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曲线在判断沉积相中的应用.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598030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井曲线在判断沉积相中的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测井曲线在判断沉积相中的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测井曲线在判断沉积相中的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测井曲线在判断沉积相中的应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测井曲线在判断沉积相中的应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测井曲线在判断沉积相中的应用摘 要对于判别不同的沉积微相,用电测井曲线形态结合相模式,沉积物的岩性特征、古生物特征等相标志是一种有效的判断方法,不同沉积微相的判识可为油田的精细开发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 关键词测井曲线;沉积微相;沉积特征 中图分类号:P61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3-0210-01 1.X 开发区沉积概况 X 开发区位于 A 油田背斜构造南部,含油面积 159.5 km2,地质储量25556104t,发育萨、萨、葡组油层属松辽盆地北部大型河流-三角洲沉积,萨葡油层沉积时的河流-三角洲沉积物在纵向上具有明显的多级复杂的旋回和沉积相的组合

2、。 2.X 开发区沉积相分类及电测曲线判断相模式 X 开发区主要包括三角洲分流平原相沉积、三角洲内前缘相沉积、0三角洲外前缘相及前三角洲相沉积四种沉积类型。 2.1 三角洲分流平原相沉积 三角洲分流平原相具有河道砂体平面分布规模大,复合曲流带的宽度 5003000m,平均河道发育厚度为 4 米以上,厚度大,连续性好,井网对砂体的控制程度较高,河间砂镶嵌于河道边部,尖灭区零星分布的特点。 三角洲分流平原为水上沉积相,通常能识别出河道、废弃河道、决口河道、决口扇、天然堤、河漫滩等沉积微相。不同的微相在测井曲线上有不同的测井响应,不同的平面分布及组合特征,在单元层的内部的垂相分布也有所不同。 2.1

3、.1 分流平原的河道砂的沉积特征 1)分流主河道 分流主河道位于分流河床的主体部位,常年有稳定水流沉积,是分流河道活跃期沉积。沉积作用发生在单向水流流经窄而直的河道中,沉积稳定,单一河道厚度较大,一般 3-6m,垂向上粒度基本一致,分选性较好,曲线光滑,河道砂普遍发育正旋回,在河道底部一般发育沉积粒度较厚砂体,底部为河道滞留沉积,熟称为河床亚相(底部滞留沉积、边滩) ,各测井曲线特征明显,在自然电位曲线上表现为底部高幅度向上逐渐变缓,曲线形态与正立的钟形相似(松塔形) ,河道中部的能量相对于河道边部的能量大,携砂能力强,大部分碎屑物都沉积于河道的主体部位,曲线形态较饱满,垂相上曲线厚度较大,曲

4、线多为光滑、微齿,齿化程度较低。如图(2-1) 2)废弃河道 废弃后的河床上水体安静,不畅通,长期处于局限、浅水、蒸发环境,故在其上部形成钙质团块或钙质胶结的致密粉砂岩层。因此,复合砂体中钙质层的出现是识别研究废弃河道的重要标志。 2.1.2 分流平原的河间砂的沉积特征。 河间砂是在洪泛时期由河流多次决口或泛滥形成的一套垂向加积物,通常呈薄层或薄互层交错叠置于河道两侧。河间砂因砂体发育薄,一直以来建立测井相比较困难,但根据砂体的形成原因、发育规模,与河道砂测井相匹配,建立起 5 种测井相模式。 1)天然堤微相 天然堤是河流的洪水期因水位较高,河床携带的细粒粉沙级物质沿河床两岸堆积,形成的平行河

5、床的砂堤。以过渡岩性为主、夹薄层粉砂岩,厚 2-4m 左右。曲线特征中幅(齿化)箱型、中厚层、以顶底突变为主。向模式与堤岸亚相中的天然堤模式相似。 2)决口水道微相 决口水道是分流河道在特大洪水期冲决天然堤而逐渐形成的小型固定水道沉积,粒度细,以细砂岩和粉砂岩为主;砂体厚度很薄,多小于2.5m;曲线特征为中高幅、扁钟形、细层、底部突变、顶部突变或渐宽。如图 2-2 3)决口扇微相 决口扇是洪水期河流冲决天然堤,在决口处堆积,成扇形分布的沉积体。与决口水道砂体相比,其层薄,一般小于 0.5m;曲线特征以中幅为主、极扁钟形、极薄层、底部突变、顶部突变或渐变。 2.2 三角洲相内前缘相的沉积特征 内

6、前缘相河道砂体与分流平原相比砂体宽度较窄、厚度变薄、连续性变差。顺直窄条带河道砂多呈网状或枝状分布格局,河宽度为:100-300m 左右,钻遇厚度为 3m 左右,井网对砂体的控制程度低,河间砂呈条带状分布,尖灭区分布增大。 三角洲内前缘为水下沉积相,主要还是以河控为主,同时也受到湖浪作用影响。所发育的沉积微相通常能识别出河道、决口河道、决口扇、天然堤、河漫滩等沉积微相与分流平原相相比有很多相似之处。但规模相对与分流平原相小,河道砂的曲线厚度较薄,相同微相相同厚度的砂体测井曲线的幅度相对较低。 2.3 三角洲相外前缘相沉积 三角洲外前缘相主要受湖浪作用影响,河流作用相对次之。砂体沉积过程中,一方

7、面河流作用对三角洲的建设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在前缘砂体中表现出河流作用的特点,特别是在湖盆萎缩,气候相对干旱,湖面极浅的时期,这种特征更为明显。另一方面,在湖面频繁波动的过程中,河流、波浪和沿岸流的冲刷作用对沉积物的分布起到再造作用,导致了以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主的三角洲前缘砂体的不同程度的席状化。有时形成规模单一的砂体类型。主要发育三种微相:席状砂、远砂坝微相、滨外坝微相。 下面将主要两种沉积微相相模式介绍如下: 1)席状砂 席状砂是河流带来的碎屑物质受湖浪的淘洗和簸选,并发生侧向迁移,呈席状或带状广泛分布于三角洲前缘,微电极曲线和自然电位曲线形态以指形为主,低-中幅漏斗形,反映水道末梢前积式

8、席状砂沉积特征。指形反映水动力较强,常代表急流作用的快速堆积和波浪的改造。整体反映出沉积物的无粒序或反粒序的特点。如图 2-3 2)远砂坝 远砂坝位于河口前方较远部位,又称为末端砂坝。沉积物主要为粉砂,并含有少量泥岩和泥质粉砂岩。微电极曲线和自然电位曲线中幅,反旋回,厚度薄为 0.61.2 米。如图 2-4 3)滨外坝 滨外坝砂体是在波浪引起的沿岸流的作用下,将邻侧老三角洲前缘的沉积物搬运至新三角洲的外侧开阔浅水湖区再次沉积下来,平面上距湖岸线较远,与湖岸线平行呈东西向分布,连续性好,渗透性好。滨外坝电测曲线特征为典型漏斗形,微电极曲线和自然电位曲线中、高幅,以顶部突变、底部突变或渐变为特征,

9、反旋回,厚度较水下分流河道砂厚,为 23 米,岩性以棕色、灰色粉砂岩和泥质粉砂岩为主。如图 2-5 2.4 前三角洲亚相 静水泥质沉积自然电位曲线为低幅度光滑平直形态。其反映出水动力能量较弱,沉积物粒度较细,且无粒序的沉积特征。视电阻率低幅微齿化,映水动力条件比较稳定,物源供应不足的加积式沉积特点。如图2-6 3.结论 (l)用电测井曲线形态结合相模式,沉积物的岩性特征、古生物特征等相标志来判断沉积相,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际工作中,都证明是可行的。 (2)电测井曲线的形态常受多种因素干扰,影响其反应岩性及判别环境的可靠性,而且某些曲线并不是特定相所特有的,即存在多解性。因此,在使用电测井曲线判断沉积相时,一定要查对钻孔岩性及考虑沉积相的其它相标志,相互参考。不能只根据电测井曲线形态来轻率地确定沉积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