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区房热销”现象中教育公平的探究摘 要 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范畴,是和谐社会的基石。教育公平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也是教育学、经济学等领域专家和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从解析抢购学区房这一现象出发,反映出我国现阶段促进教育公平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为切实改善家庭通过购买学区房从而为子女择名校引发的教育不公平状况提供依据。 关键词 学区房 教育公平 教育资源 作者简介:卢晓丽,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1-170-02 根据十七大报告指示精神,必须把教育公平作为实现社会公平、实现
2、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前提。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首先是教育,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教育公平就是为人人提供同等的受教育机会,中国将继续把这件事做好。 ”加大力度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促进教育公平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国家政策制订和执行的重点,但事实上收到的效果却和理想中的仍有一段距离。近些年来,学区房的抢购和热销的现象就反映了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等问题,经济能力较好的父母抢购学区房从而达到孩子进入名校的这种现象,使由于家庭收入不同、区域经济差距等原因引起的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不公平问题愈演愈烈。 一、 “学区房热销”的社会现象 随着九月开学季的临近,
3、作为国家二线城市大连的学区房销售日趋火爆,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显示,大连市内四区及周边地区众多典型区域学区房看房人数大幅增长 50%-70%,成交量较之前增长 30%以上。例如机场新区的亿达第五郡学区房价格 15000-23000 元/平米左右,比周边其他二手房源高出 2000 元左右,但是由于可以上区重点的实验小学和育文中学,前几个月上市的累积房源几乎已经全部售完,其中小面积低总价的房源尤为抢手。根据搜房网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学区房的总体供需比例约为 0.8:1,这种供不应求的局面使得家长争相抢购,房价也与日俱增。近些年来,随着学区房的需求增大,大连的二手学区房价一直呈现增长态势,涨
4、幅在 3%-5%左右。 从国家宏观调控角度来说,学区房抢购热潮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国家教育政策影响。我国义务教育法修正案中第 12 条内容规定:“适龄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不需要进行考核选拔。各地方政府必须保证当地的适龄少年儿童可以就近入学” 。而从家长角度来说,他们都希望孩子可以到好学校读书,对于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这种思想观念也推动了学区房抢购现象愈演愈烈,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尽管和老城区的房子相比,学区房价格要高出很多,但大部分家长宁可多花钱也要把孩子送到好学校读书。正因为家长存在这种心态,促使房地产商、二手房交易商大肆炒作,用学区房名义来推销房子,仅仅是为了能够沾名校的光,吸引家长购买。 二
5、、解析“学区房热销”现象背后的教育公平问题 国家划分不同学区,目的在于合理分配教育资源,缩小各地教育水平差距,从而实现教育公平。但一些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市场价格机制调节以后,教育资源并没有实现公平合理分配。学区房产生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教育不公平,划分学区以后,学生可以就近到名校读书,但实际上,随着越来越多家长追捧名校,学区房抢购热潮不断升级,地区间的教育资源差距进一步拉大,教育不公平现象更加严重。 从本质上说,学区房就是把商品房和教育资源结合起来,这样虽然可以更好利用优质教育资源,满足人们优质教育需求,但同时也给家庭带来沉重经济负担。贫困家庭根本承受不起学区房的高额房价,而那些富裕家庭可以通过购买
6、学区房来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穷人和富人并不享有同等的机会,不能平等获得教育资源,从而导致教育不公平现象产生。和原来的择校政策相比,学区房政策好像是可以让更多人平等获得教育资源,但实际上,仅仅是另一种形式的教育不公平,如果买不起学区房,孩子就不能接受优质教育。 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前提,教育资源应当公平合理分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学区房形成于市场经济环境中,市场供需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学区房价格,引导人们的消费行为。 然而,义务教育属于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教育资源,它并不取决于家庭经济条件、身份地位等因素,充分体现教育公平原则。通过市场机制来分配义务教育资源,虽然可以更好利用优质教育资源
7、,但也造成了教育资源不合理分配。 实现教育结果公平是义务教育公平的根本目标,也就是说要充分挖掘所有适龄少年儿童的潜力,促进其健康成长。即使一部分家长通过抢购学区房的方式使孩子获得了进入名校或师资配置优良的学校中就读,也仅仅是取得了一块“敲门砖” ,至于在教育培训过程中,孩子是否获得了全方位的开发与培养,知识技能和综合素养是否得到长足进步和提高仍不得而知。而那些一开始并没有因购买学区房而获得所谓名校入学机会的孩子,并不代表在其他学校读书期间所得到的培养与开发没有达到最大化,从结果来看,教育的公平应服从于个体的最终发展。因此,家长应该正确看待学区房问题,要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并不是购买学区房就可以解决
8、的。 三、各界力量联动,捍卫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教育公平的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复杂的、不易解决的现实问题,要想捍卫教育公平,就需要国家政府、教育管理部门以及学生家长等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 (一)完善政策制定,均衡教育资源配置,实现教育公平 现阶段国家的学区划分政策还存在着一些弊端,政府部门要适当调整学生入学政策,像取消户籍限制、实施教育资源流动政策等。这样才能合理分配学校教育资源,逐步缩小普通学校和重点学校的差距,每个学校周边范围都是一个学区,让所有学生平等享有教育资源。 另外,在合理分配教育资源过程中,要为条件较差的学校提供更多支持,实现优质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9、,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由省市教育部门统一负责管理,建立相应的教师编制,通过长效机制引导师资力量合理流动。义务教育阶段不应当有重点和非重点区分,逐步取消择校。要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关键在于均衡教育资源配置。 (二)转变教育培养观念,树立长远培养意识,确立全面成才思想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教育是一个长期系统工程,家长要转变教育思想,用长远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不急于一时把孩子送名校,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特点,采取相应的培养方法,满足其各阶段成长需要,同样也可以把孩子培养成才,这也是一种成功教育。 (三)加强教育法制建设,重视规范教育市场,打击不良商业行为 关于学区就近入学政策,政府应建立相应法律制
10、度,保证政策有效落实。学区房房价不断攀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房地产商、二手房交易商大肆炒作,在不断哄抬下,房价水涨船高,大大加重了家庭经济负担。针对这种市场活动行为,政府应制定法律政策进行严格规范管理,严厉打击一切恶意抬价活动,协调处理好市场机制和教育资源两者关系。 (四)创新教育形式,开放办学、多元办学,改善教育环境 伴随着社会进步发展,教育权已经成为所有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国家政府有责任义务让公民接受优质的基础教育。为使教育水平更上一个台阶,缩小区域间差距,政府应放权学校或专业培训机构,鼓励创新教育形式,多元办学,营造良好的义务教育环境,使各学区学校教育水平均衡发展。 例如,针对当前学区学校
11、,如果家长不满意其教育质量,或者孩子有特殊需要的,家长可以自己制定教育培养计划并上报教育部门,当地教育部门应当认真听取家长意见建议,仔细审核,进行记录备案。适龄儿童如果要接受家庭培养计划的,必须定期参加当地公立学校统一考试以及其他知识能力考察。对于孩子成绩表现不达标的,有关部门要取消其家庭教育培养计划,要求家长把孩子送到正规学校学习。当然,这种模式还需今后实践检验。 参考文献: 1周建邦.“学区房”是伪教育公平下的蛋.师道.2010(1). 2吴新兰.困境与对策:教育投资购房现象评析.甘肃社会科学.2006(4). 3黄道主,许锋华.扣问教育公平从学区房现象谈起.基础教育.2010(11). 4刘东波.从教育投资到教育消费观念转变中隐含的高等教育公平问题及对策.教育教学研究.2006(9). 5朱敏.“学区房热”现象中教育公平问题探析.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1). 6朱超华.教育公平的本质及其社会价值分析.中国高教研究.2003(7). 7许邦兴,刘旭东.对义务教育公平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