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中心区规划的空间理念研究摘要:本文从城市中心区的发展规律出发,探讨了空间结构、空间整合、空间组织等内容,对中心区规划的空间理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揭示了城市中心区空间发展规律,发展了城市规划理念。 关键词:中心区;空间理念;城市建设;规划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law of development of citycenter area, discussed the spatial structure, spatial integration, spatial organization, spatial concepts to thecentral d
2、istrict planning conducted in-depth research, to reveal the rule space in city center district development,development of the city planning concept. Keywords: central district; space concept; cityconstruction;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U984.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城市中心区具有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多项功能,如办公、娱乐、教育、医疗、会议等,是城市经济
3、、政治、文化的中心。目前,大城市存在 CBD、CRD 等空间结构,CAZ 规划理念代表着目前城市中心区规划的最新成果,它将城市最具活力的地带建在城市中心区最核心的地带,这一地带将成为融金融、商业、服务业等城市职能为一体的区域1。采用城市地理学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结合科学的空间理念,对城市规划进行深入研究,意义重大。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对于中小城市的空间规划理念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针对城市中心区规划的空间问题展开讨论,旨在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空间理念并用于城市的整体规划。 2 空间结构 城市中心区功能、规模、结构都较为复杂,具有单核、多核等结构形式。城市中心的内部结构因此具有
4、多种形式。CBD 的内部结构可以细分为四大功能圈:零售业相对集中的功能圈,零售、金融与办公的混合功能圈,办公、旅馆为主的功能圈,以及拥有较大占地面积的家具店、汽车维修厂等为主的功能圈。同时,CBD 结构又可分为硬核与核缘两个部分,内核及环绕内核的外框两大地区,其中核是主体,框则作为核的补充,用于提供多方面的服务与辅助空间。有人提出了一个适用于中等城市的概念化模式,此模式把城市中心区分为六个区:初级零售业区,二级零售业区,商业办公区,娱乐及旅馆区,批发业区和仓储业区,公共管理、办公机构集中区。其中,初级零售区的区位最具有便捷性,商品、服务等级明显;二级零售区与初级零售区相连但分界明显,主要服务对
5、象为中产阶级;商业办公区主要用于发展金融和保险业。城市中心区职能的发展趋势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以商业中心为主的发展阶段、商业职能与商务职能混合的发展阶段、以 CBD 为主的发展阶段。 城市商务中心的发展,将会逐步从城市商业中心分离出来,独立成为一个发展中心,并寻找自身发展的最佳区位,它的空间发展将按照“线网络面”的规律进行。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中心区将打破传统“线”型空间格局,进入第二发展阶段,向高层次的“网络”结构扩展,与此同时,保持部分居住职能。这将使老城中心区域的商务、行政等职能交叉混杂,各职能区之间的交通不便,使老城中心区活力减退。新城市中心区的空间规划应遵循“面”的设计方式,商业、商务
6、、行政等职能空间要能形成功能区,并形成于最佳的发展区域,辅助空间应在此基础上配备,规模应适当,由此来增强城市活力。规划的第三产业需包括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商业空间规划应分为初级零售业区与二级零售业区;由于服务对象和方式有所不同,应将商务空间分为高、中、低三档。从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出发的空间整合,是建筑环境的一种创新和改革。城市中心区是城市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其空间应与城市空间相互协调,取得最佳效果。 3 空间整合 3.1 与城市空间环境的整合 城市中心区的建设应当与整个城市空间环境相互协调,创造优良的商业、居住和文化环境。首先,与城市建筑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其次,空间的规划应能
7、够形成良好的视觉空间景观;再次,建筑体量不宜过大。在具体的中心区规划中,还应考虑延续老城的功能,户外空间尺度不宜过大,道路建设应恰到好处。 3.2 与自然环境的整合 城市内部的自然环境,如河流、湖泊等,对打造城市生活、维持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规划中均予以保留。在城市的规划实例中,河流常被规划为居住区内部的景观,并作为城市区域划分的自然边界,也可作为城市景观的轴线2。 3.3 与地域文化的整合 我国地大物博,南北方和东西部的文化差异巨大。城市中心区的规划应充分考虑文化上的差异,不可将一种模式套用到不同的城市而不做相应的调整。中心区规划须符合当地的地域文化,在文化能够接
8、受的范围内进行。建筑的空间布局应能体现南北差异和地方文化特色,如加入江南传统建筑空间的要素,建筑的细部设计应能够体现江南传统建筑的特色,真正做到“入乡随俗” 。 4 空间组织 4.1 空间组织内容 在区域中起中心作用的部分空间是区域的核心,规划可以以行政中心、商业中心或文化中心为核,其它区域围绕核心构筑“核心开放空间” 。以行政区域核心为例, “核心开放空间”是多重功能的转承,可以作为几何中心与视觉焦点,达到控制整个中心区的作用。有了核心区域,可将中心区细分为两个或多个片区。如果中心区内有河流流过,则可将河流作为自然分界线,以河流为界形成两个片区。每个片区所执行的主要功能有所不同,如一个片区以
9、居住为主,混合商务、商业职能,另一片区以商业服务为主,同时作为行政中心所在,代表城市空间形象的精华。片区之间通过横向的城市交通进行沟通。以职能为依据,又可将中心区分为不同的主题区域,如文化展览区、行政办公区、商业服务区,商务工作区以及居住区。中心区的规划应能做到“起、承、转、合” 。中心区的空间景观应进行精心设计,力求严谨但又充满变化;运用对景、框景的手法对轴线空间进行强化;通过富于变化的景观,体现城市的设计特色和历史文化。同时,规划还应在文化中心、行政中心、商业中心、居住区内设计富有特色的景观和节点。 。 4.2 空间组织特点 城市形象由城市空间的“边缘、区域、节点、网络、标志”决定。由这一
10、理论可知,中心区的规划主要应考虑以下五个方面:(1)强化空间的标志性与独特性,突出某一中心的地位;(2)每个功能区域应突出不同的建筑风格;(3)综合考虑沿街建筑的景观建设;(4)加强与周围城市空间的有机融合;(5)建设区域标志和节点建筑,城市标志与节点设计应重点关注城市景观的变化与人的工作、生活体验。 城市中心区是一个城市的公共空间。从广义上讲,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居民日常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如道路、广场、公园、体育场等; 从狭义上讲,是指公共基础设施的用地空间,如城市商业区。城市中心区能够体现一个城市的独特魅力与文化,是城市公共空间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组成元素,中心区基础设施是城市不
11、同侧面的具体体现。中心区的建设应体现三维立体化,而三维立体化又主要体现在交通、地下空间、天桥、地铁、管道综合、电力设施、供水系统、排水系统等。中心城区作为城市化的核心空间,引导着城市产业的聚集,其规划建设用地应首先保证核心区域的指标,并预留必要的弹性空间,控制规模较大的建设工程和活动3。 目前“依托老城、放射状发展”的城市总体布局,使中心城区的向外扩张成为规划关注的焦点;尽管城市建设空间增速总体上放缓,但城市中心区发展轴已经自发形成,且重点部位的点状扩展强度领先于其它部位。进一步的规划应强化中心城区与周边发达区域之间的联系;同时按照均衡性原则,设定重点片区。结构规划应注重成效,加强道路修建工程
12、,使其成为市域关键的联系通道。减少规划策略失误,避免偏离城市规划建设的主导发展方向。 5 结束语 城市总体规划和相应阶段城市中心区的规划具有客观规律,空间理念在此规律基础上形成。空间的发展与延展存在一个自组织生长过程,即从开始的点集聚,到后来的线形成和点线互动,最后形成网络化趋势。空间布局不仅要注重重点空间的发展,还应全面兼顾区域节点和轴线的相互联系,使其能够互动发展,而点轴之间的关联则是构成城镇空间结构的关键。交通轴线对中心区空间的发展尤其重要,它具有的联系功能和引导作用直接影响城市的发展速度和质量。空间理念应加强对重点发展部位经济效益的考量,建设用地的空间扩张与经济效益的空间布局应相互对等,须知空间延展并不会带来用地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益峰, 徐春宁. 中小型城市中心区规划研究以昆山市北部片区中心区为例J. 规划师.2006(5): 42-44 2 黄雄志. 地域文化在市政工程建筑设计中的运用综合性水厂建筑创新案例分析J.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6): 165-167 3 刘亚丽, 彭瑶玲等. 国内城市市政工程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经验借鉴和启示J.规划师.2010(2): 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