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电力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可行性研究摘要: 电力工业走资源节约型之路,大力发展新能源,已成为当代环境与发展关系的主导潮流,作为一种科学的发展模式被人们广泛接受。全文针对当前我国电力的发展对环境生态造成的破坏和保护问题,提出了实现电力与环境相互协调的能源发展战略中长期设想和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电力与环境保护,经济转型,科学发展观,新能源计划,能源发展战略的中长期设想,可行性建议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长期以来,电力作为耗能大户和碳排放大户,在其快车道发展进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已经给我们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深远影响。站在科学发展的视野和战略高度看,保护环
2、境就是保护电力的发展基础,建设好生态就能极大提高电力发展力,实现电力与环境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1、电力发电对环境生态的破坏和保护问题 2011 年 6 月 3 日环境保护部发布2010 年中国环境状况公告指出,2010 年中国部分环境质量指标持续好转,但环境总体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环境保护面临极大的压力,电力发展所造成的环境生态破坏使其承受着越来越大的治污减排、改善环境质量、防范环境风险的社会责任和国际压力。 21.1 火力发电产生的环境保护问题 在各类一次能源中,单位热量含碳量从高到低依次是:木材(110) 、煤炭(97) 、石油(73) 、天然气(56) 。受制于能源资源禀赋,我国的能源消
3、费以一次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应用为主,其中约 70%靠煤,发电量的约 80%来自于火电,形成了以火电为主的电力装机结构,导致了包括二氧化碳等 6 种温室气体排放居高不下。虽然目前我国二氧化硫和烟尘的控制技术和应用水平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但我国 SO2 和 CO2 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形成酸雨的面积已超过国土面积的 30%。这不仅严重地威胁到我国的生态环境,也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2006 年的数据显示, “电力行业排放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分别占到全国总排放量的 40%、53%、50%和 42%左右” ,“环境污染带来的经济和生态破坏损失大约相当于当
4、年 GDP 的 7%-20%”。【1】随着燃煤装机总量的增加,我国将面临严峻的经济与资源、环境与发展的挑战。 1.2 水电开发带来的环境保护问题 根据最新的全国水能资源普查成果,大陆的水力资源技术开发量为5.42 亿千瓦,2010 年已开发 2.11 亿千瓦,中国水电发电量高居世界第一, “开发程度为 37%”。 【2】预计到 2030 年全国水电装机容量 4.5 亿千瓦,超过经济可开发容量,除西藏外,全国水电基本开发完毕。 【3】浏览次数:555 次 三峡水利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作为“浓墨重彩的一笔”载入史册。而关于水电与环境关系,长期以来存在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就是水电是3非化石能源、可再生
5、能源,因此被认为是一种环保的绿色能源,对环境和生态没有影响。事实上,相较于火电对环境的全球性影响,水电对局部环境和生态的破坏更大,更加隐蔽甚至是永久性毁灭。对此,国际社会,比如美国加州已拒绝将大型水电划归为绿色能源。当然,有些生态问题可能被过分渲染了。但水电开发和兴修水电站对环境的影响除了工程施工期间产生废水、废渣和噪声外,在运行期间,由于水库淹没、大坝阻隔以及河流水文情势的改变,将对文物古迹、自然遗产以及流域生态环境带来永久性影响,甚至引发泥沙淤积、泥石流、滑坡、水灾、旱涝等次生地质灾害问题都不容忽视。 2010 年湖北、湖南、江西都遇到近几十年来非常罕见的旱情,几个大的湖泊包括鄱阳湖、洞庭
6、湖、洪湖水位都降到了非常低的位置,其中洞庭湖湿地保护区有 2 万多亩湿地已干涸,严重影响生态环境。除了自然灾害因素,业内人士对三峡大坝的批评可谓掷地有声,甚至有专家指出,由于三峡大坝影响了正常的大气环流,进而改变气候型态,导致中国频频出现极端天气,如 2006 年的大旱、2008 年冬季南方的雪灾、2010年 3 月西南方的干旱和近期南方的大旱等。 【4】水电是我国最现实的、具有大规模发展能力的首选能源,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是设计大坝时考虑最多的因素,但“现实告诉我们,要更注意充分发挥大坝的生态保护功能,保障流域的生态安全” 。 【5】 1.3 核电发展带来的环境保护问题 从核能发电看,核电
7、虽是清洁能源,但其产生的废物不仅不清洁,甚至非常危险。根据放射性的不同,核废物分为高放废物和中低放废物,4其中,反应堆用过的核燃料称为乏燃料,具有极高放射性,核电站使用过的工作服、手套、废弃退役的仪器设备等则属于中低放废物。尽管乏燃料只占废物的 1%,但是乏燃料中的众多放射性元素都拥有数以万年计的半衰期,长的约为 210 万年,短的也有近 500 年,对人体危害极大。其中一种被称为钚的核素,只需摄入 10 毫克就能致人死亡。迄今为止,人类还没有找到让核废物“变废为宝”的方法,建立高放废物的处置库是目前国际社会的最有效的办法,即是将这些无法处置的核废物“入土为安”留给子孙后代。因此,核电要顺利发
8、展必须解决两个基本问题:核安全和核废物的妥善处置。 2011 年 3 月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事故再次引发了全球核安全恐慌,许多国家都决定暂缓发展核项目,甚至立法弃核电。目前中国计划修建的核反应堆数占全世界计划修建数量已近 40%,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核能发电大国,在全球核安全恐慌下中国政府也不得不宣布停止审批新的核电站建设项目。相对于我们对前端燃料开发的高度重视和核电站的抢建热情,对后端涉及重大安全的核废物处置环节则重视得远远不够。根据规划,中国 2020 年建成的 70 个反应堆,加上当时在建的 30 个反应堆,全寿期(60 年)产生的乏燃料将为 14 万吨。 【6】但到目前为止,中国的高放废物
9、永久处置库仍没有落定,中国还没有国家级高放射性核废物地质处置专项规划,只有一个高放废物地质处置中长期研发规划指南(讨论稿) 。多年来“谁该为核废料处置埋单?”一直纠缠不休,核废物处理问题成了中国核电产业链上的一段空白,随着核电发展规模猛增,必将越来越突出。 51.4 输电线路的电磁干扰带来的环境保护问题 当前,国家电网正在加快推进“一特四大” 智能电网战略,即以大型能源基地为依托,建设由 1000kV 交流和800kV 直流构成的特高压网,以促进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的集约化开发,以解决能源基地与负荷中心之间远距离、大规模、大容量的电力输送难题和新能源发电并网的要求,实现更
10、大范围内能源资源优化配置。随着800kV 云广直流特高压示范工程和 1000kV 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的成功建设并安全运营,我国电网进入快速发展时代,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不断加快,电压等级不断提高,输电线路对周围环境的电池干扰问题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家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在 2010 年中国的环境状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全国辐射环境质量总体良好。环境电离辐射水平保持稳定,核设施、核技术利用项目周围环境电离辐射水平总体未见明显变化;环境电磁辐射水平总体情况较好,电磁辐射设施周围环境电磁辐射水平总体未见明显变化。 ”【7】今后,电力部门和相关研究机构仍需要加强超高压输电线路和
11、特高压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问题,包括输电线路周围电磁场对人体、动植物的生态影响,输电线路的生态足迹,以及输电线路电晕放电对无线电、电视、网络、通讯等的影响。 2、电力与环境相互协调的关键在于实现科学发展 2.1 科学发展观是实现电力与环境相互协调的指导思想 作为京都议定书第 37 个签约国,中国已经向国际社会承诺,到 2020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要达到 15%左右,单位 GDP 二氧6化碳排放要比 2005 年下降 40%到 45%(由化石能源利用和水泥生产产生) 。要实现这两个目标, “十二五”期间就必须控制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在 42亿吨标准煤,并确保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
12、的比重达到 11%以上。【8】显而易见,以目前的经济增长模式想要达到目标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任务能否如期“实现” ,将取决于中国政府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模式,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包括经济政策、能源政策、环境政策、教育政策、科技发展政策等,由此来制定一个什么样的中长期的能源发展战略。 虽然“十一五”期间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成就斐然,但是环境压力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释放,相反,电力工业必须承受越来越大的治污减排、改善环境质量、防范环境风险的社会责任,必须直面来自西方对中国的环境压力。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变。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简称“十二五”规划)被西方媒
13、体誉为“中国历史上最环保的战略文件” , 【9】 “规划的前瞻性和针对性都很强,将成为中国未来 5 年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主线。 ”【10】它明确指出,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来指导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切工作。 2.2 实现电力与环境相互协调的可行性建议 第一,建立和完善中国环境经济政策体系的总体设计 环境经济政策体系(Environmental Economic Policy System)是指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价格、税收、财政、信贷、收费、保险等经济手段,调节或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以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政策手段。与传统行政手段的“外部约束”
14、相比,环境经7济政策具有“内在约束”力量,在促进环保技术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降低环境治理成本与行政监控成本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1】因此,从宏观层面讲,环境经济政策是决定一国能否真正的实行环境、资源、经济和人口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政策手段。 从实践方面看,发达国家利用收费、补贴、押金制、建立市场、执行鼓励金及环境损害责任保险等经济优惠政策来力促环保。以美国为例,美国就是世界上对新能源补助最多的国家之一。2009 年,美国公布复苏与再投资法案 ,对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益、智能电网、电动汽车等都进行补贴,其中可再生能源就获得 252 亿美元的补贴。奥巴马上台后宣布对美国新能源给予 60
15、0 亿美元的补贴,光 2010 年 19 月已经通过现金支付的方式提供的补贴就高达 46 亿美元之多,其中有 30 亿就补贴给了美国的风电企业。 【12】当前,我国环境问题异常突出,环境治理工作繁重艰巨,说明我国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尤其在因市场失灵导致的环境问题时, 政府应积极介入,采取减税、低息贷款、信托基金、生产补贴、生态补偿、排污收费、排污许可证制度、押金退还制度、退还排污费甚至罚款等多种环境经济手段,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第二,以市场机制来引导,探索和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 排污权交易是市场经济国家重要的环境经济政策。碳排放交易实质上也是在交易排污权,是一种生态补偿
16、方式,是基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对各国分配二氧化碳排放指标的规定,而创设出来的一种虚拟交易。当交易双方(或经过中介)在市场上相互买8卖经核证的碳信用指标或投资进行减排增汇的活动(植树造林)时,就形成了碳排放交易市场。简单地讲,当某国不能按期实现减排目标时,可以向拥有超额配额或排放许可证的国家购买来完成自己的减排目标。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交易体系,但在我国碳排放交易仍处于起步阶段,碳排放交易试点尚在酝酿之中。 【13】 “十二五”能源规划已明确,到 2015 年全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控制在 41 亿吨标煤以内,目前各省区之间正在进行强制碳交易的物的确定、排放权的分配和
17、排放源的监测核查等制度设计。那么,如何制定各行业的碳排放标准,如何对不同层次的经济活动进行碳排放计量、监测和认证,甚或某一地区或行业或企业不能如期实现减排目标该怎么办,这些都需要形成一套严密的考核指标、制度和奖罚措施。只有依靠市场机制来引导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平台,制定与排放交易有关的税收政策和货币政策,才能迫使高耗能高排放的产业去转型或利用清洁能源实现减排,达到考核指标。而且,随着,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立和逐步成熟,必将推进新能源与清洁能源的开发进程,造福环境。 此外,利用经济手段,引导个人、企业和地方绿色消费;利用经济手段,使消费者自觉成为新能源的主角;利用经济手段,加快节能环保体系建设,
18、建立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西方发达国家在此方面积累了许多丰富的经验,也不乏成功范例。在 2011 天津“APEC 低碳示范城镇论坛”上,国家能源局表示,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建设 100 座新能源城市,200 个绿色能源示范县,1000 座新能源示范区和 10000 个新能源示范镇,积极构筑绿色低碳产业体系。 【14】这些举措都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有9利于环境保护,也是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中国电力工业变革与发展的战略选择 ,2011 年 4 月 6 日,来源:保定市龙宇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网站。 【2】 【5】吕宗恕:汪恕诚:水利部前部长眼中的水电是非 ,2
19、011 年 7 月 4 日,来源:南方周末 。 【3】 优先开发水电 ,2011 年 1 月 18 日,来源:中电联。 【4】 中国七大水系全被污染 环保部长拒评三峡2011 年 6 月 5 日,来源:中华网。 【6】 核电跃进,核废物处理待解 ,2010 年 12 月 6 日,来源: ?望东方周刊。 【7】 李干杰:环境总体形势依然严峻 ,2011 年 6 月 3 日,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 【8】 十二五能源路线图浮出水面核电容量将翻倍 ,2010 年 11月 2 日,中国电力网。 【9】 在依靠污染工业实现繁荣后,中国筹划绿色增长 ,2011 年 2月 4 日,来源:英国卫报 。 【
20、10】 外国人士评中国十二五规划:突显前瞻性针对性 ,2011 年3 月 16,来源:中国网。 【11】来源:百度编辑词条:环境经济政策体系。 【12】 中国能否打赢新能源“保卫战” 解读美国对华清洁能源 301调查 ,2010 年 12 月 2 日 来源:凤凰网财经资讯。 10【13】 碳排放交易将开展试点 清洁能源成为新宠 ,2011 年 7 月19 日,来源:证券日报。 【14】 “十二五”低碳产业体系框架渐显 ,2011 年 6 月 22 日,来源:能源观察网。 基金项目:2011 年湖南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点立项课题:“科学发展观与现代电力”子课题“建设电力生态文明研究” ,项目编号:11ZTJD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