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赶考”提出之我见摘要1949 年 3 月,党中央从西柏坡出发去往北平,毛泽东把新中国成立前夕的这次赴京建国比作“进京赶考” ,表示中国共产党在取得政权后要坚持“两个务必” ,要经受住考验,一定要考出好成绩。 “赶考”是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换的历史时刻,直面全面执政及如何执好政的历史使命而提出的,是中共执政及执好政忧患意识的集中体现,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科学应对。 关键词赶考;为民;两个务必;历史周期率 1949 年 3 月,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毛泽东指出管理、建设城市,重点由乡村移至城市并进行了全面的部署、规划。会议闭幕后 10 天,即 3 月 23 日,毛泽东率领走过
2、炮火硝烟的中国共产党人,意气风发地进北平赶考,毛泽东说,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把进京形容为“赶考” ,并争取“考出好成绩” ,这样历史定格般的话语,开启了从革命到建设的历史大幕,并赋予“赶考”特定的意义。经过 60 多年的不断探索、发展,我国从建国初期经济落后、半封闭的艰苦岁月中一步步踏上经济强国之列,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决温饱问题逐步实现四个现代化,到提出第五个现代化,基本进入小康社会,再到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五个现代化,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新的历史时期,赶考精神已成为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搞好自身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
3、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在动力和思想武器,一直激励着全党同志奋勇前进。作为西柏坡历史研究的初学者,笔者试从“赶考”提出的历史背景谈一点粗浅认识,同大家商榷。 一、 “赶考”是中共即将执掌政权面对历史难题的深刻思考 中共党史是一部发展奋斗史,是党密切联系群众,带领并依靠群众,战胜种种磨难、困苦,取得胜利并不断发展、超越自我的“赶考”进行史。毛泽东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将面临执政,毛泽东发出了“我们决不做李自成”的誓言,并形象而深刻地喻为进京“赶考” ,表示共产党在取得政权后要坚持“两个务必” ,要经受住考验,一定要考出好成绩。毛泽东以其领袖独有的卓越战略眼光和非凡敏锐的洞察力预见到,中国共产
4、党在重大历史转折时期的任务艰巨、繁重,同时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因此把进北平喻为“赶考” ,是中国共产党的巨大转折时期,是进入全面执政的历史转折时期,中国共产党要从革命党的角色进入执政党角色, “赶考”正是在将要直面全面执政及如何执好政的历史使命而提出的。 在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转折关头,毛泽东首先想到的是历史上的李自成进京,深刻的教训是前车之鉴,我们决不能像李自成一样进京后失败,要直面进京将面临的诸多问题,经受住各种考验,考就要考出好成绩。不应停留在即将战胜对手,全面执政的胜利喜悦中,要清醒的认识到,党的精神、宗旨不能丢,艰苦奋斗的作风要坚持,要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怪圈。可以说, “赶考”是中共
5、领导人借此所表达的一种敬畏、警醒和历史使命感,是对即将执掌政权的中国共产党必须清醒面对历史难题持续而深刻的思考。 二、 “赶考”是中共执政及执好政忧患意识的集中体现 毛泽东高瞻远瞩,对中共执政及执好政的忧患意识由来已久,他认为史为鉴,覆亡之路的原因要明确,郭沫若论李自成的文章要看,要引以为戒,居功不自傲,胜利需清醒,戒骄、戒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对中国共产党将要全面执政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1944 年甲申三百年祭在延安解放日报转载并作为整风文件要求全党学习,借鉴。我党曾经发生过几次因骄傲而吃亏的事,都要警戒,不能重犯此类错误。1945 年,毛泽东与黄炎培延安窑洞中著名的对话,黄炎培暗
6、含对中国共产党执政问题提出历史周期率,历史兴衰难跳出此率,其弦外之音即含有寄希望于中国共产党的情怀,又含有不确定的疑问,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出路在哪里,长期战乱后造成的头绪混乱,经济萧条等烂摊子怎样收拾残破的局面,执政后的腐败、用权、政策等一系列的难题,破解之路在哪里,能否经得住考验,而这恰恰是中国共产党人“赶考”的核心所在。中共不仅提出“赶考” 、提出“考出好成绩”的希望和要求,而且对破解“赶考”难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三、 “赶考”是中共跳出历史周期率科学有效的应对 一朝一代一精神,每个时期都有与其相适应、相对应的历史发展诉求,时代精神即是诉求,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其有明确的目标,是
7、实践与智慧结合的升华,代表一个时期,影响几个时期甚至被一直延续传承下去。 “赶考”精神是新旧时期更替交接时的产物,目标很明确,就是为防止各种腐败,用权谋私等思想的侵腐,谨记历史上因施政不当导致的亡国之例,避免重蹈历史覆辙,使我们党建新政,倡民主,让人民监督,接受人民考验,跳出所谓的历史周期率,开创新发展之路,建立、建设一个民富国强的新中国。 “赶考”精神就是以人为本,不忘记人民,与党的宗旨高度一致,“赶考”精神倡导居安思危,忧患意识, “赶考”精神防腐于未然,发扬艰苦奋斗作风,正确对待执政问题,清廉执政,执政为民。 在全国胜利真的到来之际,毛泽东提出“两个务必”为全党在思想上打预防针的同时,还
8、领导党和人民建立了保证人民民主,保证政权人民性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一系列根本政治制度。这些制度的创建从根本上奠定了公共权力属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的政治基础。 四、 “赶考”是中共执政实践中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正确选择 1949 年全国革命胜利在即,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紧迫问题是如何执政,如何执好政,如何在长期执政中克己奉公,为民执政,这是关乎党执政基础稳固与否,国家命运存亡的大事。取得胜利的中国势必沉浸于喜悦中,居功自傲情绪会滋长,享乐、不思进取的思想会滋生,毛泽东已经估计到种种可能滋生的不良现象,在进京前就开展进京准
9、备,是思想上的准备,提前打好防护针,两个“务必”指出一定要保有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作风,经得起英雄称号美誉遮掩下的糖衣炮弹的攻击,一定要坚持艰苦奋斗精神,廉洁自律,我们党不仅可以推翻旧社会,也可以很好的建设新社会,而且是善于建设新社会。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曾多次指出,要把革命工作进行到底,要保持革命战争时期全党同志的那股劲,拥有那股满怀革命热情的劲,继续保有拼命、艰苦奋斗的精神。正是保持我党过去的优良传统,始终牢记“赶考”的使命,才有了建国初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局面。 “两个务必”是毛泽东对怎样才能不做李自成这一历史性课题所做的答案。 “赶考”则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在胜利面前永不懈怠、勇于
10、迎接考验、争取更大胜利的坚强意志;蕴涵着共产党人严格要求自己,把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精神动力。它已经成为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熔铸于党的先进性之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目的和严格标准,确立了中国共产党永葆政治本色的执政观。中国共产党执政 60 多年来,经过初期的建设,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信息化时代,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保持“赶考”情结,践行“两个务必” ,传承、发扬老一辈革命党人进京赶考的精神,居安思危,与时俱进,奋力拼搏,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绩,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五、结语 伟大
11、事业需要伟大精神。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进一步弘扬“赶考”精神,凝聚起奋进崛起、科学发展的人民力量。始自毛泽东的共产党人的赶考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历史在不断延伸,我们党“赶考”的脚步也从未停歇。2013 年 7 月 11 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西柏坡“寻根” ,同平山县乡村干部和群众座谈,就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直接听取群众意见,强调重温“两个务必”的历史意义,提醒全党,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 “所有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 、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 , “要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就要靠头
12、脑清醒,靠保持两个务必 。 ” 党的事业无止境, “赶考”无穷期。我们相信,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在赶考精神的不断激励和鞭策下,中国共产党人时刻铭记“两个务必” ,不自满、不懈怠,艰苦奋斗、崇俭戒奢,紧紧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带领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群众的智慧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再接再厉、攻坚克难,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赶考”新征程上,一定能给党、国家和人民献上优异的答卷。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移驻西柏坡前后M.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4. 2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2. 3红色记忆西柏坡历史概览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3、,2003-7. 4西柏坡与新中国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12. 5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人民出版社,1999. 6毛泽东年谱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7毛泽东传(1893-1949)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8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人民出版社,1991-6. 9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习近平再访西柏坡侧记.新华网,http:/ 10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2李斌.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N.人民日报,2013-07-14. 13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
14、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317. 14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5阎长林.在大决战的日子里毛泽东生活录实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 16黄炎培.八十年来黄炎培自述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0. 17朱相远.对黄炎培周期率的再认识J.党史博采(理论) ,2015(12). 18中央文明办.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事记(1978年-2000 年)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19袁应龙.“进京赶考”断想J.人民日报,1991-12-16(8). 20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12. 21胡锦涛.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N.人民日报,2003-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