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说明题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66780 上传时间:2018-07-1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3.6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说明题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信息说明题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信息说明题题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信息说明题题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信息说明题题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信息说明题 1、 2013 年全国 I 卷 -41.( 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比较说明题)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比较图 9、图 10,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提取的变迁信息可以是区域分布的变迁、名称变迁、经济发展区域的变迁等。相对应地说明可以是南方经济逐渐发展起来、区域划分更关注地形、经济重心南移等。) 2、 2013 全国 2 卷第 41( 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与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 3、 2014 年全国 1 卷第 41( 12 分)阅读材料,完

2、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 1960 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 第二十章 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第二十一章 两条战线、两个战场 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 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 3平型关大捷 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发展 第二十二章 毛主席论持久战的发表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第二十三章 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 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第二十四章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第二十五章 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 第二十六章 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 第二十七章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日寇的无条件投降 3抗日战争胜

3、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思考: 1、历史课本的编者们主要写 了哪些历史事物(史实、现象和历史人物)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即原因、内容、影响; 2、历史课本的编者们用了什么样的史观和史法来编写的; 3、编者们在编写上述历史事物是站在什么样的立场、其态度如何、从哪些角度来叙述的。) 历史老师提示:可以从 从史学动态“全民族抗战”路径思考, 1、增加“国民党积极抗战史实”包括增加国民党“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台儿庄大捷)”等 。 2、 增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包括增加

4、“八一三事变”、“国民党抗战自卫宣言” 。 3、 合并“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国民党的 黑暗统治”两个子目 。 可以从抗战时期经济、文化、社会路径思考, 1、增加抗战时期的经济发展,包括“民族工业的内迁”、“中国经济区域结构的改变”等 。 2、增加抗战时期的文化建设。 3、增加抗战时期社会生活的变迁,包括“侵略战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灾难、流亡和人口迁徙” 可以从新史观“全球史”“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路径思考, 1、增加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内容,包括“中国远征军出国抗战”、“苏英美对华援助”、“开罗会议与开罗宣言”。 2、 增加国民政府外交方面的内容,包括“美英废除治外法权”

5、、“参 与联合国的创建” 。 3、增加海外华侨对抗战的支持 4、( 2014 全国新课标卷 文综 41)( 12 分)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见 PP) 材料 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节选) 目录 A 第一章 17 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一节 革命的社会经济前提 第二节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革命形势的成熟 第三节 革命的开始 第一和第二次内战 共和国的建立 第四节 共和国时期的阶级斗争 第五节 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 第六节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 1688 年 政变 第二章 (略) 摘 编 自世界历史近代部分, 1972 年版 目录 B 第一章 16 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 同一时期

6、东方中国和日本 第一节 世界地区隔绝状态的突破商业革命 第二节 文艺复兴 第三节 宗教改革 第四节 欧洲诸国专制制度的形成尼德兰革命 第五节 16 世纪的中国与日本 第二章 17 世纪迄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 第一节 17 世纪英国革命 1689 1742 年的英国 第二节 (略) 摘编自世界史近代史编, 2011 年版 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 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合理充分。) 5、 2015 全国 I 卷第 41( 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

7、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 3 生产力 =科学技术 (劳动力 +劳动工具 +劳动对象 +生产管理) 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 摘编自齐世 荣总主编世界史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6、 2015 年全国卷第 41 题 1950 2008 年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 1950 1995 2000 2008 元旦 1 1 1 1 春节 3 3 3 3 劳动节 1 1 1 1 国庆节 2

8、 2 3 3 星期日 1 1 1 1 星 期六 1 1 1 清明节 1 端午节 1 中秋节 1 表 2 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7、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图一(唐代诗人总计 2712 人) 图二(宋代词人总计 9215人) 比较图一、图二,提取两项 有关唐宋间历史文化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8、历史地图包含丰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信息。有关下面两幅地图的信息,不合理的是 4 中华民国对外开放图( 1917) 中国改革开放示意图 A两者都是从东南沿海开始逐步向全国扩展 B前者开放无规律、无计划,是被迫;后者

9、有计划、逐步开放,是主动 C长江流域和黄河 流域都是对外开放的重点地区 D前者开放的区域具有不彻底性;后者是全方位、多层次、点线面结合 9、 ( 12 分)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阅读下面两幅地图 从两幅地图中提取两项中国革命形势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5 10、 ( 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地图(或示意图等)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比较图 1 和图 2,提取两项有关国家、地区和世界格局变迁的信息, 并 结 合 所 学 知 识 予 以 说 明 。图 1 北约和华约对峙示意图 图 2 欧洲联盟成员国示意图 11、 ( 12 分)历史地图包

10、含了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多种信息。 比较下面两幅地图 (图 1、 2),提取两项不同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12、 6 13、 ( 12 分)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 1)比较上面两幅示意图,指出唐朝和宋朝两个时期国内外贸易路线图的主要区别。( 4 分) (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 8 分) 14、 阅读以下地图,以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为视角,结合所学知识,对两图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 7 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家训与家风”为主题

11、进行研究 性学习,搜集了许多资料,其中有关于北宋著名政治家包拯家训的一幅条幅(右图)。阅读并分析该条幅,从中提炼有关历史信息(至少两条)并做简要说明。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目录对比(摘录) 8 对比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的一处不同,并对这种不同进行阐释。 17、材料 史记与世说新语中记载的具有男性美的人物对比(节选) 比较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所反映出审美观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比较表一、表二,提取有关中美科技发展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9 19、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

12、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787 年费城制宪会议在华盛顿的主持下,通过了 联邦宪法。这部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宪法规定:总统负责行政权,任期 4 年,连任不得超过两届;参议员任期6 年,每州两名;众议员按人口比例选出,任期两年;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经参议院批准终身任职。这部宪法没有废除黑奴制度,带有种族歧视色彩。 据人民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必修一整理 上述材料含有三处知识性史实错误,请指出其错误之处并说明理由。 20、 ( 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关于甲午战争日本教科书原稿(节选) 根据材料并结

13、合所学知识,就该教科书原稿中存在的错误提出两条修改意见,并说明修改理由。(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21、 材料 明后期至清初和晚清时期书籍翻译对比 比较两时期书籍翻译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两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 22、 高考改革成为当今社会热点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62 年,京师同文馆成立,陆续设有英文馆、法文馆、俄文馆、德文馆 等。同文馆开始只招收 10名学生,后扩大到 100 多名。 1904 年,政府规定“中学堂以上必勤学洋文”;大学堂“必深通洋文”,译学馆“以储交涉之才”。 1912 1913 年,教育部规定,中学教育中的外国语以英语为主;外国语要旨在

14、通解外国普通语言文字,具备运用目标语之能力,增进相关目标语知识。 1933 年,教育部10 规定,中学英语教育目标是“练习运用切于日常生活之浅近英语”“增加其研究外国事物之兴趣”等。 1954 年,俄语取代英语,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 1963 年,教育部规定英语学习的目标是“初步掌握英语这个工具,具有初步阅读英语书籍的能力。” 1964 年,教育部重新确定英语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 1978 年,北京日报刊出文章,号召“努力掌握外国语这个武器,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1984 年,英语正式成为高考科目。 1999 年,英语水平与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开始挂钩

15、,“英语热”向社会蔓延。 以“英语的_的变化与百年中国社会变迁” 为题,从上述材料中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进行论述。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 23、 变式练习题 1.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绘画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艺术信息。下图是一幅破损了的中国古代文人画作品。若对该绘画作品进行修复,请提出两点修复建议,并说明理由。 24、 ( 12 分)下面是一幅不完整的中国近代化( 18401949)探索示意图,请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此示意图在内容上的两个明显缺陷并说明理由。 25、 下表节选自两个研究性学习小组的研究成果。其中有一个小组的材料与结论逻辑关系不当,请结合所学知识对该不当小组成果予以修改补充。(要求:观点正确,史实详实,不得照抄原文。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复习参考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