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六章-课程.ppt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596602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3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第六章-课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教育学-第六章-课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教育学-第六章-课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教育学-第六章-课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教育学-第六章-课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六章第六章 课课 程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了解课程的涵义。了解课程的涵义。2.了解主要的几种课程理论。了解主要的几种课程理论。3.了解课程的类型、结构和内容。了解课程的类型、结构和内容。4.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课程的概念一、课程的概念(一)课程的词源学分析1.中国:唐朝孔颍达在 五经注疏 里为 诗经 小雅 巧言 中 “ 奕奕寝庙,君子作之 ” 注疏: “ 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 ” 此指 “ 寝庙 ” ,喻义 “伟业 ” 。宋朝朱熹 朱子全书 论学 多次提到 “ 课程 ”,如: “ 宽着期限,紧着课程 ” , “ 小立课程,大作功夫 ” 等。意指 “

2、 功课及其进程 ” 。 2.国外:斯宾塞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 1859)最早提出“ curriculum” (课程),意指 “ 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 ” 。词源于拉丁语 curriere,意为 “ 跑 ” ; curriculum意为 “ 跑道 ” ( race-course)。据此,西方常把课程定义为 “ 学习的进程 ” ( course of study)。简称 “ 学程 ” 。(二)几种典型的课程定义1、课程即学问和学科、课程即学问和学科n 比较传统和古老的定义,比较传统和古老的定义, 把课程看作是所教授的学把课程看作是所教授的学科,强调课程的知识累积与组织、保存功能。科,强调课程的知识

3、累积与组织、保存功能。n 这种观点在我国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实践中其影这种观点在我国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实践中其影响也最为深广,它比较符合广大民众和众多课程实响也最为深广,它比较符合广大民众和众多课程实践者的认识和理解,在我国现代课程实践中仍然具践者的认识和理解,在我国现代课程实践中仍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有较强的生命力。v “六艺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礼,乐,射,御,书,数v “六经六经 ”: 诗诗 , 书书 , 礼礼 , 易易 , 乐乐 , 春秋春秋 v “四书四书 ”: 论语论语 , 孟子孟子 , 大学大学 , 中庸中庸 v 欧洲中世纪初的欧洲中世纪初的 “七艺七艺 ”: 文法

4、,修辞,辩证法,算术,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几何,天文,音乐 v 把课程看作学问和学科,在一定程度上概括出把课程看作学问和学科,在一定程度上概括出了课程的主体,但并没有反映出课程的全部。了课程的主体,但并没有反映出课程的全部。v 未能包括学生在学校的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未能包括学生在学校的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v 忽略智力发展、创造力表现和个人成长等因素忽略智力发展、创造力表现和个人成长等因素v 未能包括课外活动和学校生活的经验;未能包括课外活动和学校生活的经验;v 忽略涉及课程设计的工作,如教学策略、顺序忽略涉及课程设计的工作,如教学策略、顺序程序、引起动机的方法、内容的诠

5、释等。程序、引起动机的方法、内容的诠释等。v 完整的课程,应该是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潜完整的课程,应该是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潜在课程三者的有机统一,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在课程三者的有机统一,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心智发展、情感陶冶和个性发展。知识建构、心智发展、情感陶冶和个性发展。局限n 代表人物:代表人物: 博比特博比特 (F.Bobbitt)加涅加涅 (R.M.Gagne)波范波范 (W.J.Popham)约翰逊约翰逊 (M.Johnson) n 课程应该是教学的指南,它规定教学的结果;课程应该是教学的指南,它规定教学的结果;课程由预期的学习结果的构造系列所组成。课程由预期的学习结果的

6、构造系列所组成。2、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n 不能处理好学习结果的预期性和非预期性之间的关系,不能处理好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关系,容易导致对校园环境、师生互动、心理气氛等跟学生成长有重要关系的非预期因素和过程的忽视。局限3、 课程即学习经验课程即学习经验n 代表人物:美国课程学者多尔代表人物:美国课程学者多尔n 公认的课程定义,已从学程的内容、科公认的课程定义,已从学程的内容、科目及学程表,变为在学校领导或指导下目及学程表,变为在学校领导或指导下给学习者提供的一切经验。给学习者提供的一切经验。v 未能指出何种经验应由学校或其他机构提供未能指出何种经验应由学校或其他机构提供;v 可能排除了系

7、统化的知识;可能排除了系统化的知识;v 即使在教师的指导下,亦可能包含好的和不即使在教师的指导下,亦可能包含好的和不好的经验;好的经验;v 未指出经验所要达到的结果,似乎以学习经未指出经验所要达到的结果,似乎以学习经验为目标。验为目标。局限4、课程即书面的教学(活动)计划、课程即书面的教学(活动)计划n 代表人物:麦克唐纳、比彻姆代表人物:麦克唐纳、比彻姆n “课程是书面文件,是学生在学校期间受教课程是书面文件,是学生在学校期间受教育的计划育的计划 ” n “课程课程 是一种学习计划。是一种学习计划。 ” n “课程是学生在学校指导下经历的所有经验课程是学生在学校指导下经历的所有经验的一种计划

8、。的一种计划。 ”n 第一,过于重视计划性,强调可预设的教学计第一,过于重视计划性,强调可预设的教学计划和可观察的教学活动,而忽视了课程实施过划和可观察的教学活动,而忽视了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实际体验,偏离了促进学生发展这程中学生的实际体验,偏离了促进学生发展这个根本目的。个根本目的。n 第二,过于重视第二,过于重视 “书面化书面化 ”的课程形式,而忽视的课程形式,而忽视了真实教学情境的课程意义。了真实教学情境的课程意义。n 第三,把教学计划等同于课程,混淆了课程与第三,把教学计划等同于课程,混淆了课程与教学的概念,缩小了课程的外延,导致课程研教学的概念,缩小了课程的外延,导致课程研究的狭窄化。究的狭窄化。局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