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00541史上最全吐血整理汇总简单题+名词解释小抄笔记.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65845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7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学概论00541史上最全吐血整理汇总简单题+名词解释小抄笔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语言学概论00541史上最全吐血整理汇总简单题+名词解释小抄笔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语言学概论00541史上最全吐血整理汇总简单题+名词解释小抄笔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语言学概论00541史上最全吐血整理汇总简单题+名词解释小抄笔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语言学概论00541史上最全吐血整理汇总简单题+名词解释小抄笔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27.书面语: 书面语是用文字记录的语言形式,它是文字产生或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书面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 26.口语: 就是有声的口头语言,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口头存在形式。它是书面产生的基础。 28语言相关论: 语言相关论是萨丕尔和沃尔夫提出的关于语言与思维关系的观点,主张语言决定思维,不同的语言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 29大脑语言功能临界期: 大脑语言功能临界期是指大脑的单侧化,大脑左半球的分区以及语言的遗传机制,都只提供人具有语言能力的潜在可能性,这些潜能必须在一定期限内被一定的语言环 境激活才可能起作用。 26语言符号的所指 :语言符号的所指是符号的形式所指的意义

2、内容。 29机器翻译: 通过计算机把一种语言自动翻译成另一种或多种自然语言的信息处理技术。 26.语音: 语音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用于人与人之间交际并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 27.词: 词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28.语用: 语用指语言运用,即人们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对语言的实际运用。 29.文字: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27单纯词: 单纯词是由一个构词语素构成的词。 29屈折: 屈折是通过词的内 部发生语音的交替变换来改变词的语法意义的手段。 28意译词: 是用本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把外语中某个词的意义翻译过来。 27.仿译词: 是用本族语言的语素逐

3、个对译外语原词的语素造成的词,它不仅把原词的词义翻译过来,而且保持了原词的内部构成方式。 29主谓词组: 两个成分之间具有被说明和说明关系的词组是主谓词组。 27复辅音: 一个音节内处于同一个肌肉紧张的渐强阶段或渐弱阶段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的组合。 27.双语现象: 某一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的社会现象,具体而言是社团内的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 双语并用的现象。 28.亲属语言: 从同一种语言中分化出来的各个语言叫亲属语言,亲属语言之间具有历史同源关系。 26调位: 利用音节内的音高差别来起辩义作用的语音单位叫做调位,调位是一种非音质音位,依附在音位的组合序列上。 29.词组: 实词与实词之

4、间具有直接联系的相对独立的词群。 28语素: 语素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 28词尾: 附着在词干后的,能改变词的语法形式,但不能构成新词的语素。 29语素: 音义结合的最小语言单位。 26词类: 词类是词在语法上的分类。它指可以替换出现在语法结构某些共同组合位 置上的词的类,即具有聚合关系的词的类。 27词法: ( 1)词法主要描写词的形态特征和词形变化规则。例如,俄语的名词在形式上有单数和复数的区别,有阳性、阴性、中性等性的区别,有主格、宾格、属格等格的区别,这些都是典型的词法现象。( 2)由于印欧语言中构词单位、构词方式和词类都与词的形态变化相关,因此构词和词类问题也成为词法的一部分

5、。 27语法意义: 语法意义是语法形式所体现的意义,是语言中通过一类形式或功能所获得的意义。 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 如“动词 +名词”有动宾关系的意义,汉语所有的同类组合都是如此,这种意 义就是一种语法意义。 27.语法形式: 语法形式就是能体现表达某种语法意义的形式。表示某一类语法意义或者有共同作用的形式,如词类形式、组合形式、虚词形式,就是语法形式。语法形式不是个别的语音形式和词语形式,但能产生某一类意义或者有共同作用的语音表现形式或者词形变化形式也是语法形式。 27.语法手段: 根据语法形式的共同特点所归并的语法形式的基本类别叫做语法手段。语法手段可分为词法手段和句法手段两大类。通过

6、词形的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是词法手段;通过结构的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是句法手段;例如英语名词后加 s 表 示复数,英语动词后面加 ed 表示过去时,就是词法手段中的词形变化。 28自源文字: 自源文字指独立发展起来的文字。如古埃及文字、苏美尔文字、汉字,这些文字的形体、体系都是由最早使用该文字的人们独创的。 29语音合成 ( 1)语音合成是语音信息处理研究中的主要工作。 ( 2)语音合成就是让计算机模拟人的发音器官的动作并发生类似的声音。如汉语的语音合成目前已初步实现自动生成声韵调结合的音节。 26句子 :句子是词或词组按一定规则组合成的、能表达相对完整的意义、前后有较大停顿并带有一定

7、的语气和句调的语言单位。 27异 化: 语流中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影响而变得不相同或不相近。 27.同化: 语流中两个不同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 影响而变得跟它相同或相似的现象。 26声韵调分析法: ( 1)声韵调分析法是汉语传统的一种音节结构分析方法。( 2)按照这种分析方法,汉语的音节可以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声母是音节开头的辅音,韵母是音节声母后面的部分,声调是音节能够区别意义的高音变化。例如普通话【 tian214】 (点),【 t】是声母,【 ian】是韵母, 214 是声调。 28失语症: ( 1)大脑的不同部位受到损伤而造成 的语言障碍统称为“失语症”。

8、( 2)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说的话是“布洛卡失语症”;虽能说出一些词语,但不能构成完整的句子,也听不懂别人说的话,是“维尔尼克失语症”;这两种是最主要的失语症。( 3)失语症还包括不会写过去认识的子的“失写症”,不能读懂本来可以阅读的书面材料的“失读症”,看到东西叫不出名称的“失名症”等。 29汉字编码: ( 1)汉字编码是汉语信息处理中的一项汉字处理技术。( 2)汉字编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给每个汉字确定一个代码,即内码,这样计算机通过代码就能识别和输出汉字。二是给每个汉字的代码确定相关联的输入信号,即外码,如键盘上的拼音输入、笔画输入等。 26区别特征: 具有区别音位作用的语言特征叫区别特

9、征。音位之间的对立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区别特征之间的对立,音位的辩义功能归根究底是由区别特征担负的。 28意符 :表意的字符,指文字系统中那些与所代表的语言单位在意义上有联系的文字符号。如汉字“人”最初就是用类似一个人的侧面图形的符号来表意的。 26.语言获得: 掌握一种母语,特别是儿童掌握自己母语的过程。 儿童会说话虽然不是完全不需要学习,但更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发展过程,甚至是一种创造过程。儿童不可能先把词语 和句子都模仿下来储存在脑子里以后再说出来,也不可能在说出新的句子时先去学习规则,而完全可能说出许多从未听过和说过的句子。儿童说话能力的这种发展和创造过程叫作“语言获得”。 28.借词: 是指

10、音和义都是借自外语的词,又叫外来词。 26.元辅音分析法: 是指以元辅音为基本分析单位的一种音节结构分析方法。音节结构口语分为 V、 C-V、 V-C、C-V-C 等四种不同结构类型。例如,汉语普通话中的 i(一)、 ti(题)、 an(安)、 tan(谈)等四个音节分别属于这四种基本类型。 28.义项: 是词典释义的最小 单位,一个词有几个义项,是根据词所反映的对象的多少确定的。例如凉既可以表示温度低,也可以表示灰心或失望,因而是两个义项。一个词的几个义项之间应该有可以感觉得到的联系,否则这些不贩义项就只能属于不同的词,例如花钱的花与鲜花的花意思不同,且无关联,因此不是同一个词的两个义项。

11、29.外语教学的听说法: 是受结构主义语言学“刺激 反应”学说影响而产生的外语教学法。听说法基本上不使用本族语教学,不大进行语言对比,一般也不讲语法规则。这种教学法在读写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培养方面较弱。例如,特别注重口语听说训练和句型练习的谈 话类教材,就是听说法的一种具体运用。 27.音位: 在具体语言或者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功能的最小语音单位叫音位。 29.国际音标: 国际音标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标写语音的书面符号,它根据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的原则制定,音素和标写音素的标号 对应,没有标音含混的缺陷,能够比较精确地记录世界上各种语言的语音。 26.重位: 从音位分析的

12、角度看,能够区别不同意义的重音也可以形成音位对立,这种非音质音位叫做重位。例如英语中的 rebel(叛逆者)和 re bel(反叛)。 27.音符: 音符即表音的 字符,指文字系统中那些与所代表的语言单位在语音上有联系的文字符号,音符最初都是由已有的意符转化而来的。例如,古汉字的“其”原来是“簸箕”的意思,是一个意符,后来用该字记录同音的虚词“其”,在这种情况下,“其”就成了表音的字符。 28.儿童语言获得的“天赋说”: 这是基于大脑中存在语言遗传机制这样一种假设的关于儿童语言获得的理论,是偏重于内部条件的一种理论。根据这种解释,人的语言知识中至少有一部分,如基本的类别范畴和语法原则,是通过生

13、物进化和遗传得到的,然后通过后天接触的语言环境不断调整和补充,最后才获得完整的 语言知识。 29.语言迁移: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作为来源语的母语对作为目标语的外语所产生的影响叫做语言迁移。其中积极的影响叫做正迁移,消极的影响叫做负迁移。语言迁移包括语言上的影响,如语音、语汇、语法、语义等方面的影响,也包括语言之外的一些因素的影响,如思维模式、文化传统、社会历史等方面的影响。 28.语言符号的强制性: 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强制性的,是不能任意改变的,人们对语言的使用是不自由的。 29.语气意义: 反映说话人使用句子的目的和说话人情绪的意义

14、就是语气意义。 26.音位变体: 音位是从社会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特定语言或者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同属于一个音位的不同音量叫做“音位变体”。 例如,汉语普通话 /a/音位的音位变体 a等。 28.语音对应关系: 是指方言之间或者亲属语言之间所具有的,有规律而非个别的语音之间相互对应的关系。这种有规律的语音对应关系不可能是偶然的,既只能用历史同源来解释。因此,语音对应关系是语言间亲属关系的重要标志。 26.克里奥耳语: 克里奥尔语是作为某个社会群体的母语来使用的、由两种或者多种语言混合而成 的语言,它实际上就是母语化的洋泾浜语。 28.音节: 音节是听觉上最自然、最容易分辨的最小

15、语音单位,它是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最小的语言结构单位。 29.词的语体色彩: 一个词只用于或者经常用于某种语体之中,就会带上这种语体的色彩。这就是词的语体色彩,语体色彩也属于词的附加色彩。 32.轻音: 是指音节组合中某个音节听上去比较微弱的现象,读轻音的音节叫做轻音音节。轻音的特征同音强、音高、音长、音质等方面的变化都有关。轻音可以同非轻音构成对比。形成对立。因而可以起区别意义的作用。 如汉语普通话中 ia55 t ou35 (鸭头) ia55 tou2 (丫头)。 33.语言规划: 语言规划是指社会对语言问题所做出的有组织、有意识的管理、调整和改进。语言规划是指对语言的一种人为干预,这种干预主

16、要由政府或政府授权的机构来实施。如我国有关机构进行的推广普通话、简化汉字、汉语规范化等工作。 34.语言遗传机制: 语言遗传机制,又称“语言获 得机制”,是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最早提出的,指人出生时大脑的构造就已经决定的、通过生物进化和遗传获得的知识。这种知识主要指语类、层次等最基本的语法原则。如人们说话都需使用句子,句子的基本构造形式“名词短语 +动词短语”,就属于这类知识。 35.应用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学应用问题的语言学分支学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应用语言学包括面向人的和面向机器的语言学应用研究,如语言信息处理研究。狭义的应用语言学仅指语言教学研究。 32.发音部位: 发音

17、部位指发辅音时发音器官形成阻碍的部位。例如发辅音时,上下 唇形成对气流的阻碍,因此,双唇就是的发音部位。 33.向心词组: 向心词组是指整个词组的功能相当于词组的中心语功能的词组。例如偏正词组的功能与中心语相同,“木头房子”等于“房子”,“仔细看”等于“看”,就是向心词组。还有动宾词组、动补词组、联合词组等也是向心词组。 34.音节文字: 音节文字指全部字符只跟语言单位中的音节相联系的文字。例如日文的假名每一个字符代表一个确定的日语中的音节,而且同一个音节只由一个假名字符来表示,是典型的音节文字。 35.第二语言教学: 第二语言教学指母语教学之外的外语教学,包括第 二外语、第三外语等的教学。例

18、如我国学校教育中的英语教学,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普通话教学。 32.音素: 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例如,汉语普通话的出 hn sh)(电视 )可以切分为 d i a n sh i 五个单位,它们已不能从音质角度继续进行切分,所以它们都是音素。 33.基础方言: 一种语言的共同语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某一个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作为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叫作“基础方言”。所谓作为共同语的基础指共同语的语音、语汇和语法系统主要来自基础方言。例如,意大利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是多斯岗方 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是北方方言。 32.韵律特征: 韵律特征指的是语音中除音质特征之外的音高

19、、音长和音强方面的变化。从音位层次上看,音长的变化可以构成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长短音;从音节层次上看,音高的变化可以构成声调;从音节组合层次上看,音强等因素的变化可以构成轻重音;从语句层次上看,音高、音强、音长等因素的变化可以构成语调。 33.语系: 是根据语言间有无历史同源关系(亲属关系)划分出来的语言类别,是语言谱系分类中最大的类。凡是有历史同源关系的语言都属于同一个语系。例如,汉语与藏语、壮语、苗语、瑶语有历 史同源关系,都属于汉藏语系;英语与德语、法语有历史同源关系,都属于印欧语系。 34.文化局限词语: 由于每个民族的历史传统、生活环境、风俗习惯等的不同,往往都有一些比较独特的词语。例如

20、汉语里的“窝头”、“馒头”、“筷子”、“京剧”都是中国所特有的,在很多民族中没有相应的事物对应词,只得把“馒头”译成“ Steamed bread(气蒸的面包)”把京剧叫做“ Peking Opera(北京歌剧)”。而很多外来语如“ hot dog(热狗)” 、“沙拉( salad)”、“芭蕾( ballet)”等在汉语中也找不到对应的词 ,只好采用直译或音译。这样的词语就是所谓的“文化局限词语”。 35.中介语: 外语学习者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建立的一种既不同于母语又不同于所学外语的语言系统。类似儿童在某些阶段的语言,即不断地从母语向外语靠近的语言形式,在学习初期发展较快,越到后期发展越慢。中介

21、语是只属于个人的语言系统。 31.什么是 词法 手段 ?简要说明词法手段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答:词法手段是通过词的变化形式表达语法意义的手段,词法手段主要包括词形变化、词的轻重音、词的重叠三个小类。 34 什么是合作原则 ?简要说明合作原则的具体内容。 答:合作原则指在 言语交际中,为确保交谈双方互相配合而遵守的语用规则。主要包括质量准则、数量准则、相关准则、方式准则。 35.复合词可以分为哪几类? 复合词是词根语素加上词根语素构成的词,它有五种 类型:陈述式、偏正式、支配式、并列式、补充式。 35 举例说明 合成词 三种构词类型的特点。 答:合成词是由两个以上构词语素构成的词。合成词通常有三

22、种构词类型:第一类复合构词,由词根和词根构成词的方式叫复合构词。第二类附加构词,由词根和词缀构成词的方式叫附 加构词。第三类重叠构词,由同一个词根重叠构成词的方式叫重叠构词。 33 简要说明礼貌原则的具体内容。 答:礼貌原则是指出于相互尊重的需要,交谈双方在言语交际中应该遵守的语用规则。具体内容包括三条准则:一是得体和慷慨,要求回话中尽量避免有损于他人和有利于自己的表达;二是赞誉和谦逊,要求在会话中尽量少赞誉自己,多赞誉对方;三是一致和同情,要求在会话中尽量减少或避免与对方出现分歧和对立,增加相互的一致性和共同点。 35什么是成词语素 ?什么是不成词语素 ?分析下面这句话中所包含的 成词语素和

23、不成词语素 : 她宛然是那么一块纯 然温润的碧玉。 答:可以直接成词的语素是成词语素。不能独立成词的语素叫不成词语素。 成词语素:她,是,那,纯,一,块,温,的,玉。不成词语素:么,宛,然,润,碧。 34.举例说明什么是组合关系,什么是聚合关系。 答:组合关系是指语言单位之间的组合,组合关系又叫句段关系,组合关系是一种线性序列,体现为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也体现在相互关联语言单位组合而成的整体中。组合关系一般又称为句法功能。在组合的同一个位置上可以相互替换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可以联想起来的关系中 ,它们自然地聚合成类,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聚合

24、关系,又称为联想关系。聚合关系在组合关系中分析和体现出来,组合在聚合中寻找材料。聚合关系中的成员往往具有相同的功能。 30 比较“行为”和“行径”两个词语词义的异同。 答:这两个词语共同的意义是指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不同的是:“行为”可以指好的活动,也可以指坏的活动,是中性词;“行径”只用来指坏的活动,是贬义词。 35 简述语言和民族的关系。 语言和民族有密切关系。 民族是因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认同感而形成的。 多数情况下一个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语言因此成为民族的重 要标志。但语言不是识别民族的可靠标志。现代社会中,同一民族使用多种语言、不同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的现象到处客观存在。

25、 31 简述语言发展演变的不平衡性。 ( 1) 语言系统内部的不同组成部分与社会变化发展的联系紧密程度各不相同,其发展速度不一致。 ( 2)同一语言现象的发展速度、发展方向在不同的地域内也可能不一致。 32 简要说明 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 的关系。 答:语法形式是能够表达某种语法意义的形式。语法意义是由语法形式表达出来的意义。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 36 简述各级 语法单位 之间的关系。 答:语法单位通常分为语素、词、词组和句子四级 。语素是构词单位,词可以构成词组,词是造句单位,词和词组又构成句子。 33 简要说明人的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分工及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答: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左半

26、球掌管右半身动作,右半球掌管左半身动作;左半球掌管语言及与语言相关的抽象思维活动,右半球掌管与语言没有必然关系的直观思维活动。 34 简述语言遗传机制的主要内容。 答:语言遗传机制的主要内容是大脑相关部位控制语言功能时,一部分是人先天具有的本能的知识,叫语言能力知识或普通语法,是全人类语言所共有的,是通过生物进化和遗传获得的知识。另一部分叫语言运用知识或个别语 法,是人出生以后再一定的环境下通过学习掌握的。人以大脑中的普遍语法为内因基础,以所处的语言环境为外因条件,最终才获得完整的语言知识和具有完备的语言能力。 36 说明语言符号任意性的主要内容。 答:语言符号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

27、亦即语言符号的声音和意义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它们的结合是任意的,是约定俗成的结果,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不可论证的。 37 举例说明语流音变的主要类型。 答: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可能由于临近音的影响,或自身所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这种现象叫语流音变 。语流音变的主要类型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和增音。 38 举例说明近义词之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第一,近义词之间的差别可以表现在理性意义上,其所指范围、强调的重点或方面,达到的程度以及搭配习惯都可能不同。第二,近义词之间的差别可以表 现在附加色彩上,其感情色彩、语体色彩以及使用范围等可能不同。

28、38 举例说明 语义 角色的类型。 词义角色是根据谓语和变元之间不同的关系所分出的变元的类型,常见的语义角色有:施事,表示动作行为的发出音;受事,表示动作行为的承受者;与事,表示动作行为的间接对象;工具,表示行为动作所凭 借的工具、材料或手段;结果,表示由动作行为而产生的事物;处所,表示动作行为发生或所及之处。 34.简述儿童语言获得的过程。 一般经历 6 个阶段:非自控阶段、咿呀学语阶段、单词阶段、双词阶段、简单句阶段和成人句阶段。 37.举例说明归纳音位的原则。 ( 1)对立原则。处在对立关系中的音素都具有辩义功能,因而分属不同的音位。 ( 2) 互补原则。处在互补关系之中的几个音素在相同

29、的语音环境里互相排斥,不能起区别意义的作用,可以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 ( 3)语音相似原则。处在互补关系之中的几个音素语音相似,音质差异可以从各自出现的语音 环境中得到解释,可以归并为一个音位。 30 人们无法从汉语普通话“桃和“花”的语音形式( to 和 hu)推知这两个语言符号的意义,却可以在知道“桃”和“花”意义的基础上推知语言符号“桃花”的意义。请根据语言符号的性质对这种现象作出说明。 ( 1)初始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音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完全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是不可论证的。“桃”和“花”都是初始语言符号,它们的语音形式与语义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音义的结合没有什么道理可

30、言,人们当然也就无法从它们的读音推知它们的意义。( 2)复合语言符号由初始语言符 号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而成,所以并非完全任意,而是可以论证的,有一定的理据可言。“桃花”是一个复合语言符号,由初始语言符号“桃”和“花”按照汉语的修饰结构组合而成,这种组合是有规律的,因为类似的组合大量存在,如“梅花”“树叶”“车轮”等,根据这种组合规律和“桃”、“花”的意义,就可以推知“桃花”的意义。 31 举例说明基本 语汇 的重要特点。 ( 1)基本语汇产生的历史长。很多属于基本词汇的词千百年前就已经有了。如汉语的“人、天、水、火、大、生、一、二”等,从甲骨文时代到现在三千多年一直在使用。 ( 2) 基本词汇

31、使用的范围广。基 本词汇一般都是表示基本事物、动作、性质状态和语法关系的词,不论什么时代、什么人在日常交际中都经常要使用。如汉语中的“水、火、吃、好、大、的、了”等。 (3) 基本词汇构词的能力强。基本词汇中除代词和虚词以外,大部分词都往往成为构成新词的基础语素。如汉语的“山”可以构成“山村、山峰、山洞、山参、深山、山野、山水、山穷水尽、这山望着那山高”等二百多个词和语。 35.一般 语汇 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答:一般语汇:语汇中除去基本语汇以外的那一部分,包括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新造词等。 方言词:一般说的汉语方言词指相对 于已经成为全民通用语汇的词语来说,那些本来只在方言地区通行,进入

32、共同语不久,并且被全社会接受和比较广泛使用的词,才叫做方言词。 古语词:是指古代就已经产生,但又不算基本语汇,现在只是偶尔还使用的词,是一般语汇的一部分。古语词又包括两小类:历史词语和文言词语。 外来词也叫借词,即一种语言从外族语言中翻译或借用的词语,这也是一般语汇的来源之一。各种语言的语汇中都大量吸收外来词。 新造词:又称新词,指过去没有而新创造出来的词,这是一般词汇最重要的来源; 32 科学实验是如何发现 思维 可以先于 语言 而产生和脱离语言而存在的证据的? ( 1)从人类的系统发生学来探索。人和猿的区别在于前者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制造工具这种行为本身就意味着必须有相当高的思维水平。现在

33、的研究证实,最早的人类在三百万年前就已经出现了。但是据现代解剖学对三十万年前到五万年前早期智人头盖骨的声道模拟分析,那时的人还不能发出最简单的元音,那时人类至少还没有有声语言。 ( 2) 从人类的个体发生学来推测。儿童一般在两岁前还没有掌握语言,但婴儿从五个月开始就能根据颜色和形状区别物体。科学实 验还表明,儿童在没有掌握物体类名的情况下,就能够将图片上的一些物体按类归堆。这事实上已经是一种抽象的思维过程,而这一过程并没有借助语言。 ( 3)从失语症的病理学研究和先天聋哑人的思维状况来推测。患失语症的人由于大脑左半球的语言中枢受损,不会说话或说话很困难。但实验证明,他们的思维能力不一定因此受到

34、影响。实验也证明,先天聋哑人在没有任何语言能力的情况下,仍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 35 结合实例说明非理性意义在词义构成中的地位以及非理性意义的类型。 答:地位:( 1)词义是词的语音形式所表达的内容,它即包括人们对一定 对象的概括反应,又包括人们对一定对象的主观态度和其他附加色彩。因此,词义可以 说是由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构成的。 ( 2)词的理性意义是词义的基本的和核心的部分,词的理性意义是通过人的抽象思维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各种对象的概括反映而形成的。词的非理性意义是附着在词的理性意义之上的,本身并不能独立存在,因此它又叫做词义的“附加色彩”。 类型:词的非理性意义主要有三种类型:感

35、情色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 ( 3) 感情色彩,即词义所带有的对现实对象的主观态度。主要有褒义色彩和贬义色彩。褒义色彩表现的是对词义反映对象的肯定、 赞许、喜爱的态度;贬义色彩表现的是对词义反映对象的否定、贬斥、厌恶的态度。如“爱护”和“庇护”都有保护的意思,但前者含褒义,后者带有贬义。 ( 4) 语体色彩,指某些词语只用于或常用于某种语体之中,就会带上这种语体的色彩。主要有口语色彩和书面语色彩两种基本类型。如“脑袋”和“头颅”都指人的头部,前者用于口头,后者见于书面,二者语体色彩不同。 ( 5)形象色彩,指由词内部的组成部分所引起的对事物视觉形象或听觉形象的联想。比如,同是描写黄颜色,“杏

36、黄”会使人联想到杏的颜色,“金黄”会使人联想到金子的颜色,这种对事物具体形象 的联想就是词的形象色彩。 36举例说明双语现象的性质以及双语同 语言转用 的关系。 答:( 1)双语现象是指某一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的社会现象。双语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不是指个别人使用双语的现象,如单语社会里可能有个别会两种语言的翻译人员,而是指一个言语社团的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双语并用的现象。 ( 2) “双语现象”和“双语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指的是社会上实际使用双语的情况,后者指的是某个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两种语言或多种语言并用的制度。在一个单语制的国家内,社会的双语程度可能很高。如菲律宾的官方语言是菲律

37、宾语 ,但整个社会既说官方语言又说土语、既说官方语言又说英语或西班牙语的双语现象十分普遍。在一个双语制的国家内,社会的双语程度也很可能很低。如比利时实行双语制,讲佛兰芒语的主要在北部,讲法语的在南部,能够双语并用的人比例并不高。 ( 3) 语言转用指一个民族的全体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而换用另一民族语言的现象。语言转用是一个从单语到双语,再由双语到新的单语的过程。双语是语言转用必然要经历的发展阶段,因为只有双语这种形式才能保证在语言转用的过程总,不会造成语言使用的中断。如我国的土家族、畲族、仡佬族、满族等少数民族在转 用汉语的过程总,毫无例外都经历过一个双语程度很高的阶段。 ( 4)双语

38、现象并非都会导致语言的转用,一个民族兼用其他名族语言的双语现象可能长期、稳定的存在下去,因为语言转用的发生还要受到民族文化、民族心理、聚居程度、历史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如我国的白族早在隋唐时期就已有不少人兼用汉语,但至今仍处于比较稳定的双语阶段。 36 简述偏正词组的类型。 偏正词组有两个类型,一种是以词体性词语为中心语的定中偏正词组,一种是以谓词性词语为中心语的状中偏正词组。 30 为什么说“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跟语言学家研究的语言不完全是一模一样的” ?结合实例予以简要说明。 答:( 1)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口头交际行为,有了文字之后,语言就有了第二种客观存在形式

39、,即书面语,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可以直接观察到。( 2)语言学家研究的是经过主观概括和不同程度上理想化和简单化了的语言。词典中记录的词汇,语法书中描写的语法成分和语法格式都是经过主观概括的抽象实体。例如,汉语中的动词“走”,不同的人说出来,发音不可能完全一样,用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也会存在各种细微差别,但这些发音冉、意思有异的“走”在语言学家看来是同一个语言成分,这显然是主观 概括的结果。可见,语言学家研究的语言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31 不同语言在音节结构方面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结合实例予以简要说明。 答:( 1)不同语言音节结构类型常有不同。音节结构可分为 V、 C

40、-V、 V-C、 C-V-C 等四种不同结构类型。我国的彝语、哈尼语、纳西语等,只有开音节,没有闭音节;而汉语、英语等不仅有开音节。而且有闭音节。 ( 2) 音位在音节内占据的位置常有不同。比如汉语普通话辅音音位 /t/只能出现在音节开头的声母位置,不能出现在音节的末尾;而英语中的辅音音位 /t/既可以出现在音节的开头, 还可以出现在音节的末尾。 ( 3)音节内容音位的扩展能力也会存在一定差异。比如英语音节内部的辅音有时可以扩展,存在两个甚至三个辅音相连的情况;汉语则没有两个或几个辅音相连的辅音群。 35根据 语法 研究的不同目的,可以从“历时语法和共时语法”、“教学语法和面向信息处理的语法”

41、、“普遍语法和个别语法”三个方面建立语法规则。举例说明三个方面语法规则的两个部分之间的区别。 ( 1)“历时语法和共时语法”是根据语法研究的不同材料来区分的。历时语法指从语法发展变化的角度纵向地、动态地研究语法,研究重点是某些语法现象在特定时 间过程中产生和消失的原因和规律,共时语法指从某一时期存在的语法现象角度横向地、静态地研究语法,研究重点是某一语言在特定时间过程的某一点上的语法表现形式和语法规则系统。 ( 2)“教学语法和面向信息处理的语法”是根据语法 研究的不同用处来区分的。教学语法研究的结果面对的是人,即建立一套用词造句的语法规则体系用来进行语法教学。面对信息处理的语法也称为计算机语

42、法,研究结果面对的是机器,即建立一套可以自动识别和操作的语法规则体系用于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 ( 3)“普通语法和个别语法”则是根据语法研究的不同理论意义来区分的 。普通语法指对人类语言的语法共性的研究,其意义在于发现人类语言中共同的语法机制。个别语法指对个别语言语法的研究,既包括某一语言的语法系统,也包括研究一种语言与其他语言不同的语法特点和差异。 34.简述外语教学中语言迁移现象的特点。 学外语的人的母语叫“来源语”,所要学的外语叫“目标语”。作为来源语的母语对作为目标语的外语会产生影响,这就是语言迁移。其中积极的影响叫正迁移,消极的影响叫负迁移。语言迁移既包括语言本身的语音、语汇、语法、

43、语义等方面的影响,也包括语言之外的思维模式、文化传统、社会历史等方面的影响。 36.简述 词形 变化的四种情况。 词形变化:通过词的形态变化产生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主要包括附加、屈折、异根和零形式四种情况。 附加即在词的前面、中间或后头加词缀。屈折即词的内部发生语音的交替变化。异根即换用不同的词根构成相同意义的词。零形式即相对于词形变化的词的原形形式。 31 汉语存在大量同音词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同音词一般不会妨碍交际 ? (1)汉语同音词多,有以下三个原因:(一)语音偶合。汉语普通话的音节数量上声调也不过一千多,而词的数量要大得多,这就难免有大量的同音现象了。(二)历史音变。古代原本不同音

44、的词,如 “十”和“实”,后来就变得同音了。(三)词义的分化。例如“速度快”的“快”和“人心大快”的“快”,是出自一个多义词的同音词。 (2)同音词的大量存在一般不会妨碍交际。在交际中可以利用语境或上下文的提示确定某个词语的意义,进而排除产生歧义的可能,达到正确理解的目的。 35 举例说明语言规范化的目的、性质和原则。 ( 1) 语言规范化的目的就是要为共同语确定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标准。消除共同语使用中的分歧混乱现象,维护其统一性,使其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例如,字母词的大量使用就是现代汉语规范化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 2) 语言规范的 推行,一般不是或主要不是一个强制性的过程,而

45、是一个通过倡导、宣传来引导社会公众自觉遵守的过程。例如,有些人将“法国”的“法”念做去声,这是不规范的,但不能用行政的、法律的强制性手段去纠正,而只能通过教育的普及和大众传媒的影响等手段去引导。 ( 3) 语言的发展变化需要规范的约束,反过来,语言的发展也要求语言的规范是发展的,而不能是一成不变的。例如,汉语中“被”字句原本通常用来表示不如意的事情,但现在也常常用来表示如意的事情,语言发展了,语言的规范也需要随之发展。 ( 4) “约定俗成”是语言规范化的重要原则。语言是一种社会习惯 ,在语言规范化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新兴成分和用法在社会公众中的接受程度,如果它们在社会上已得到普遍认可,就应

46、该承认它们是规范的。例如,过去认为“曝光”的规范读音应为 puguang,但后来人们都读作 baoguang,就应该承认这种读音是规范的。 36 结合实例说明语义场的系统性和层次性。 ( 1) 一个语义场实际上就是一个局部的词义系统,某个词义的变化或词语数量的增减,会导致意义领域的重新划分和分配,从而引起系统中其他词义的变化。比如,先秦时代,“牙”指两旁的牙齿,“齿”指中间的牙齿,后来“齿”退出了口语交际领域,“牙”便 扩大了自己的意义范围,指所有的牙齿。 ( 2) 不同语义场的系统性有强弱之分。一般来说,一个语义场的意义领域恒定越封闭,词义之间的相互规定、相互制约的作用也就越明显;反之语义场

47、的系统性就比较弱。例如“家用电器”语义场的意义领域是开放的,这个语义场内随时都可能出现新的成员,而这种新词语的出现不一定会引起其他词义以及词义之间关系的变动。 ( 3) 语义场还具有层次性。若干较小的语义场可以集合成较大的语义场,若干较大的语义场可以集合成更大的语义场。比如“卡车、轿车、吉普车”可以构成“汽车”这个语义场,“汽车”又可以和“火车”、“ 自行车”等构成“车”这个较大的语义场,“车”还可以和“船”、“飞机”等构成“交通工具”这个更大的语义场。 35.简述划分 词类常用 的三个标准。 ( 1)根据词形变化来确定词类,即形态标准。这种标准对形态变化丰富的语言适用。 ( 2)根据词的意义

48、来确定词类,即意义标准。 ( 3)根据词的聚合位置来确定词类,即分布标准。词类本质上就是这种聚合关系的类。 功能分布的标准最具普遍性,而且是反映词类聚合关系本质的特征,是词类的本质属性。 36.举例说明汉语 句子类型 可以按层级分成哪些小类。 ( 1)根据主谓形式给句子进行结构分类 ,就是句 子的句型类。因此最主要的句型大类就是分成完全主谓句和不完全主谓句、非主谓句两大类。举例略。 ( 2)具有主谓词组形式的句子就是主谓句,下面又可以分出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名词谓语句和主谓谓语句。不具有主谓形式但又可以补出省略成分构成主谓句的是不完全主谓句,不具有主谓形式又不能或不需要补出省略成分的是非

49、主谓句。举例略。 ( 3)动词谓语句是最主要的主谓句类型,它还可以分成若干更小的句型类。例如,可以先分成无宾语句、带宾语句;带宾语句又可以分成带谓词宾语句和带体词宾语句;带体词宾语句又可以分成带单宾语句 和带双宾语句。 42.举例说明口语和书面语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 1)口语和书面语是语言的两种客观存在方式。 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口语,第二种客观存在形式,是书面语。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 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书面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 任何一种语言总是先有口语,后有书面语。对于一个语言社团的具体成员来说,口语是最常用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例如有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复习参考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