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8 年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 作物育种学 课程考试大纲 一、大纲的性质 作物育种学是报考我校农学专业插班生的考试科目之一。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学专业插班生考生的入学考试复习。 二、考试要求 考生应全面系统了解选育农作物优良品种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技术,初步掌握作物引种和育种的主要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初步了解现代分子育种技术方法和发展。 三、卷面结构 1.课程组成: 作物育种学总论 参考书作物育种 学 总论(第三版),张天真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1年 6 月 2.内容组成: 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等方面的内容占 75%;应用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和综合知识应用题等方面的内容占 25%。 3.考试题型: 名词解释( 25%);填空题( 25%);简答题( 30%);综合性答题( 20%)。 四、考试方式和时间 1.考试方式: 笔试 2.考试时间: 3 小时 五、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绪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要掌握作物育种学的性质和任务,品种的概念。一般了解我国作物育种的成就,掌握作物进化与遗 传改良和作物育种学的发展。 2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作物进化与遗传改良。(重点) 识记:作物品种,自然进化,人工进化。 理解:作物进化的基本因素 应用:优良品种在农业生
3、产中的作用。 (二)作物育种学的发展。(次重点) 识记:作物育种学。 理解:作物育种学的性质、任务和内容;现在作物育种的发展动向。 (三)我国作物育种的成就与展望。(一般) 识记:近代育种工作的成就。 理解:作物育种工作的展望。 第一章 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 的内容,了解作物的繁殖方式,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为育种方式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作物的繁殖方式。(重点) 识记:有性繁殖,无性繁殖,无融合生殖。 理解:有性繁殖植物的主要授粉方式, 应用:作物天然异交率的测定。 (二)自交和的遗传效应。(次重点) 识记:自交的遗传效应
4、,异交的遗传效应。 理解:自花授粉作物、常异花授粉作物、异花授粉作物的基因型。 应用:自交和异交遗传效应的应用。 (三)作物的品种类型及其特点。(一般) 识记:自交系品种、杂交种品种 、全体品种、无性系品种。 理解:自交系品种、杂交种品种、全体品种、无性系品种的育种特点。 3 第二章 种质资源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的内容,了解作物起源中心学说及其发展,掌握作物品种资源的重要性,同时熟练掌握作物品种资源工作的主要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作物品种资源的重要性,作物品种资源工作的主要内容。(重点) 识记:品种资源、种质资源、遗传资源、基因资源。 理解:种子资源在育种上的重
5、要性。 应用:不同类别种质资源的特点。 (二)作物起源中心学说及其发展。( 次重点) 识记:初级基因库,次级基因库,三级基因库,原生作物,次生作物。 理解:瓦维洛夫作物起源中心学说的提出。 应用:作物起源中心学说在作物育种上的意义。 (三)种子资源的研究与利用。(一般) 识记:地方品种、主栽品种、原始栽培类型、野生近缘种、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 理解:种子资源的特点,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 应用:种质资源的保存应用。 第三章 育种目标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现代农业对品种性状的要求,同时,了解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掌握制定育种目标 的原则。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
6、制定育种目标的原则。(重点) 识记:育种目标。 理解:制订作物育种目标的原则。 应用:在某一地区制定某种作物的育种目标。 4 (二)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次重点) 识记:生物产量、经济产量、收获指数、株型育种、高光效育种。 理解: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提高作物产量的途径,合理株型,矮化育种,高光效育种,不同作物的品质性状。 应用:不同作物的品质性状育种。 (三)现代农业对作物品种的要求。(一般) 识记:高产、稳产、优质。 理解 :现代农业对品种性状的要求。 第四章 引种与选择育种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在本章的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主要作物的引种规律,引种工作环节和纯系育种程序。同时,要掌
7、握引种与驯化,品种出现自然变异的原因。了解作物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类型及气候相似论。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引种与驯化,作物引种规律,引种的工作环节。(重点) 识记:引种、生态条件、生态类型、长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 理解:引种与驯化的概念,引种的基本原理,影响引种成功的因素,作物的不同类型引种后的生长变化规 律。 应用:引种的基本步骤。 (二)选择育种。(次重点) 识记:选择育种,自然变异,纯系。 理解:作物品种自然变异的原因,纯系学说,性状鉴定与选择。 应用:选择育种程序。 (三)作物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类型,气候相似论(一般) 识记:气候相似论 理解:气候相似性原理,植物驯化的原理。
8、应用:植物驯化的方法。 5 第五章 杂交育种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在本章的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杂交育种的亲本选配,杂种后代处理的不同方式及其理论依据和杂交育种程序。 二、考核知识点与 考核目标 (一)杂交育种中亲本的选配,杂交后代的选择。(重点) 识记:组合育种、超亲育种,系谱法,混合法。 理解:杂交育种中选配亲本的一般性原则,系谱法各世代进行选择的理论依据,混合法选择的理论依据。 应用:杂交育种系谱法各世代主要工作,加速杂交育种进程的方法,杂交育种后代的早期预测。 (二)杂交育种的意义,杂交技术与杂交方式。(次重点) 识记:杂交育种,开花期,杂交方式,单交,复交。 理解:杂交育种概念、原
9、理和意义,不同杂交方式及其遗传组成。 应用:杂交技术的应用。 (三)杂交 育种的程序(一般) 识记:亲本圃、选种圃、鉴定圃。 理解:杂交育种工作的各个环节及其主要工作和任务。 应用:杂交育种程序及其主要工作。 第六章 回交育种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回交育种在作物育种上的利用价值,掌握回交育种的原理、过程和主要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 回交育种的方法。(重点) 识记:回交育种。 理解:亲本的选择,回交后代的选择,回交的次数和所需植株数及其修饰6 回交育种的方法。 应用:不同转移性状回交后代的处理方法。 (二 )回交育种的遗传效应 。(次重点) 识记:回
10、交,轮回亲本,非轮回亲本。 理解:作物回交育种的意义及遗传效应。 应用:回交育种中轮回亲本与非轮回亲本的选择。 (三)回交育种的特点及其应用价值。(一般) 识记:回交育种的特点。 理解:回交育种法的主要应用范围和局限。 应用:回交育种的其他用途。 第七章 诱变育种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常用的物理诱变剂和化学诱变剂,掌握作物对辐射的敏感性,诱变育种程序及其工作内容,同时了解诱变育种成就与展望。 二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诱变育种的程序。(重点) 识记:诱变育种,半致死剂量,半致矮剂量,临界剂量。 理解:诱变育种的工作环节和任务。 应用:诱变育种程序及其工作内
11、容。 (二)常用的物理诱变剂和化学诱变剂及其处理方法。(次重点) 识记:诱变剂、紫外线、 X 射线、射线、粒子射线、航天搭载、常用物理诱变处理材料,常用化学诱变剂的类别与性质。 理解:辐射处理的方法,辐射处理的剂量,化学诱变剂处理材料的方法、剂量。 应用:物理诱变剂的处理,化学诱变剂的处理。 (三)诱变育种的成就及 特点。(一般) 7 识记:植物辐射诱变育种 的主要成就和发展趋势。 理解:诱变育种的特点。 第八章 远缘杂交育种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要求学生了解远缘杂交的重要性和远缘杂交的染色体变异,掌握远缘杂交的作用,远缘杂交育种的困难及其克服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2、 (一)远缘杂交的困难及其克服的方法。(重点) 识记:不亲和性,杂种夭亡、不育的具体表现。 理解: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原因,杂种夭亡、不育的原因。 应用: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方法,杂种夭亡、不育的克 服方法。 (二) 远缘杂交育种的重要性,杂种后代的分离。(次重点) 识记:远缘杂交,远缘杂种后代性状分离的特点。 理解:远缘杂交在育种工作中的重要性,远缘杂种后代分离的控制。 应用: 远缘杂种育种技术。 (三) 远缘杂交育种的其他策略。(一般) 识记 异附加系、异置换系、易位系。 理解 品系间杂交技术,外源染色体导入,易位系和杂合体的遗传特点。 应用:易位系的鉴别方法。 第九章 倍性育种 一、学习目
13、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要求学生了解获得多倍体的方法和单倍体加倍的方法,掌握多倍体的鉴定,植物界的多倍体及其育种意义,获得单倍体的途径和方法,多倍体的类型和人工多倍体的应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掌握多倍体、单倍体育种的基本工作环节和特点。(重点) 识记:多倍体育种的意义。 8 理解:多倍体育种的基本步骤,单倍体育种的主要步骤。 应用:多倍体作物的应用,单倍体在育种上的应用及其特点。 (二)了解和掌握多倍体、单倍体概念、类型和人工多倍体的应用。(次重点) 识记:多倍体、单倍体、同源多倍体、 异源多倍体。 理解:多倍体的特点人工诱导产生多倍体的途径,单倍体产生的途径。 应用:多倍体、单
14、倍体的鉴定和人工多倍体的应用。 (三) 单倍体在育种上的应用价值。(一般) 理解:单倍体在育种上的应用价值,单倍体育种成就。 第十章 杂种优势利用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要求学生了解杂种优势利用的简史与现状,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自交系的选育与改良,杂交种的类别。掌握杂种优势的概念、表现特点及其评价指标,配合力的概念及其测定,同时掌握雄性不育及其在杂种优势中的应用及其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杂种品种的选育程序,利用作物杂种优势的方法。(重点) 识记:杂种优势利用的基本条件,对杂种亲本的基本要求,配合力,特殊配合力,自交不亲和性,雄性不育性,雄性不育系,雄性
15、不育保持系,雄性不育恢复系,单交种,双交种,综合杂交种,一环系,二环系,测验种,杂种优势大小的指标。 理解:杂种亲本的选育,配合力的测定,杂种品种的亲本选配原则,杂种品种的类型。 应用:自交系的选育方法,选育“三系”的方法,利用杂种优势的基本条件。 (二) 杂种优势的表现特征。(次重点) 识记:杂种活力,中亲优势,超亲优势,超标优势,杂种优势指数。 9 理解:杂种优势的普遍性、复杂多样性, F2 及以后世代杂种优势的衰退。 应用:杂种优势的度量。 (三)杂种优势利用的简史与现状,杂种优势表现的遗传基础。(一般) 识记:杂种优势。 理解: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现状,显性假说,超显性假说。 第十一章
16、 雄性不育及其杂种品种的选育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雄性不育的遗传及其生物学特性,掌握核质互作雄性不育杂种品种的选育和核雄性不育杂种品种的选育。 二、考核知识点 与考核目标 (一) 核质互作雄性不育杂种品种的选育。(重点) 识记:胞质雄性不育材料的获得,恢复基因的发掘,优良恢复系的选育标准。 理解:不育系和保持系选育的方法,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具体要求,恢复系选育的方法。 应用:杂种品种的选配。 (二)核雄性不育杂种品种的选育 。(次重点) 识记:核不育种质的获得及鉴定。 理解: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的选育、鉴定。 应用:两系杂种品种的选配及利用。 (三) 雄性不育的遗传及其生物学特
17、性,核基因不育杂种优势利用。(一般) 识记:雄性不育, 保持系,恢复系,雄性不育的形态差异。 理解: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的遗传,核雄性不育的遗传,雄性不育的细胞学特征和花粉败育的特征,雄性不育的生理生化特性。 应用:高不育系的选育和利用,核不育系的选育利用,显性核不育系的选育和利用。 10 第十二章 抗病虫育种 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 在学习本章节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了解抗病虫育种的重要性,掌握病原菌致病性的变异,基因对基因学说,抗病性遗传,抗虫性遗传。同时掌握抗病性的类型和机制,抗虫性的类型和机制,选育抗病、虫品种的方法,选育和推广抗病、虫品种的主要问题。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 作物抗病
18、虫性的类别与机制,抗病虫品种的选育及利用。(重点) 识记:抗病性,抗虫性,致病性、生理小种、毒性、作物抗病虫性的类别。 理解:致病性的遗传,致病性的变异,抗病性机制,抗虫性机制。 应用:抗病虫品种的选育方法。 (二) 抗病虫性的遗传与监定。(次重点) 识记:主效基因遗传,微效基因遗传,细胞质遗传。 理解:基因对基因学说。 应用:抗病性的鉴定,抗虫性的鉴定。 (三) 抗病虫育种的意义与特点。 (一般) 识记:抗病虫育种的意义与作用。 理 解:抗病虫育种的特点。 第十三章 抗逆性育种 本章节不作考试要求。 掌握作物抗旱、耐盐、抗寒、耐铝、耐湿性鉴定技术和指标。了解作物抗旱、耐盐、抗寒、耐铝、耐湿性品种选育的方法。 第十四章 群体改良与轮回选择 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群体改良的意义,双列选择交配体系,杂种群体改良的其他途径。掌握轮回选择的概念、步骤和作用,基础群体的培育。掌握表现型轮回选择,半同胞轮回选择,全同胞轮回选择,相互半同胞轮回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