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样撰写研究方案与结题报告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吴 剀 在学校和少先队教育科研的课题研究中,撰写课题研究方案与课题结题报告,是课题研究准备阶段与总结阶段的两件大事。“十五”期间,笔者参与了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负责的课题研究,阅读并参与研讨和修改了百余篇研究方案与结题报告。总结已有的经验教训,将对“十一五”期间的课题研究,特别是对写好研究方案与结题报告,有积极的意义。 一、研究方案的撰写 研究方案是一项课题 研究的设计蓝图,是开展研究活动的重要依据,是统一课题研究者思想和行动的指导性文件。有人说,有了一个好的研究方案,几乎等于完成了一半的课题研究。 研究方案是在课题申报被主管部
2、门批准立项以后撰写的,是在课题论证(按主管部门下发的课题申报书的要求写)、文献研究(查阅与课题相关的理论、经验和科研成果)、调查研究(了解研究对象与课题研究相关的现状)和精心思考的基础上产生的。它还是一项课题研究开题会议上报告的主要内容,因此也称开题报告。 研究方案主要是写给课题组成员阅读和使用的,它的特点是:研究目的 明确,研究思路清晰,研究方法具体可操作。 它的一般结构和主要内容是: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背景可以从“实际存在的问题”“教育发展的需要”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三方面进行论证,回答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意义可以从“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两方面进行论证,回答研究这个
3、问题有什么价值。 (二)课题的界定、研究目的和假说 界定就是对课题中的“关键词”进行明确的解说,给该课题限定准确的研究范围。研究范围要具体、适当,不要贪大求全,一般来说,最好“实一点”“小一点”。 目的一般可分两方面撰写:一是落实在研究对象(学生或少先队员 )身心上的东西,如“养成 6 个好习惯”“培养队员的自主能力”等,这是“教育目标”;二是研究者要获得的解决某个教育问题的经验和规律,这是“科研目标”。研究目的要明确、具体、可以检测,切忌笼统抽象,含混不清。 假说是“解决问题的尝试性答案”,是要通过研究实践验证的东西。假说的来源是:已有的经验;文献研究中得到的启示;研究者的创新设想。假说应该
4、用简短而准确的文字表述,前半部分写“拟采取的教育行动”(即投入的主要教育措施),后半部分写“预想得到的教育效果” (即落实在研究对象身心上的东西),一般可以用“如果就会”的句式表述。如“在教师引导和组织下,小学高年级学生使用影响力黄金表,能增强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自主性和实效性。”又如“如果在语文数学作业中经常留有创造型作业题,开设一年每周一节的思维训练课,开展一年四次的少先队创造性队会,就会加速提高小学中年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假说是一项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是研究方案中不可缺少的要素。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或遵循的原则 教育科研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自觉的研究活动,不能随心所欲“摸着石头过河
5、”。一 项课题研究总是在一定的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这就是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如有的课题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促进每个受教育者的充分发展;有的则以“体验教育理论”为指导,创新少先队活动的内容和方法。撰写这部分时,要把与课题研究密切相关的理论观点简要地加以阐述,不要笼而统之地只写理论的名称。 也可以变一种写法 写本课题研究要遵循的几条原则。原则的提出要有本课题的特点,不要写一般化的东西。要对原则的内涵进行阐述,在阐述中体现某某理论的某某观点。还要对贯彻这些原则提出明确的要求,使课题研究真正在科学的理 论指导下进行。 【注】以上的(一)(二)(三)要写得准确精要,不宜长篇大论地详写;而以下的
6、部分,特别是(四)则应较具体较详细地写,从而突出研究方案的可操作性特点。 (四)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在一项课题研究中,为了分散研究的难点,集中研究的焦点,往往把课题分解成两三个“子课题”,分别由两三组人进行不同子课题的研究。如有的学校进行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研究,就分解成“良好习惯培养”和“不良习惯矫正”两个子课题,并成立两个子课题组,开展同时并进、合作攻关式的研究。经验表明,子课题不宜过多,两三个 为宜。这就是研究内容要回答的问题。 研究方法是研究方案中最具可操作性的部分,要具体地阐述以下问题: 1. 研究对象 学校和少先队的课题研究,研究对象大多数是学生或少先队员,也有的课题研究对象是教师、
7、辅导员或部分班级和少先队的小干部。 研究对象的数量不宜过多,过多则不利于深入地开展研究工作。如“十五”期间,有的学校以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高达 1000 多人! 确定研究对象可用“团体抽样”的方法。如一所 24 个班 1000 多学生的学校,进行为期 3 年的课题研究,可抽取一年级与 四年级各两个班为试验班,研究对象总计 180 人左右。 在研究方案中,要具体写明:研究对象是怎样确定的,是哪些班级(或中队),总计多少人,男女各多少人。 2. 科研方法 教育科研的方法有:文献法、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和个案研究法。 经验表明,学校和少先队的科研,绝大多数属应用性研究范畴,
8、最好采用“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并根据需要和可能,配合使用其它方法”。 “ 十五”期间,有些学校在写这部分时,列入了“环境熏陶法”“榜样示范法”和“活动 体验法”等。这些是教育的方法,不是科研方法,不要把二者混为一谈。 3. 教育行动 教育行动是在一项课题研究中拟投入的主要教育措施。它应该有鲜明的科学性(有科学理论指导)、目的性(为解决某个教育问题而专门设计)、创新性(与众不同,具有特色)和可操作性(便于教师操作,学生参与)。 一项课题研究的教育行动不宜过多,过多则很难都达到上述要求。教育行动要“少而精”,要创新设计、精心操作、注重细节,努力把教育行动打造成课题研究的“创新点”,科研成果的“闪
9、光点”。 在撰写研究方案时, 要明确地提出拟投入的教育行动;指出该行动的理论依据和目的;阐明它的创新点;说明它的操作要领。 教育行动是课题研究的“试验措施”,不是一般的常规的教育措施。因此,没有必要把一般的常规的工作写进研究方案里来。 4. 效果检测 学校和少先队的科研课题是否达到了预想的研究目的,关键是检测教育目标是否达到及达到的程度。这就需要以教育目标为衡量标准,检测实实在在的教育效果。 效果最好用数据说明,以便进行“定量分析”。最好选择国内通用的公认的有关量表进行检测,也可以通过自己设计的调查、观 察、测验、评定等方法进行检测,获得一定量的数据。如研究前的基础数据(前测),研究过程的发展
10、数据(阶段检测),研究后的结果数据(后测)等。 效果还可以用典型人物的变化和发生的典型事件说明,以便进行“典型分析”。这就要求在研究过程中有重点观察和记录的研究对象,有对发生的典型事件的记录和分析。 在研究方案的这一部分,要写明将怎样获得数据,怎样观察和记录能说明教育效果的典型人和事。 5. 研究周期 课题研究从何时开始何时结束,这就是研究周期。经验表明。研究周期不宜过长,一般以两年或三年 为宜。 一个研究周期,一般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实施阶段最好从学年初开始,以学期为单元,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地推进。 在研究方案中,要写明研究周期(起止的年月),各阶段的起止年月和各阶段的工作重点。
11、(如准备阶段的重点工作是:怎样选定课题;怎样进行调查研究和文献研究;怎样进行课题论证和申报;怎样制定研究方案;怎样培训研究队伍等)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 课题研究的成果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结题报告(可拟定 1 3 位执笔人); 第二层,若干篇经验总结和论文(可拟定篇名或 内容范围,拟定各篇的作者),作为对结题报告的补充和拓展; 第三层,案例集、学生作品、校本教材、检测工具等(可分别拟定负责人)。(六)研究的组织和管理 1. 成立课题研究组 包括组长、副组长、组员、顾问等,写清他们的姓名、职务、职称和在课题研究中的工作任务。 2. 建立必要的制度 如课题管理制度、学习制度、研讨制度、资料
12、保管和使用制度、奖励制度等。 3. 经费的来源和使用 写明经费的来源、数量、预算和使用办法。 【注】“十五”期间,有 的学校写研究方案还有“可行性分析”的部分,其实这是课题申报表中课题论证的内容,以便让课题审批者了解该校的科研基础和科研条件。研究方案既然是在课题立项后撰写的,就没有必要再把“可行性分析”写进研究方案里来。 二、结题报告的撰写 一项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最后阶段,要撰写课题的结题报告(也可称研究报告)。它是一项课题研究的成果报告,是该课题研究成果的最高表现形式,是上级主管部门和专家为课题研究成果做鉴定的主要依据,通过鉴定后又是参与评优评奖的成果主件。 结题报告的主要特点:一是学术 性
13、,是专业性很强的报告,要紧紧围绕研究的课题来写。它不是一般的工作报告,那些与课题研究虽然有关的工作,如领导重视、组织严密、制度健全、物质保证等内容,因为没有学术性,不必写进结题报告中来。二是概括性,是对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高度概括后的产物,因此不能写成流水帐,不必要也不可能把所有的研究活动都写进来。 撰写结题报告以前,要做好以下的准备工作: 成立一个 3 5 人的写作小组,由课题组长和研究中的骨干教师组成,承担撰写结题报告的任务;查阅课题研究 以来积累的重要资料(如论证报告、研究方案、阶段成果等), 熟悉和反思研究的全过程;通过调查、观察、测验、评定、收集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等方法,全面评估课题研
14、究的教育效果;召开几次教师的小型座谈会,对研究中获得的经验和发现的规律进行深入的研讨,明确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经过反复研究和修改,拟定详细的结题报告写作提纲,由写作小组按提纲写出初稿。(可以分工合写,然后由一人统稿) 结题报告的一般结构和主要内容是: (一)研究概况 这部分可以分两方面来阐述。 一方面是简述该课题的研究设计, 回答“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和“计划怎样研究这个课题”。撰写这方时,要依据课题的研究方案;是研究方案(一)(二)(三)(四)部分的高度概括和浓缩,是摘要性的缩写,切忌原文照抄。另一方面是简述该课题的实际运行情况,如课题研究是否按研究方案进行的,是怎样进行的;研究过程中做
15、了哪些调整,为什么要这样调整;在研究过程中重点研究了哪些问题;课题研究是何时结束的等。 “ 十五”期间的经验表明,撰写概况部分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点,结题报告不是课题论证,也不是研究方案,写研究概况一定要注意这个“概 ”字,只要把课题研究的来龙去脉、研究思路和研究过程讲清楚就可以了,不必长篇大论地展开叙述。研究概况是结题报告的略写部分。“十五”期间,有些学校的结题报告的概况部分,在篇幅上竟占了报告全文的二分之一,这是不恰当的。 第二点,也不能过于简单,把应该交代的问题漏掉。如研究目的、研究假说、研究对象是必须交代的,不能简化;而其余问题如研究的背景、理论基础、研究内容和方法等,则可以简要地
16、叙述。“十五”期间,有些学校的结题报告的概况部分,连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都没有写,这也是不恰当的。 (二)教育效果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教育科研中,用什么来证明我们的教育理念是科学的、先进的?用什么来证明我们的教育方法是科学的、有效的?那就是反应在研究对象(学生或少先队员)身心上的变化,就是实实在在的教育效果。因此,结题报告的教育效果部分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是报告中要详写的部分。 教育效果要对着研究方案中的教育目标来写。如教育目标是“养成 6 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效果就要写这 6 个好习惯(一个一个地写)在研究对象身上是否养成了和养成的程度。如教育目标是“培养 5 种人际交往能力”
17、,教育效果就要写这 5 种能力(一种一种地写)在研究对象身上是否具有了和具有的程度。 写教育效果一般可以用“数据统计典型人和事综合分析”的方法,把定量分析、典型分析、定性分析三者结合起来。 1. 关于数据统计 数据是通过调查、观察、测验、评定等方法获得的,要有一定的量。最好有前测数据和后测数据,有条件的还应该有阶段数据和对比数据。 数据要客观真实、准确无误。数据可以用表或图来呈现,如饼形图(呈现整体中部分的百分比)、柱形图(呈现前测与后测、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比较)、折线图(呈现团体或个体的发展态势)。图表前一 定要有说明,说明数据的来源(时间、人数、内容、方法),图表后一定要有分析。 图表中的数
18、据,还可以再分解,以便进行深入分析。例如: ( 1)把项目并列的数据排序,看看哪个项目的效果最好,哪个项目的效果最差,并分析其原因,反思教育行动哪些有效哪些无效。 ( 2)把总体数据按性别进行再统计,生成新的数据,看看在效果上有无性别差异,并分析其原因,反思教育行动是否既适合男生又适合女生。 ( 3)把总体数据按年级进行再统计,生成新的数据,看看在效果上有无年级差异,并分析其原因,反思教 育行动的年级适应性。 ( 4)把总体数据按不同家庭背景进行再统计,生成新的数据,看看在效果上有无家庭背景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反思教育行动对不同家庭背景的针对性。 “十一五”期间,在笔者看到的结题报告中,多数
19、有了一定量的数据,有的还运用了多种呈现方式,有的还对数据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分析,这些是十分可喜的进步。但是,现有的数据多数是比较简单的数学数据(如总数、部分数、百分数等),很少有统计学意义的数据(如标准差、差异系数、 z 检验、 t 检验、相关系数等),因此也很难进行更深入的分析。笔者认 为,“十一五”期间,有条件的教师和少先队辅导员,应该学习一些统计学的知识,并把它运用到教育科研里来。 2.关于典型人和事 在教育科研中,有些教育效果是无法量化的,很难用数据呈现。经验表明,用典型人物(学生或少先队员)的变化和发生的典型事例(典型事件、学生作品、家长来信等)来说明教育效果,是一种好办法。这个办法直
20、观形象,具体生动,有说服力,还是对数据的必要印证和补充。 这里的关键是“典型”二字,所谓“典型”就是:能直接反映教育效果的人和事;这样的人和事在总体中有一定的代表性;是真实、具 体、鲜活、生动的人和事。典型人物最好是课题研究中被确定的“个案研究对象”,至少也应该是课题研究中的“重点观察对象”,平时多关注和了解他们(研究前的状况、研究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研究后的状况),才能在撰写结题报告时有典型材料可用。同时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要有高度的敏锐性,及时发现和记录发生的典型事例,以备写结题报告时使用。 “十一五”期间,这种办法已被许多结题报告使用,但不足的是“典型材料不典型”,减弱了教育效果的
21、说服力,这是今后要改进的地方。 3. 关于综合分析 在数据统计和典型人和 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对教育效果做出由部分到整体的比较科学、比较客观的评估。 教育效果评估要实事求是,既不能夸大成绩,也不能回避和掩盖问题,更不能弄虚作假,自欺欺人。这就是研究者的科学态度和科研道德。 (三)研究结论 研究结论是结题报告的核心部分,是课题研究的理论成果,是结题报告的详写部分。 研究结论要对着研究方案中的科研目标来写,回答在研究中总结了哪些解决问题的主要经验,发现了什么带规律性的问题。 研究结论一般可以围绕以下几方面来写: 围绕课题研
22、究的假说来写,如假说是否得到了验证,假说为什么是科学的,假说怎样表述更完善而成为“真说”;围绕课题研究中的教育行动来写,如在教育行动中哪些最有效哪些无效,从中可以提炼出哪些经验观点,其观点内涵和操作要领是什么,是否发现了带规律性的问题;围绕课题研究的科研方法来写,如在规范地运用科研方法上有什么经验,有什么创新和特色。 研究结论可以分几点来写,一般以 3 5 点为宜。要写自己感受最深、最具特色的东西,是研究中的“创新点”和成果中的“亮点 ”,不要写人人皆知的一般化的东西。研究结论的基本写法是理论阐述,有论点有论据有论证;具体事例只能当论据使用,只能概括而简要地写,不宜展开描述。 “十五”期间,笔
23、者看到的结题报告中,结论部分存在以下问题: 有的写得不是研究结论而是研究效果,从它们的小标题就可以看出,如“提高了”“增强了”“养成了”;有的写得太一般化,没有特色,缺少“创新点”和“亮点”;有的没有把握住写研究结论的基本方法,具体事例描述过多,理论阐述不够;有的虽然写的是研究结论,也进行了一些理论阐述,但是阐述得不到位,缺乏 理论的广度和深度。经验表明 , ,研究结论部分比较难写,只有通过加强理论学习、深入进行研讨和提炼、不辞辛苦地反 , 复修改才能写好。 (四)问题讨论 这部分是结题报告的不可缺少的部分。一项课题研究,总是从问号开始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划上句号,同时提出新的问号来(即需要
24、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撰写这部分时,可以分为两方面:先写对本课题研究工作的反思,明确写出不足之处(如研究方案的设计是否科学周密,研究过程是否严密有序,研究方法是否规范,评价方法是否科学等);然后再提出本课题研究没有解决的问题,指出该课题 需要研究的新问题,并对新问题做简要的分析和讨论。这部分要写得简明扼要,是略写部分。 “ 十一五”期间,笔者看到的结题报告中,问题讨论部分的不足是:对提出的新问题缺少必要的分析和讨论。这是应该改进的地方。 以上是结题报告的正文,正文后应该有两个附件: 附件一: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写清作者、书(篇)名、出版单位、出版时间 附件二:课题组人名单 写全组长、副组长、组员、
25、顾问的姓名 三、撰写中的几个具体问题 (一)关于篇幅经验表明:研究方案以 5000 7000 字为宜,结题报告以 8000 10000 字为 宜。 (二)关于署名文题下的署名写“省市县校课题组” ; 正文后附件前右下方写执 笔人,如:(执笔人 ),最多写 3 人。 (三)关于引文 引文一定要注明出处,可在引文后的( )里写清作者、书名、页数、出版单位、出版时间。 (四)关于序号 文中大小标题的序号,至少要自成系统 ,前后一致、层级分明。我们推荐的用法是: 一、 (一) 1 . ( 1) 文中的序号可以用表示,不另起一行。 总之,撰写研究方案和结题报告,不仅要在内容、结构和文字上写好,而且要在细节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