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当代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探析摘 要 主观幸福感是反映现实生活质量和个体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心理指标。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稀缺资源,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宁夏大学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通过问卷、量表法等研究方法,并借鉴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宁夏大学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进行研究,以此了解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分析其在性别、年级和专业这几个方面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 尝试性的提出如何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宁夏大学;主观幸福感;探析 Abstract Subjective well-being are reflected real-life quality
2、 and mental health of individuals an important psychological indicators. College students are scarce resources for social development, their quality of life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is the focus of attention. From Ningxia University students based on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of this article, by la
3、ws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questionnaires, scale, and build on the existing relevant research to study the Ningxia University students subjective happiness sense and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subjective well-being, analysis of differences in gender, education level 2
4、and professional a few. And on this basis, attempts to put forward several points on how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subjective responses.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Ningxia University, Subjective well-being,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G811.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什么是幸福(well 一 benig)?如何才能得到幸福?这是东方和西方古人和
5、今人都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内外已经有好多学者对幸福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最初是对老年人、城市居民的生活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和测量。后期,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断的改善和提高,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人们更加关注自己的生活质量和幸福体验。对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大多是建立在成年被试的基础上,而专门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研究相对较少。大学生是社会中较为特殊而重要的群体,祖国未来建设的中坚力量,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他们的生活质量水平和心理健康应该受到关注。处于大学校园这一“象牙塔”内的大学生曾一度被认为是天之骄子,作为社会中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在很多人看来,他们聪明、自信、过着无忧无虑的生
6、活。但是,同时人们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即心理问题在高校中越来越多的存在,冷漠、自卑、抑郁、空虚等消极状态在大学生中多有经历和体会。那么大学生对目前自身生活状态的认识、感受究竟怎样?它们存在什么样的特点呢?所以有必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展开研究,深入探讨大学生的认知、学习、3生活、情感等诸多特点,了解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而本文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研究恰恰是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对接、对大学生更好的适应与应对生活、提高学习与生活质量、培育大学生以积极心理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构建文明、和谐的校园有着重要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笔者运用量表法对宁夏大学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状况进行研究,并试着结合宁夏
7、大学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对研究结果予以分析并提出建议。下面具体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 (一)被试取样 此次研究抽取宁夏大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出问卷 300 份,实际收回 283 份,其中有效问卷 226 份,有效率 75%。量表分别从性别、年级两个方面记录了被试的具体情况,其中男生 67 人,女生 159 人;大一51 人,大二 49 人,大三 48 人,大四 78 人。结果见表 1: 表 1 被试情况一览表 (二)研究工具 为了确保研究结果的科学性,此次研究借鉴总体主观幸福感量表来考察被试的主观幸福感的特点。该量表包含消极情感、积极情感、学习生活评价、择业就业感、恋情情感、自我评价、人际交往
8、感和学业感 8 个维度,总共 61 个项目组成;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这 61个项目中每一个项目的符合程度进行评价,在 Likerts 量表上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作唯一回答,按 1 一 5 分(反向题按 5 一 1 分)4计分。 (三)施测方式 笔者于 2012 年 2 月 22 日至 2012 年 3 月 1 日在各个学院发放问卷,要求宁夏大学各个学院的学生如实反映自己的情况填答问卷。调查者收集问卷,并做统计分析。 (四)数据采集与分析 调查所得数据由 SPSS 11.5 统计软件录入,并由 SPSS 11.5 统计软件和 Excel 进行一般描述性统计分析,t 检验、方差分
9、析及相关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处理。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统计结果 1.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总体状况 取各因子所含题项的平均得分作为标准,以此标准来考察宁夏大学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总体水平,结果见表 2。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八个因子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见表 3. 表 2 八个因子的平均得分 表 2 结果表明:宁夏大学学生在主观幸福感的八个因子上均分依次排列为: 积极情感、学习生活评价、消极情感、学业感、择业就业感、自我评价、恋情情感、人际交往感。 表 3 八个因子的多重比较 5表 3 结果表明:宁夏大学学生在主观幸福感的八个因子中,除“恋情情感”和“消极情感”(p=0.069), “自我评
10、价”和“积极情感”(p=-0.090), “人际交往感”和“择业就业感”(p=0.126),这几个因子间没有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5),其余各个因子间差异均达到了显著差异水平(p0.05) 。 3.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年级差异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总分在年级变量上的差异:见表 5 表 5 宁夏大学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总分在年级变量上的描述性统计 考察上表中的结果发现,大一、大二、大三年级的宁夏大学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呈下降趋势,到四年级略有上升。 4.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专业差异 6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总均分在年级变量上的差异:见表 6 和表 7 表 6 宁夏大学的学生主观幸福感总均分在各学院上的统计 表 7
11、宁夏大学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总均分在专业上的统计 (注:根据被调查学生的专业,笔者将其归为三类,将人文学院、经管学院、外语学院的学生归为文科类专业,将物理学院、数计学院、机械学院、土木学院、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农学院、资环学院的学生归为理工类专业,将音乐学院、体育学院的学生归为艺术类专业。 ) 根据表 6 和表 7 的结果发现,专业对总体幸福感影响非常显著(p=0.04.05),即男、女生主观幸福感总体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平均幸福感分数上男同学略高于女同学,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我们认为,现今社会日益开放,生活方式愈益多样化,价值、情感体验越加丰富,大学生作为一个活跃的群体很容易接受各种观
12、念和行为方式,原有的各种性别差异也随之缩小甚至消失。所以性别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如此之小也就不足为怪了。而男生的主观平均幸福感分数略高于女生,这可能与社会对女同学以及女同学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不同,引起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过大,导致对现实生活状况的满意度较低。 3.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年级差异分析 本次研究发现,宁夏大学的学生主观幸福感在年级上存在差异,一、二、三年级大学生总体幸福感呈下降趋势,这与邓丽芳、郑日昌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这是由于一年级新生刚经历了高考竞争,他们感到自己很幸运,其幸福程度是最高的。同时大学的校园氛围对一年级新生很新鲜,他们的社交范围扩大了,知识视野扩展了,导致他们有很强的成功体验
13、。但是,随着大学生活的深入,新鲜感的消失,学习压力的增大,使他们发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其原有的优越感和成功体验逐渐减小。到9了大三,学生由于对学校各种状况熟悉度更高,以前引起他们幸福的事物已经没有任何价值。特别是到了大三下半年是考虑未来出路等问题的关键时期,所以产生较多的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较难体会到幸福感。而到了大四下学期,学生总体幸福感分数有所上升,这是因为大四下学期已经没课,学习压力减小,部分学生考研成功,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的成熟,这些学生成功体验较高。 4.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专业差异分析 本次研究发现宁夏大学的学生主观幸福感在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总体主观幸福感按专业由高到低排序为:艺术
14、类,理工类,文科类,这与李焰、赵君的研究结果不同。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大学学习本身是一种职业定向过程,艺术类人才国家比较急需,是当前的热门专业,艺术类学生的知识结构更为广泛,文理兼有,思维敏捷。艺术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愉悦的审美过程,是对身心陶冶,因此艺术类学生的总体幸福感最高。对于理工专业大学生来说,所学的物理、生物化学等也是当前的热门专业,就业形势好,其主观幸福感相对较高。而文科类的学生其知识结构复杂,所学的知识关注人内部的主观世界,而过度的关注自我必然会降低主观幸福感。 三、反思与建议 亚里士多德曾说:“幸福是人类的终极目标。 ”但是幸福的真正内在体验是什么,如何去追求自己的幸福,人们往
15、往不得而知。评判一个人是否幸福的标准,应该是看他的现实生活是否达到并符合自己确定的幸福感受,而不是根据他人的标准或是物质准则来确定。尽管这是一种主10观感受和体验,我们不能通过直接的方式达成,但是我们可以采取间接的方式,即通过主观幸福观来体会幸福、提升幸福。因为主观幸福观是一个人是否产生主观幸福感,产生什么样的主观幸福感的关键所在,有鉴于此,针对上述研究的结果与分析,本文从家庭、学校、社会和大学生自身四方面对如何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提几点建议: (一)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主观幸福观的摇篮家庭美满 家庭作为社会支持的一部分,对大学生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大学生正处在生理上、心理上渐趋成熟的青春期。在
16、这个时期,他们往往在主观幸福观问题上产生了矛盾心理,他们开始寻求自我的确认,渴望得到成人的尊重,其独立倾向虽然强烈,往往十分脆弱。这就要求父母要善于利用大学生这些矛盾心理,因势利导,放下长辈架子,与其保持心灵的沟通,建立和谐、信任的亲子关系。其次,父母在给与孩子无私的爱时,不要让孩子产生错觉,认为父母给与爱是天经地义,根本不用回报,而是主动培养孩子在接受爱的同时懂得爱需要付出,在爱的氛围中使孩子得到幸福,懂得去珍惜幸福,知道去传递幸福。 (二)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主观幸福观的关键学校引导 1.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学校加强引导教育大学生应树立崇高的理想目标,培养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确立自己的人生理想。让他们在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拼搏、努力、奋斗和奉献中追求人生幸福,在实践中不断磨练意志,提高容忍挫折,战胜失败的能力,正视自己的人格缺点,不断完善自己,培养自己的人格魅力,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