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竞答比赛为驱动,完成教学任务.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629786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竞答比赛为驱动,完成教学任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以竞答比赛为驱动,完成教学任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以竞答比赛为驱动,完成教学任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以竞答比赛为驱动,完成教学任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以竞答比赛为驱动,完成教学任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以竞答比赛为驱动,完成教学任务项目学习从综合课程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形式走进常态课堂的难点在于找到与教学内容相切合的载体项目。笔者指导学生以举办知识竞赛项目为任务驱动,教学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 2 探究梳理课文修辞无处不在 ,完成了项目学习课堂化的一次有效尝试。下面是此次尝试的项目案例。 项目名称:举办修辞竞答比赛,完成修辞学习任务 项目目标:以举办“修辞无处不在”竞答比赛为任务,引导、组织学生自主读书、梳理、命题、竞赛、交流,达成掌握修辞知识的目标;培养学生设计、组织竞赛活动的能力。 项目成果:1.学生梳理修辞知识框架图;2.学生自主命制修辞竞赛题并研制答案;3.学生自主设计竞赛方案并实施。 项目

2、执行:语文课代表、班委、各学习小组组长 指导教师:曹军利 项目前期工作 教师指导班委会和语文课代表自主设计比赛方案,制定评价标准,组建评委会。 【成果一】 “修辞无处不在”竞答比赛方案 山西省实验中学高一一班 项目学习策划组 高一语文必修 2 第一、三单元课文涉及的修辞现象较多,为了深化学习,在老师指导下,我们决定在一、三单元学习结束后以竞答比赛项目为载体,探究梳理课文修辞无处不在 ,对修辞知识进行梳理、总结、运用。为使比赛严谨高效,同时锻炼语文骨干的组织能力,特制订本次比赛方案如下。 一、赛前组织工作 本次竞赛由班委会、语文课代表和各小组长组成项目组织组。全班十个学习小组分为出题组和答题组,

3、其中六个组负责出题,四个组答题。由课代表担任竞赛主持人。小组内分工由小组长负责抽签产生。四个答题小组抽签组成甲、乙两个对垒方队,参加四个回合的比赛;每次两队按顺序有均等的答题机会。项目组织组还应在赛前组织评委会,由老师及入选题目命题人构成,制定评分细则并负责打分。 二、赛前学习任务 全体同学按照老师要求阅读课文修辞无处不在 ,整理“修辞知识框架图” 。在此基础上,六个命题组按照命题要求命制竞赛题目;命题任务抽签产生。最后由课代表利用课余时间整合,提炼出四组竞赛题目,并制作成演示课件,老师指导把关。答题小组充分练习,做好答题准备。三、比赛主要环节 1.班长宣读比赛规则及评分细则。 2.课代表主持

4、竞赛。 3.评委会评出优胜组。 4.教师点评。 附: 评分细则及规则 一、答题得分 答题组每答对一题得 10 分,未答出,则出题组得 10 分。如果题目存在较大争议,则请出题人解释,由教师决定分数。如一组答题组答不出,另一组可以代答,回答正确该组加 20 分。 仿句环节,两个出题大组分别派 2 位代表作为评委,合议后对黑板上三个仿句答案给出分数。 二、其他注意点 1.大声喧哗、互告答案者该组扣 5 分;写作业者扣 5 分;2.命题小组成员遵守诚信、公平原则,不得泄露题目;3.竞赛选手不得探听题目,否则取消资格。 “修辞无处不在”项目组组委会 2015 年 12 月 13 日 项目实施阶段 第一

5、步 要求学生自习课自读修辞无处不在课文,整理修辞知识框架图,完成书上的练习。 【成果二】 第二步 分组学习。 答题组任务:认真读书,掌握相关知识,做好充分准备,争取精彩展示。 出题组任务:抽签分工,按照要求出题。具体步骤是: 1.填写任务分工表,按要求命题。 【语音题组】 ( 组 组) 第一组题目:通过品味课内例句,理解各类修辞概念及其作用。 (4小题) ( 组) 第二组题目:迁移理解赏析课外修辞练习。 (4 小题) ( 组) 【词语组】 ( 组 组) 第一组题目:通过品味课内例句,理解各类修辞概念及其作用。 (4小题) ( 组) 第二组题目:迁移理解赏析课外修辞练习。 (4 小题) ( 组)

6、 【语句组】 ( 组 组) 第一组题目:通过品味课内例句,理解各类修辞概念及其作用。 (4小题) ( 组) 第二组题目:迁移理解赏析课外修辞练习。 (4 小题) ( 组) 命题要求:小组长负责,各组依据修辞框架图和分工要求分工合作命题。课内例句尽量选择最近所学课文内容;课外例句兼顾书本和生活。拟制题目避免知识点重复;每平行知识点出两个难度相当的题目。写出详细答案,附在题目后面。每个题目及答案后注明命题人名字。组内要论证试题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课代表在教师指导下整合小组所出之题,整合出三组题目,形成竞赛题目,并制作成演示课件。 【成果三】 “修辞无处不在”竞赛题 第一组:语音修辞竞赛 1.连

7、绵词是由两个音节联缀成义而不能分割的词,包括双声词、叠韵词、连字词,能形成音韵美。朗读下面词语,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橄榄、息列索落、祖国均是连绵词 B.蜘蛛、蓓蕾、须臾都是连字词 C.袅娜、猗郁、瑟缩均是双声词 D.荔枝、徘徊、蹊跷均为叠韵词 2.叠音词和平仄调整可以增加语言的形象性和韵律美。朗读选项中句子,判断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中“蓊蓊郁郁”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在写出树的姿态的同时,还产生了韵律的美感。 B.“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中“田田”是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 “亭亭”是形容女子或花木挺立十分

8、秀气的样子。 C.“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平仄相间,富有韵律美。 D.“北国的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重复嗦,是败笔。 3.朗读下面句子,并从句式和平仄押韵角度赏析。 A.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 B.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4.朗读下面句子,判断使用了什么语音修辞,有什么表达效果。 A.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B.见了面是寒暄,寒暄之后即大骂新党。 C.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5.填空: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运用的三种语音修辞是_。 6.填空: “青青子衿,悠

9、悠我心”运用的三种语音修辞是_。 第二组:词语修辞竞赛题 1.“准确”是词语修辞的第一要求,品味下面句子中画横线动词的表达效果。 A.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B.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2.“生动”是词语修辞的更高要求,品味下列超越常规的词语组合,说说其表达效果。 A.浓黑的悲凉 B.花里带着甜味儿 C.献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 3.下列选项中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通感) B.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双关) C.老

10、栓看看灯笼,已经熄了。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 (比喻) D.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 (排比) 4.下列对“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理解正确的是( ) “横” “接”二字,准确写出了秋日黄昏赤壁雾气弥漫,水天相接的美丽之境,渲染了宁静的气氛,境界阔大。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 “一苇” “万顷”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 “横”是弥漫之意, “之”是“的” ,结构助词,前置宾语的标志。“纵”与离骚中“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中的“纵”相同。 A. B. C. D. 5.

11、填空: A.出自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讲话的“等我们进去时,他已经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一句使用了_修辞方式。 B.出自鲁迅准风月谈?后记的“经验使我知道,我在受着武力征伐的时候,是同时要得到文力征伐的”一句运用了_修辞手法。 C.出自闻一多最后一次演讲的“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一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其中_一词代指_。 D.“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其中“雪”指_, “林”指_。 6.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所以不能朗照;但我认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运用了借喻的手法。 B.“然弭谤莫

12、如自修,人讥我腐败,而我不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损?”运用比喻手法,将消除别人诽谤比作修身之行。 C.“荷花如刚出浴的美人”用了比拟的手法,形象写出了荷花纤尘不染的特点。 D.“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用了拟人的手法,表达了对常青藤的敬佩。 第三组:语句修辞竞赛题 1.朗读下面三个片段,说说他们在句式上有什么共性,有什么表达效果。 片段一: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片段二: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夜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

13、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片段三: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2.朗读下面三个片段,说说他们在句式上有什么共性,有什么表达效果。 片段一: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得不多,也不想开出账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 Anthology 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 片段二: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片段三:尽吾志也而

14、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3.你认为下面两个句子哪个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A.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B.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难道不是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的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精神吗? 4.主动句是相对于被动句而言的,下面哪个句子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A.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叫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 B.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

15、被我牵进我的屋子里来,叫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 5.把下面三句话以表示“大胆”的语气按从弱到强的顺序排序。 A.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B.我不胆怯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C.我不能不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6.请尝试用陈述语气读下列句子,体会哪种句式更好,说明理由。 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第四组:仿写 1.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小草伸出稚嫩的纤手,向你描绘原野的新绿;树叶掬起温润的阳光,向你展示森林的生机;溪流吟唱欢快的歌曲,向你诉说春天的故事。 2.请从曹雪芹、贝多芬以及文学形象大卫?科波菲尔中任选一人,续写下面的话。 要求:紧扣首句观点,符合所选人物境遇;运用排比和反问修辞手法;语意连贯,内容充实;60100 字。 即使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力量,这就是苦难带给人生的意义。 附: 第一组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