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我国的资源环境约束与新型城镇化建设.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594743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我国的资源环境约束与新型城镇化建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议我国的资源环境约束与新型城镇化建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议我国的资源环境约束与新型城镇化建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议我国的资源环境约束与新型城镇化建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议我国的资源环境约束与新型城镇化建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浅议我国的资源环境约束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摘 要:对于我国快速的城市化、多维的城市转型及其相应的社会与空间问题己经受到学者大量的研究,但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答。从资源环境约束的视角出发对城镇发展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将弥补上述研究的不足,并形成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及策略空间。 关键词:资源环境;新型城镇化;带状城市;集约;卫星城市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8-0003-02 引言 1979 年,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Ray.M.Northam)发现各国城市化发展过程所经历的轨迹大致都可以概括成为一条被拉平的 S 型曲线(如图1) ,他将城市化发展分

2、为初期缓慢发展阶段、中期加速发展阶段和后期饱和阶段。此后,S 型阶段模式在世界许多国家被证明存在并被我国的许多学者和政府决策者所探讨和运用、论证。 图 1 城市化发展曲线 来自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2 卷的资料显示,截至 2012 年年底,我国城镇化率已达 52.57%。在此比率上根据诺瑟姆曲线判断,我国已经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加速阶段,大量来自乡村和小镇的人们纷纷涌入城市。在对于新型城镇化的大讨论中,我国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2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2013)认为,我们的城镇化就是走一条以资源节约、效率优先,见房见人,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李强(2012)等人对中国城镇化

3、“推进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中国的城镇化主要是政府主导的城镇化,在城镇化的过程中政府居于十分核心的地位。李京文、周毅(2009)认为,我国属于滞后城市化国家。未来的城市化发展将表现为多元化、国际化、集群化、网络化、生态化和逆城市化趋势。沈悦(2004)通过对日本的城市化过程进行研究对我国的城市定位、土地、交通和城市内的二元问题进行了策略分析。更多的学者对我国的城市化进行了不同层次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多是从产业结构、人口迁移等角度进行剖析,基于客观的资源环境约束的城市化道路选择并不多见。本文试图从资源环境的角度出发,探讨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顶层设计方针。 一、我国的资源环境基础与新型城镇化 据有

4、关部门的资料,我国已经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较大,约占世界的 12%,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 3 位;但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58%,居世界第 53 位。从总体上说,人口和自然资源条件并不构成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绝对障碍,而且在许多方面中国的资源条件(特别是在总量规模和品种的丰富性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从人均的角度考虑主要依赖自然资源来推动城市的长期增长并不是中国城镇化的可行道路。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中国依靠大量消费能源,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也使中国经济增长越来越接近了资3源和环境条件的约束边界。 二、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的资源环境约束与困境

5、 (一)大城市中心地位不断加强,资源环境压力愈加突出 伴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我国的特大城市、省会级城市规模不断扩张,人口持续聚集。根据对来自河南省不同地区农民工的 994 份随机调查问卷显示(见图 2) ,即便是经济基础相对较差的农民工也对特大城市(首都等) 、区域中心城市(省会等)有强烈的迁入欲望,来自中小城镇的城市居民更是对大城市偏爱有加。由于该种迁移偏好的盛行,导致我国中心城市规模在近几年框架不断拉大,人口数量激增,最终导致环境恶化,交通拥挤,城市生活质量显著下降。在城市结构设计上不断增加的环状结构进一步加剧了城市治理的难度和环境恶化的速度。 图 2 河南农民工迁入城镇意愿随机调查情况

6、 (二)城市运营粗放与低效率十分常见 正如低效率的投资支撑我国经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一样,在我国的城市建设中缺乏规划或者没有规划的城市扩张十分常见。部分城市的扩张完全以私人部门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为导向,忽略城市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为以后的城市运营留下很多病根。 在我国,不仅存在城乡的二元结构,城市内部也普遍存在二元结构。一座城市现代化的区域附近,可能就存在脏乱差的城中村,或者现代小区的混乱管理。城市内部的不和谐也并不鲜见。有的区域郁郁葱葱,有的区域找一棵树就很困难。现代节能技术、环保技术在城市的不同区域应用情况差距也十分巨大。面对如此复杂的情况,在城市的管理中往往4采取了比较省事的粗放型管理方式,

7、如此一来,城市的资源环境压力进一步增加。 (三)有待商榷的城镇建设用地政策 我国现在采取的是对城市建设用地严管严控,尽量少占少用的策略以此期望保持更多的土地资源。但是,笔者通过对部分地区的调研发现,我们的这种策略不但没有节约土地,反倒是造成了更大的土地浪费。我们可以选择部分新生代农民工为调研对象,他们大多从有工作能力以来多数时间在城市务工,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这些资金最终流向了土地丰富的农村,在那里他们可以以较低的价格建设数百平米的大房子,占用土地数量自然也十分惊人。 由于城市建设土地的短缺,导致城市住房的短缺,短缺进而导致价格快速上涨。再加上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本应在城市购房的人们被迫把资金带

8、到了农村,同时也把粗放的土地利用方式带到了祖国的四面八方。因为,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城市建设的集约和农村建设的粗放。 三、基于资源环境约束的我国新型城镇化道路选择 (一)大力发展带状城市体,摒弃传统的环状扩张 无论从世界城市的发展规律还是从笔者调研的情况来看,未来几十年我国人口仍然会持续不断地向大中城市聚集,即便国家鼓励中小城镇的发展,短期也无法改变来自微观个体对特大城市、大城市的向往。基于此,我们除了加快均衡大中小城市吸引力外,更重要的是需要思考如何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大城市。 对于大城市的扩张,或者说中等城市向大城市的扩张而言,我们以往的扩张现实是摊5大饼式的城市环状扩张,这

9、种模式带来的是环境恶化、交通拥堵等一系列城市生态难题,也愈来愈导致城市发展的不和谐。鉴于此种情况,我们可以尝试新的城市架构扩张模式,就是发展带状的大城市、特大城市,进而取代城市的环状扩张,以此来增强城乡交融,缓解城市资源环境的压力。 (二)推进绿色城市、人文城市和科技城市的协调发展 现代城市运营的粗放与低效率是加剧资源环境进一步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现代城市建设和运营中如何才能摆脱粗放走向集约,摆脱低效率走向高效率成为现代城市建设和运营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建设城市或者镇级居民点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通过集约的方式利用资源,让人们居住得更健康、更舒心,同时也有利于人们在经济上获得发展。实现这一目标

10、,需要大力推进绿色城市、人文城市和科技城市的协调发展。(三)加紧城市建设用地特别是住宅用的供给,以节约有限的土地资源 现行的户籍制度、城市住宅价格的快速攀升和非城镇居民有限的购买力及不顺畅的融资渠道导致大量期望居者有其屋的人们选择去成本较低的地区拥有自己的住房。如此一来,城市务工人员所得的相当一部分收入流向了广阔的农村,进行房屋建设。相比较城市住宅对建设用地的使用效率,农村住宅建设对土地的利用是非常粗放的,并且城市工作农村建房的群体普遍对土地的稀缺性不重视,房屋建设也缺乏整体规划,导致土地浪费惊人。就这一点来看,我们严管的城市住宅用地供给,看6似控制了城市建设用地的整体规模,但从城乡统筹的角度

11、来看,实际上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土地资源的浪费。由此可见,增加城市建设用地特别是城市住宅用地的供给,同时对农村建设用地进行适度干预,才是我们节约有限土地资源的可取之路。 参考文献: 1 Northam R M.Urban GeographyJ.New York:John Wiley & Sons,1975. 2 Markus Pasche.Technical progress,structural change,and the environment Kuznets curvJe.Ecological Economic,2002, (42) ;381-389. 3 Ekins P.The Kuzn

12、ets curve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examing the evidenceJ.Environment andPlanning.1997, (5): 805-830. 4 马相东,王跃生.“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到来了吗?人民网EB/OLhttp:/ 5 卢萍萍.资源环境约束下四川可持续城镇化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9. 6 陆田.资源环境约束下长三角地区城镇化道路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 7 王德,彭雪辉.走出高城市化的误区日本地区城市化发展过程7的启示J.城市规划,2004, (1). 8 张臻汉.资源集约与城市化的最优规模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 (6). 9 刘少华,夏悦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低碳经济的发展之路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 (3). 责任编辑 柯 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