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性别文化型塑中的教育机制探究.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662930 上传时间:2019-03-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性别文化型塑中的教育机制探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农村性别文化型塑中的教育机制探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农村性别文化型塑中的教育机制探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农村性别文化型塑中的教育机制探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农村性别文化型塑中的教育机制探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农村性别文化型塑中的教育机制探究摘 要:教育作为型塑当下农村性别文化的一种重要机制,主要是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大众传媒对传统性别文化进行代际传递和横向渗透来完成其使命的。家庭教育侧重传递性别文化中的行为系统,学校教育侧重传递性别文化中的知识系统,而大众传媒则侧重传递性别文化中的价值取向系统。 关键词:教育机制;型塑;农村;性别文化 中图分类号:F3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5-0137-02 一、问题的提出 性别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先进性别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发展,反之,落后性别文化对个体和社会的发展都是一种桎梏。当前,农村不平等的性别文化制约着农村妇女

2、的解放与发展,也在很多方面对男性形成了束缚与羁绊,并严重阻滞着和谐农村的建设进程,故重塑农村性别文化已成必行之势。 一般而言,对一个问题的解决,首先需要弄清其存在机理与形成机制,之后才能对症下药。基于对农村性别文化形成过程本身的考察,笔者发现,建国以来农村性别文化虽几经演变,但其实质仍与以男尊女卑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性别文化一脉相承,在诸多方面和很大程度上乃是传统性别文化的延续、回归或变革。而在此过程中,政府、市场、习俗、教育等多重力量以不同的路径与方式参与其中,形成了当下之样态。本文主要着眼于教育这一力量,来解析农村性别文化的型塑机制。 二、教育机制:传统性别文化的代际传递与横向渗透 性别文化作

3、为一种观念文化,其形成、传播和传递,都离不开教育机制作用的发挥。传统性别文化观念之所以直至今天仍根深蒂固,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大众传媒对其进行的传递与渗透息息相关。家庭教育通过日常教化,侧重传递性别文化中的行为系统;学校教育经由组织计划,侧重传递性别文化中的知识系统,而大众传媒则借助信息交流,侧重传递性别文化中的价值取向系统。它们在对性别文化的型塑过程中既各有分工,又相辅相成、相互影响。 (一)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指家中长者(其中主要是父母)对子女所实施的行为和影响,而传统性别文化中的行为系统正是在这种行为和影响中被代代传递与继承。传统性别文化的行为系统主要是子女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行

4、为方式、习惯及其背后支撑的性别观念与性别制度等,它主要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与日常教化对孩子性别角色的型塑来完成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具有隐蔽性与无意识性。 一个个体早期的性别定向塑造是在家庭这一场所里进行的,且这种家庭教育的影响比后来所受教育的影响要大得多。弗洛伊德认为,个体性别定向的主要机制在于个体与同一性别的父亲或母亲的认同。一般而言,家长往往已经接受和认可了传统文化中关于男女角色的规范与定位,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进行遵守,对下一代产生的影响从他们还未出生就开始了。从最初的性别期待、出生日期的计算、给婴儿取名,以及之后的养育等一系列活动,他或她就已经被迫进入了一个分类系统中,这不仅给了孩子

5、一个性别标志,同时也告知了许多与孩子性别相关的行为规范与角色定位。 家庭性别教育属于一种潜移默化的经验教育,父母对此很少有自觉的认识和科学理论的指导,在性别教育的理念上遵循的是一种关于两性的刻板印象,即男孩应该是坚强的、竞争力强的、有控制力的,而女孩则是文静的、漂亮的、谦卑的。他们不仅按照这种社会文化模式严格规范自身的行为,还以此奖励或惩罚儿童的行为,且大多数家庭中父母自觉或不自觉地对不同性别的孩子采取着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养态度,子女的性别价值观就是在这种无意识的模仿、规避与教导中习得的,而这将会对其后来的行为选择与行为表演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传统性别文化的知识系统得以

6、代际传递的关键途径,与其他教育形式相比,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将生物性的“自然人”塑造为社会需要的“社会人” 。这就意味着传统性别文化作为一种先验性的存在,学校教育在传递文化与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在彰显主流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时,绝对无法做到无性别或者超性别,而是依靠文化化人的过程,通过教师自身的性别意识与教育行为、教材内容中的刻板印象、学校组织结构中的性别分配等,实现性别文化在代际之间的传递。 教师自身的性别意识与教育行为对男女学生的性别意识的形成和性别角色的定位有着深远的影响,而这些主要体现在课堂话语以及日常教育过程中由其言行举止所透露出的无形话语中。农村是传统性别文化最为根深蒂固的地方,因此在其

7、中小学教育中,多数出身于农门的教师的课堂言语里带有明显的性别刻板印象,总是有意无意地透露传统的性别观念。值得担忧的是,教师们往往意识不到自己头脑当中的性别偏见对课堂互动的影响。 教材在学生性别观的成型过程中亦起着重要作用。由于社会性别意识的缺乏,目前我国学校教材内容的编制上仍透露出明显的性别刻板印象,如学校教材文本中两性角色在量和质上存在严重的性别失衡和性别刻板印象。从数量上看,教材中女性出现次数所占比例一直远远低于男性。如此一来,学生从课本中获取的信息主要是男性的经历与成就,而对女性的经历与贡献了解甚少,其结果就会是学生逐渐形成男性优于女性的观念。从质量上看,教材中出现的为数不多的女性形象多

8、囿于传统贤妻良母形象,而少有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和富有时代气息的女性楷模。这无疑强化了社会中业已存在的性别刻板印象。 学校组织结构中的性别分工也是建构传统性别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中小学尤其是小学中,教师女性化现象显著,即女性教师在农村孩子的早期教育阶段较为集中,并且广泛地分布在各种科目当中,但随着年级升高,女性教师却相对集中在一些记忆性强的科目中,地位也越来越不及男性教师。与此过程相应的是,女性教师比比皆是的小学里,校长和管理者大多都是男性;伴着女性教师所任学科越来越受局限,男性教师的作用和地位却日益升高,且多分布在技巧性强、知识性和能力要求高的岗位上。这种组织结构容易给学生一种“女不如男”的性

9、别暗示,认为男性身居高位是正常现象,女性理应承担照顾小孩和辅助性的工作。由上观之,在学校教育中,知识传播者的教师、知识载体的教材与组织结构中的性别角色分工,均受到社会性别文化的深刻影响,带有男性霸权话语的深刻印记,它们已经、正在和将要通过一定的形式不断地复制、传播和强化着传统的性别观念和性别刻板印象。 (三)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虽不是传统意义的教育机构,但却产生着客观的教育效果,有“第三教育基地”之称,故本文将其列入教育机制的范畴。由于大众传媒的普及,传播信息的广泛性与深入性,它使受众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地认可、接受、内化主流的意识形态,从而不断地改变着自身的价值取向。当代社会的大众传媒既是一种

10、商业,也是一种文化,而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它都摆脱不了传统性别成见而存在,都是通过复制、传播、建构等手段传递着传统性别文化的价值取向系统。 在我国,大众传媒不断制造的女性形象具有双重性,或是传统的贤妻良母,或是现代的漂亮花瓶。一方面,女性新形象仍有传统女性的影子。在人们的观念中,女性一直是妻子、母亲、家庭主妇,是宽容、隐忍、贤惠的代名词,是一群只有依附男性才能生存的天生的弱者,而这一观点在大众传媒中得到了延伸和渲染。另一方面,现代的女性新形象虽也体现出时尚、前卫、自由、独立的特征,但这一特征多是以夸大女性的自然性而出现的,即所谓“性感美女” 、 “女人味”等。这种夸大女性年轻貌美的生理价值,使得

11、相当一部分女性每日花数时装扮自己,且在自认为身体某个部分“不合格”时毫不犹豫地进行“修整” 。这无疑是对健康女性形象的一种误导,是强化女性认可自己是“被凝视的他者”角色,更是女性社会地位下降的表现。 综上可见,大众传媒对性别刻板印象的这种认同,使得它所传播的社会文化传统、价值观念、道德准则等都会对受众造成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从而完成传统性别文化中“男尊女卑” 、 “男外女内” 、 “男人属于公共领域,女人属于家庭领域”等价值取向的再生产。 三、实施先进性别文化教育,重塑农村性别文化 重塑农村性别文化,构建农村先进性别文化,我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鼓励家庭教育领域中正确性别观念的树立。

12、一是父母应克服刻板性别角色意识,为孩子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不应给“果断机智、坚强勇敢、胆怯懦弱”等这些性格特征贴上性别标签,只要是孩子身上表现出的值得肯定的品质都要对其加以鼓励,培养孩子的双性化性格。二是父母在孩子婴幼儿时期应采取一致的抚养方式,忽略孩子社会性别角色差异,不要迫使孩子过早进入性别分类系统。三是父母应努力创建两性平等互助的家庭氛围,尽可能地避免典型女性化与典型男性化倾向,为孩子模仿社会性别角色行为提供榜样。四是父母在孩子青春期时,应淡化男女性别角色差异,使他们在性别角色模式上有更多选择。在对孩子未来的社会成就与职业选择上,父母应给予更多鼓励而不是以刻板性别角色来限制他们的选择和发

13、展。 其次,改革教学内容与课程,加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的社会性别意识培训。在教学内容与课程的改革中,应充分体现性别平等的原则。一是应把性别意识纳入到教师培训课程中,在高等教育相关专业中开设妇女学、社会性别与发展理论等课程。二是要改变教育者的传统性别观念,要求教育者自觉地把社会性别意识贯彻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与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三是要求学校正规课程中必须包括各阶层男女两性的不同经验,必须使男女学生在所学教材中更多看到女性正面、积极的形象。四是要把性别平等教育引进各级各类教育培训体系,力争把性别平等教育纳入各级各类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培训的范畴,推动先进性别意识进入党校与公务员培训中等,以增强教育

14、者、受教育者以至全社会的性别平等意识。 最后,发挥大众媒体的舆论导向功能,宣扬性别平等文化。媒体不仅仅是社会公共信息的传播者,还是意识形态的宣传者。媒体传播关于男女平等的信息,有助于帮助人们改善两性间不平等的关系,促进妇女发展和地位的提高。但媒体也是市场竞争主体的营利者,所以,我们看到有些大众媒体仍在继续宣扬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的封建思想、传统男女的刻板印象。更有甚者,还有一些媒体为追逐利润最大化,取悦大众,争取“被看” ,完全不顾其社会责任,将女性形象对象化、物品化、商业化。因此,我们应采取措施,不仅积极利用大众媒体对性别文化宣扬的正面效应,使其有效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功能,还要通过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形式,增强传媒机构从业人员的道德意识和社会性别意识,使其不因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忽视社会责任。 责任编辑 王 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