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三期末复习.ppt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62115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PT 页数:114 大小:6.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必修三期末复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生物必修三期末复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生物必修三期末复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4页
生物必修三期末复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4页
生物必修三期末复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2、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1)与外界相通的环境中的液体、物质 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液体 (2)细胞内或细胞膜的物质、液体 血红蛋白;载体蛋白;呼吸酶;H2O2酶; DNA复制、转录、翻译有关的酶;突触小泡内神经递质。(3)不属于人体的成分 纤维素;限制性核酸内切酶。,1、体液、细胞外液、内环境的概念及关系?,问题:血液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吗?,一、细胞生活的环境,沿运输方向浓度依次降低 O2肺泡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CO2 CO2、O2浓度最高部位分别是:,讨论: 1、O2、CO2分别在哪里浓度最高?,组织细胞、肺泡,红细胞中O2 进入组织细胞至少穿过多少层生物

2、膜?,红细胞中O2 进入组织细胞彻底被利用至少穿过多少层生物膜?,O2 从外界进入血液,经血液运输后扩散至组织细胞并被彻底利用至少须穿过多少层生物膜?,血浆与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基本相同,最主要的差别是:_,血浆含的蛋白质较多,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的含量有关;其中Na、Cl起主要作用。,无机盐,蛋白质,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大,渗透压越大,对水的吸引力越大。,缓冲物质:,H2CO3 / NaHCO3,血液中有很多对酸碱度起_作用的物质,缓冲,二、内环境稳态的意义,1.内环境稳态的实质:内环境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1.营养

3、不良: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 2.毛细淋巴管阻塞:3.肾小球肾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水滞留。 4.过敏反应: 其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引起组织水肿的主要原因:,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树突,神经末梢,髓鞘,细胞体,轴突,神经纤维,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2.反射的类型,3.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五个部分组成),(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判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判一判 (1)反射弧完整就能形成反射。提示错。反射发生必需具备两个条件:反射弧完整和

4、一定条件的刺激。(2)反射是所有生物的基本特征。提示错。反射是有神经系统的生物具备的特征,并不是所有生物都具备。(3)没有感觉产生,一定是传入神经受损伤;没有运动产生,一定是传出神经受损伤。提示错。除传入神经受损伤不能产生感觉外,感受器和神经中枢受损伤也不能产生感觉;而反射弧的任一环节受损伤都无运动功能 。(4)感受器是感觉神经末梢,效应器是指运动神经末梢。提示错。效应器指运动神经末梢及其相连的肌肉或腺体。(5)反射弧不完整就不能完成反应。提示错。如刺激传出神经,效应器仍能反应,但该过程不叫反射。,刺激,静息电位时的状态,兴奋状态,兴奋区,未兴奋区,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是以电信号的

5、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做神经冲动。,回忆,1.静息电位是怎样的?产生原因是什么?2.动作电位是怎样的?产生原因是什么?,静息电位电荷分布为 ,产生原因主要是 外流造成的;受刺激后变为动作电位,电荷分布为 ,产生原因主要是 内流造成的。,内负外正,K+,内正外负,Na+,协助扩散,运输方式:,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_,双向,相反,相同,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突触类型:,轴突-树突,轴突-细胞体,1.信号转化方式如何?,2.神经递质的效果一定引起兴奋么?,也可以引起抑制,3.神经递质释放的方式为_,体现细胞膜的_。 由突触后膜上的_识别。,胞吐,流动性,糖蛋白,4.突触

6、小体内含量较多的细胞器有哪2类?,线粒体和高尔基体,树突或胞体膜,突触,突触小体:,6.特点:,单向传导,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原因:,神经递质只能有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三、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下丘脑,垂 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腺,卵 巢,睾 丸,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等,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等,分泌肾上腺素等,分泌雌性激素等,分泌雄性激素等,分泌甲状腺激素等,分泌胸腺激素等,其中的胰岛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甲亢(分泌过多)呆小症(幼年分泌过少)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成年缺碘),促进生长发育促进

7、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甲状腺激素(甲状腺),分泌异常,作用,生长激素(垂体),促进生长(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肾上腺素,加速新陈代谢提高多种组织的兴奋性升高血糖,各种激素之间的关系,协同作用,拮抗作用,生长发育:,血 糖:,体温调节:,血 糖:,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效应的结果。,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激素的化学本质:,蛋白质类:,氨基酸类:,固醇类:,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和各种促激素;下丘脑分泌的:各种促激素释放激素。

8、,甲状腺激素(含碘氨基酸)、肾上腺激素等。,性腺分泌的雄性激素、雌性激素和孕激素。,一. 血糖的 和,来源,去向,当血糖低时, 增加血糖的_当血糖高时, 增加血糖的_,来源,去路,血糖可以转化为肌糖原,但是肌糖原不能转化为血糖。,注意:,血糖浓度 降低,血糖平衡的调节,血糖平衡调节属于什么调节呢?,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以体液调节为主),例下列有关血糖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下丘脑既可以使血糖升高,又可以使血糖降低 B血糖升高是神经调节,血糖降低是体液调节C血糖升高是体液调节,血糖降低是神经调节 D下丘脑可以使血糖升高,垂体使血糖降低,A,160mg/dL,血糖平衡来源与利用,130

9、mg/dL:高血糖,糖尿病,验血验尿,低血糖,5060mg/dL:早期症状 ( 头昏、心慌、四肢无力等),45mg/dL:晚期症状(昏迷休克),1、成因: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过少或胰岛B细胞功能下降引起。2、特征:三多一少 (多食、多饮、多尿、体重降低)3、治疗:现在对于糖尿病的治疗主要是药物加饮食治疗,判断:刺激X、1、2 、3 分别是什么?激素是什么?,刺激X是血糖降低1是传入神经2下丘脑 3是传出神经激素是胰高血糖素,P13,下丘脑,垂 体,甲状腺,寒冷等刺激,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激素,促进,促进,反馈,反馈,新陈代谢,抵御寒冷,促进,大脑皮层,

10、甲状腺激素分级调节,负 反 馈,体温恒定的调节机制,冷,热,冷觉感受器,温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入神经,传出神经,传出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效应器,效应器,汗液增多,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散热增加,立毛肌收缩,血管收缩,血流减慢,散热减少,骨胳肌战栗,产热减少,肾上腺素增加,体温恒定,体温恒定,甲状腺素增加,产热增多,(+),(),(),(),(+),神经分泌细胞合成,减少,(1)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兴奋只能由A传到B,而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_(2)如果人体内激素d分泌过多时,下丘脑分泌的_和垂体分泌的_就会减少,这是一种_机制。(3)当人处于饥饿状态时,图示中_增多,在机体内通过促进_和

11、_的过程,维持机体的血糖平衡;在激素调节过程中,它和b肾上腺素(具有升血糖的作用)的关系是_。,典例 下图是人体部分组织示意图,a、b、c、d代表人体不同激素,请据图回答:,神经递质只存于突触小泡中,且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反馈调节,胰高血糖素,c,肝糖原的分解,协同作用,一些非糖物质的转化,Content,水平衡调节机制,1.水平衡的调节中枢在_;渴觉是在_形成的。2.水、盐平衡是受 和 双重调节的。 是调节水平衡的主要激素,是由 下部的一些 _制造,然后储存于 再由 _释放出来的,可促进_。,大脑皮层躯体感觉中枢,下丘脑,神经,体液,抗利尿激

12、素,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后叶,垂体后叶(神经垂体),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下丘脑(1)作为神经中枢:有血糖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2)作为感受器:有渗透压感受器。(3)作为效应器:可以分泌抗利尿激素。,下丘脑,激素调节模式,促 激素释放激素,促 激素,激素,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T细胞,B细胞,(在胸腺中成熟),(在骨髓中成熟),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胸腺、骨髓、脾、淋巴结、扁桃体,特异性免疫类型,抗原,被体液中相应的抗体消灭,被相应的免疫细胞消灭,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抗原,反应阶段,效应阶段,感

13、应阶段,免疫细胞接受抗原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分化 。,浆细胞 产生抗体,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抗体,体液免疫,抗原,细胞免疫的过程,感应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二次免疫的特点:快而强。,体液免疫抗体的分布:,1)血清(主要)2)组织液及外分泌液,抗体的化学本质:,免疫球蛋白,过敏反应抗体的分布:,皮肤、粘膜和其他组织细胞的表面,归纳总结(三个唯一) 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唯一没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是: 唯一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是:,提醒:切除胸腺 细胞免疫全部丧失,保留少部分体液免疫。骨髓遭破坏 一切特异性免疫全部丧失,但输入造血干细胞,细胞免疫恢复。若两者都遭破坏丧

14、失一切特异性免疫,再输入造血干细胞,特异性免疫并未恢复。,浆细胞,浆细胞,吞噬细胞,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敌我不分),免疫缺陷症,概念:,特点:,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引起的疾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病:AIDS,先天无胸腺、先天无B细胞等,营养不良、感染、手术等造成的。,过敏反应发生的机理,过敏原,机 体,抗 体,某些细胞,过敏原,释放物质(如组织胺等),毛细血管

15、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多,6下图为人体免疫部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_。(2)A、B的名称分别是_、_。(3)当细菌外毒素再次进入人体后,人体主要是通过_过程 发挥免疫作用。(填序号)(4)结核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当它侵入细胞后,人体主要是通 过_过程将寄生菌释放出来。(填序号)(5)属于二次免疫反应的过程是_, (填序号) 其特点是 _,效应T细胞,抗体,反应快而强,下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回答。(1)表示 , d是 细胞。(填编号)。(2)与细胞f的功能相适应的细胞器有 。(3)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 (填字母)。

16、(4)人体消灭结核杆菌的主要的免疫方式是图中的 (填号)。(5) 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的细胞是 (填字母), 导致的疾病属于免疫失调疾病类型中的 。,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效应T,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bcdeg,b,免疫缺陷病,典例 (2010上海生物,五)回答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问题。(1)人体免疫器官主要包括_ (至少答出两个)。下图是人体防御外界病原体侵染的三道免疫防线的示意图,其中表示免疫细胞,和表示免疫分子。,(2)以下不属于第1道免疫防线的是_。A溶酶体 B汗液 C口腔粘膜 D胃酸(3)图中细胞可以吞噬多种病原体,因此这一免疫过程的特点是_。(4)图中和的

17、名称分别是_和_ ;和分别表示_和_。(5)接种疫苗后,若有相应病原体再次入侵人体,则人体会迅速产生免疫应答,结合图示分析此现象的原因:_(6)接种疫苗属于_免疫方法。,胸腺、骨髓、淋巴结,A,非特异性,B细胞,记忆T细胞,抗体,淋巴因子,初次免疫后,体内已存在记忆B细胞和记忆T细胞。当再次遇到相应的病原体时,记忆B细胞会迅速增殖并分化产生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同时记忆T细胞也会迅速启动细胞免疫途径,人工,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生长素作用的部位 向光弯曲的部位(生长素分布不均 匀的结果), 生长素产生的部位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受单侧光照射时,生长素横向运 输的部位,实验总结:胚芽鞘各部分的

18、作用,分离与鉴定生长素究竟是什么?,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了长素,并确认它就是 吲哚乙酸(IAA),具有生长素效应的还有:苯乙酸(PAA) 吲哚丁酸(IBA),生长素的发现,是从研究植物向光性开始的。,向性运动的解释1对向光性的解释,单侧光使生长素背光侧比向光侧分布得多,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少,慢,多,快,多,少,慢,快,快,慢,【高考考向】不同处理下胚芽鞘生长效应的判断与分析,方式一:遮盖,遮盖的方式有:,图中能说明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部位的最佳实验组合是( )A B C D,C,方式二:切除尖端,右图示是用四种不同方法处理的剪去尖端的胚芽鞘,其中能直立生长的是 ,向右弯曲的是 ,向左弯曲

19、的是 。,方式三:旋转,旋转的方式有: (1)光照方向不变,转动胚芽鞘; (2)胚芽鞘固定不动,转动光源; (3)同时转动光源和胚芽鞘。,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的光可以从窗口射入,把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花盆与暗箱一起转),保持15分钟匀速转一周,一星期后幼苗生长状况为( ),B,若固定暗箱,把花盆放在旋转器上匀速旋转,则幼苗的生长状况为( ),A,右图表示有关生长素的一项实验:经过一段时间后,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中弯曲程度最大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A,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把一个胚芽鞘尖端放在一块琼脂块上,琼脂块的中央被云母片隔开,同时被一

20、个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如图所示)。经过以下三种方法处理一段时间:仅纸盒转动、仅胚芽鞘下的琼脂块转动、整个装置同时转动,然后分别把A、B所示琼脂块放在三个切尖端胚芽鞘的切口上(如图)。胚芽鞘的生长状况分别( )A直立生长、向右弯曲生长、向右弯曲生长B向左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向右弯曲生长C向左弯曲生长、向右弯曲生长、直立生长D向右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向右弯曲生长,D,综合,方式五:梯度类:,方式四 :横置类:,方式六:插入类:,方式七:移植类:,如下图所示,甲、乙分别用不透光的锡纸套在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丙、丁、戊则分别用不透水的云母片插入到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甲、乙、丙、丁

21、从左侧给予光照,戊均匀光照,培养一段时间。,(1)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甲_;乙_;丙_;丁_;戊_。直立生长向右弯曲向左弯曲不生长也不弯曲,具分生能力的组织,主要是的幼嫩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很少,显著,有机物(吲哚乙酸),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根尖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极性运输,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横向运输,非极性运输,思考:如何证明横向运输的存在?,思考:如何证明极性运输的存在?,生长素作用的特点两重性,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形成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抑制侧芽的生长。,顶端优势,

22、解除顶端优势: 可以增产,可以调节植株形态。 如:棉花摘心、果树整枝、园艺修剪 、 移栽促进根系发育维持顶端优势: 可以达到增产 如:树木成材,应用:,能体现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的生理现象有些?,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既能疏花疏果,又能保花保果,茎的向光性、茎的背地性能体现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吗?,不能,这两个例子只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右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芽生长的影响。当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顶芽和最靠近顶芽的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依次分别为,Aa和bBb和aCb和cDc和b,答案:C,图17,思考:请据图描述生长素浓度大小与植物生长的关系。,在最适浓度(C点)时,生长素的促进生长的

23、作用最强,植物生长最快;在最适浓度以下(AC段)随着浓度升高,生长素的促进生长的作用增强,植物生长加快;超过最适浓度后(CE段),随着浓度的继续升高,生长素的促进生长的作用减弱,植物生长也减慢;当浓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后(EF段),生长素抑制生长,植物会停止生长,甚至死亡。,如图表示植物生长素与其植物生长促进作用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2)曲线HB段说明:,(4)某植物顶芽生长素浓度为g时,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侧芽生长素浓度是图中曲线的 区域。,(5)若用燕麦幼苗做向光性实验,并测得幼苗胚芽鞘尖端向光一侧与背光一侧生长素含量之比是12,则根据图示推测燕麦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 。

24、,(1)曲线OH段说明:,(3)曲线上C点表示:,低浓度范围内,生长素浓度升高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增强,超过一定浓度后,生长素浓度升高,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减弱,该浓度生长素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大于C,小于2m,生长素(IAA)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提取困难,且易分解,在生产上较少应用。,生长素为什么不能大规模地应用?,生长素类似物在生产上的应用(注意),一、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二、促进果实发育,无籽番茄的培养,不改变生物的基因型,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物质,优点: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三、防止落花落果,疏花疏果,生长调节剂,例、切开凸凹不平,发育不均匀的西瓜,发

25、现其凹侧的种子发育不良或未发育,这种现象可解释为 ( )A、种子的发育需要果实提供营养 B、无种子的子房绝对无法发育成果实C、光照不均匀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D、发育着的种子里合成的生长素能促进子房发育,D,小 结,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向光弯曲部位在单侧光只影响生长素的 ,不影响生长素的生长素在尖端既进行 ,又进行 ;而尖端以下只进行生长素运输的方式:,尖端,尖端以下(伸长区),分布,合成,横向运输,极性运输,主动运输(极性运输时),极性运输,胚芽鞘的长不长与是否有生长素有关胚芽鞘的弯不弯与生长素的分布是否均匀有关植物的胚芽鞘、幼苗等的生长方向与生长素的分布情况有关。单侧光和某些外力的作用往

26、往会引起生长素的重新分布,也就会改变它们原来的生长方向。,几类植物激素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整合,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不是受单一激素调节,而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扦插时,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枝比较容易生根成活,这是因为芽和幼叶具有以下特点:,A、能迅速生长 B、能进行光合作用C、能产生生长素 C、储存着较多的有机物,C,下列生产措施中与植物激素无关的一组( )培育无籽番茄 延长植物光照时间 果树整枝修剪 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叶片棉花摘心 带芽的枝条扦插 A B C D ,B,B,顶芽,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对抗生长素,侧芽的伸长,分生,植物激素,请据图回答问题:,( 1 )分析图一:用 _

27、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可了解蚕豆的生长与光的关系。如将装置 放在匀速旋转器的圆心上,其茎的生长情况是 _ 。( 2 )图二表示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和抑制作用的关系,曲线上 C 点表示 _ ,曲线上 H 点表示 _ 。( 3 )图一装置 中植物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若为 m ,则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 _ 。,向光弯曲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最适生长素浓度,大于m小于2m,第4章 种群和群落,Content,一、种群的特征,环境因素,直接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迁出和迁入,种群数量的变化,二、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种群的数量由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决定的,因此,凡是影响它们的因素

28、,都会引起种群数量的变化。,理想,没有环境阻力,自然,有环境阻力,有K值,无K值,稳定不变,先升后降,K值:,环境阻力,三、J、S型曲线增长,K/2,增长速度最快,内容,类型,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区别,特别提醒:初生演替一般来说比次生演替经历的时间要长。,营养结构:种间关系,生物数量,A寄生虫,B宿(寄)主,非生物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食物链(网)(营养结构),(一)、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五、生态系统及稳定性,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结构起点组成成分种间关系营养级别生态功能,生产者,生产者和消费者,捕食和竞争,一种生物可以是不同的消费者,处于不同的营养级,食

29、物链和食物网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维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原因:自身呼吸消耗、被分解者分解、未被下一个营养级利用,(二)能量流动,例1.下表是对某水生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E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体贮存的能量(Pn=Pg-R),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 单位:102千焦/m2/年,(1)能量流动是从A、B、C、D中的哪个营养级开始的 ,为什么 。,B,B营养级含能量最多,B为生产者,例1.下表是对某水生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

30、级,E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体贮存的能量(Pn=Pg-R),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 单位:102千焦/m2/年,(2)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从第三营养级传递到第四营养级的效率是 。,5.7%,例1.下表是对某水生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E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体贮存的能量(Pn=Pg-R),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 单位:102千焦/m2/年,(3)从能量输入和输出角度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否增加 ,为什么,增加,该生态系统输入的总能量大于所有生物消耗能量之和,规律

31、总结,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第一营养级得同化量能量传递效率=特别注意:必须是两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作比。2、已知各营养级的能量(或生物量),计算特定营养级间能量的传递效率,典例1,下图是某人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kJ/m-3a-1)。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_kJ/m-3a-1。(2)能量从该生态系统的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_。,1.1*105,15.6%,易错点3:对自然生态系统来说,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而人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投放人工投放的有机物

32、中的能量。,2.5,14,110,典例2,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缺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若将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调整到1:4,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原来的_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1.96,巩固练习,A.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生产者的同化量肯定大于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 B. 中包含了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C.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完全相同D.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0%,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部分示意图,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D,巩固练习,若某生态系

33、统中生物种群及相互间的食物关系如图所示,设E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为11010kJ,B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为2108kJ,D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为2.5108kJ,当A只捕食C时,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则A的能量值是_。,3.1*108KJ,除法,乘法,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计算【例1】在“藻类甲虫虾小鱼大鱼”的食物链中,(1)若有藻类植物G克,大鱼最多能增重多少克?(2)若小鱼要增重N克,最少需要甲虫多少克?,(1/5n)G,(1/10n)G,(n为食物链中相应营养级总数减1或为箭头数)。,10nN,5nN,(1/625)G克,25N克,【例2】如果一个人的食物有1/2来自绿色植物,1/

34、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1/4来自羊肉,假如传递效率为10%,那么该人每增加1千克体重,约消耗植物()A10kgB28kg C100kg D280kg,D,巩固1.由于“赤潮”的影响,一条4kg重的杂食性海洋鱼死亡,假如该杂食性的食物有1/2来自植物,1/4来自草食鱼类,1/4来自以草食鱼类为食的小型肉食鱼类,按能量流动效率20%计算,该杂食性鱼从出生到死亡,共需海洋植物 ( )A.120kg B.160kg C.60kg D.100kg,【解析】根据题干,可绘出食物网如下:,此共需海洋植物为41/2541/45541/4555=160kg。答案:B。,巩固2.右图所示的一个食物网(能量传递效率按

35、10计算),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中初级消费者是昆虫,次级消费者是鸟B昆虫属于第一营养级,鸟属于第二营养级C若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M,昆虫获得的总能量为m,鸟获得的总能量为m2,则M=m+mD在鸟类的食物构成中,若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各占一半,则鸟类增加能量A时,生产者需提供能量为55A,D,碳循环:,(三)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中的光、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动物的能对同种或异种生物传递信息的行为特征,动物特殊行为,化学物质,物理过程,恢复力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三、生态系统稳定性,

36、抵抗干扰、保持原状的能力,遭到破坏、恢复原状的能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气候干旱时,森林中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物群落内部存在负反馈调节B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C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存在负反馈调节D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是无限的,C,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全球气候变化 臭氧层破坏 _短缺 _ 土地_:主要原因_ _污染 _锐减,水资源,温室气体_ 等全球气候_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原因: _等物质大量排放结果:紫外线辐射增强,CO2,变暖,氟利昂,酸雨,荒漠化,植被的破坏,海洋,生物多样性,原因: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掠夺式利用、环境污染 、外来物种,措施: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法制,(1)水体富营养化,(2)生物富集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