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毡房的产生及其发展应用的研究摘 要:毡房是中亚游牧民族的栖身之所,是经历了许多世纪传到我们这一代人手中的珍贵文化遗产,毡房的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依据。在本文中比较科学地研究探讨毡房的前世、产生、逐步发展、完善与所具有的民族色彩,通过比较全面的理论观点与颇具价值的事实根据提出了其迁移性和生命力。 关键词:毡房的产生;发展;完善;环境 中图分类号:TU253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Yurt, Asian nomadic shelter, is experiencing a precious cultural heritage of many centuries to the ha
2、nds of our generation, that structure has very important scientific basis. In this pape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the previous generation, emergence, gradual development, improvement and the national colors of the Yurt are introduced. And by comparing the overall theory and valuable facts puts forwa
3、rd the mobility and vitality of the Yurt. Keywords: Emergence of the yurt; Development; Improvement;Environment 1.早期人类简易住处和简易毡房的产生 在人类生活中,栖身之所产生的时间很早。根据考古资料,栖身之2所大约产生于旧石器时代的晚期。1 人类最初的栖身之所就是热带、亚热带森林、山石、悬崖上的自然洞穴,只用于最期人类防御各种自然灾害,飞禽猛兽。说清楚一点,这些栖身之所并不是人们自己亲手建造的,而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住所。研究人员们将人类的栖身之所分成以下三个阶段加以研究: 第一个阶
4、段:这是人类生活的早期,他们手中没有任何建造房屋的工具,也没有建筑技术,只能像野兽飞禽那样生活。对他们来说,茂密的森林、山洞就是栖身之所。 第二个阶段:这是人类最早修建房屋的阶段。他们从生前的森林、山洞里转移出来,利用木材和树枝,并将它们镶接捆绑在一起搭建成房屋,外边裹以芦苇、蒿草、树叶、树皮,当做栖身之所。同时很好地利用了以前的山洞、山崖底部,并在它们洞开的一面修建了档风墙。这么一来,人类通过迁移住所,创造出了最早的“乌兰海” (哈萨克语称Uranhai,圆锥形小窝棚) 、 “帐篷”之类的移动住所。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一些研究资料,与草原生活相适应,便于游牧迁移的简单住所最初的结构模型就产生于
5、这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这一时段,出现了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结构)的围墙和顶部连接的房屋。 “原始建筑的营造,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一个重要成就。大约到了氏族社会的时候,人们才学会盖房子,开始从山洞里走出来,在地面上居住” 。2大约到了原始社会,人类必须根据所处的环境游牧迁徙生活。一是由于人口增多,二是由于山洞附近的食物开始减少,人类不得不离开茂密的森林、山洞和窝棚,开始在适于居住3生活的地方落脚,开始学习建筑最初的最简单的栖身之所“房屋” 。原始社会的人类为了生活,需要不懈地与大自然进行搏斗。在他们所进行搏斗的基础之上,生产与社会有了发展。也就是说,游牧房屋和定居的出现,以及新型工种的出现
6、就是人类文明的开始。 “原始社会的人们离开了森林、山洞,获得了被称为房屋的栖身之所之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原始社会的晚期,便形成了畜牧业、农业、渔业、手工业,并出现了社会分工与衍生品。以原始群体为单位的集体生产被以家庭为单位的私有经济生产取而代之,原始集体的所有制让位于家庭私有制,阶级产生了。原始社会解体了,社会分为了两个群体剥削者与被剥削者,奴隶社会产生了” 。3从此开始,出现了冶炼金属与烧制陶瓷的工艺。这些技术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建筑等产业的发展。 人类最初游牧住所的骨架(结构)将一些木棒的一头扎起来,形成象一个三角铁制挂灶一样的轮廓。刚开始的时候,这种简易住所的顶部是用树枝、芦苇、蒿
7、草来盖顶的。人们称之为“地草屋”或者“草棚” 。后来,随着生活经验的增多,也因为生活的需要,人们大概开始用比较便利结实的动物野兽皮张来盖顶。 慢慢地,从事畜牧业的人们最主要的财富就是他们牧放的牲畜,他们开始向牲畜摄取食物,毡制衣服, 以及生活所需物品,而人口的多寡与牲畜的数量都与他们所拥有的四季畜草场和水源密切相关,这一切使中亚游牧民族形成了独特的游牧生活习俗。而这种生活习俗又引领他们,启发他们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4栖身之所毡房。根据史书记载和研究成果,公元前 3 千年,人类发明了用绵羊的毛擀制毛毡的技术。关于这一点,新疆哈萨克族建筑学家波拉提?科尔拜耶夫在自己的学术著作哈萨克族建筑艺术的第三十
8、四页中这样写:“大约公元前三千年前在广阔的草原上有了毡房” 。4还有作家再努拉?萨尼克在自己的著作哈萨克民俗习惯知识的第一百四十八页中这样指出:“毡房产生于公元前七世纪之后,在此,擀制毛毡就成为了一种劳动职业。 ”5从中我们可以得知很早以前,地草屋与草棚(简易房)的顶部已经被毛毡所取代。后来,人们将圆锥形顶端上盖有坡毡的住所称为“乌兰海” 。这种住所可以让人们抵御飞禽猛兽、寒冷、阳光照射,可以挡风弊雨,但是它也有不利的一面。 根据考古学家们的证实,人类进入了青铜时代之后,斧头、锛、刀、凿、锯等铁制生产器具的出现和普及,使房屋建筑的木工显得相当简单便利。木工方面的进步影响了房屋建筑,使之修建的即
9、结实,又美观。由于出现了简单的钻具、凿具,建筑者们对乌兰海简易房进行了最初的改造,创造了毡房的天窗,即顶圈架,使房里的烟能通过开穹散发到外边,可以交换空气,毡房也被照亮了。渐渐地,人们开始在顶圈架的一团凿出许多孔眼,然后将撑杆的一头扎进这些孔眼。这么一来,比起乌兰海简易房,这种毡房显得比较宽敞高大,比较便于住宿与行动。后来顶圈架上又安装了相互交叉的弧形木条,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天窗,而它的圆环哈萨克语被称为“凸跟” (哈萨克语称 Tugen) 。人们将这种只有顶圈架和撑杆的房屋称为“阔斯” (哈萨克语称 Hos,或简易毡房) ,或者“有带顶圈架的阔斯” 。而有些地方也将乌兰海叫做顶部捆绑在一起的
10、阔5斯。 但是,毡房的天窗并不是一开始就具有现在这种结构(模型) ,人们为了将房屋里的烟尘排出去,也为了摄取阳光发明了天窗,同时,生活需要天窗正中交叉的三根木条从直线形呈弧形,形成用两组木条交错而成,带有拱形横木被牢牢实实地安装在天窗的圆环上。天窗拱形横木逐步趋与完善完美,将天窗顶毡(方毡)的拉起或盖上,可以防止雨水的流入,保持并调节毡房的室内温度,在住宿过程中带来了很大的便利。随着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根据人们生活需要,那个时候,人们已经给阔斯制作了毡门帘。 2.毡房的发展和完善 现代已经趋与完美的毡房就是人类在各个发展阶段对简单的游牧住房结构不断完善的结果。由于奴隶社会出现了阶段化分,人类生
11、活开始有了高级移动住所需求。当人类不断发展,产生了文字之后,人类文明揭开了新的篇章,随之建筑行业也有长足的发展,修建住房成了一种专门的行业。在广袤的哈萨克草原上,开始出现铁匠、木匠,制作毡房的工匠等专门的手工艺。那些制作毡房的工匠们根据那个时代那个环境的需求,为了制作可以支起比较完备的毡房结构,继续对乌兰海(圆锥形小窝棚)与阔斯(简易毡房)的结构进行改造。 由于,那时来回搬迁的毡房与固定房屋是同时出现的,也可能民宅的形状影响到了毡房结构,使之渐渐趋于完备。而那些制作毡房结构的工匠们也开动了脑筋,观察大自然,例如仔细观看山洞,并从中得到启发,随之创造性地将乌兰海的撑杆稍稍做得弯曲一点了,使之形成
12、了“房屋”的轮廓。于是同时,经过反复做试验、实践,工匠们在平地上6固定多数柱子构成了接近“棱柱”或“圆柱形”的底座,然后将乌兰海安置在由柱子(镶接排成之后)围成的底座上,就这样出现了一种房屋结构。同时在此基础之上,在广袤的草原上为了建造适宜于牧民们的生活,比较方便高大的毡房,便发明了“木栅栏” (哈萨克语称 Kerege) 。而木栅栏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而制作毡房的工匠与民间艺人们的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也是他们智慧的结晶。最初工匠们先是尝试着将毡房的栅栏分另制作出来,然后拼接在一起,这非常适宜于游牧搬迁生活。可以确切地说,工匠们在制作毡房栅栏时,充分利用了现代数学中平行四边行的不稳固性质。 工
13、匠们最初将整齐划一的木条横着竖着留有间隔地捆绑在一起,形成了简单的“木篱笆” 。这种将“木篱笆”当成栅栏制作出来的活动房的墙壁不象现在的那样呈圆柱形,而可能是近似于棱柱形的“六面体” 、“七面体” 、 “八面体”,总之也可能多面体形状的。后来,工匠们在钻孔、锯子、斧头、凿的帮助之下,木篱笆相互交叉捆?在一起的地方被钻上了专门的孔眼,成为了木栅栏的连接处。之后,工匠们开始了将毡房围墙制作成圆柱形,并发现将木篱笆上的各木条稍稍弯曲一下,它便趋向于圆柱形这种规律,后来,人们将具有这种特点的篱笆叫做“木栅栏”了,鉴于人们的生活需求和生活经验,那些心灵手巧的工匠们便制作出了木栅栏,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就
14、这样,在搭建毡房的时候,一张(块)一张单另制作出来的栅栏通过接头连成一圈,真正形成了毡房的圆柱形墙壁,在栅栏之间的接头处外部钉下了与栅栏等长的木桩,并用专门的绳索捆绑起来。从远处看起来,展开的木栅栏正面呈长方形,7而栅栏的每一个格(网眼)象几何学中的菱形或者平行四边形。菱形受外力影响的形状变化与平行四边形受外力影响的形状变化是一样的。在数学中,菱形、正方形、长方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特殊情况。而平行四边形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任意变化。这种特点在制作木栅栏中的便利之处就在于可以将栅栏展开来,任意调整其高低,也可以搬迁时分别收起,一同带走。 随着木栅栏的形成,工匠们凭借以上的经验,也想到了将做成“阔斯”
15、 (简易毡房) ,然后将它安置在由几个木栅栏镶接展开之后围成的圆柱形底座上。根据当时的生活需要,制作毡房结构的工匠们不懈地探索追求,凭借自己的智慧才能,创造了举世无双的栖身之所毡房,并不断发展完善。制作毡房的工艺就这样从无到有,由简到繁,从经验走向科学,从一般性使用走向了艺术性使用。我们将只由简易房和栅栏组成的毡房,即只由天窗、笔直的撑杆与栅栏组成的简易毡房称为“蒙古包”或者“蒙古族毡房” 。那么,哈萨克民族的毡房结构是怎么形成的? 3.定型完整结构的游牧毡房 生活在广袤世界上的各大洲和四周被海水所包围的大小岛屿的各个人种各个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他们的生产方式。这种地理环境与生产方式经历了
16、非常漫长的历史阶段,从而使这些民族形成了各不相同的建筑、种族、语言、习俗,以及丰富多样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与此同时,基于中亚地域的地理环境,哈萨克民族及其先民匈奴、塞种、斯基泰、乌孙、突厥、唐居、尧普情恰克、乃蛮、克烈、瓦克等古代部族在草原从事游牧生产创造了属于人类文明的一个特殊种类毡房文8化。 在人类历史上,人们在创造木屋、石屋、地窝子等冬季住所之前,早期的游牧部族一年四季都居住毡房里, “因为游牧部族居无定所,就形成了住毡房的习俗”6。古代著名历史学家希罗多德(Herodotus,约公元前 484-425)在自己的著作有关塞种人的论述中这样写道:“他们住在木制结构的房子里,冬天,他们在木
17、屋外边披上厚厚的毡披。夏天的时候,又会将这些披毡揭掉。 ”7从这段中可以看出毡房的骨架结构是木头,而披挂则是毛毡,那里的人们根据冬夏季节的变化使用毛毡。 根据研究人员的观点,毡房比较成熟完美的结构(模型)大约产生于生活在天山山脉,伊犁、阿勒泰和塔城地区的古代突厥人的时代。中世纪学者们的著作中就记载说毡房产生于古代突厥时期,之后又传播到了蒙古地域。根据这一类史料记载,在 12 世纪末,大多数蒙古百姓都利用匈奴人的栖身之所,而且着重指出他们中的贵族阶层都居住在突厥人的毡房。当时,毡房在从东亚到东欧的游牧民族之间得以广泛的普及,成为了欧亚大陆的新鲜事物。这种栖身之所在当时被称为“突厥毡房” 。 当时
18、,构成哈萨克民族的部落部族根据本部落部族的特点、习俗进行了取舍选择。到了后来,由于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因素的差别,通过制作毡房结构的工匠们不懈地追求,又对毡房的骨架结构进行了变革,使之趋与完善,也使这种游牧住所的结构模型更是有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哈萨克族工匠们为了使自己制作的毡房结构比其他民族的毡房结构,更舒适便利,更科学,又对毡房撑杆的形状进行改进,他们首先掌握了用火将已经晒干的木头烤燎之后使之弯曲的工艺,又创造了用“热灰” (哈9萨克语称 Mor)和“矫正器” (哈萨克语称 Tez) 。最初,撑杆粗的一头被稍稍弯曲了一些,后来工匠们将撑杆粗的那一头大约六七厘米的地方变得弯曲,创造出了一头弯曲
19、的撑杆(曲椽) 。撑杆上被弯曲的这一截叫做“撑杆的肚腹” 。撑杆粗的那一头成为了撑杆的肚腹,工匠们会用锛将需要弯曲的地方一侧砍平,然后将这个部位塞进垫灰里烤软,再按照标准用矫正器弄弯曲。他们在撑杆肚腹的最上端专门钻一个孔眼,再系上大约一米的细绳,这根细绳叫做“撑杆肚腹绳” 。在人们搭建毡房的时候,这根肚腹绳常被用来将撑杆的一头捆绑在栅栏的木档上。这种带肚腹的撑杆的特点是:一能使毡房显得美观;二能使栅栏显得更高大;三是毡房会因此显得高大舒适;四是栅栏与撑杆完美结合,给包毡(披毡)和围毡相互完美衔接创造了条件;五是栅栏上端的木档可以用来挂较轻的物品。撑杆的这个特点与毡房的其他结构特征相互结合使哈萨
20、克毡房更加美丽,更趋与科学性,更具浓郁的民族特色,向世人昭示这种毡房非常适宜于草原生活这个真理。 随着毡房完整结构的形成,那些心灵手巧的哈萨克女人们用芨芨草杆与五彩缤纷的毛线编织用于毡房栅栏背后的内壁,以及毡房门帘的芨芨草编装饰。最初这样制作出来的草编是用来让毡房蓬荜生辉的。实际上,这种草编也可以防止小动物、昆虫之类的生灵钻进毡房里,还可以抵御寒冷与寒风。哈萨克女人们创造了芨芨草编之后,毡房的毡门帘制作更为精美抢眼。到了后一段时期,工匠们又开始给毡房制作安装了雕有精美的纹饰图案的木制双开门。有拱形横木的天窗、带肚腹的撑杆、圆柱形的栅栏和门帘(或木门)构成的高大华丽结构的毡房就被称为“哈萨克毡房
21、” 。哈萨克民族的毡房与欧亚10草原上那些民族的毡房一般是一样的,尽管如此,可以说哈萨克民族毡房是突厥众民族的毡房中的一种奇异的类型。关于哈萨克民族的毡房,欧亚游牧民族文明研究者斯?伊?茹定阔这样说:“从结构上看,哈萨克毡房是所有游牧民族随游牧一路迁徙的毡房中无以伦比的一种” 。8这种结构的毡房,其历史非常悠久,大约在公元前 3 千年,生活在中亚地域的游牧塞种人就生活在这种毡房里,这是著名的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记载下来的历史真实。关于这一点,生活在公元前五世纪的学者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约公元前 530 年-前 470 年)这样描述塞种人的生活:“他们之所以被称为游牧民族是因为他
22、们没有修建在地面的房屋,而居住在扎于四轮或六轮高车上的毡房里”9在中国汉文史籍中的突厥文献选译这部学术著作的第 29 页中有这样的记载:“突厥人居住在拱形毡房里,他们随水草而游牧,从事畜牧业与狩猎业” 。10 在中国的历史著作史记 、 后汉书等都将游牧民族的房屋叫做“穹屋” 。值得一提的是,只有具备天窗、带肚腹的撑杆、木栅栏和木门的毡房才是真正的“穹屋” ,而那些栅栏、撑杆、天窗不齐全的毡房不应被称为“穹屋” 。实际上,毡房是游牧于中亚的古代游牧民族的栖身之所。在当代中国,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尔、蒙古等民族都在生产生活中继续使用与发展这种毡房。 随着各个时代生产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毡房结构也不断得到改进,走向完善。根据生活需求,它的木栅栏数量不断增多。一般情况下,哈萨克人是按照木栅栏的数量来衡量毡房大小的。根据木栅栏的多寡,毡房有四张栅栏的毡房、六张栅栏的毡房、八张栅栏的毡房、十二张栅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