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吸痰对促进婴儿肺炎康复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 探究吸痰对促进婴儿肺炎康复的效果,并总结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从我院 2013 年 1 月2015 年 12 月收治的肺炎患儿中随机选取 82 例,按照入院次序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组 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实施吸痰护理,并将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作比较。结果 干预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要短于对照组,两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1.2 方法 两组患儿就诊之后,均给予综合治疗,包括抗炎、止咳化痰、退热、平喘、吸氧和雾化吸入治疗,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上述护理基础上实施吸痰护理,主要护
2、理方法如下:在患儿病情急性发作期,在雾化吸入治疗后,将患儿抱起或者使其采取半卧位,叩击患儿背部,按照由下而上、由外而内的次序进行拍背护理,同时叩击患儿腋下和前胸部,拍背时手掌呈空心状,将力量集中于腕部,使用适中的力量进行叩击,保证淤积的痰液流向支气管,并且顺利排出2。拍背护理之后,结合患儿的症状改善情况,将负压吸引器的负压参数调至100200mmHg,按照患儿年龄大小选择合适粗细的无菌吸痰管,自患儿鼻腔插至气管深部,吸痰过程中微微旋转管身并适当上提,将抽吸时间控制在 10s 内,防止造成气管粘膜损伤等并发症。替换一次性吸痰管后,使用压舌板帮助开口,使用吸痰管顶端轻轻触及患儿咽后壁,以刺激咳嗽反
3、射,有效地清除气管内和支气管内的痰液。与此同时,患儿入院早期,强化对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和指导,教会其正确的拍背和体位护理方法,并嘱咐家长在喂奶时要注意照看患儿,防止喂食过快或不当引起呛奶,造成病情加重。 1.3 观察指标及判断标准 观察并统计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和治疗效果。疗效评定标准如下:治愈:干预 1w 内,咳嗽、咳痰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胸片转为正常,肺部?音消失;好转:干预 1w 内,咳嗽、咳痰症状明显减轻,体温趋于正常,胸片明显好转,肺部?音减少;无效:干预 1w 内,咳嗽、咳痰和发热症状无改善,胸片及肺部?音无显著变化。治疗有效率=(治愈+好转)/病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
4、法 采用 SPSS 16.0 软件统计和分析上述基础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来表示,运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以 t 检验及2 检验为主要统计方法,对比以 P0.05 为具有显著差异及统计学意义。2 结果 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及治疗有效率,对比详情如下:干预组平均住院(6.181.35)d,对照组平均住院(9.251.62)d,干预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要短于对照组,两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9.32,P0.05) ;干预组的治疗有效率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其对比存在显著的差异性(P0.05) ,见表 1。 3 讨论 婴儿气管和支气管均比较狭窄,且气道粘膜娇嫩,软骨柔软,容易发生以小气道梗
5、阻为主的呼吸系统疾病3。同时,由于婴儿呼吸肌功能不完善,其咳嗽反射比较弱,无法通过强烈的咳嗽排出痰液,因此痰液容易阻塞在呼吸道内,久之印发呼吸道疾病。目前,雾化吸入是临床治疗呼吸道阻塞的主要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湿化稀释患儿呼吸道中干燥、浓稠的痰液,从而使其能够顺利排出。但是雾化吸入后,若未及时吸出痰液,随着经稀释痰液的增加,受气道炎症、粘膜充血和水肿等因素的影响,稀释后的痰液会滞留在支气管中,从而引起不同程度的通气功能障碍。因此,在给予雾化吸入和抗炎治疗等常规处理后,需立即吸出稀释后的痰液,辅助使用拍背护理,让粘附在气管壁上的痰液完全脱落,顺着吸痰管被吸出体外,以完全排尽淤积的痰液。本研究的统计
6、学结果显示,经干预后,干预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要短于对照组,且其治疗有效率达到了 95.1%,明显地高于对照组,说明正确的吸痰处理有助于改善患儿的呼吸状况,预防院内继发病情危重情况出现,从而显著缩短了患儿的住院时间,提高了其治疗有效率。值得重视的是,对家长进行早期健康教育,能够有效预防因喂食不当、体位不适引起的呼吸道不适症状发生,也是促进患儿疾病转归的重要路径。 综合上述观察和研究,加强吸痰护理并对患儿家属进行早期健康教育,有利于改善患儿肺部通气功能,减轻呼吸道梗阻症状,从而大大提高其康复速度,值得临床护理人员借鉴。 参考文献: 1梁冬芸.儿童重症肺炎及其并发症的护理措施研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09(16): 3-4. 2何丽芬.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康复的影响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16(01): 96-97. 3车静.小儿肺炎的护理进展J.首都医药,2013,03(24): 23-25. 编辑/蔡睿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