后像的应用。胶片以 24 张 /秒的速度放映,视觉的残留使我们产生错觉,误认为画面是连续的。 负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反。如光亮部分变为黑暗部分,黑暗部分变为光亮部分。 颜色视觉也有后像,一般为负后像 。 后像的成因其中一是视网膜的适应,当凝视红色时,网膜中含红色度的

24、视锥细胞,长时间的兴奋引起疲劳,感觉灵敏度降低,当视线转移到白纸上时,相当于白光中要减去红光,所以就出现了绿光,引起绿色感觉。 听觉 : 物体振动产生声波,通过空气传递给人,产生听觉。 仅次于视觉的感觉通道。 音高 是 由声波频率决定的听觉特性。 人的听觉频率范围 :16 20000 赫兹,其中 1000 赫兹 4000 赫兹是人耳最敏感的区域。 声音的掩蔽:一个声音由于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声音的干扰而使听觉阈限上升的现象。与掩蔽音频率接近的声音,受到的掩蔽作用大。频率相差越远,受到的掩蔽作用越小。频率太近,产生拍音。低频掩蔽音对高频声音的掩蔽作用,大于高频掩蔽音对低频声音的掩蔽作用。当掩蔽音强度

25、很小时,掩蔽作用覆盖的频率范围也较小;掩蔽音的强度增加,掩蔽作用覆盖的频率范围也增加。 频率理论 电话说: 内耳的基底膜是和镫骨按相同频率运 动的。声波振动通过听骨链到达前庭窗时,引起前庭窗膜内陷,并立刻将压力变化传给前庭阶的外淋巴,在依次传到前庭膜和蜗管的内淋巴,使基底膜下移,震动。不足:频率理论难以解释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人耳基底膜不能作每秒 1000 次以上的快速运动。这是和人耳能够接受超过 1000 赫兹以上的声音不相 。 音高听觉理论: 频率理论 神经齐射说: 韦弗尔提出。当声波频率低于 400Hz 时,听神经个别纤维的发放冲动的频率是和声波频率对应的,当声波频率过高,个别神经纤维

26、就无法单独对它作出对应的反应。经纤维将按齐射原则发生作用 。 音高听觉理论 : 位置理论(共鸣理论,行波理论) 声音频率低于 500Hz 用频率理论解释 声音频率高于 500Hz 用位置理论解释 知觉 知觉:大脑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认知。 知觉具有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简述知觉的特性) 知觉选择性: 人在知觉的过程中,总是从背景中把少数事物分出来,对他们做出清晰的认识的特性。人们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对象和背景的关系,存在于空间的刺激组合中,而且存在于时间系列中。 知觉定势:发生在前面的知觉直接影响到后

27、来 的知觉,产生了对后续知觉的准备状态。 知觉整体性:在知觉过程中,人们 是认识事物的整体和关系。知觉的整体性依赖于刺激物的结构,即刺激物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也依赖于个体的知识经验。比如,一个不熟悉外文单词的人,对单词的知觉只能是单个字母。相反,熟悉外文的人,能把每个单词都知觉为一个整体。提高辨认时间,但有时会忽略部分或细节的特征。 知觉的理解性: 人在知觉过程中,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 理解帮助个体将对象从背景中分出来,熟悉的东西易当成一个整体,观看不完整图形时, 理解帮助人们把缺少的部分补齐。理解能产生知觉期待和预测。例如,熟悉英语词汇的

28、人,在读字母 wor 后,会预期出现 D、 K、 M、 N 等字母。 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明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 形状恒常性: 从不同 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投射的形状是不断变化的,但是 我们知觉到的物体形状并没有显出很大的变化。 大小恒常性: 当我们从不同距离观看同一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的大小是有变化的,距离远成像小,距离近成像大。 但是,人们知觉到的对象大小的变化,并不和网膜映像大小的变化吻合。知觉的大小不完全随距离而变化,它趋向于原物的实际大小。 明度恒常性:在照明条

29、件改变时,物体的相对明度或视亮度保持不变,叫明度或视亮度恒常性。我们看到的物体明度或视亮度,并不取决于照明的条件,而是取决于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 颜色恒常性:一个有颜色的物体在色光照明下,它的表面颜色并不受色光照明的严重影响,而是保持相对不变。 空间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空间特性的直接认识,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距离或立体知觉、方位知觉等。 形状的特征分析:由视觉系统的 特征觉察器对图形的原始特征进行自动、无需意识努力的分析。 图形是在视野中邻近的成分出现明度或颜色的突然变化时出现的。 一个物体的轮廓,受空间上邻近的其他物体轮廓的影响,而且受时间上前后出现的物体轮廓的影响。 主观轮廓或错觉轮廓:

30、当客观上不存在刺激的梯度变化,人们在一片同质的视野中也能看到轮廓 。 图形的识别 模式识别:人们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当前获得的信息,确定知觉到的图形时什么。人对图形的识别不仅依赖于当前输入的信息,而且依赖于已有的知识经验。 距离知觉:视网膜投影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成正比,而与距离成反 比。 大小距离不变假设:物体大小 =网像大小距离 深度与距离知觉的线索:肌肉线索、单眼线索和双眼线索,其中两眼视差有重要作用 方位定向知觉:指对物体的空间关系、位置和对机体自身所在空间位置的知觉 。 根据音笼饲养结果,人的听觉定向有几个规律:对来自人体左右两侧的声源容易分辨,从不互相混淆: 头部中切面上的声音容易混

31、淆:如果以两耳联线的中点为顶点作一个圆锥,那么圆锥面上各方发出的声音容易混淆。 时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延续性与顺序性的直接认知。 时间具有持续性、顺序性和不可逆性。 时间知觉的形式 :对时间的分辨;对时间的确认;对持续时间的估量;对时间的预测。 影响时间知觉的各种因素: (简述时间知觉的各种依据或媒介) 1. 感觉通道的性质:判断时间的精确性上,听觉 触觉 视觉。 2. 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数量越多,性质越复杂,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短;报告的内容贫乏、枯燥,听众把时间估计得长;回忆往事时,经历越丰富,越觉得时间长。 3. 人的态度和兴趣:感兴趣的事情会觉得时间过得快;期

32、待的事情会觉得时间过得慢。 运动知觉:是个体对物体空间位移特性的认知。 网像运动系统和头眼运动系统网像运动系统和头眼运动系 统 。 简述真动知觉与似动知觉的异同 真动知觉: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作连续的位移。 运动知觉直接依赖于对象运动的速度。速度太慢,即单位时间内物体位移的距离太小,都不能使人产生运动知觉。 似动知觉: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30sm 60ms 200ms。两条线同时出现 一条向另一条移动 相继出现两条线 真动知觉的产生基于物体真实发生的位移,而似动知觉是感知的错觉,物体并没有发生实

33、际的位移。 错觉: 知觉有时不能 正确地反映外界事物的特性,而出现歪曲,这种在一定条件下个体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现象叫错觉。视错觉是最常见的。 意识和注意 意识 是个体对环境刺激及自身感受、记忆和思维的觉知以及对自身的行为和认知活动产生、维持和终止的监控。意识是心理的过程和属性,可以看成是觉醒状态下的觉知。意识既涉及人在任一特定的觉知时刻下的各种直接经验,也包括我们对这些内容以及自身行为的评价,即觉知的内容和意识过程本身。意识具有觉知性、能动性和历史制约性三个基本特征。 意识的作用 :通过限制人们的注意,减少不断输入的刺激能量。使人们依据知 觉的组织规律,把连续不断的经验分为客体(空间模式)和

34、事件(时间模式)。使我们能利用过去的记忆对现时输入的信息作出最佳的判断和行为。 非意识过程:既不存在于意识,也不存在于记忆中,却影响基本的躯体和心理过程的信息,如血压调节。 潜意识过程(下意识):不存在现实意识中,但却在记忆中,并可通过一定方式从记忆中抽取出来无意识过程:所有不具意识性的过程。如无意识行为、对刺激的无意识和视盲。在精神分析领域指潜藏在意识层面之下的感情、欲望、恐惧等复杂经,因受到意识的控制和压抑,致使个体不觉知其的存在 睡眠:大脑处于清 醒和警觉状态时,脑电中有很多波。 波的相对频率较高,每秒钟 14 到 30 个周期,波幅较小。安静和休息状态时,波则由波取代,波的相对频率较低

35、,每秒 8 到 13 个周期,波幅稍大。睡眠状态时,脑电主要是波, 波的频率更低波幅更大。 梦: 精神分析观点:梦是潜意识过程的显示,是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或愿望以改变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 认知观点:梦担负着一定的认知功能,在睡眠中,认知系统依然对储存的知识进行检索、排序、整合、巩固等,这些活动的一部分会进入意识,成为梦境。 清醒梦境或明梦:个体在梦境中有较高的自我意识水 平,可以意识到自己在做梦的现象 催眠: 以一些人对暗示有特殊的反应能力,并在知觉、记忆、动机和自我控制感方面发生变化为特征的另一种觉知状态 。 催眠状态下,脑电记录与清醒时一样,个体的思维、言语和活动是在催眠师的指示或指引下进行

36、的,失去了独立思考和行动能力。催眠状态是特殊的意识状态,个体受暗示程度不同、被催眠的难易也不同。催眠的难易不在于催眠师的技能,而在于被催眠者的可催眠性。 白日梦或幻觉的内容:成功或失败;攻击或敌意。白日梦以个体的记忆或想象的内容为基础自发产生的 。 注意: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 集中。 两个特点: 指向性:人在某一瞬间,他的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心理活动或意识朝向某个对象。 集中性: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的时候,它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即全神贯注起来。心理活动在一定方向上活动的强度或紧张度。 注意的功能 选择功能:对信息进行选择,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

37、,是心理活动具有一定方向性。 整合功能:人对外界输入信息的精细加工及整合作用发生在注意状态下。 维持功能:注意指向并集中在一定对象之后,会保持一定时间的延续,维持心理活动的持续进行 调节和 监督功能:注意使人的心理活动沿着一定的方向和目标进行,并且还能提高人们的意识觉醒水平,使心理活动根据当前的需要作出适当的分配和及时的转移,以适应环境。 注意的分类:根据是否自然发生还是有目的的、需不需要付出一直努力分为三种: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随意后注意。 不随意注意:也叫无意注意,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一直努力的注意,是一种被动的注意,注意的引起与维持不是依靠意志的努力,而是取决于刺激物本身的性质 引起

38、不随意注意的原因 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刺激物的新异性、强度、运动变化、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 个体本身的状态:需要、情绪状态、兴趣、过去经验等有密切关系。 随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形式。只有人才有随意注意。 引起随意注意的原因 : 对注意目的与任务的依从性 ; 对兴趣的依从性 ; 对活动组织的依存性 ; 对过去经验的依存性 ; 对人格的依存性 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 从发生上来讲,随意后注意来源随意注意。 从性质上来看,高于有意注意,是人特有的 注意的生理机制:脑干网状结构,从脊髓上段到丘脑之间的一种弥散

39、性的神经网 络。网状结构不传递环境中特定的信息,但它可以维持大脑的一般性活动水平,保持大脑有效地加工特定的信号;是有机体从睡眠到觉醒,并保证注意选择性的重要器官;这些部位的轻度损伤,将使患者出现高度分心的现象;严重损伤,将造成精神错乱和虚构现象,意识的选择性和组织性也丧失 。 注意的选择性理论:注意受人的信息加工系统的结构的限制,人不能对作用于自己的所有刺激信息进行注意。注意的选择作用的实质,人脑对信息的选择究竟发生在信息加工的哪个阶段 四个理论模型 : 过滤器理论 、 衰减器理论 、 后期选择理论 、 多阶段选择理论 过滤器理论 彻里的双耳分听实验范式:追随耳与非追随耳 布罗德班特过滤器理论

40、:神经系统在加工信息的容量有限,但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由于设置在神经系统某个部位的过滤机制,使部分信息得以通过获得进一步加工,而其他被过滤掉的信息就丧失了。过滤作用表现为“全或无”。过滤机制位于语意分析以前,像狭长的瓶颈,通道的容量有限,没有通过的就丧失了。所以也叫“瓶颈理论”或“单通道理论”。该理论根据感觉特征来选择信息,按“全或无”的原则工作,是在知觉水平上选择。所以也叫“早期选择模型”。局限性:无法解释人对有意义材料的信息加 工和注意分配现象。 衰减器理论 格雷的双耳分听有意义音节实验范式: object 20 世纪 60 年代,特瑞斯曼 (Treisman)提出了衰减器

41、理论。根据这一理论,有机体总的加工能力是有限的,在信息加工系统中存在着某种过滤器。但过滤器不是按“全或无”的方式工作,而是按衰减的方式工作的。她还认为许多通道都能对信息做不同程度的加工。 过滤器有两种:一种位于语意分析之前,称为外周过滤器,它根据刺激信息的特点而对它们给予不同程度的衰减;另一种在语意分析之后,称为中枢过滤器,它是根据语意特征来选择信息的。 输入刺 激大约要经过三类加工:第一类是刺激的物理特征的加工或分析,对于言语材料来说,就是其声学特征,如声高、声强等;第二类加工是决定这些刺激是不是语言材料,如果是的话,将其整合为音节和单词;第三类加工是识别这些单词并理解其意义。并不是所有的刺

42、激都能完成这三类加工,当进入感觉器官的各种信息可以彼此区分、不至于互相混淆时,对无关信息 (未被注意的信息 )的加工才停止,而对被追随信息的加工则继续下去。这种理论强调了中枢过滤器的语意分析作用,被称为中期选择模型。 衰减器理论主张当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不被注意或非追随的信息只是在 强度上减弱了,而不是完全消失。特瑞斯曼指出,不同刺激的激活阈限是不同的。有些刺激对人有重要意义,如自己的名字、火警信号等,它们的激活阈限低,容易激活。当它们出现在非追随的通道时,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过滤器理论和衰减理论 的 异同 :有相同的出发点,即主张人的信息加工系统的容量有限,因此,对外来的信息必须经过滤装置加以调节。两种理论都假定信息的选择发生在知觉分析之前,只有经过选择以后的信息,才能受到进一步的加工、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复习参考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