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及途径探析摘 要:中国是一个农民占很大比例的国家,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的基本问题。以和县为例,通过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困境,进而提出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为农民增收和实现中国城镇化建设谋求出路。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7-0071-03 中国是世界上农村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均耕地面积不足 1.5 亩,不及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 1/3,许多农民正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了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还阻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2、,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是中国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本文以和县为例,探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和县地处皖东,濒临长江,隶属马鞍山市,与南京、芜湖山水相连,南京长江三桥、芜湖长江大桥和马鞍山长江大桥以及规划中的更多过江通道,使和县与上述城市主城区联系更加紧密。和县距省会城市合肥也只有 120 公里,是南京都市圈、合肥经济圈和皖江城市群的交叠之地,淮南铁路、合芜高速公路、合马高速、巢宁公路、滁芜公路以及规划中的沿江铁路和高速公路,长江宁芜高速航道等穿越境内,区位十分优越。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
3、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县农民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了尽快地脱贫致富,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不再安于传统农业经营带来温饱的现状,纷纷外出务工,实现农村这些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 一、和县农村劳动力的现状 截至 2011 年底,和县国土面积 1 319 平方公里,户籍人口 544 495人。其中,农业人口 459 315 人,占全部人口的 84.4% 。 从年龄结构看,和县人口中 1860 岁的占总人口的 62.9%,因而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 从劳动力素质来看,和县劳动力总体受教育、培训的年限少,素质不高。据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县常住人口中,接受大学(指大专以上)教育的 5 513 人,占 0
4、.93%;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 29 758 人,占5.03%;接受初中教育的 173 436 人,占 29.32%;接受小学教育的 245 949 人,占 41.58%。其中,绝大多数农民只接受初等及以下教育。因此,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普遍较低。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 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来看,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发展步伐加快,新产品、新技术、新农艺也得到迅速地推广,单位劳动可以创造更多的农产品。此外,改革开放以来三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比例下降,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必然要求从农业部门转移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到其他部门。
5、从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来看,2010 年以来,和县的沿江大片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传统农产区被国家、省、市、县规划为重点进行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的城市化地区,造成大批拥有丰富种植技术的农民失地和农业生产资料的闲置,使本来就人多地少的矛盾更加尖锐。从人均占有土地来看,和县人均耕地面积 1.1 亩,低于全国和安徽省平均水平。另一方面,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第二、三产业比重不断提高,流通、消费、建筑、教育和其他服务性领域需要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这些行业的工作。 从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和收入的差距来看,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国家,城乡经济长期发展不平衡,农民和城市居民收入差距明显。作为以种植业为
6、主的农业,由于自身的弱质性和生产过程的特殊性,在整个再生产循环过程中面临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等许多风险。辛勤耕耘未必就有美好的收获,而高收成也不一定带来高收入, “增产不增收”的现象普遍存在。2012 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24 565 元,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 7 917 元,前者是后者的 3.1 倍,基尼系数指数逐年增大,早已突破警戒线,为了改变贫穷落后的生活处境,追求现代城市文明生活,部分农民转移生产方式,开始走向城市寻找其他发展的机会。据统计,和县有剩余劳动力近 20 万人,有近 14 万人常年在外务工经商。 三、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城镇化发展
7、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是由于制度缺陷、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以及劳动者自身的因素,进城的农民在工作、生活、子女就学等诸多方面存在障碍,没有真正地融入城市社会,究其原因: (一)制度障碍 1.户籍制度。中国存在城乡二元制的户籍制度由来已久,虽然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但仍然没有打破两者之间的区别,城乡人口之间的不平等因素依然存在。长期以来,农民在中国不仅是从事农业产业人群的职业归类,更是一种具有等级差别的身份特质。农民和非农民存在着公民权利和社会福利明显的事实差别。 2.土地制度。中国农村实行的是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由于主体产权不清,农民土地权利不能分割,难以流通,农民户口一旦迁离他所属的集体,也就自动失去
8、了土地产权和增值的潜在利益,因此导致农民对土地也产生了严重的依赖,出现了“兼业”情况,农闲时纷纷外出打工而农忙时又返回农村,还有些农民虽然人进城了,户口还在农村,甚至在城市有了稳定收入的职业也不愿变为市民。 3.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以后称呼上有了一个显著的变化农民工,他们拥有农村户口却是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他们为城市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的同时却被社会保障制度无情地拒之门外。在养老保险上,大多数农民工只想到拿到现金维持生计,很少能与企业签订正规合同享受养老保障,在失业时,城市居民有失业补助,而农民工在失业期间大部分是靠过去的积蓄,亲戚朋友的帮助或是借钱度过,或是返回农村,很少有
9、特定的组织或措施来帮助他们。在医疗保障上,纵使有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但对于外出务工人员也常常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繁杂的异地报销制度增加了这些人的额外负担。在住房上,农民更是无缘享受政府的廉租房、商品房。 (二)经济发展水平 1.农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并且季节性明显,带动了农民也像候鸟一样呈现季节性迁徙。此外,由于和县处于濒临长江,每年六七月份由于受到天气影响,面临长江干流及滁河水位上升引起的内涝,农业生产也受到一定的影响,造成大多数劳动者不得不长时间停留在农业生产上,而一再拖延外出时间。2.小城镇发展的偏差。长期以来,小城镇建设缺少规划,急于求成,想一步
10、把小城镇建设成现代化的大都市,普遍存在自发性和盲目性,导致经济总规模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特色产业与支柱产业的支撑。更有少数地区人为圈地造城,追求业绩,热衷土地城镇化,没有实现人的城镇化,有城无人,有城无市,形成“空城” 、 “鬼城” ,使小城镇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蓄水池的功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三)劳动者自身因素 1.劳动者素质。据和县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当今劳动者与以前劳动者最明显的不同是接受过一定的教育,但高等层次的偏小,而且很多没有一技之长,无法适应现代的生产要求,有些行业虽然急需劳动者,但这些剩余劳动者因自身的原因却无法胜任。其次,劳动者自身接受再教育的意识淡薄,很多都是停留在传统
11、经验上,创新意识薄弱,很难找到新的就业门路和工作机会。 2.心理抵触。由于制度设计公平的缺失,城乡经济发展、人口素质和文化的差异明显,形成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不同的心理状态。城市居民一方面积极接纳进城农民作为廉价劳动力,让农民做自己不愿做的累活、脏活、险活;另一方面由于害怕农民进城加剧了劳动力市场竞争和安全感降低,造成了城市居民对农民的排斥和歧视。此外,农村居民习惯于传统的农村村居生活,恋土情结严重。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一)改革制度 1.改革户籍制度,实现“人的城镇化” 。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
12、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这就需要给进城农民以城市居民的待遇,彻底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逐步实现人口在城乡之间、城市之间的自由迁徙,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制度,改变进城农民因户籍在工作、医疗、子女的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受到的不平等待遇,在权利义务方面真正做到城乡居民在发展面前机会平等。 2.改革土地政策,规范土地制度。为统筹全乡,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切合实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的目标。首先各级政府要树立尊重农民财产的权利,在因政策性征迁时避免出现低价收购,高价卖出,农民权
13、益受损害的现象。其次,加快土地改革,要实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统一,农民可以依法合理地转让、承包或出售土地,非经法律行为不得剥夺,农民不管生活在哪里,只要没有依法让渡土地产权,可以继续分享土地收益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 3.完善社会保障,建立城乡统一的保障体系。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使农村劳动者摆脱土地是唯一保障的思想,可以避免他们往返于城乡之间,减少他们转移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社会的压力,如春节的民工潮,农民工工资讨要难等问题。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指出要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养老保险上,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在生活保障上,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
14、统筹制度;在社会服务体系上,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为进城务工人员解决后顾之忧;在城镇化进程中要对失去土地的农民给予和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要将进城务工人员也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全体公民都应该是社会保障实施的对象,要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地域性差距,打破城乡差别。 (二)发展县域经济 1.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开发延伸农业中的多条产业链,形成农业生产、加工、物流、销售、服务等项目。在农业内部吸收和容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和县利用独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发展蔬菜产业,初步形成生产、加工、物流、销售等环节的完整的产业体系。2012 年,全年
15、蔬菜总播种面积达 42 万亩,总产量突破 100 万吨,产值超过 16 亿元;根据马鞍山市 “北寿光、南和县” ,建设长三角地区最大的绿色蔬菜供应基地的目标,和县积极发展蔬菜种植基地和蔬菜加工基地。目前,蔬菜生产基地扩大, “国字号”蔬菜标准园已达 5 家;蔬菜精深加工发展迅速,加工企业已达 22 家,年蔬菜加工量约 7 万吨。随着和县蔬菜产业的发展,将吸纳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据统计,和县本地企业每年大约吸纳 6 万劳动力。 2.积极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第三产业,不仅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和县依据历史悠久、山水秀丽、名人辈
16、出、古迹甚多,文化旅游资源特别是温泉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发展温泉度假、影视基地、水上娱乐及企业训练拓展基地和旅游地产等综合温泉旅游项目。结合和县蔬菜产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发展蔬菜外延产品和农业观光旅游、休闲度假、采摘体验等旅游项目。此外,农村以商业流通为主的专业批发市场,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等快速发展对潜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较大的空间。 3.科学推进小城镇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的转移,加快了城镇化的进程,反过来,城镇化的发展又会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小城镇作为一定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为乡村之头,农村之尾,更加接近于农村。小城镇
17、和大城市相比生活消费水平低,农民进城的门槛和转移的难度与风险较低等优势。另外,进入小城镇,农民根深蒂固的“离土不离乡”观念能得到一定的缓解。根据中国现有国情,安置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最理想和最现实的途径就是加快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因此,必须对小城镇建设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加大和完善城市的住房、学校、医院、商场、道路、水电煤气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变传统的农村人居环境为现代的城区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对人口和产业的集聚和吸附能力,为城镇化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三)提高劳动者素质 1.发展教育培训。现在的劳动者都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但并不具备一技之长,因此加强对劳动者的职业技术培训至关重要。首先从劳动者
18、自身来看要树立想学、要学的学习态度,积极提升自我水平。再次从政府方面要高度重视对劳动者的技能培训。一方面可以从市场急需人才的角度出发,并结合地域优势,开展颇具特色的产业培训。另一方面,充分利用职业教育这一功能,据调查显示,和县于 2011 年成立和县职业教育中心暨安徽省和县就业技能定点培训机构 ,由政府出资给予补贴,并得到人社局等单位的支持,定期给“四类人员”培训,在极大地提高这些人劳动技能的同时,还传授他们劳动守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对农民市民化的心理认同。通过网络、电视、电台、报纸等各种媒体,开展宣传教育,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到农民市民化对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业现
19、代化,加快城镇化进程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城市居民要对进城农民持开放、包容、接纳的心态,关心并帮助他们在城市的生活和发展;进城农民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主动接受城市文明,自觉融入城市社会。 和县作为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农业大县,在农村劳动力大量饱和的情况下,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实现这些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关系和县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关系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关系农民的切身利益,只有从多方面考虑,特别是加强小城镇建设,才能有效合理地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参考文献: 1 刘来吉.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困难与对策J.价格月刊,2001, (9). 2 陈佳琳.现阶段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 (3). 3 张晔.论农村劳动力转移难的原因及对策J.农民问题,2006, (2). 4 刘灵芝.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2004, (7). 责任编辑 陈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