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职业心理协同研究摘 要 探讨了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职业心理协同情况。对高校辅导员和大学生进行了职业心理因素测验,对两者的职业心理因素协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职业心理因素协同性上,职业价值观、职业伦理等协同性较高。研究显示,有目的提高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心理因素将有利于大学生职业心理的协同提升。 关键词 辅导员 大学生 职业心理 协同 基金项目:2012 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专项(12JDSZ3050)和青岛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1XC32)资助,项目负责人:王永波。 作者简介:王永波,讲师,硕士,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
2、技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兼副院长,研究方向:职业心理与职业规划;罗公利、曹新明,青岛科技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4-219-03 一、引言 目前,高校学生工作任务的多样性、艰巨性使辅导员承受着沉重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学生工作内容的繁杂性、边缘性使辅导员难以建立自我职业价值认同感,学生工作对象的流水性、复杂性和自身工作的流动性使辅导员职业归属感缺失,学生工作机制的不规范性、辅导员职2业发展的不确定性使辅导员经常产生身心疲惫感,甚至产生失落感和自卑情绪。而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会与大学生朝夕相处、相互影响、相互融合,辅导员职业自
3、我效能感的高低对学生构建职业自我效能感必然会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因此,加强辅导员队伍职业心理的洞察和引导是促进学生职业心理的成熟与发展的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一)职业心理系统构建 所谓职业心理,是指人们在选择职业、就业、失业或再就业等职业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相对稳定的认知、情感、态度、意志等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所谓协同,是指一个系统内的相关要素,在外界力量或其他系统的影响下,从无序性状态到有序状态转变,成而达到内外和谐稳定的过程。 职业心理系统由职业导向子系统、职业动力子系统、职业能力子系统、职业机会子系统构成,对导向和动力子系统倾向于内在分析,对能力和机会子系统倾向于外在分析。经过初步归类
4、,职业导向子系统由职业价值观、职业愿景、职业意识、职业伦理、职业决策五因素组成,职业动力子系统由职业需要、职业动机、职业兴趣、职业理想、职业信念五因素组成,职业能力子系统由个人性格、个人知识、个人技能、个人经历、个人资源五因素组成,职业机会子系统由宏观环境、微观产业、企业组织、家庭支撑、社会支撑五因素组成。 (二)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是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职业心理结构具有协同性,职业3心理结构构成因素存在相关性。通过优化辅导员职业心理结构和提高构成因素水平,可以对学生职业心理结构构建和提高构成因素认知水平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及其取样 研究者结合罗克奇(Rokeach)
5、价值量表、迈尔斯-布里格斯人格类型指数测试、职业压力自我简易诊断量表等自编了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职业心理协同研究-辅导员问卷 1-5和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职业心理协同研究-学生问卷 1-5作为调查工具,包括基本信息(性别、民族、专业、年级、家庭月总收入、家庭所在地) 、职业价值观、职业愿景、职业决策、职业意识、职业伦理、职业需要、职业满意度、职业动机、职业兴趣、职业认知风格、职业理想、职业信念、职业技能、人际交往能力测试、问题处理能力测试、自律能力测试、管理能力测试、时间管理能力测试、瑞文标准推理测试、职业压力自我简易诊断量表、组织认同-职业氛围判断确认表、个人身心健康综合确认表、社会再适应评
6、定量表(SRRS) 、宏观环境、微观产业、企业组织、家庭支撑、社会支撑等 29 个项目。 调查样本取自于不同类型高校(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属重点建设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等) ,2012 年 6 月至 2012 年 12 月,对四所高校 200 名辅导员、2000名在校本科生实施了问卷调查。剔除废卷(含无效卷) ,最终辅导员样本为 180 名、在校大学生样本 1935 名。辅导员男性 82 人(45.56%) ,女性498 人(54.44%) ,男生 620 人(32.04%) ,女生 1315 人(67.96%) 。 (二)研究工具及相关软件应用 1
7、.职业价值观采用罗克奇(Rokeach)价值量表:采用米尔顿?罗克奇(Milton?Rokeach)1973 年编制的量表。终级性价值观(terminal values)18 项,测量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用以表示存在的理想化终极状态和结果,它是一个人希望通过一生而实现的目标。工具性价值观(instrumental values)18 项,测量道德或能力,是达到理想化终极状态所采用的行为方式或手段。 2.职业兴趣采用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 SDS,辅以美丽岛屿小游戏增强趣味性。 3.职业认知风格测试采用迈尔斯-布里格斯人格类型指数测试。 4.个人能力及状况采用人际交往能力测试、问题处理能力测试、自律
8、能力测试、管理能力测试、时间管理能力测试、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测试、个人身心健康综合确认表。 5.职业压力采用采用日本九州大学医学部心疗师监制自我简易诊断量表。 6.对组织归属情况采用组织认同-职业氛围判断确认表。 7.生活变化与紧张程度采用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SRRS)美国霍尔姆斯(Holmes,T.H.)制。 统计软件采用 IBM SPSS Statistics version 19.0win32 进行数据处理。 自编调查问卷包括职业愿景、职业决策、职业动机、职业意识、职5业信念、职业伦理、职业需要、职业满意度等,结合问卷调查,对 10 名同学和 2 名辅导员进行了个案深度访谈。 (三)研究结
9、果的统计方法 针对辅导员和学生两个群体的因素统计数据采用了肯德尔和谐系数法。首先所有结果均以各选项的频次百分值来表示;其次,选择题为多选题,若有权重设计结果分析会更好,但考虑到赋予权重值得方法比较复杂,多选题结果以未赋予权重的频次百分比来进行计算;第三,由于现有的数据都以频次来表示,单选题若做相关分析结果都为 1,从实际来看,相关系数为 1 的情况并不存在,因此,单选题未做相关分析。对各选项频次进行对比,即可说明师生答案具有一致性。 同时,为了体现课题的信度和效度,对两个群体的统计数据采用SPSS 进行了因素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以职业导向子系统为例,统计图表及分析结果如下: (一)职业价值
10、观 采用肯德尔和谐系数法,计算辅导员和学生对终极性价值观各条目重要性评价之间的相关,结果显示,师生在终极性价值观上的相关系数为.552*,为高相关。说明师生在终极性价值观存在高相关。重要性排在前两位的都是家庭安全和舒适的生活,第四位都是幸福。 肯德尔和谐系数的相关为.509*,存在高相关,且极其显著。对教师和学生来说,能干都排在第一位,心胸开阔、自我控制、负责等也都排在前四位。 6(二)职业愿景 针对你想成为怎样的人,辅导员和学生的职业愿景统计如表 1。 表 1 职业愿景比较 本部分为单选题,百分值及排序的比较可说明师生选择存在一致性。(三)职业决策 根据哈生的生涯规划理论,辅导员和学生的在工
11、作、学习、休闲、爱的统计(工作和学习部分为单选) 。休闲部分为多选,分析肯德尔和谐系数,为.524,相关及其显著。重要性排在前两位的都是旅游和娱乐。爱的部分也为多选题,分析肯德尔和谐系数,为.800,相关及其显著。 (四)职业意识 肯德尔和谐系数为.463,存在高相关。重要性均处于前五位的是责任意识、角色意识、细节意识。 (五)职业伦理 肯德尔和谐系数为 0.833,存在显著相关。重要性排在前两位的都是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团结协作、以身作则均处于前四位。 从职业导向子系统统计图表来看,辅导员与大学生在职业心理构成因素上相关性较高。 四、讨论 (一)结果总结 研究结果表明,辅导员与大学生的职业心
12、理构成因素中,职业导向子系统中的职业价值观存在高相关,且极其显著,职业意识、职业伦理、7职业决策存在高相关,职业愿景存在一致性;职业动力子系统中的职业需要、职业动机、职业兴趣、职业理想、职业信念存在高相关,职业认知风格(MBTI)相关较弱;职业能力子系统中的个人性格、个人知识、个人技能、个人经历、个人资源因素,由于职场经验和教育背景支撑,辅导员各因素指标优于学生指标;就业机会子系统中的宏观环境、微观产业、企业组织、家庭支撑、社会支撑因素,结合深度访谈来看,学生对宏观环境、微观环境、企业组织等方面的求知欲和需求较大,家庭支撑对学生影响较大,辅导员对社会支撑因素的掌握程度决定对大学生的支撑作用大小
13、。 (二)研究的理论价值 目前对辅导员的职业心理研究中,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俞文钊等通过职业心理学 (2007 年)一书系统的介绍了国外职业心理学各个学派的模式和思想,从人职匹配、职业心理咨询、职场压力应对等方面提出了职业心理的方法和措施。除此之外,其他高校的教师在此领域也有一些出色的成果,主要有:杨金梅等在职业心理结构及其评测模型的研究中对职业心理结构从体制状况、职业兴趣、人格、能力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建立了职业心理评测系统;徐波等在对当前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优化的探讨一文中对当前高校辅导员存在的职业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六条优化途径;张芳芳在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心理调查与研究一文中对高
14、职院校辅导员存在的职业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调适思路。程德华在职业自我效能感:辅导员职业化的心理保障一文中引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的8概念对辅导员的自我效能感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从明确职责及降低强度、加强培训提升能力、合作交流榜样示范、合理宣泄加强疏导四个方面提出了提高辅导员职业自我效能感的措施。针对辅导员与大学生的心理相关研究,吴冬冬老师在谈辅导员与大学生心理教育一文中对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教育中的榜样功能、顾问功能、疏导功能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本研究以提高辅导员与大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为目标,充分运用辅导员与大学生职业心理的协同效应,让辅导员在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
15、工作中发挥好的榜样作用、好的顾问作用、好的疏导作用,建立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相辅相成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促进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建设理念、方法、体制的创新发展,最终实现辅导员与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体系在规范化、科学化中协同发展。 (三)研究的实践意义 职业心理结构是否完善构建,对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影响较大,甚至决定职业发展通路是否通顺。因此,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就在于通过职业心理系统协同分析促使辅导员与大学生的职业心理构成整体提高。这样,既能帮助辅导员找到自己正确的职业定位和职业发展方向,帮助辅导员建立积极健康的职业心理结构系统,促使辅导员以良好的状态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还能帮助学生进行职业定位,丰富学生
16、的职业发展策略,让学生以良好的职业心理应对职业,对整个社会的就业工作和稳定工作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问题与展望 9作为一项应用于高校教育管理的指导性课题,本研究也有局限性。本研究采用了问卷测量的方式,问卷为自行编制,取了较大的样本,统计方式靠人工统计,研究设计还存在不完善之处,在职业心理结构和因素构成上需要继续完善和修正。 未来研究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第一,在纵向上,从大一到大四分别对大学生与辅导员的职业心理因素成长做相关分析;第二,在横向上,修正职业心理构成因素,增减相关指标;第三,在实验和测试上,可采用情景模拟问卷提高研究的外部效度,可结合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等采集方式提高
17、研究的内部效度。另外,个案深度访谈包括职业心理个案咨询、职业规划团体咨询等都可以作为采集和实施检验手段做进一步探讨。 五、结语 在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职业心理协同研究中可以看出,辅导员与大学生的职业心理结构及因素与社会、家庭、学校等相关因素息息相关,在系统上,在方法上,在支撑上,辅导员与大学生的职业成长都需要各个方面的支持和保障,特别是在社会支撑上,职场资深人士对在校大学生的引导和教育会起到催化剂作用。这样,辅导员与大学生的职业心理结构与因素才能与社会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艾尔?巴比?美?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第十一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 2AndrewJ.DuBrin.姚翔
18、等译.职业心理学平衡你的工作与生活(第七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103罗公利.大学生择业与创业指导.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4俞文钊,吕建国,孟慧.职业心理学(第二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5伊莎贝尔?布里格斯?迈尔斯彼得?迈尔斯.天资差异.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8. 6马库斯?白金汉唐纳德?克里夫顿著.方晓光译.现在,发现你的优势.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 7程社明.你的船,你的海.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 8张晓丹等.大学生就业指导案例汇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9曲振国.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10焦连合.大学生创业实务教程.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11谭?.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类型、特点及治理.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 12童辉杰,杨雅婕,胡娟.常用职业测验在大学毕业生职业心理适应中的效度分析.心理研究.2012(5). 13王晓燕.大学生角色多元化与职业心理变迁.当代青年研究.2012(4). 14李晓丁月增.大学生职业心理契约的结构与特征.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0(3). 15汪清戴涵莘.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研究的新视野.苏州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