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对新闻真实性的影响【摘要】社会舆论借助其独有的控制工具大众传播媒介,对整个国家生活包括政治民主、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民众伦理观念的形成,负有一份特殊而不可取代的道义责任。但是,虚假新闻往往会误导受众,形成相反的结果。虚假新闻的出现,往往跟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缺失有关系。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诱惑很多,压力也很多,政治,经济,人情等等都有可能成为道德沦陷的原因。同时,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的新闻工作者,能够更好的行驶大众传媒的责任与义务。【关键词】新闻工作者 职业道德 道德缺失 新闻真实性 成因 危害 影响2008 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特别是对于新闻界来说,不
2、管是从积极方面来说,或者从消极方面来说,所发生的许多事情都给新闻从业者提供了机遇。在年初的雪灾中,我国新闻工作者的报道准确反映灾情民意,热情讴歌抗灾救灾动人事迹,为抗灾救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5 月,震惊世界的汶川特大地震,新闻工作者为客观公正迅速报道中国人民的抗震救灾的消息进行了艰苦有效的工作,让全世界人民及时地了解了中国人民所面对的巨大灾难以及他们在灾难面前抗争的勇气、决心和力量,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外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和社会良知;8 月,北京奥运会上,广大的新闻工作者用他们的镜头捕捉了一个个精彩的瞬间,用笔记录了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时刻,用声音传递了一个个赛场内外的感人故事。与此同
3、时,他们还把开放的北京、和平发展的中国的形象展现给了全世界。与此同时, “馒头颁布国家标准,方馒头寿终正寝“, “奥运期间花花公子等允许在华销售” , “华为万人辞职事件被认定无效”, “中石油三年将裁员万 ”等等虚假新闻的出现,成为了始终缠绕在新闻工作者头上挥之不去的阴影。凡虚假新闻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新闻报道者离开新闻赖以产生和依存的客观事实, 凭着个人的主观愿望或依据他人的意志去报道“新闻” 。1 虚假新闻的出现,直接反应了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缺失,而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缺失又作用与新闻工作当中,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新闻职业道德, 也叫新闻伦理或新闻道德, 是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职业
4、实践中形成的调整和处理新闻机构内外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或准则。2本文将就以下几个方面剖析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对新闻真实性的影响。一、 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大量出现的虚假新闻正在冲击着现有的新闻职业道德规范。任何一件事情都不会无缘无故的产生,虚假新闻也是一样,它的发生发展都有其必然或偶然的原因。新闻工作者首先是一个社会人,其次才是新闻工作者,新闻工作者也难免在工作当中出现失误。近些年来,在新闻传播引入市场因素之后,不规范的市场秩序和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对新闻传播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力,加之新闻媒介或记者自身放松要求,随波逐流,频频出现丧失职业精神和违反职业道德的现象。3虚假新闻的产生的原因是极其复杂
5、的,有时候一个假新闻的产生,形成到公开发布是由许多外界的合力共同促成,而非某一个简单的从业者进行独家制造。4 从外界客观的看来,促成假新闻的出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外界诱惑 现在社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利益,在追求时效追求效益地今天,媒体工作者的压力是空前,每个从业者必须在一定的期限内作出新闻,一篇新闻匆匆而成,自然而然。同时,新闻从业者也是凡人,有时为了养家糊口或者为了金钱之类的利益,自然便会做出违背新闻客观性的的假新闻。前不久刚发生在山西霍宝干河煤矿的真假记者排队领取“封口费”事件就是一个再合适不过的例子了。2单纯追求时效性 时效性是新闻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抢新闻是业内的“真理” 。从业者
6、自然会采取一系列措施去尽快做出新闻,总有些从业者往往会采取闭门造车,直接导致假新闻的产生。有些记者进行采访,往往是匆匆的采访,匆匆的写稿,因而获得的只是表面现象,通常表面的信息经常会带有一定的迷惑性,这也就间接地造成了虚假新闻的出现。3进行推断和合理想象 有时,新闻从业者为了做出独家新闻,并且取得轰炸性的效果,经常会通过一些自己的方式进行解读和推断,这样靠着想象般的推断,往往是造成假新闻产生的致命区。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受众对新闻的基本要求,也是新闻的生命力和魅力所在。世界所有国家制定的新闻职业道德,都把确保新闻真实性作为第一准则。54政治压力 在一些事关政治的事件中,迫于压力,往往会采取片面
7、报道的方式,从而改变了新闻的客观真实的特点。并且剥夺了公众获取完整信息的权利。特别是以前,对于一些重大的突发公共事件,往往会采取报喜不报忧的做法,这自然会妨害到新闻的真实性。5网络转贴 现在网络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同时网络的及时性,匿名性,病毒性传播的特点,注定网路成了一个假消息产生的“重灾区” 。一些不负责任的编辑往往为了追求新闻的时效,不加选择,不加调查就轻易转载,从而一传十,十传百,假新闻也往往会在一瞬间变成公众眼中事实上的“真新闻” 。这些原因间接或者直接造成了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地缺失,给新闻工作造成的恶劣影响,使得新闻的真实性大大折扣,从而降低了在群众心目中地形象,不但
8、会影响新闻媒体的声誉, 还会影响新闻事业的整体形象, 甚至影响到良好的舆论环境。二、新闻工作者对职业道德缺失对新闻真实性的影响“家丑不可外扬” 是我们的文化劣根,许多地方政府以“ 掩盖本地负面新闻”为习惯,许多行业以遮掩行业丑陋的潜规则为习惯,我们这样许多庸常的人都有着讳疾忌医、报喜不报忧的心态也许每个人、每个群体都可以这么做,但记者永远不能,因为这是一个承担着向公众报道真相之责任的职业。6但是,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缺失对新闻真实性以及舆论导向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1、影响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基石,是新闻工作者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虚假的新闻报道,或凭空想像,或文题不符,或夸大其辞
9、,或悖逆常识,几乎掏空了新闻的内核。不顾新闻的真实性,尤其是蓄意造假、公然炒作,无疑是对新闻真实性原则的肆意践踏!2、误导舆论,危害社会 新闻报道具有舆论导向的社会功能,虚假新闻不仅会造成思想行为方面的误导,有碍整个社会的常态发展。尤其重要的是,虚假新闻轻则对社会公众形成误导,引发公众思想的混乱,重则可能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甚至引发社会动乱。73、削弱了媒体的公信力 马克思认为:“人民信任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没有这种条件,报刊就会完全萎靡不振。 ”8 事实证明,虚假新闻会直接导致公众失去对媒体的信任,由此产生的深层损害和长远影响更是不可低估。公信力是新闻媒体的生命之根,
10、力量之源。如果新闻虚假之风愈演愈烈,我们的受众就会陷入无所适从、惊恐不安乃至一片混乱的状态之中,到那个时候,整个新闻事业的公信力将会遭到严重削弱,甚至荡然无存。4、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广大群众对党领导下的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与权威性的认知,已经与对党和政府的充分信赖紧紧联系在一起。通常意义上说,新闻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传播国家大政方针的重要渠道。新闻媒体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积极健康的舆论氛围。9 但是,虚假新闻的出现,使媒体失去了它应有的功能,在破坏了人们对媒体信任的同时,也严重影响我们的党、我们的政府在公众中的形象。 5、形成侵权伤害,造成经济损
11、失 新闻报道总是和具体的事件联系在一起,负面报道、虚假传闻往往会触及到某些行业的利益,甚至会对一个行业造成致命一击。虚假新闻往往是不真实的,往往会形成侵权,会带来不必要的新闻官司。而新闻工作者因为生产 虚假新闻,轻则会在道德层面上的审判,重则可能要被追究相关刑事责任,赔偿经济损失。但凡虚假新闻的出现,就会造成这样的负面影响:一方面是夸大、捏造某些政府官员个人功绩的正面报道,不以事实为依据,黑白颠倒, “个人形象” 与事实真相在群众心中造成的巨大落差,势必会给党和政府的整体形象带来的损伤。另一方面是为制造轰动效应而主观策划出来的负面报道,无事生非,扰乱视听,使不明真相的群众对政府的工作能力和工作
12、效果产生质疑。三、如何解决当前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缺失问题虚假新闻让人深恶痛绝,它是新闻工作者的耻辱,是新闻工作当中的一颗毒瘤,作为新闻工作者,应该坚决的遵守职业道德,杜绝虚假新闻的出现。解决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缺失的问题,不仅取决于国家民主政治制度的健全与发展,更重要的是从新闻工作者自身找问题,从新闻工作者的政治、业务素质和道德修养方面着手,寻找问题的关键所在,从而减少、杜绝虚假新闻的出现。从职业道德修养的角度看,要防止虚假新闻的产生,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加强新闻从业者的道德修养 新闻工作者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弄虚作假,不为追求轰动效应而捏造、歪曲事实。力求全面看
13、问题,防止主观性、片面性,努力做到从总体上、本质上把握真实性。要做到敢于说真话,敢于坚持真理,关键在于要有一种政治勇气,要有一种社会责任感,要有一种一往无前的行动决心,要不怕邪,不怕压,不怕舍弃个人的一切。102、加强法律意识,防止新闻侵权 由于法制观念淡薄,导致出现虚假新闻的情况也很常见,其危害也很大,也是最应该避免的。因此,新闻工作者势必要掌握好一种尺度,尽量避免在新闻报道中出现违反法律、法规现象。同时,要自觉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在法律范围之内进行工作。对那些确实由于新闻报道失实造成侵权、毁誉及其它恶劣影响的,新闻媒介及新闻工作者应当主动承担责任,并及时承认错误,做出更正。11 3、
14、加强制度管理,接受群众监督 新闻媒介内部自身以及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强制度管理,加强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把虚假新闻扼杀在摇篮之中。同时社会各界也要加强对新闻界、新闻从业人员的监督,及时揭露虚假新闻的骗局,及时揭穿虚假新闻记者的嘴脸,形成虚假新闻人人喊打的合力,营造新闻宣传报道工作的良好社会环境。12 另一方面,我国新闻传媒缺少外部监督力量,尤其缺少来自民间的监督力量,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这也为虚假新闻的产生提供了条件。13 因此,新闻媒介及新闻工作者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监督。虚心接受群众的批评并认真地纠正自身的错误,与群众形成一种互动互利的良好的氛围,积极地避免虚假新闻的出现。制止虚假新
15、闻的产生和传播, 应该从运用法律、规章等强制手段同提高新闻从业者自身素质两个层面上共同着手, 双管齐下, 才能真正让虚假新闻远离媒体, 远离社会!结语有学者著文指出:“ 媒介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 它的新闻产品不应只是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知识需求和文化娱乐需求, 更重要的是担当起社会得了望者、守望者的责任, 这种责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的价值道德, 引领人们的价值取向。 ”14但是,虚假新闻的出现,不仅严重破坏损害了媒体的形象,削弱了新闻的公信力,而且严重破坏影响了党和政府新闻宣传职能的履行,失去了新闻真实性,无异于自毁根基,媒体将失去发展的基础。媒体最根本的社会责任,就是为社会提供迅速、准确的
16、信息和对信息进行全面深入地阐释、分析,并提供一个可以充分表达民意的意识平台。15 在人们以积极的心态营造和发展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媒体的积极功能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 但在具体的传播和经营活动中, 仍然有一些假新闻和低级趣味的报道出现, 某些媒体的失范行为禁而不止。16 所以,规范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杜绝虚假新闻的出现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只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防止思想道德滑坡,必须从道德思想教育上、行为规范建立上、道德观念确立上,多方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收到长远的效果。17总之, 制止虚假新闻的产生和传播, 应该从运用法律、规章等强制手段同提高新
17、闻从业者自身素质两个层面上共同着手, 双管齐下, 才能真正让虚假新闻远离媒体, 远离社会!18参考资料1、郑保卫 呼唤新闻良知杜绝虚假新闻浅谈虚假新闻与道德误区 新闻界 2001年 第2期2、刘娜娜 虚假新闻折射新闻职业道德加强新闻职业道德之我见 攀登 (双月刊) 2008年 第27卷(总第161期) 203页3、孙 慧 周启超 铲除虚假新闻 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缺失原因探 新闻前哨 第 11 期 2005 年 11 月 2 日4、向隅 传媒江湖-颠覆传媒 http:/ 从“2006 年十大假新闻”谈新闻记者职业道德与操守的缺失原因 中华新闻报 2007 年9 月5 日6、曹林 封口费缠身的记者节
18、没有荣耀只有雪耻 中国青年报2008 年 11月 07 日 7、孙云合 虚假新闻的成因、危害及对策 团结报 2006 年 6 月 27 日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一卷 第 233 页9、常聪 虚假新闻报道的成因与危害 新闻传播 2007 年第 10 期10、郑保卫 新闻职业道德误区之一虚假新闻新闻伦理学讲座之五 军事记者 2001 年第 7 期 总第 486 期11、郑保卫 新闻职业道德误区之一虚假新闻新闻伦理学讲座之五 军事记者 2001 年第 7 期 总第 486 期12、孙云合 虚假新闻的成因、危害及对策 团结报 2006 年 6 月 27 日13、蔡骏 对虚假新闻泛滥的几点反思 新闻传播 2006 年 第三期14、方延明 解读新闻文化的价值观意义 南开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6月 15、冷 松 刘国明 媒体社会责任特质浅析 青年记者 2008 年 9 月16、徐文策 郭义富 “纸馅包子”缘何出笼?兼对媒介失范的反思 声屏世界 2007 年 8 月17、贺伟志 加强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初探 娄底日报 2008 年 8 月6 日18、王志峰 从源头上制止虚假新闻的产生 新闻采编 2008 年 4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