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会计专业会计学基础教材内容的结构再造摘要:会计学基础是经管类非会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一本好的教材应该是自成体系,教材内容应该符合专业学习的要求。然而本文通过对我国市场上公开发行的会计学基础教材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进行调查,发现专门针对经管类非会计专业的教材很少,且内容设计上不符合专业培养的目标。本文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设计,希望能满足非会计专业会计学基础课程学习的要求。 关键词:非会计专业 教材 调查 内容结构 一、会计学基础教材的现状分析 目前市面上针对初学者接触会计、认识会计的入门教材主要内容大致相同,虽然名称称谓各异,但在本质上都是从核算的角度来介绍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因此在这里
2、,我们将这一阶段的会计学教材统称为会计学基础。 (一)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基础教材数量稀缺 会计学基础是广大经管类专业,如市场营销、经济学、工商管理等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经管类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学教材与会计学专业的教材在内容深度、结构设计上都应该有所区别,我们从网上查阅了公开出版的作为会计学基础入门内容的教材,有会计学原理 、 会计学基础 、 基础会计学 、 会计学 、 初级会计学等教材,其中名为会计学原理有 100 多个版本, 会计学基础200 多个版本, 基础会计学150 多个版本, 初级会计学有 50 多个版本, 会计学有 50 多个版本,我们从中随机抽取国内部分高校,如中央
3、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出版社及高教出版社、立信会计出版社等出版的 1992 年以来的 40 本适合本科使用的教材,从专业分类和教材的连续性上进行抽样调查。具体情况如图 1 所示。 从图 1 可以发现,国内大部分教材不作会计专业与非会计专业区别,都定位为一书多用,普遍适用,希望满足多层次的教学需要。这类通用教材占会计学基础教材的 98%。近年来出现了市场细分,有些高校专门针对非会计专业的学习而编写出版区别于会计专业的教材,因为非会计专业学习的重点不在于会计循环、会计核算、账务处理程序等各个环节,而是对会计财务报表的解读和对经济业务的透视。这些教材中有的引入大量的
4、真实案例,通过案例分析来进行业务处理的讲解和报表分析,基本上可以满足非会计专业学生学习的需要。但是该种教材的数量较少,只占 1%,并且有一部分教材还同时注明适合高职高专学生使用。同时也只有 0.4%教材明确标明为财会专业学生使用。还有极少教材没注明适合对象,这就给教师因材施教带来困难。 进一步调查发现,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基础教材的连续性不高。教材的连续性体现教材的质量,教材质量越高,体现的连续性越强,注明为非会计专业教材我们统计最早的版本是 2009 年出版的。有限的、连续性低的教材版本和庞大的非会计专业学生学习需要的矛盾突出,教师也面临着教材选择的困难。 (二)教材内容没有体现新会计准则的理
5、念 新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中应用已经六年了,虽然各高校经管类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基础教材也纷纷依据现行准则进行了及时的更新和调整,但笔者发现有关教材内容并没有体现新会计准则的新理念。 会计理念是分析会计问题的一种基本的较为稳定的思维方式,是学生学习和思考会计知识的逻辑出发点,2006 年会计准则中会计理念发生两大变化:一是公允价值在新准则中的大量应用;二是更加重视企业的资产质量,强调资产负债表观,真实公允地反映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状况以及揭示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权利义务,更关注资源的有效配置及企业今后的增长潜能而不是仅仅对历史的总结。为了适应新会计准则的变化,理应把新的会计理念融入到教材中去。但是部分按现
6、行准则新编写的教材并没有体现这种理念,只是对会计科目按照现行准则进行了简单的修改,对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了更改。这将很难让学生掌握最新的会计变化,理解会计之精髓所在。 (三)教材目标定位欠准确 目前, 会计学基础课程在各高等院校的经济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非会计专业都有开设,但由于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业务的培养要求不同,从而对会计学基础内容的学习和教育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教育部 2012 年 10 月颁布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及专业介绍 ,对经管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做了规定并对专业进行了介绍,本文以经济学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业务培养要求为例进行
7、对比分析。 从表 1 可以看出,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业务要求是不同的,对于非会计专业而言,通过对基础会计学的学习,使其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了解什么是会计,什么是会计信息,学会从已知的会计信息进行财务分析,并进行经济预测;并不要求他们掌握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的具体填报方法,总之,学习会计学的目的是通过从“懂会计”到会“用会计” ,达到为其专业服务,而不是具体的“如何做会计” 。而会计专业则要求学生能够运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表等专用工具把各种经济信息转化为会计信息,学会记账、算账和报账,即把学生培养成会计信息的“生产者” 。 (四)教材内容设置不合理 由于目标定位不准确,内容设计上
8、也不尽如人意,难以适应非会计专业的教学与学习使用。如不少经管类非会计专业的教材为了追求内容的完整性,在教材内容设置上,按照会计专业的培养要求进行设置,在业务核算上,往往对所有的会计要素项目按照会计的六大要素都一一予以介绍,再如用较多的课时介绍一些非常规性的业务,如各种类型的投资业务、投资性房地产、债券折溢价摊销等,而对学生真正要掌握的有用的知识点却没有时间讲授。由于学时的限制不得不压缩教学内容,处处“蜻蜓点水” ,给教学带来难度,导致学生学习吃力,感觉乏味,迷失了方向,甚至失去信心。有些教材刻意追求不同于会计专业的教材,难易程度流于专科教材层次,往往是对会计专业教材的去难存易,编排的内容和流程
9、大致是:总论会计科目、账户和复式记账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核算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账务处理程序财产清查会计报告。内容涉及不能满足本科专业学习的需要。 而对与学生本专业学习密切相关的知识,要么介绍的非常简单,要么根本不作介绍,如与医药营销专业知识体系密切相关的是销售环节的业务报销和销售额预测、税务处理以及利润报表的阅读和分析。但很多教材都是一带而过,或只是从最简单的程序上介绍,这些内容不但与医药营销专业将来的工作内容密切相关,而且也是与公司上下游企业之间紧密联系的业务,是企业经营活动不可少的一部分;再如与人力资源专业紧密相连的职工薪酬问题等。 二、教材内容结构再造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传统的非会计专业教
10、材内容设计上要么是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的“二合一”方式,要么是在此基础上加入管理会计的“三合一”形式,或再在“三合一”的基础上加上成本会计的“四合一”形式。再或者内容过于简单不符合本科教学层次的需要。这些方式都具有本文上面讲到内容设置不合理的弊端。非会计专业教材在确定会计学基础内容体系时应与会计专业区分开来,体现出其不同专业特色与自身的系统性,同时又不能过于简单,流于专科教材层次,适合于非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与理解。在内容设计上要与专业的培养目标相一致,突出教学的重点,并结合各专业的特色。 在此,笔者结合多年的经管类非会计专业会计学基础的教学思考,对会计学基础教材内容重新设计如下页图 2。 根据图
11、 2,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基础分为以下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会计基础内容,包括会计学导论和会计基本理论。在导论部分,会计环境的介绍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会计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如介绍会计准则的发布机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监管机构,如美国的证券交易委员会以及制定审计准则的机构及其资助机构等。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恰如其分的介绍历史知识,如介绍 1494 年意大利数学卢卡?帕乔利对复式借贷记账法的贡献,从而使学生体会到会计的历史悠久和魅力所在。由于国内外操纵利润、舞弊造假等会计丑闻近年来层出不穷,职业道德的学习专门作为一节来讲解。在基本理论部分注意加入会计的全面收益观、资产负债表观等新的会计理念,让学生对会计学
12、习有一个基本的指导思想。介绍借贷记账法、会计科目、账户、会计循环时,注重内容的逻辑性和系统的连贯性。并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使学生知道会计是与我们的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让学生对会计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第二部分是核心内容,包括会计基本业务核算和会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对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兼顾基本理论的同时,重在透过会计数字信息理解经济活动,最终达到经济管理的目的。所以这部分是非会计专业重点掌握的内容,核心内容。基本业务核算内容部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会计专业教材中级财务会计常常是按照会计的六大要素的各个项目进行介绍,是“就会计论会计” ,对非会计专业学生来说不利于其对经济活动的理解。在会计
13、教学中,经济业务核算按照资金流的流程线索,并参考审计学中的按照业务循环来讲授相关内容,同时增加讲解内部控制的内容。通过对资金流程路径、内部控制和业务循环流程的介绍,可以使学生了解一定的企业会计实务流程,便于学习理解并加强会计与管理的联系。在供产销的循环核算过程介绍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印花税等各种税种,特别是增值税的知识点,包括价内税和价外税、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的计算方法等。这样将实践中的重要内容进行了讲解,又不占太多的课时。财务报表是会计信息的最终产品,透过报表的数字信息分析其背后的经济含义,重视会计报表的阅读与分析,跳出“就会计论会计”的狭小范围,使会计信息真正发挥管理作用,这将有助
14、于学生把报表分析与最终的决策相联系,从而便于决策的改进。第三部分是拓展内容,包括企业内部控制和行业会计知识。企业内部控制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财政部规定自 2009 年 7 月 1 日起我国上市公司应当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对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普遍认为会计与自己的专业无关,上文提及的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等专业,各有不同的培养目标,从事的工作方向也不相同,因此,在教材中应把握不同专业的学习需要,适宜地补充与不同专业学习所需要的会计知识。如对市场营销专业,可以补充基本报销凭证填制、销售预算分析、相关销售成本和税金的核算等相关知识。 三、结论与展望 基于
15、会计学基础教材的调查分析,对非会计专业会计学基础教材的内容结构进行了重新设计,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基础教材内容体系既要与会计专业区分开来,体现出其特色与自身的系统性,同时又要适合于非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与理解,专业的培养目标相一致,突出教学的重点,并结合各专业的特色。随着经济发展,对非会计专业人才财务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突破会计核算的狭隘视角,培养非会计专业真正的管理人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由于美国在会计学领域的先进性,借鉴国外的精品原版教材,结合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和我国国情,进一步对教材进行优化,应当成为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 2006J.北京:经济科学出版
16、社,2006. 2.刘永泽,孙光国.我国会计教育及会计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对策J.会计研究,2004, (2). 3.陈敏,徐梅,颜刘瑶: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体系改革基于湖南大学非会计学专业的实践调查分析J.财会通讯(综合?下) ,2009, (2). 4.赵莹,许小健,曹峥.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需求分析J.财会通讯,2006, (10). 5.王新红,师萍.管理类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探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 (3). 6.牛华勇,裴艳丽.次贷危机后再谈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应用J.经济经纬,2009, (3). 7.聂顺江,周晓惠.我国会计学基础教材的调查分析与优化建议J.商业会计,201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