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铁施工技术及其对周围建筑影响研究摘要: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对交通设施建设的需求在不断的增加。由于城市所处的特殊环境,地铁在城市交通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且发展迅速。针对地铁施工对邻近建筑物的安全影响,提出安全管理的程序、方法和内容以及建筑物的一般保护措施,可用于指导该类工程的施工和管理,保证该类工程的顺利进行。 关键字:地铁施工;保护措施;施工和管理 中图分类号:U231 文献标识码: A 近 40 年的发展,我国地铁修建方法已由最初单一的明挖法发展到现在的多种方法并存。施工技术不断发展提高。这些方法的出现和实施,极大地推动了地铁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下面就这些方法各自的特点及各自适合的施
2、工条件,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 地铁隧道施工技术分析 1 盾构法 盾掏法在我嚣最早的应用是在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侯是用来修建地下捧水道的随着箍工技术的不断成煞和发展,工程逐渐的采用了土压式和泥土式的现代盾构技术采用羼构技术修建地铁不仅能达刭安全可靠的效果,同时还有环儇的作用在我国大部分的地铁建设中,使用的都是盾构技术,目前我国的詹梅机已经达到了 60 多台随着詹构技术的不断研究和实际工程应用的增多,盾构法的施工技术和君构机配套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目前正在使用的盾构技术法主要有区同单圜盾构和双圆盾构技术,此外还有一种在实验阶段的、尚不成熟技术就是方形断面盾构技术,在束来能够实现全面的应
3、用。 2 浅埋暗挖法 浅埋暗挖法的核心技术被概括为 18 字方针: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其主要的技术特点为:动态设计、动态施工的信息化施工方法,建立了一整套变位、应力监测系统;强调小导管超前支护在稳定工作面中的作用;研究、创新了劈裂注浆方法加固地层;发展了复合式衬砌技术,并开创性地设计应用了钢筋网构拱架支护。由于该工法在有水条件的地层中可广泛运用,加之国内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在北京、广州、深圳、南京等地的地铁区间 隧道修建中得到推广, 已成功建成许多各具特点的地铁区间隧道而且在大跨度车站的修筑中有相当广泛的应用。此外,该方法也广泛应用于地下车库、过街人行道和城市道路隧道
4、等工程的修筑。 3 新奥法 新臭法是新臭炮利隧道揸工方法的简称,也被成为锚喷构筑法这种技本的优点就是对地面的干扰比较小,而且工程的投资也相对来说比较小,在实际的应用中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能够对工程的质量起翔定的保障。新臭法施工技术在世界地铁建设中都有一定的发展智剩的圣她亚哥新趋铁以及我国北京的复兴门车站工程采用的都是新寞法技术而针对于我国的地质条件,在新臭法的基础上,又有了一种比较完替的浅埋暗挖法,这种新的技术方法可以有效的避免对地面的千扰性同时又对底层有着较强的适应性和高度的灵活性,应用于我国大部分的城市的地铁修建中。 4 钻爆法 我国地域广大、地质类型多样,重庆、青岛等城市处于坚硬岩石地层
5、中,广州地铁也有部分区段处于坚硬岩石地层中,这种地质条件下修建地铁通常采用钻爆法开挖、喷锚支护。钻爆法施工的全过程可以概括为:钻爆、装运出碴,喷锚支护,灌注衬砌,再辅以通风、排水、供电等措施。在通过不良地质地段时,常采用注浆、钢架、管棚等一系列初期支护手段。根据隧道工程地质水文条件和断面尺寸,钻爆法隧道开挖可采用各种不同的开挖方法,例如:上导坑先拱后墙法、下导坑先墙后拱法、正台阶法、反台阶法、全断面开挖法、半断面开挖法、侧壁导坑法、CD 法、CRD 法等。对于爆破,有光面爆破、预裂爆破等技术。对于隧道初期支护,有锚杆、喷混凝土、挂网、钢拱架、管棚等支护方法。及时的测量和信息反馈常用来监测施工安
6、全并验证岩石支护措施是否合理。防水基本采用截、堵、排等几种方法,其中在喷射混凝土内表面张挂聚乙烯或聚氯乙烯板再灌注二次混凝土衬砌,被认为是一种效果良好的防渗漏措施。 二、地铁施工对地表沉降影响 1 施工降水的影响 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在施工降水时,应考虑到当前最不利的水位降深位置;同时应考虑采用哪种降水方案会产生较小的地面沉降;估计因降水导致地层有效应力增加而带来的最不利的地层沉降值。如果地铁结构邻近有风险很大的建筑物,并且降水可能会对建筑物产生较大的影响时,应进行专项降水方案的设计。 2 暗挖施工过程的影响 采用三维数值模型,模拟在某一施工工法下的施工过程,分析对邻近地层和建筑物柱基的影响方式
7、;利用已有的实测数据“标定”数值模型(确定模型计算参数) ;然后利用“标定”的数值模型预测后续施工工序对建筑物沉降的影响水平。 三、建筑物保护措施 施工前调查所有在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建筑物,着重查明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基础形式、数量、修建年代、材质、质量状况、工作状态、与地铁线路的位置关系等。当建筑物具有很大的破坏风险时,应遵循“先加固、后施工”的原则。施工前的主要加固措施: (1)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进行地层注浆、隔离桩等措施,严重时可以采用建筑物桩基托换或加固措施; (2)地层注浆:从地表或洞内注浆加固地层; (3)隔离桩:从地表或洞内施作隔离桩;当邻近建筑物破坏的风险较大时,应考虑在地面或
8、洞内施作隔离桩,并对建筑物基础进行处理,控制基础相邻的地层沉降。当建筑物为桩基础,可以考虑实施桩间注浆,提高外侧土体的固结程度与密实度,增加桩底部承载区域内的约束,力求将桩周的摩阻力损失降至最低。从而减小建筑物本身的变形程度。如果建筑物基础为桩基础,且桩长较短,应考虑在地面打设深桩,通过后植筋技术承台扩大,并将部分荷载转移至新增设的深桩上,使之能与短桩共同承受上部荷载,一起抵抗后续施工中的变形。 (4)对建筑物进行基础托换或加固。 当邻近建筑物破坏的风险较小时一般时,可以边施工、边加固,并进行施工过程量测监控。当邻近建筑物破坏的风险较小时,可以先施工、后加固,即在施工结束后,再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9、是否需要对建筑物进行加固。 结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提速,我国许多大中型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计划,也快速地付诸实施,它极大地拓展了城市的区域范围,缩短了物流、人流和信息流的消耗时间提高了城市公共交通的效率。社会迫切等待着地铁的发展,而地铁的发展又必须有新的施工技术做支持。这些技术和经验对以后城市地铁的飞速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梦恕. 地下工程浅埋暗挖技术通论M.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4. 2 麻永华, 贺善宁. 建筑物下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技术研究J. 隧道及地下工程, 2004, (12): 7477. 3 李大勇软土地基深基坑工程邻近地下管线的性状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1 作者简介:黄洋钦(1991 年 03 月) ,男,四川达州人,中铁二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