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对伊朗石油业的制裁.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595502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欧对伊朗石油业的制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美欧对伊朗石油业的制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美欧对伊朗石油业的制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美欧对伊朗石油业的制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美欧对伊朗石油业的制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美欧对伊朗石油业的制裁【内容提要】美欧不断强化的对伊朗制裁已成为影响国际石油市场的主要风险来源之一,但其效果并非总是如美欧所愿。一方面,通过剩余需求曲线模型分析,可发现制裁的短期和中长期效果截然相反:短期来看,制裁的确能压缩对伊朗石油的剩余需求,限制伊朗的议价能力;长期来看,如果全球石油需求上升,替代性机制建立及制裁遵从度变化,都有助于恢复伊朗石油的竞争力,不利于制裁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基于反事实法的评估表明,1980 年至今伊朗的年损失收益经历了“倒 U型”变化,新一轮制裁给伊朗造成了逐月递增的收益损失,但此类损失也是伊朗内外政策之合法性的长期“投资” ,其成本收益分析可能是决定美欧制裁

2、效果的最可能因素。 【关键词】伊朗 石油业 制裁 剩余需求曲线模型 反事实法 【作者简介】孙泽生,浙江科技学院产业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上海期货交易所博士后;张惠岩,上海期货交易所首席金融工程专家、博士;钟奇,海通证券研究所研究员、博士 【中图分类号】D81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68-(2013)02-118-135 随着伊朗核问题的不断发酵,美国和欧盟在最近十多年中不仅推动联合国安理会出台针对伊朗的制裁决议,美国还更多通过单边方式强化2对伊朗的经济制裁。20112012 年,美欧通过贸易禁运和切断伊朗国际金融、保险、交易结算渠道的方式,大大增强了单边制裁的

3、力度;美国还以其国内立法要求伊朗主要石油贸易国遵从美国的制裁政策,对伊朗石油业造成明显影响。虽然在全球宏观经济不景气以及替代生产国增产的情形下,对伊朗制裁的影响并未充分表现在当前的油价上,但毫无疑问,美欧对伊朗制裁已成为国际石油市场风险和油价波动的主要来源,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伊朗石油主要进口国造成明显压力和挑战。 最近已有很多文献讨论美欧对伊朗的制裁及其可能走向,也有研究探讨了在制裁背景下伊朗石油市场的机遇和挑战, 但尚缺乏运用规范的经济学方法,就制裁对伊朗石油业的影响机制进行探讨;尤其是,考虑到美欧对伊朗制裁的效果可能是时变的,将随着全球宏观经济和石油需求、替代交易和结算机制以及各国对制裁的遵

4、从程度变化而变化,因此借助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进行影响机理分析是极有价值的。同时,美欧制裁的效果最终取决于伊朗的反应,尤其是其石油业生产、贸易和收益变化。为此,我们还需要就制裁对于伊朗石油业的影响进行量化评估,以衡量制裁对伊朗的成本收益的影响。 有鉴于此,本文尝试从两个方面探讨美欧制裁的效果及其决定因素。一方面,本文用一个简单的剩余需求曲线模型来描述美欧制裁对伊朗石油业的影响机制,并运用比较静态分析方法讨论当全球宏观经济和石油需求、替代交易机制以及各贸易国对制裁的遵从程度变化时制裁的可能影响。另一方面,本文还运用反事实方法,设计伊朗石油业发展的 5 种不同“合理”情境,对 19802012 年因

5、制裁(或与之相关政策)导致的3伊朗石油业产量缺口和损失收益进行评估,这样就可以从伊朗及其石油业的角度,来量化探讨其因制裁导致的成本收益变化及伊朗可能的反应。 二、美欧对伊朗制裁的发展 尽管学术界对经济制裁的内涵和外延有不同认识,但更多学者强调国际经济制裁的非物质性,认为作为对外政策工具,其基本政策特征是要通过经济压力来达到超经济目的,因而有别于纯粹出于经济收益考虑的报复措施。因此,美欧对伊朗的经济制裁已有较长的时间。虽然直接针对伊朗核计划的经济制裁始于 1995 年美国克林顿政府先后签署的第12057 号和 12959 号总统令,但作为对外政策工具使用的美国对伊朗制裁,自 1979 年伊朗伊斯

6、兰革命爆发以及美伊交恶伊始就已经开始。以美驻伊朗使馆人员遭扣押引发的人质事件为引子,实则以伊朗摒弃亲美政策、威胁美国石油安全和中东战略利益为基础,美国对伊朗政策迅速从之前与巴列维王朝的亲密关系转向恶化和敌对,美伊于 1980 年 4 月 7 日断交。此后,美国对伊朗开始实施遏制和孤立政策,实际启动了对伊朗的经济制裁。在 1980 年伊拉克发动两伊战争后,这一制裁由于美国所设计的暗中支持伊拉克萨达姆政府的“偏向政策(tilt policy) ”而加强。这一“偏向政策”始终保持,并在两伊战争结束前达到顶峰。 推动美国加强制裁的因素是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开始不断升级的伊朗核问题。1995 年

7、克林顿政府签署的总统令正式开始了因伊朗开发核设施而对伊朗采取的单方面制裁,禁止美国与伊朗石油业的贸易。1996 年,美国颁布伊朗与利比亚制裁法 ,该法案在 2001 年得到延期,并于42006 年 9 月更名为伊朗制裁法 。2003 年初,伊朗宣布发现并提炼出能为其核电站提供燃料的铀后,美国对伊朗核能开发计划提出“严重质疑” 。虽然伊朗于 2003 年正式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但美国坚持伊朗完全停止铀浓缩活动的要求遭到伊朗拒绝。2005 年,美国政府宣布冻结伊朗核项目相关人员资产,并在之后几年内(20062010 年) ,推动联合国安理会先后通过了 5 项制裁伊朗的决议,对伊朗的制裁

8、压力不断加大。 与安理会决议相比,美国对伊朗制裁内容更多、范围更广。除针对与伊核活动相关的人员、物资、金融交易等制裁外,还将制裁范围扩大到对伊朗能源的投资、石油贸易,并增加了对伊朗侵犯人权的指责和相关制裁。例如,2010 年美国出台的全面制裁伊朗、问责和撤资法案严厉制裁并禁止美国公司与个人帮助伊朗开发石油资源,同年美国冻结了与伊朗政府严重践踏人权相关个人的资产。2011 年又宣布继续执行伊朗制裁法确定的制裁。 美国还试图联合欧盟、日本等盟友,要求中国等石油进口国减少从伊朗的原油进口,进一步加强对伊朗的制裁。从 2010 年开始,欧盟一改此前对单边制裁的消极反应,逐渐追随美国主动出台针对伊朗的经

9、济制裁措施,与美国 2011 年 12 月 31 日公布的2012 财政年度国防授权法等法案一起,构成了又一轮的对伊朗制裁。 美国的这一轮制裁主要包含三项新的核心内容。其一,强化对伊朗实施金融制裁。从 2012 年3 月 17 日起设立在比利时的国际电子银行网络“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 (SWIFT)已切断伊朗的线路渠道,使伊朗无法经此进行国际贸易5交易结算。其二,把制裁扩大到在美国经营的外国金融机构。美国立法规定,在确定任何一家外国金融机构同伊朗中央银行及其指定的伊朗金融机构有金融交易关系后,就要禁止其在美国开设相同的账户或可支付账号、或对该账户实施严格的限制条件。其三,美国总统拥有例外

10、授权。立法授予总统两项特权,可以灵活实施。任何国家只要在此法实施前 6个月内已大幅减少其从伊朗购买原油的数量,即可享受阶段性制裁豁免权。 与此同时,欧盟于 2012 年 1 月通过决议,冻结伊朗央行在欧盟的资产,禁止成员国从伊朗进口和转运原油和成品油,以及为伊朗的石油贸易提供融资和保险服务。决议还禁止欧盟成员国从伊朗进口石油化工产品,禁止欧盟成员国向伊朗出口石油产业关键设备和核心技术,禁止欧盟企业继续向伊朗石化产业投资或与伊朗相关企业合资经营新项目。 在这一轮制裁背景下,2012 年 7 月 1 日起,欧盟已全面禁止其成员国从伊朗进口石油。7 月 12 日,美国把与伊朗采购、石油和船运网络有关

11、的 50 多家实体公司和 20 家伊朗金融机构列入黑名单。7 月 31 日,美国国会的制裁涉及所有与伊朗进行石油和天然气领域交易的金融机构、运输公司和保险公司,及与伊朗共同开采铀矿的实体和个人,向伊朗出售、出租或提供油轮的实体或个人。10 月 15 日,欧盟外长会议在卢森堡做出扩大对伊朗制裁的决议,新制裁措施包括禁止欧盟成员国从伊朗进口天然气、金融制裁和出口限制等。 受此影响,除欧盟已禁止进口伊朗油气外,其他主要石油进口国均受到美国压力,要求其缩减或者停止进口伊朗石油。其中,日本自伊朗6进口石油量大幅下滑 40%50%,韩国进口量从 2011 年的月均 726 万桶降至 2012 年 7 月的

12、 426 万桶,中国自伊朗的石油进口量也受到抑制。相应地,伊朗石油产量持续下滑,从 2011 年的日均 350370 万桶,下滑至2012 年 10 月的 265 万桶。 三、制裁对伊朗石油业的影响机制 要探讨制裁对伊朗石油业的影响,需要同时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着手。对制裁的外部效果的评估,本文利用的是一个简单的剩余需求模型。可以将全球石油需求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对伊朗石油的需求,另一部分系对非伊朗石油的需求。美欧制裁使这两部分市场从之前的一体化向显著分离转变。换句话说,美欧等主要石油进口国(集团)出于制裁需要宣布不再进口伊朗石油,改为从其他非伊朗石油出口国满足其需求;同时,美国的金融制裁明显

13、对伊朗的其他石油贸易对象国造成压力,推动其抑制或压缩自伊朗的石油进口量。因此,伊朗石油业面临的剩余需求曲线发生了两个层面的变化。 其一,如下图 1 所示,由于禁运和美国、欧盟等市场的完全丧失,对伊朗石油的国际需求下降,剩余需求曲线从 D1 向左移动。而且由于美国和欧盟制裁中涉及切断经由 SWIFT 的原有交易结算渠道,以及设于伦敦的国际保赔协会集团不再为伊朗石油运输提供保险服务,因此,同伊朗进行石油贸易的交易成本明显上升,进一步推动伊朗石油剩余需求曲线左移。 其二,由于美国把制裁范围扩大到在美国经营的外国金融机构,并通过议题关联从政治、军事等方面施加压力,剩余的伊朗石油进口国进7口伊朗石油的风

14、险成本明显上升,其在两部分石油市场间的自由选择明显不利于伊朗石油出口。这一点在剩余需求模型中表现为两方面的效应,它既推动剩余需求曲线进一步左移,如下图 1 所示,移动至 D2 的位置;同时,它会改变伊朗剩余需求曲线的斜率,使其剩余的石油进口国可以有更强的议价能力,却限制了伊朗出口对象的选择范围,二者相结合使得剩余需求曲线偏转而具有更大的弹性,如图 1 中的 D3。 图 1. 制裁对伊朗石油业影响的剩余需求曲线模型 作者自制。 假设伊朗石油供给曲线为 SIran,则与初始状态相比,主要由结算、保险等导致的交易成本上升使伊朗石油出口量从 Q1 收缩至 Q2,但禁运和议题关联等导致的剩余需求曲线斜率

15、变化,使得均衡的伊朗石油出口量进一步下降至 Q3。 结合实际来看,美欧制裁已对伊朗的石油业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首先,相比 2011 年日均约 363 万桶的石油产量,2012 年 7 月已低至300 万桶/天,10 月更下降至 265 万桶/天。欧洲和亚太是伊朗最主要的两个出口市场。虽然从 1996 年至 2010 年,欧洲占伊朗石油出口的份额趋于降低,从 1996 年的 55%降至 2010 年的 36%,但欧洲市场的重要性仍不言而喻。伊朗在 2012 年 110 月石油产量约 28%的降幅主要可归因于欧盟成员国 7 月前完全停止来自伊朗的石油进口。虽然亚太市场在过去的十多年中占伊朗石油出口

16、份额不断提升,2010 年已达到 61%的水平,但考虑到因制裁导致的交易成本上升,伊朗石油剩余需求曲线的偏转和议价能力的下降,亚太市场难以弥补欧洲市场丧失对伊朗石油出口的影8响,伊朗石油出口量和出口收入必然会明显下降。 其次,美欧制裁显著增大了进口伊朗石油的交易成本,迫使部分国家宣布暂停或者停止进口伊朗石油。其中,南非早在 2012 年 3 月就宣布应美国要求暂停进口伊朗石油;由于欧盟制裁阻碍石油运输和保险,韩国声称 2012 年 8 月停止从伊朗进口原油;日本虽坚持不会完全停止从伊朗进口石油,但应美国方面要求也承诺“有计划地”减少从伊朗的石油进口,7 月自伊朗的石油进口量甚至降至零。 再次,

17、美欧的制裁很大程度上延缓或制约了伊朗石油的勘探、开发和生产投资,削弱了伊朗当前的石油产能和未来的石油供给潜力。截至2012 年 2 月,因在伊朗能源领域从事商业活动而遭受美国金融制裁的外国公司有 13 家,其中因向伊朗出售成品油和提供相关设备服务而受制裁的 11 家,从事上游勘探开发业务的 2 家。早在 2011 年 8 月,在伊朗能源领域进行商业活动的公司就已从 2010 年的 41 家减少到 21 家。日本国际石油开发株式会社也放弃 2004 年与伊朗签署的共同开发阿扎德甘油田的合同。中国石油公司虽仍坚持出现在伊朗市场上,但 2012 年 1 月美国财政部宣布对中国珠海振戎公司实施制裁,理

18、由是该公司在 2010 年 7 月至 2011 年 1 月向伊朗出售了价值超过 5 亿美元的成品油。2012 年 7 月,美国以“替伊朗商业银行转付款项 1 亿美元”为由,对中石油控股的昆仑银行实施制裁。此类制裁虽为中国政府所反对,但确实增加了中国石油公司在伊朗从事石油勘探开发和贸易的风险和成本。 以上分析中隐含的假设是国际市场价格为 Pi,国际市场存在相当的剩余产能可满足从伊朗石油向非伊朗石油的转换。从边际条件来看,伊朗石油进口商9的选择条件为:PIran+Ct+Cr=Pi。其中,等式左侧为购买伊朗石油的总成本,包括三个部分:直接支付给伊朗的石油价格(PIran) 、增加的交易成本(Ct)以

19、及美国金融制裁和议题关联的风险成本(Cr) ,等式右侧为购买非伊朗石油的总成本(Pi) ,它等于国际石油价格。我们之前的分析主要基于隐含的给定 Pi、Ct 以及 Cr 的假设,但它们在较长期内均会变化。因此,以下按照三种不同情形进行进一步的比较静态分析。 (一)全球宏观经济和石油需求变化 国际石油价格与宏观经济周期高度相关。在经济周期的复苏和繁荣阶段,不断扩张并居于高位的宏观经济将推动生产投入需求上升并维持高位,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随之高涨;而在经济周期的衰退和萧条期,脆弱或者不断下滑的宏观经济会抑制或削弱生产投入需求,推动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下滑或居于低位。在最近十多年来石油市场金融化加速发展的

20、环境下,以上宏观经济及石油需求的周期性变化还会引发市场预期的变化,价格上涨或者高位时期,投资者的乐观预期会放大价格上涨幅度;反之,在价格下滑或者低位时期,投资者的悲观预期会加剧价格下跌幅度。 结合当前情形,2012 年以来的全球宏观经济仍未进入稳定的恢复阶段。在主要经济体中,欧元区的经济风险和不确定性没有明显改善,甚至还有进一步恶化的可能。其工业生产呈现负增长态势,且下滑速度有加快迹象,失业率则不断攀升,2012 年 9 月已达到 11.60%的高位。日本2012 年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也较上季度下降 0.9%,为 3 个季度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美国经济仍展现出极缓慢的复苏趋势。中国经济连续第

21、107 个季度放缓,低速增长仍将维持。由此,全球的石油需求将处于低位水平,但受到需求从伊朗石油向非伊朗石油转移的影响,非伊朗石油价格(Pi)会因需求的扩大而上升,2012 年 110 月的国际油价均值已达到110 美元/桶(OPEC 一揽子石油价格) ,在交易成本和风险成本给定情形下,会在边际条件上对伊朗石油价格形成支撑。如果主要经济体的宏观经济难以好转,则会维持石油市场价格的下行压力,制裁的影响将取决于遭缩减的石油出口收益与伊朗经济耐受力之间的比较。 但如果全球宏观经济转入稳定的恢复期,对伊朗石油进口需求的影响将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由全球宏观经济发展带动的石油需求上升会导致价格 Pi 的上

22、涨,刺激石油产量上升。其二,石油需求扩张将不断缩小非伊朗石油出口国的剩余产能乃至其消失,在此过程中,非伊朗石油生产的成本也将趋于上升。由此,图 1 中的剩余需求曲线 D1、D2 和 D3将会向右移动,移动幅度取决于全球宏观经济以及石油需求扩张与非伊朗石油出口国的剩余产能之比较。相应地,均衡的伊朗石油出口量也自然上升。而且,考虑到石油市场金融化的情形,随着剩余产能的下降以及价格上涨预期的形成,价格上涨的幅度会得以放大,在此情形下,按照伊朗石油进口商的边际选择条件,给定交易成本和风险成本,PIran 也会趋于明显上升,这会严重影响制裁的效果和制裁目标的实现。 (二)交易成本变化 美欧对伊朗施加的新一轮制裁,基于 SWIFT 以及国际保赔协会集团的交易结算和运输保险制裁显著增加了伊朗石油贸易的交易成本,并在短期内迫使部分石油进口国停止进口伊朗石油。其中,SWIFT 为国际金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