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计算教学在小学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小学数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准确、迅速、灵活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在我们新疆和田地区,由于经济文化的落后,学生认识不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差,不喜欢动手,一些学生不喜欢上数学课,计算能力差,如何提高民族地区小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小学生“正确、迅速、灵活、合理”地进行计算呢? 一、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差得原因 1 学习态度不端正,习惯不良。 计算时书写马虎,字迹潦草,0 写得像 6,把“+”误作“-” ,还有连续退位的减法,前一位退 1,可忘了减 1。连续进位的加
2、法忘了进位,甚至出现同样的一道题,学生今天做是对的,明天做可能就是错的。 2 基础知识不扎实,算理不清。 对于简单的 20 以内加减法不熟练,表内乘法出现二六十八、六九四十五等错。学生对于计算法则和运算定律的错误认识,如:427-(27+75)=475 ,872872=1,在混合运算中对一些常用数据如254,1258,分数与小数互化等不熟练。小学生不理解隐含在计算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只会简单模仿是学生犯错误的主要原因。如多位数乘法中,遇到了乘数中间或末尾有 0 的情况,错误率就会大大增加,因为学生的认知停留在形式模仿上而不是算理的,导致计算频频出错。 二、讲清算理、法则来提高计算能力 大纲强调,
3、 “笔算教学应把重点放在算理的理解上” , “根据算理,掌握法则,再以法则指导计算” 。学生掌握计算法则关键在于理解。既要学生懂得怎样算,更要学生懂为什么要这样算。如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创设情境:某公司要搞活动,买了 24 箱矿泉水,每箱 16 瓶,猜猜一共有几瓶?我出示自学提纲: 两位数乘两位数 2416,竖式计算分三步,分成哪三步? 第一步算什么?乘积表示多少?积的末位与乘数的哪一位对齐? 第二步算什么?乘积表示多少?积的末位与乘数的哪一位对齐?为什么? (4)第三步算什么?为什么这样算? 引导小学生理解两点:2416 通过直观图使学生看到,就是求 16个 24 连加的
4、和是多少,可以先求出 6 盒的支数是多少即 6 个 24 是多少,再求 10 盒的支数是多少即 10 个 24 是多少,然后把两个积加起来,从而让学生知道,计算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要分两步乘,第三步是相加,这样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通过例题教学,使计算的每一步都成为有意义的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计算过程中还要强调数的位置原则, “用乘数个位上的数去算”就是求 6 个 24 得 144,所以又要和乘数 3 对齐写在个位上。 “用乘数十位上 的数去乘,就是求 10 个24 个得 240, (也可看成 24 个 10)所以 4 要写在十位上”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数位对齐的道理。这样,
5、通过反复训练,就能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法则。计算法则是计算方法的程序化和规则化。在学习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对时,要特别注意讲清算理及法则的导出,力求做到直观、具体、透彻,以达到使学生充分理解的目的。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计算中出现的错误,大多数是粗心大意、马虎、字迹潦草等不良习惯造成的。因此,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证。在计算训练时,要求学生一定做到: (1)认真审题的习惯。审题要细心,计算时先观察题目的特征,认真审题,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看清每个数和每个运算符号,分析数据特点与运算之间关系。 (2)合理简算的意识。学生不但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而且要能合理、灵活地进行巧算才能
6、省时、省力,提高计算的速度、准确率。因此,在平时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简算意识,要求学生在面对具体计算任务时观察数的特征,算式特点,合理运用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自觉地进行简便计算,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 (3)自觉验算的习惯。养成自觉验算习惯,不仅可以看出计算过程和结果是否正确,还能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使学生养成仔细、严格、认真的良好习惯。检验时做到耐心、细致,逐步检查,发现错误及时纠正,教师应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检验方法,如重算法、逆算法、估算法等。 (4)规范书写的习惯。要求学生书写工整,书写格式要规范。同时,能口算的要口算,不能口算的要认真笔算,强化学生规范打草稿的习惯。列竖式计算时,
7、数位要对齐,数字间要有适当的间隔,进位的数字要写在适当的位置上。 (5)利用草稿本习惯,养成有固定草稿本,改掉在桌子、书皮、废纸等随意的习惯,养成不乱画认真对待的良好品质。 四、强化口算基本训练。 口算教学是计算教学的开始阶段,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口算能力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地组织口算训练,有助于提高笔算的速度和计算正确率。 首先,掌握方法。20 以内加减法和表内乘法及相应的除法等基本口算是所有计算的基础,要求学生做到正确熟练、脱口而出。如:用凑十法,用乘法口诀直接求积、求商;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口算;在四则混合运算中,教给学生一些运算技能,不断提高口算能力。 其次,设定目标堂堂练、天天
8、练,逐步熟能生巧。每天坚持 5 分钟形式多样的口算训练,加强“听算” 。计算中的常用数据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如乘法中特殊积 52,254,1258 等。通过坚持不断口算训练,使学生形成熟练的口算技能技巧,达到正确、迅速、灵活的口算目的。 这样长期进行,持之以恒,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最后,形式变换多种练。如:自算,自己找口算题,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能算对几题;互算,同学互相出题算,或一个同学出几个同学算,比比,看看,来提高口算能力;反复算,通过反复的练习,口算能力自然会提高。 五、加强估算教学 在估算教学中,要认真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进行准确判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例如,四年级上册的乘法的估算一课中,四年级同学去秋游,每套车票和门票 49 元,一共需要 104 套。应该准备多少钱买票?除了让学生考虑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两个因数的近似数在相乘计算,还应让学生体会到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估算。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应该贯彻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既要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的针对性训练。只要认真钻研,工作中不断进行总结和完善,认真挖掘计算题中的能力因素,学生的计算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