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城镇化进程与区域差异分析摘 要:由于政策体系和发展阶段的差异,安徽城镇化呈现出不同的特征问题。分析和总结安徽城镇化历程的基本特征和经验教训,对于推进新时期安徽城镇化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安徽;城镇化;区域差异 中图分类号 F29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2-01-03 1 安徽城镇化的发展阶段与特征 1.1 改革开放前的安徽城镇化 现出曲折、反复和总体水平缓慢上升的态势。按照这一态势,大致可以将这一时期的城镇化划分为 3 个阶段,即起步阶段(从建国到 1957 年) 、曲折阶段(1958-1964 年)和停滞阶段(19
2、65-1978 年) ,见图 1。 起步阶段(从建国到 1957 年) 。 “一五”初,安徽城镇化水平为8.7%。工业项目和城市的兴起,加大了劳动力需求,一批农村人口得以通过计划招工等方式进入城市,安徽城镇化缓慢起步。 曲折阶段(1958-1964 年) 。这期间,安徽经济发展经历了“大跃进”运动、3a 自然灾害和调整整顿曲折发展过程,城镇化速度呈现出大起大落的状态。这一时期的前半段,由于农村人口的非正常减少,使城镇人口比重呈现出非正常的快速上升;后半段在政策调整整顿背景下,大量城市人口又下放至农村,城镇人口比重又呈现下降态势,并由此形成了系统而严格的城乡二元制度体系。 停滞阶段(1965-1
3、978 年) 。受“文革”及经济发展低迷徘徊的影响,安徽城镇化在人口高增长的同时,几乎呈现出发展停滞的状态。10a 多年间,城镇化率仅提升了 1 个百分点。主要特征:一是起点低、起步晚,城镇化水平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大致低 5 个百分点) ;二是城镇人口的增长方式主要靠自然增长,而且某些年份部分城市人口还倒流农村,呈现政策性的反城镇化趋势;三是城镇化进程与政治经济形势和计划体制高度相关,在严密的计划控制下,市场因素对城镇化进程几乎不能产生影响。 1.2 改革开放后的安徽城镇化 1979 年后,随着改革开放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安徽城镇化也步入逐渐加快发展的时期。尽管政策和体制性因素仍在一定程度
4、左右城镇化发展,但市场因素无疑成为了这一时期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伴随着改革开放由农村扩展到城市,再到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和完善,安徽城镇化也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城镇化恢复发展阶段(1979-1991 年) 。这一阶段的安徽城镇化发展起步于农村体制改革和农村工业化推动。1987 年以前的安徽城镇化发展主要得益于农村改革的红利;1988-1991 年,安徽城镇化发展速度在恢复发展基础上有所回落,其主要原因在于前期改革带来的城镇化发展惯性的延续,以及城市体制改革阵痛的影响,而并未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城镇化非常规发展阶段(1992-2000 年) 。以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进
5、入了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在这一背景下,随着市场经济改革取向不断明确、深入和提升,市场经济发展的拉力和以小城镇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推力,成为了这一阶段安徽城镇化发展的最大动力。这一阶段,安徽城镇化发展速度的 2 次高峰与安徽省出台的 2 个小城镇发展政策是吻合的。2000 年,安徽城镇化水平为 28.0%,与 1990 年相比,10a 提升了 10.1 个百分点。这无疑是个巨大的进步,其中小城镇的大量设立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城镇化稳定快速发展阶段(2001 年至今)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前一时期形成的“民工潮”发展成更大规模人口流动的“升级版” ,安徽农民工成为推动城
6、镇化的重要力量,而政策性城镇化政策的作用则相应减弱了,安徽城镇化呈现出稳态的、有序的发展态势。2001 年安徽城镇化率为 29.3%,也刚好进入一般意义上的 30%60%的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图 2) 。 从发展机制看,安徽城镇化受市场和政府双重驱动且市场的作用逐步增强。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取向的改革逐步展开和深入,市场机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影响力愈来愈强,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人口等要素流动等方面,市场的力量无处不在,而且其影响不断扩大;但同时政府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在城市规划、空间布局、区划调整等诸多领域,政府的作用仍然突出,甚至存在政府采取“有形之手”
7、强力推进农村人口的“被动城市化” 。从发展动力来看,安徽城镇化推动主体由一元向多元转变;发展手段由计划政策向市场体制转变;空间布局由集中向扩散改变。 2 安徽城镇化进程的区域差异 安徽南北地理跨度大,资源分布和人口分布不均衡,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城镇化发展也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这种区域差异主要表现在城镇化水平、城市经济密度、城镇规模、人口流动等方面。 2.1 区域城镇化水平的差异 从图 3 可看出安徽城镇化水平的区域差异和梯度特征是非常明显的,总体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特点。铜陵、淮南、合肥、马鞍山、芜湖、淮北处于城镇化水平第一梯队,除省会合肥和区域中心城市芜湖外,其余 4 个是资源
8、型城市,这一状况与安徽生产力布局较为一致。2011 年 4 个资源型城市的常住人口只有 740 万人,加起来还没有合肥市的常住人口(757.2 万人)多,占全省总人口比重只有 12.3%。而城镇化水平低于 45%有 6 个市:亳州、宿州、阜阳、六安、安庆、黄山,人口加起来有 2 459 万人,占了全省总人口的 41.1%。 2.2 城市经济密度差异 密度经济是城市最基本的经济优势,也是城市效率和活力的根本来源,它与规模经济、协同经济和扩展经济一道,构成了城市优势的 4 个要素(布鲁格曼,2011) 。没有人口和各种经济要素的集中,各类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会变得很高。因此,研究城镇化的区域差异,不
9、能仅仅关心城镇化水平上的差异,还应考虑不同城市的经济密度的差异。城市的经济密度一般以城区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效益或生产总值来衡量,用以表征城市土地利用的经济集约程度。从经济密度看,城市之间的差异更为悬殊。合肥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马鞍山、铜陵、芜湖组成第二梯队,蚌埠、淮北、安庆、淮南组成第三梯队,剩余各城市为第四梯队,差距相对要小得多。这从一个侧面反应了城市经济的发展质量(表 1) 。 2.3 城镇规模结构和经济集中度差异 从城市经济规模看,不管是绝对差距还是相对差距,都比较显著。同时具有人口规模优势和总量规模优势的城市只有省会合肥。 城市经济的密度和规模会形成后两种城市优势,没有一定的经济规模和
10、经济密度,城市的辐射和集聚功能就难以发挥,以协同和扩展为特征的更高层次的城市优势就难以发挥。本文采用消费的集中度来度量城市对其周边地区的经济上的影响和辐射。一般来讲城区的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市的比重越高,说明其对周边地区的经济辐射能力越强。从图 5可以看出,合肥、马鞍山、芜湖 3 市已经成为安徽城市经济的核心;而阜阳、淮南、黄山、安庆则在不同亚区域发挥着城市的辐射功能,有望成为未来安徽城镇化的重要节点。 2.4 安徽人口流动的区域差异 城镇化、工业化发展必然带动人口的流动,一般来讲,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越高的城市,吸纳就业的能力越强,人口净流入的趋势就越明显。图 6 直观展现了安徽各省辖市的人口流
11、动的特征:城镇化水平越高的城市,劳动力在市域内转移的比重越大。从以上分析来看,安徽区域城镇化差异是显著的,其影响因素也较为复杂。除了资源、历史、地理和区位等禀赋因素外,区域与产业政策、经济发展差异、行政区划调整等都是影响区域城镇化差异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吴良镛.从世界城市化大趋势看中国城市化发展N.科学新闻,2003-9-19. 2成德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理论、模式与政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钱丽.中国区域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2(11). 4黄祖辉.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J.中国农村经济,2013(1). (责编:张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