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05 年北京普文教育中心第三次模拟试题语 文第卷(选择题,共 42分)一、 (18 分,每小题 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盱衡 胥吏 戊戌变法 嘘唏不已B.菊坛 柑橘 局促不安 虚伪谲诈C.陨落 吮吸 繁简允当 殒身不恤D.伦常 年轮 满腹经纶 羽扇纶巾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他的报告对农村民主建设的现状独书新见,赢得与会代表的赞同。B.盐商孙富用卑鄙奸诈的手段摧毁了李甲对杜十娘的爱情。C.随着两岸交流日频,来往渐绸,此乡与彼乡的界限也日渐模糊。D.待养年迈的父母,是每一个做儿女的人不容推辞的义务。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
2、的一组是( )然则,冷静须与同情相辅相成,方不偏失入冷漠。 史记一书恒常感人之处,正在于字里行间每每有司马迁个人的生命感思涌动,它绝不只是一堆死寂刻板的文字而已! ,我则又逐渐领悟, 写学术论文, 不能完全抹煞情感; 冷静与同情之间的敛放不逾矩,又委实是此类文章的高层次目标了。A. 因此 至于 其实 即使B. 而且 所以 仍然 其实C. 近来 即使 仍然 至于D. 所以 近来 因此 而且4依据下面一段话的文意,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味要浓厚,不可油腻;味要清鲜,不可淡薄。此疑似之间, 。浓厚者,取精多而糟粕去之谓也;若徒贪肥腻,不如专食猪油矣。清鲜者,真味出而俗尘无之谓也;若徒贪淡薄,
3、则不如饮水矣。 (袁枚随园食单 )A. 乾坤倒置,虚实错位B.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C. 鱼目混珠,滥竽充数D.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5下列关于“三曹” (曹操、曹丕、曹植)和“三苏” (苏洵、苏轼、苏辙)的比较,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 “三曹” 和“三苏”在当时都是以诗文见长的文坛领袖,各领风骚,形成多元的创作风格。B曹操 短歌行中“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与苏洵六国论中“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都是借古讽今。C “三曹 ”诗歌的形式,包括四言诗、乐府诗以及近体诗;“三苏”所创作的2诗歌形式,则包括五、七言古体诗和近体诗。D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正彰显曹氏、苏
4、氏兄弟情谊之深浅有别,前者不睦而后者相知相惜。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工业经济海外联谊会的第一批团体会员有上百家、海内外理事近百人,已成为本市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群众社团。B重新设定程序以后,打印速度不仅提高了将近一倍,而且清晰度也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C适度的自我批评,实际上是把心理之船停泊在一个平静的“码头” ,而超越个人实际的高目标,则容易造成心理的失衡。D各国推行的新法规为投资者提供了法律武器,投资者可以通过法律手段对付那些行为不端的公司,保障及提高他们的长远利益和投资风险。二、 (12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10 题。中国的“两河文明”中国的“两
5、河” ,即黄河与长江,比原来常说的西亚两河即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要长大得多。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文明大河,黄河、长江有着极其丰富的人文资源,只是水性及两岸的人文各不相同,历史关系也更复杂。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相距不远,地理、气候条件基本相同,水性相差不大。历史上两河之间有古老的文明发祥,两河合力,浇灌出车轮、历法、文字等灿烂成就。西亚两河在人文发展上具有“一体化”的特征。中国的黄河、长江,在养育早期文明方面,很难说一体化。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与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是各自成长的两大类原始文化,互不统属。即使到了铜器时代,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人文关系也不是那么清楚。西亚的两河流域约在公元
6、前 24 世纪出现统一国家,形成“两条河流,一个王权”的局面。而中国的两河最早何时共尊一个王权,还是个尚待研究的问题。中国早期最大的王权夏商二朝都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可能另有大小王权,但无法确知。黄河流域的夏王权势力是否曾到达长江流域,按史书的说法,大禹曾巡狩到会稽,算是到了长江。但今天的历史学家对此多持怀疑态度。商朝的势力到没到过长江,本来也有争论,但近几十年来长江流域新石器文化与铜器文化的考古发现。使问题开始变得有趣。首先是湖北黄陂盘龙城商代遗址出土的铜器、陶器,其风格与郑州商城遗址的相同,很可能是商朝的一支贵族率人来到这里筑城定居。假如黄河流域商朝的王权到了长江, “两条河流,一个王权”
7、的局面就获得了第一个证据确凿的支点。后来,在长江流域不断有铜器时代的重要遗址发现,勾勒出长江流域的铜器文明,最有名的当属江西新干大洋州、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一批商周时代铜矿在长江中游的发现尤其值得注意,它可能提示着北方早期王权觊觎长江流3域的一个重要原因。以文明特征而论,没有铜器便不成为商朝,商王对于铜矿资源的控制一定会不吝代价。盘龙城商朝据点与控制长江中游的铜矿可能有关。经济的需求(铜矿) 导致政治行为(诸侯据点) ,在理论上没有问题,在历史事实上也很有可能,也许黄河与长江的政治结合就是这样开始的。7下列对西亚与中国“两河文明”主要不同点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中国的黄河、长江比
8、西亚两河即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要长大得多。B. 西亚两河合力共同浇灌两河文明,中国的两河文化从来互不统属。C. 中国两河与西亚两河都有丰富的人文资源,但人文关系差别甚大。D. 西亚两河在人文发展上的“一体化”程度,远远早于中国“两河文明” 。8以下不能作为“经济的需求导致政治行为”这个观点的证据的一项是( )A. 一批商周时代铜矿相继在长江流域被发现。B. 盘龙城遗址出土的铜器,其风格与郑州商城遗址的相同。C. 史书记载,大禹曾巡猎到过会稽,算是到了长江。D. 考古发现,商朝贵族可能曾在长江流域筑城定居。9以下有关西亚与中国“两河文明”的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
9、斯河之间发祥的具有“一体化”特征的古老文明就是常说的两河文明。B. 近几十年来长江流域不断有铜器时代的重要遗址发现,为研究中国“两河文明”提供了有力的证据。C.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历史事实上,黄河与长江的政治结合都证明了中国“两河文明”的日益发展。D. 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两条河流,一个王权”的局面,促进了西亚两河文明的发展。10.以下推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无论中国还是外国,人类早期文明的发展,往往与大江大河密切相关。B. 中国早期的“两河文明”自成系统,不可能共尊一个王权。C. 三星堆遗址等一批铜器文明的发现,证明长江流域冶铜技术高于黄河流域。D. 西亚两河的地理、气候条
10、件基本相同,水性相差不大,必然养育出两河文明。三、 (12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1114题。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禹以夏王,桀以夏亡;汤以殷王,纣以殷亡。阖庐以吴战胜,无敌于天下,而夫差以见禽于越;威王以齐强于天下,而愍王以弒死于庙梁;其所以君王者同,而功迹不等者,所任异也。齐景公伐宋,至于岐堤之上,登高以望,太息而叹曰:“昔我先君桓公,长毂八百乘以霸诸侯,今我长毂三千乘,而不敢久处于此者,岂其无管仲欤!4”弦章对曰:“臣闻之,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昔有桓公,故有管仲;今桓公在此,则车下之臣尽管仲也。 ”杨因见赵简主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
11、君好士,故走来见。 ”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跽而行,左右进谏曰:“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今君有士,见过八矣。 ”简主曰:“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 ”子路曰:“范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范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贤者怨之,不肖者雠之;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节选自刘向说苑尊贤 )11对下列各句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君之欲平治天
12、下而垂荣名 垂:流传后世B而功迹不等者,所任异也 任:责任C长毂八百乘以霸诸侯 霸:称霸D贤者怨之,不肖者雠之 雠:同“仇” ,仇恨12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威王以齐强于天下具以沛公言报项王B范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其孰能讥之乎?C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竭诚则吴越为一体D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13下面各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尊贤重要的一组是(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昔我先君桓公,长毂八百乘以霸诸侯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 ”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A B C
13、 D14下面对原文的分析和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意在探讨治理国家的道理。作者认为,禹和桀,汤与纣,阖庐与夫差,威王与愍王,成败异变,功业相反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任用的人才不同。B齐景公想不明白为什么他的父亲齐桓公凭着八百辆兵车就可以称霸诸侯,而自己三千辆兵车却不敢在宋国久留,弦章告诉他,要多有几个管仲一样的贤臣就好了。C杨因“居乡三逐,事君五去” ,赵简主却“绝食而叹,跽而行”相迎,并力排众议,授以为相,表明赵简主认为他是一个杰出的人才。D孔子认为尊贤与贱不肖同等重要,尊贤的关键在于用贤,范中行氏就因5为“尊贤而不能用” , “贱不肖而不能去” ,导致了自己的灭亡。第卷(共 108分)四
14、、 (18 分)15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8 分)昔有桓公,故有管仲;今桓公在此,则车下之臣尽管仲也。答: 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答: 16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 (6 分)忆 昔 韦庄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秋月满楼。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注 1 西园公子:曹魏时,曹丕、曹植为公子时曾居“西园” ,在此夜宴文士。2 无忌:战国时魏国公子信陵君的名字。3 莫愁:相传是南国一善歌少女的名字。乐府诗莫愁乐云:“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 ”石城即今南京。(1)这首诗巧用典故,语涉双关,结合诗句,就其中一种手法
15、做简要分析。(3 分)(2)“夕阳唯见水东流”一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 分)17按要求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两小题,4 分)(1)唐人陆参作长城赋云:“千城绝,长城列。秦民绝,秦君灭。 ”以四个三字句发端。杜牧阿房宫赋 “祖长城句法” ,云“ , 。, 。 ”(2)秋天江上风光历来为文人所钟爱。唐王勃滕王阁序云:“ , ”(与庾信马射赋 “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用了同样的句式) 。(3) 师说一文批评了当时的世俗偏见,论述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意义。其全篇议论的中心为“是故 , , , 也。6”五、 (18 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821 题马克
16、思之墓 (节选)南帆在英国,可以见到许多名流的塑像。威灵顿、丘吉尔、司各特、牛顿,如此等等。牛津大学的图书馆是某一个富豪捐赠的,图书馆门前就有一尊这个富豪的铜像。伦敦的某一个地铁站口甚至塑起了一尊福尔摩斯像。海德公园里矗立了一座金碧辉煌的纪念碑。这座纪念碑如此之高,以至于拍照时不得不用广角镜头。纪念碑纪念的是一个叫做阿尔勃特的男人。没有多少人知道他的生平事迹,他最为重要的身份是女王的丈夫。据说他去世之后,伤心的女王大约有七年的时间不理朝政。这座纪念碑应当是爱情和皇家财富的共同象征。其实,英国人更为热衷的是另一桩爱情纠葛戴安娜王妃的故事。纪念戴安娜的活动至今不衰。戴安娜逝世的周年忌日,无数人自愿
17、地献上了鲜花和花圈。海德公园几条主干道的路面上,不远的距离就钉有一面铜牌子因为戴安娜曾经从这几条路上走过。人们爱戴安娜的原因不仅是她的美貌,更重要的是她的平民精神。她时常以王妃的身份从事多种慈善活动,她不太在乎皇家装腔作势的清规戒律,也没有刻意将那一场举世瞩目的婚礼作为摆脱平民世界的仪式。可是,这种爱戴之中是不是仍然隐藏了某些势利之心?戴安娜的传奇寄托了众多凡人的白日梦,而且,戴安娜故事的后半段仍然是这种故事的延续。她可以大步跨出肯辛顿宫的大门,然而,接走她的仍然是埃及巨富多迪的奔驰轿车。热衷于戴安娜平民精神的英国人大概不太会想到马克思了。没听说英国的什么地方有马克思的塑像。马克思说了一些权贵
18、们不爱听的话,有钱人当然不想为他树碑立传。令人感叹的是平民的沉默。穷困的马克思为无产者呐喊了一辈子,风雨无阻;然而,那么多人却慷慨地将鲜花和花圈掷给了象征性参加过几次慈善活动的戴安娜。这个世界肯定有什么地方出了差错。当然,还不是所有的人都被电视或者报纸上名流表演的消息所收买。还有人懂得马克思和资本论 。英国的 BBC主持了一项调查谁是影响二十世纪的十位名人?广泛投票的结果,马克思竟然名列榜首。这个消息令许多人意外,也令许多人惊喜。这个消息令人恢复了一些信心:历史的天平仍然存在。前往拜谒马克思墓的时候才知道,马克思所安葬的海格特公墓已经私有化,一个毕生倡导公有制的思想家还是无法让他的葬身之地脱离
19、旧世界。收购海格特公墓的是一个老妇人,她规定进入公墓必须交费。尤为苛刻的是,每带入一台照相机必须加付一个英镑。马克思的墓原先夹杂在一大堆坟墓之间,平躺于地上。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英国工人和各国共产党合力重建了马克思墓。新的马克思墓位于公墓东北角的路边,墓碑是花岗岩砌就的一个高 8英尺的方柱,方柱顶上安放着马克思的铜铸头像。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看着墓碑上镌刻的这一句马克思的名言,心中无限感慨。返回的时候,有人问起马克思的后代。据说伦敦还有一个,不知是第几7代孙子或外孙,在开出租车。如果这个传闻属实,那么,他至今应该还是标准的工人阶级的一员吧。18.文中写
20、戴安娜受到人们爱戴的原因是 、 、 。这样写对表现马克思起到了作用。 (3 分)19.为了突出中心,文章中多有呼应对照的语句,请找出两处这样的语句,具体说出这样写的作用。 (4 分)呼应对照的语句 作用 20.阅读 58 段,回答下面的问题(7 分)第 5段中,作者说“这个世界肯定有什么地方出了差错”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3 分)看到镌刻在重建的马克思的墓碑上的名言,作者“心中无限感慨” ,你怎样理解作者的“感慨”?(4 分)2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 分)A、文章在写英国人对名流的态度时用语饱含讥讽,鲜明地表现出对世俗观念的否定,以及对英国平民的批判。B、作者写到世人对马
21、克思的态度和评价时情感复杂,但态度鲜明:能多给这位伟人一些注视的世界才是清醒公平的世界。C、本文以“马克思之墓”为题,却用大量篇幅写了社会名流和权贵的塑像、纪念碑,这种欲扬先抑的手法,有力地突出了本文主题。D、本文基调略显苍凉:立志改革,终生为平民奋斗的马克思在死后却被众多平民所冷落,连自己的墓地,也成了他人的私有财产。E、文章结尾关于马克思后代的传闻看似闲笔,实则深刻,因为作者从中得到安慰:马克思主义后继有人。答:【 】 【 】六、 (12 分)22下面一段话是对黄河壶口瀑布的描写,画线部分的语序需要调整,使之成为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的排比句。 (4 分,根据调整的需要可以更改个别词语。
22、)正当平缓似锦缎的黄河得意之时,她突然以数里之阔的水面,跌入百尺之宽的峡谷。发出了震川虎啸般的声响,悬垂的水流如张挂的天幕,黄色的浊流8如腾飞的巨龙,激起的水珠如钢花四溅,使每一位风尘仆仆走近她的游客都受到了强烈的震撼。23. 根据提供的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语句,使其与前后文组成一段谐调完整的话。 (4 分)海潮,放远了谛听才觉得深邃,山峰, 。忠告,放远了品味才觉得亲切,。所以,哲人说“距离产生美” ,确实如此。24.下面诗句是对阴历二月的描写,请续写四个句子。 (4 分)太阳在二月升高,柳条在二月长垂。白雪在二月消融,冰凌在二月隐退。_,_。 , 。七、 (60 分)25. 阅读下面文
23、字,根据要求作文。有人“假装”是为了掩饰自己的错误,有人“假装”是为了符合别人的期望;有人是需要时才“假装” ,有人是一向在“假装” ;有人“假装”得到的是自欺欺人的痛苦,有人“假装”得到的是利己利人的欣慰。是啊, “假装”有时的确很不应该,但有时却又合情合理、势所必然。你“假装”过吗?请以“假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题目自拟,不少于 800 字,不得抄袭。9语文答案一、 (18 分,每小题 3 分)1A (本题考查正确辨识异形同音字读音的能力。B:谲,与本组其它加点字的韵母不同;C:吮,与本组其它加点字的声母不同;D:“纶巾”的纶,与本组其它加点字的声母、韵
24、母都不同。 )2B(本题考查正确辨识常见汉字字形的能力。A:“独书新见”的“书”应为“抒” ,属同音字误写;C:“来往渐绸”的“绸”应为“稠” ,属既同音又形近字误写;D:“待养”的“待”应为“侍” ,属形近字误写。 )3C(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关联词语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宜先通读全段文字,了解各句之间的关系和语义层次,然后尝试把各关联词代入句中,观察前后语句是否符合语言逻辑。 )4D(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先了解全段文字的内涵。这段文字谈论饮食之道,对滋味,作者认为上者为“浓厚”与“清鲜,不取“油腻”与“淡薄” ;而“浓厚”与“油腻”之间或“清鲜”与“淡薄”之间,滋味差别甚
25、巨,且不易拿捏分寸。故表示“表面差异不大但事实有所不同”的“差之毫厘,失以千里”为最恰当的答案。 )5D(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作家作品及文学体裁的知识。A:曹操以政治、军事成就最高,苏洵、苏辙父子未如苏轼能当得起“文坛领袖” 。B:“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是以周公自比,不是:“借古讽今” 。C:“三曹”时期尚未发展出近体诗。 )6C(本题考查辨析结构性语病的能力。A:“已成为本市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群众社团”一句缺主语,B:“不仅”的语序不当,D:“保障及提高他们的长远利益和投资风险。 ”一句动宾不搭配。 )二、 (12 分,每小题 3分)7. D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不是主要区
26、别。 B:“中国的两河文化从来互不统属”与文中“中国的两河最早何时共尊一个王权,还是个尚待研究的问题”的说法不符。C:文中没有信息支持“人文关系差别甚大” 。108. C本题重点考查辨别并解释文中重要词语的能力。选项的说法与文中“历史事实上也很有可能”的说法矛盾。9. C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文中没有信息支持“大禹曾巡猎到过会稽”是为了经济的需求。10. A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B:“不可能共尊一个王权”与文意不符。C:“三星堆遗址等一批铜器文明的发现”不是证明“长江流域冶铜技术高于黄河流域”的充要条件。D:“必然养育出两河文明 ”的推论过于武断。三、 (12 分
27、,每小题 3分)11B 任,应训为“任用” 。12C(都是连词,都表示假设关系。其余三项:A 项的两个“以”都是介词,前一个是凭借,后一个是用;B 项的两个“其” ,前一个是代词,他的,后一个是副词,表示反问语气;D 项的两个“因”都是连词,但前一个表示顺承,译为“于是” ,后一个表示因果,译为“因此” )13C(是观点句,是重用杨因的结果,也足以说明尊贤重要;是孔子回答子路关于如何治国的话,直接说明了要尊贤。其余三项:句是齐景公感到疑惑的事情;是弦章回答景公,意思在于强调“有贤君才能有贤臣” ;句是回答子路的问话,解释中行氏灭亡的原因。 )14B(弦章话中的意思是“如果您能做像桓公那样的明君
28、,那么大臣们也就都可以是像管仲一样的贤臣了” )四、 (18 分)15从前,因为有桓公,所以才有管仲;现在如果桓公在这里,那么车下的大臣就全都是管仲了。我在家乡,被人驱逐过三次,事奉国君,又有五次离开;听说您喜欢士人,特地跑来见您。16. 要点 (1)诗人把讽喻唐末王孙贵族生活奢靡之意寄寓在曹丕和信陵君这些历史上值得称道的风流人物身上,这是用典;诗人用传说中善歌少女的名字,讽喻浮华女子不解国事艰难,深寓“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沉痛,也是用典。诗人不把“无忌”作专名看,取其“无所顾忌” “肆无忌弹”之意,这是双关;诗人言愁却借善歌少女之名“莫愁” ,意在反讽,这也是双关。学生答此题,不必求全。上述各点可任选,意思对即可。鼓励有创见的赏析。(2)写了夕阳残照里,江水东逝去的景象。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抒发了对唐王朝颓势难挽,行将覆灭的悲伤。 (从作者个人角度回答,抒发了身世沧桑之痛,亦可。 )17略五(18 分)18.(3分)貌美、有平民精神、她的故事中寄托了众多凡人的白日梦。 (答对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