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选择:就地转移模式摘要: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主要有就地转移模式、异地转移模式,两种模式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交替出现。不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模式带来了相应的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但是仍存在一些弊端。此外,就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而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逐渐以就地转移模式为主。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就地转移模式;异地转移模式 一、引言 刘易斯提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两个不同的经济发展部门,一个是生产率较高的现代工业化部门,一个是生产率比较低下的传统农业部门。传统农业部门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且劳动力边际生产率为零甚至为负。农村剩余劳动
2、力不断由边际生产率低下的农业部门向边际生产率较高的工业部门转移,直到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被现代工业化部门全部吸纳为止。这时,农业部门摆脱了沉重的剩余劳动力的负担,边际生产率随之提高,进而促使农业部门发展,达到工农业部门的发展平衡。 拉尼斯和费景汉针对刘易斯模型的不足进行了修正和发展。和刘易斯模型一样,他们也假定农业部门存在大量的无限供给的剩余劳动力,不同的是,他们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转移与工农业部门之间的发展联系起来并将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传统的农业部门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为零或接近于零,现代工业部门可以在较低的工资水平上从农业部门得到无限的劳动力。第二
3、阶段,现代工业部门吸收的劳动力达到一定的数量后,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开始下降,造成农业部门的劳动边际生产率升高。此时,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有所提高。第三阶段,在现代工业部门持续吸纳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的过程中,传统农业部门的生产率会得到不断的提高,直至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被吸收殆尽。 托达罗认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决策主要与两方面有关:第一是城乡实际收入差距;第二是在城市找到工作的概率。所以,农村劳动力的迁移决策是由城乡的预期收入差距决定的,而这种预期收入是通过迁移者的收益与成本的差额乘以城市就业率得出的。托达罗的核心思想是:(1)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取决于预期收入;(2)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
4、构决定了城乡收入的差距,导致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造成了失业问题严重;(3)应通过农村和农业自身的发展,增加农民就业机会,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刘易斯模型和拉费模型主要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工业转移。托达罗的人口流动模型强调以农村自身的发展来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我国学者在上述发展经济学经典理论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主要表现为就地转移模式和异地转移模式。 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的转变历程 第一阶段:1978-1988 年,改革开放后的起步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还处在起步阶段,基本上以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和乡镇企业的发展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家庭联
5、产承包责任制确立的同时,国家还实行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在确保粮食产量稳定的前提下,开展农、林、牧、副、渔业多种经营,鼓励农民发展商业、服务业等个体经济,活跃农村经济市场。此外,在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下,80 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据计算,1984 至 1988 这 5 年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5566 万人,年均增长率为 23.11%,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化率由 1984 年的 11.9%提高到1988 年的 21.5%。这段时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起步发展阶段,农业结构调整和乡镇企业已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力量。 第二阶段:1989-1991 年
6、,转移低潮期。在这一阶段,乡镇企业的优势逐渐减弱,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速度减缓。80 年代初经济建设的高速增长导致了经济运行过热,社会供需结构矛盾突出,工农业比例失调,通货膨胀严重。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国家决定用 3 年的时间进行经济整顿,调整经济规模,改革企业结构,减少新增投资。乡镇企业的人数由 1988 年的 9545.45 万人,下降到 1989 年的 9366.78 万人,再下降到 1990 年的 9264.75 万人。在 1989 至 1991 的 3 年间,农村剩余劳动力累计转移 296 万人,平均每年转移 99 万人,平均每年仅增长 1.1%,出现了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率的低
7、潮期。 第三阶段:1992-1997 年,飞速转移阶段。在这一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且异地转移速度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并一度超越就地转移。1992 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掀起了经济发展的新一轮高潮。此时是我国国民经济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阶段,尤其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地向东部沿海地区转移,出现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省际区域间转移。同时,国家鼓励农民进入小城镇就业,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第四阶段:1998-2004 年,缓慢稳定阶段。在这一阶段,虽然农村
8、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放缓,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数量还是很大并以异地转移模式为主。以 1999 年和 2003 年为例,这两年异地转移人数累计突破 1 亿和 1.5 亿,而就地转移人数仅为 3000 万左右。国有企业的不断深化改革,造成城市下岗人数持续增加。为了缓解城市巨大的就业压力,各地政府奉行城镇保护主义,限制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人为地提高农民工转移成本,农民工非农就业环境恶化。乡镇企业的发展也受到了重大的影响,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逐渐下降。这段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缓慢,1998 年劳动力转移增速为 0.6%,1999 年只为 0.4%。第五阶段:2004 年至今,快速转移阶段。在
9、这一阶段,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和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实施,滞后长达 10 年之久的就地转移模式开始复苏,与此同时,劳动力异地转移数量仍然很大。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模式中,国家逐渐开始着重强调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模式,通过加快推进小城镇的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使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三、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模式 及其存在的问题 1.就地转移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就地转移模式是指在不发生地域转移的前提下,通过农业产业化和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进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模式是以乡镇企业为主要载体,乡
10、镇企业的发展有其局限性。首先,乡镇企业布局分散,导致了转移要素的封闭性。其次,乡镇企业与城市企业的同构性严重。最后,乡镇企业与农业发展不衔接。乡镇企业的发展没有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和农村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严重阻碍了乡镇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2.异地转移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异地转移模式是指农村人口以就业为目标,长期或短期地离开自己的户籍所在地,以向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转移为主,就业领域发生变动的一种迁移行为。异地转移模式中出现的问题如下: 第一,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难解决。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大中城市转移的就业模式中,逐渐孕育出了“农民工”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 “农民工”进城
11、以后,他们的社会角色、资源获得途径及空间位置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是, “农民工”享受不到与城市居民同等待遇和各种社会保障政策,他们长期生活在城市却不被城市接纳,被“边缘化” ,成为漂泊不定的流动人口。 第二,减缓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需求。一方面,城市下岗职工增多,城市自身不断高涨的失业率阻碍了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要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转换,以资金、知识、技术等资本密集型产业代替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一般劳动力的需求大量下降。随着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会不断的提高,会进一步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第三,农村社会“空洞化”
12、现象严重。一方面,农民工常年在外,只有在农忙季节或春节等大型节日的时候回家,他们的父母、妻儿留在农村老家,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家庭” ,引发了一定程度的农村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长期大量的异地转移造成了农村劳动力资源严重缺乏。 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模式的路径选择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表现为就地转移模式和异地转移模式。农村剩余劳动力长期的异地转移积累了不少的矛盾,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规律和东部沿海地区实施的“产业转移”战略也显示了就地转移模式的趋势。本文从三个方面提出实现就地转移模式的路径选择。 1.加快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探索农业与工业的衔接。大力
13、促进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工业化发展。农村是以农业为主,其与城市工业化的不同之处就是要发展与农业相关联的工业化。首先,通过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业多样化经营,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效益;其次,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促使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发展相结合,延伸农业产业链,推进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 2.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推进乡镇企业集中。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推动小城镇发展,逐步将小城镇发展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同时,要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提高基础设施利用率,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加强乡镇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乡镇企业
14、向小城镇聚集的规模效应可以进一步带动小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会进一步促进小城镇的发展,小城镇的发展反过来也为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 3.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随着东部沿海地区原有资源优势的丧失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转换,使得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利益也越来越低。因此,将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有承接能力的、土地和劳动资源丰富的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是东部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经济发展欠发达的地区,尤其是中西部省份,要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抓住产业转移的契机,积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模式发生变化,逐渐由异地跨区域转移向省内就地转移模式转变。 参考文献: 1周正宾.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2江宗德.城乡统筹视角下我国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 3段均,高定伦.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调整:成因和涵义J.人口与发展,2011(01). 4惠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研究述评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4). 5庄晋财.西部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及其安置模式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3(09).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