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资产配置绩效研究随着企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数量不断增加,做好企事业单位的资产配置工作,优化企业的资产管理成本,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首先对资产配置的相关理论进行介绍,然后,对国有企业资产配置情况进行分析,最后,探索如果进行资产配置优化以及加强绩效管理水平。希望能够为有关的管理人员提供一些帮助。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实现,国有企业传统的资产管理模式已经逐渐暴露出诸多的不足之处,并且,随着国有企业资产的不断增加,相应的管理工作难度亦是不断加大,以至于企业的资产配置不合理问题屡屡出现,严重地影响到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战略目标的实现,更不利用我国经济整体水平的提升。因此,加强国有企业
2、的资产配置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当前国有企业资产配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参考性建议。 资产配置以及绩效管理 (一) 资产配置 企业的资产配置主要分为战略性资产配置和财务性资产配置。主要是根据投资需求将资产在各个类别间进行合理分配,以实现最大利润的目的。 (二)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主要是指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为了更好地实现企业战略发展目标而进行的绩效计划制定、实行以及评价的过程,并且,在这一过程中,结合实际效果,不断进行绩效方法优化,以达到提升员工、部门工作效率的目的。 国有企业资产配置存在的问题 (一) 资产闲置严重,使用效率低 由于缺乏高效的资产配置管理方法,国有企业的资
3、产重复购买现象严重,并且,在使用过程中,缺乏规范化的管理模式,致使国有企业当中普遍存在资产闲置问题,并且,比例逐年上升。大量的国有资产长期闲置,不仅影响到企业的资本增值,还会造成大量的资金浪费,企业的资金流动力下降。 (二)资产购置缺乏约束力 目前,相对于民营企业来讲,国有企业的资金来源比较广泛,并且,国家政府也会给予一定的支持,以至于国有企业在资产购置上缺乏完善的管理规则制度,对执行人员的约束力度不够。另外,企业的各部门之间常常处于信息不对称状态,财务部门对企业的资产信息掌握不足,从而常常出现重复购置以及超额购置问题。 (三)资产预算约束力差 尽管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同预算管理息息相关,但是,
4、由于缺少统一的设备配置标准,有关部门在进行预算和资产配置时,常常会缺少科学、合理的编制依据,同时,在存量资产的使用效果评定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因此,导致资产配置和资金预算未能实现有机结合,从而导致预算约束力不足。 (四)资产绩效责任未明确 企业的资产配置以及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尽管企业有关领导以及财务管理部门都有权利进行监督管理,但是,各自的监督管理权力常常处于一种模糊状态,并且,很多部门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常常会互相推诿,导致问题很难得到有效解决。同时,很多国有企业缺少科学、民主的资产配置决策机制,当出现决策失误或者某些决策人为“一己之私”而故意偏离“正确决策”时,企业的监管作用难以
5、有效体现。这样的后果就是预期任务无法完成,并且,产生负面的社会价值。 (五)绩效评价开展不足 目前,国有企业的绩效考评制度已经逐步实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绩效评价开展的并不到位。对企业的资产缺乏对应的责任考核要求,并且,资产使用的效率以及完整度都没有建立完善的、客观的以及公正的考核评价标准和成绩评判方法,从而严重地影响到资产绩效评价工作的实效性。绩效评价本身是一类公开、公正的监督机制,其能够将国有企业的资产配置放在“阳光下” ,但是,这却严重地损害到某些部门的利益,以至于很多评价开展过程中,部门成员产生了各类消极抵抗情绪,从而严重地阻碍了绩效评价工作的实质性开展。 (六
6、)缺乏有效的日常绩效管理 国有企业中普遍存在着较大数额的坏账、呆账。并且,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赊销方式已经成为扩大销售的普遍手段,然而,很多人只是对销售指标比较关心,而对资金的回收不是很重视,以至于企业的资金回笼情况不好。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的绩效管理主要是针对销售部门的销售指标,而后期的资金催收则和该部门关系不大。 企业资产配置完善,提升绩效水平 (一)确保资产配置法制化 一直以来,国有资产配置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国内的相关法律制度建设不完善导致的。为了更好地防止国有企业资产在配置过程中的低效性,应该对相关的管理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将最新的国有企业资产配置内容以
7、法律形式明确出来,并建立与之配套的国有资产购置、调剂规则,做到国有企业资产配置管理有法可依,有效落实。 (二)做好资产配置实用、节约的绩效原则 国有企业的资产尽管属于经营性资产,但是,在资产配置原则的设计上,也不能单纯的从资产配置的经济效益实现方面出发,而是要适当地兼顾企业工作效率的提升以及社会人民的生活质量改善和社会福利增加,并且,还要本着“科学、实用、节约”的配置原则。 其中, “科学”是指:在满足国有企业的社会职能基础上科学安排资产存量和增量配置。制定科学、合理、统一的资产配置标准。同时,还要考虑一些部门的特殊需求,例如:一些研发部门,对电脑等电子设备以及仪器设备的需求量大、要求高,这时
8、需要进行差异化的资产配置标准。另外,还要注重对资产配置进行细化。尤其是办公设备,严格控制新增资产量。 “实用”是指:存量资产与增量资产的合理安排。一方面国有企业的资产要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需求,另一方面,要有效避免因管理者的疏于管理,而导致的存量资产同增量资产不兼容问题。 “节约”则是指尽量实现资产配置与管理的成本最小化。对存量资产进行充分利用,有效整合,打破部门之间的资源壁垒,降低资产闲置以及重复配置问题的出现率,进而有效节约企业成本。 (三)处理好资产配置中市场同政府的职责范围 近年来,随着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与发展,国有企业的资产配置过程中,政府的“宏观调控”逐渐变弱,而市场的“无形力量
9、”逐渐发挥出来。政府在企业的资产配置管理方面,主要履行监控职能,有效监督国有企业的资产配置过程,从而达到降低企业资产配置不合理问题出现的概率。因此,国有企业的资产形成过程中,应该尽量将配置问题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解决,利用市场的调节机制,提升企业的资产配置效率,进而有效提升企业的资产利用率,实现经济效率最大化。 (四)促进存量资产的配置绩效 1.弄清企业“家底” 。要想真正做到存量资产的配置绩效优化,弄清企业的资产存量是非常必要的。企业需要积极进行实际资产的统计清查工作,促进存量资产的合理整合、共享,实现资产配置的有效控制。 2.资产动态管理,让存量资产“活起来” 。在对资产存量全面了解之后,就要
10、借助各种高新技术,建立企业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及时掌握企业各部门的资产信息,进而实现企业整体资产的动态调度管理,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存量资产,避免重复配置,还能够有效杜绝“私吞资产”行为的发生。 (五)将绩效评价作为资产使用监督的主体 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机制,能够将企业的执行目标和执行结果有机的结合起来,在评价机制中,将资产的使用效率同资产配置的预算、决策部门挂钩,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企业的资产配置效率,还能够提升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首先,对国有企业的使用目标进行绩效评价。企业部门在申请资产使用时,要提交申请材料,实施方案。其中要说明资产的用途以及资产投入后会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目标评
11、价中,资产管理部门为了避免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借助社会专家对申请材料进行科学分析,从而按照实际需求进行资产配置。 其次,资产使用情况的绩效评价。评价中,结合企业的不同部门性质以及特点,制定配套的资产使用绩效评价指标,作为衡量部门资产使用效率高低的标准。如果发现资产出现大量闲置或者利用率低,则可以判断出该部门申请了超标准配置,有“中饱私囊”之嫌。 最后,绩效评价结果作为衡量部门资产配置的重要依据。资产评价结果不仅是国有企业资产调剂的重要手段,还是第二年部门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以绩效评价为主的资产使用监督一方面促进存量资产的合理流动,实现物尽其用的目标,另一方面明确了资产使用过程中的责任主体,将资
12、产配置监管落到实处,真正达到资产绩优配置目标。 (六)做好资产预算的监督管理,提升预算绩效 资产预算机制的完善离不开对预算计划执行的监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新增资产符合“科学、实用、节约”的原则,发挥资产预算的作用。要制定严格的资产预算执行约束制度,以通过申请的资产购置表为依据,将资产配置责任落实到人,使各部门的管理人员严格执行预算计划。同时,资产管理部门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对部门预算进行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预算执行中产生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实现采购符合标准、质量高、价格合理的资产的目标,使预算约束机制得到有效执行。于此同时,在国有企业预算管理执行过程中,资产管理部门一定要有效控制预算内容的调整度。尤其是当有关部门申请追加预算时,务必进行严格审查。 结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借助资产重组以及存量资产盘活等方式,大幅度地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但是,在改革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国有资产管理问题,例如:国有企业普遍存在资产闲置、重复购置问题,国有资产大量流失问题等。这些问题严重地制约了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并引起了社会大众的众多“争议” 。为了更好地实现国有企业的资产配置合理化,本文对当前国有企业资产配置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江汉油田资产装备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