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农场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与可行性研究.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670809 上传时间:2019-03-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农场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与可行性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家庭农场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与可行性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家庭农场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与可行性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家庭农场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与可行性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家庭农场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与可行性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家庭农场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与可行性研究摘要: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所在,而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就必须探讨适合我市当前实际的农业生产方式,而家庭农场因为其自身的优势,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本文从我市发展现代农业中遇到的问题着手,以一手调查数据资料为依据,重点阐述了家庭农场在我市发展现代农业中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最后提出了推广这一政策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我市的农业发展有所裨益。 从古至今,我国就以农为立国之本,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农村和农民问题,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仍然是农村和农民问题,我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离不开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人数

2、众多这一历史和现实国情。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成功,我国的工业、国防和综合国力之所以得到大幅提升,是因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当前我国虽实现了工业化,但社会主义现代化却远未实现的根本原因是我国还没有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小农经济仍然是我国主要农业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不仅生产力水平低,抗风险能力差,而且还占用很多资源,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因而必须加以改革。又因为我国农民众多,所以注定了我国不可能直接走西方发达国家大农业的道路,如果那样,会造成大量失地和失业农民,加大城市就业压力,危害我国安定团结和谐的政治局面,因而我国必须探索一条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而家庭农

3、场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以家庭经营为核心,在土地小规模集中的基础上,实现了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不仅符合我国国情,满足了农民提高收入、改善生活环境的需要,而且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促进了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为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思路和途径。 因为目前土地还控制在分散的农户手中,所以要把土地集中经营,建立家庭农场,就必须在自愿有偿的基础上,让农民心甘情愿地将土地的经营权转让出来,而做这一切的前提就是了解我市农村、农民土地耕种的基本情况。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笔者调动石家庄学院的部分大学生对我市 14 个县区 70 个自然村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走访,获得了大量一手材料和数据,

4、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成型的。 一、我市在发展现代农业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现代农业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以现代工业装备为物质条件,以农业产业化为发展途径,以现代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为支撑,以知识型农民为经营主体,以社会化农业服务体系为保障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现代农业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它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但是要发展现代农业则需要土地相对集中,能够进行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经营,而我市农村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模式是无法发展现代农业的。 首先,在传统分散的个体经营模式下,人均耕地太少,农田规

5、模太小,不适合大型农业机械的运用。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我市人均耕地只有 1.3 亩,92%的家庭人数在 3-6 人之间,也就是说即使他们将所有的耕地集中在一起也只有 7 亩左右,更何况很多村集体的土地还被分为了若干块,他们的土地或者是 2-3 亩一块,或者是 1-2 亩甚至是更少一块。其次,在这种经营模式下,家庭内部积累财富的能力弱,加之难以获得金融支持,不利于发展技术含量高和资金需求量大的项目。再次,这种经营模式下的农产品技术含量太低,单位产品成本太高,从而使农民的收入难以提高。本次调查发现,我市农村主要农作物为小麦和玉米,平均亩产为 970 元,经济作物很少;农业人均年收入只有 1200

6、 元,难以支撑巨大的家庭消费。最后,在这种经营模式下,农村劳动生产率低,单位效益差,因而很难留住人才,从而使农村劳动力的素质难以提高,难以接受新技术与新的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从而使农村的吸引力越来越小。本次调查发现 89%的家庭有人在外打工,打工收入已达到家庭总收入的 68%,而且 66%的农户同意在一定条件下转让自己所耕种的土地,逐渐融入城市。 这一切都构成了我市建立家庭农场发展现代农业的契机,而发展现代农业,集中经营土地有两种基本方式。一是将土地大规模集中进行经营的大农业,即运用现代物质装备,将农田大面积集中经营的生产方式,这种方式较适合人少地多的国家,或者说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很高的国家

7、。在这些国家中,从事工业和第三产业的人员已经相对固定,从事农业人口的比例较低,土地规模化经营不会侵害现有从业人员的利益。二是将土地适度规模化集中经营的家庭农场,即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农田适度规模化经营为特点,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土地经营模式。由于我市城市化水平还较低,农业人口所占的比重还太大,且存在大量游离于农业与工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人员,所以并不适合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农业。因而要提高我市农村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应采取第二种生产方式建立家庭农场。 二、家庭农场在我市发展现代农业中的作用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

8、、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它既可以发挥个体经营农业的长处,还可以弥补个体经营的不足。一方面,由于家庭成员之间存在婚姻、血缘等特殊关系,有利于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家庭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来保持生产的连续性和长期性,所以说,家庭农场保留了个体经营的优势。另一方面,家庭农场克服了个体经营的种种弊端,满足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家庭农场实现了土地规模经营,既可以缓解农村劳动力不足的压力,又可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所谓规模经营,不仅体现在土地面积的扩大和增加上,还体现在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

9、上,包括采用先进技术和先进生产手段,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投入,提高产业化、集约化、组织化、市场化水平等。本次调查发现,我市进行农业生产的人员 93%的年龄在 40-70 之间,只有 7%的家庭中有年轻人在务农,这意味着如果我们不改变现有的农业生产方式,在 20 年之后,我市农村将面临着农田无人耕种的尴尬局面。如果这种情形得不到改善,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民收入的增加、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就是一句空话。 第二,家庭农场可以促进先进科学技术的运用和普及。 家庭农场分工比较明显,便于新科技的运用和推广,不仅可以生产出质量较高的农产品,还可以培养出一批素质较高的农民企业家。他们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

10、势,掌握了较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从而使优越的自然资源、合理的经营手段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得以密切结合,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最终形成一系列具有市场竞争实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本次调查中,很多农民“不愿意承包土地经营家庭农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技术和年龄优势” ,我们知道,这些优势不会自发形成,需要农业改革来促进,而建立家庭农场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第三,家庭农场更有利于保障农产品的质量,为解决当前最为棘手的食品安全问题提供思路。 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以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在一家一户

11、的小农经营模式下,食品安全的监管十分困难,而有一定规模,并且登记注册商标的家庭农场就容易得多了。一方面,农场为了销路等原因,会比较重视自己的品牌和食品的安全;另一方面,由于经营主体相对少,农产品可以追根溯源,便于政府监管,从而抓住了食品安全的源头,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应。 第四,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不仅能够为农产品市场的发育打下基础,还可以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健全。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经营能力的提高,农户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的质量,途径之一就是由多种经营向专业化发展。家庭农场经营的专业化需要社会为其提供诸多方面的服务,促使一部分农业剩余劳动力、

12、非农产业组织和人员进入各方面的农业服务领域,来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健全与农业生产要素市场的产生、发育和完善,从而推动了农产品市场的发展和成熟。 第五,家庭农场可以加速小城镇发展,从而推动我市的城市化进程。家庭农场提高了农业生产集约化的程度,缓解了农业劳动力紧张的状况,同时也促进了农场职工的职业转化和分流。一方面是农场职工加入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去,从事更大范围的第三产业;另一方面是农场职工到乡镇企业中去谋职或从事个体工商业,促进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当然城镇化的发展又会进一步推动土地的集中和经营的集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加速家庭农场的发展,从而形成家庭农场与城镇化建设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13、局面。 三、我市建立家庭农场的可行性分析 第一,我市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是建立家庭农场的基本条件。 因为石家庄是省会城市,经济较为发达,就业机会和创业机会多于我省其他的地市,所以石家庄周围的农民转让自己土地的意愿较强,建立家庭农场的可能性较大。本次调查发现,由于城乡收入的差异,89%的家庭有人在外打工,但是打工的主要地点却不再是大城市,而是当地和中小城市,选择在当地和中小城市打工的人群占所调查人数的 74%。这与以往有了很大的改变,由于工资差异,一代农民工往往把大城市作为打工的首选,随着大城市生活成本的加大、大小城市之间工资差距的减小,二代农民工则更愿意把当地和离家较近的中小城市作为打工地点。一

14、方面,这些地方虽然收入低,但是花费也低,纯收入相差不多;另一方面,二代农民工不愿意再过抛弃妻子的单身生活,他们更愿意与家人在一起,过着正常的日子,而要做到这些,中小城市则更为适合他们。石家庄市作为中等城市、省会城市,包括房价在内的生活费用并不算太高,因而较容易吸引周围农村的劳动力,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家庭农场的建立。 第二,城镇化、老龄化造就的农村劳动力短缺,是我市建立家庭农场制度的客观条件和现实基础。 面对工业化、城市化和老龄化的冲击,农业比较收益的持续降低,农村劳动力不断外流,农村中“谁来种地” 、 “谁来养猪”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本次调查发现,当前农村种田的主力是中老年人,年轻人

15、所占的比例仅为 7%,66%的受调查者表示不希望子女回家种田,更愿意他们能融入城市,成为城市一员。这不仅不利于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和普及,而且长此以往,在若干年后,还会出现部分田地荒芜、但他人却无法耕种的矛盾现象。因而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出现,我们必须加快制定、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在保障农民基本权益的条件下,在自愿有偿的基础上,加快土地的相对集中,建立和完善家庭农场制度,以早日实现我市的农业现代化。 第三,农业生产的固有特点与家庭的独特功能是我市建立家庭农场的理论依据。 与工业领域不同,农业领域的家庭经营并没有随着科技的进步退出历史舞台,而是重新焕发出生命力。农业生产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受自然

16、条件的影响较大,有自身的生长发展规律,因而农业劳动者不得不在不同的季节从事不同的工作,这就加大了农业生产监督的成本,而且这一特征不会因为农业机械化而改变。而随着高附加值现代生物技术的运用,更为复杂的农业生产体系的出现,对雇佣劳动者工作质量的监控则会更加十分困难。一般来说,劳动过程越是复杂,就越是要求劳动者的责任心,就越是不适合雇佣经营。而家庭农场由于其自我雇佣的特征,工作质量很高,不存在上述责任心与监督成本的问题。加之家庭成员之间的血缘关系,能够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最大限度地调动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有效保正了农业生产的连续性、长期性和高效性。 第四,党中央和国家的支持是我市建立

17、家庭农场的基本保障。 当前我市发展家庭农场的外部环境良好,容易得到国家政策、资金和技术的支持。从政策和理论上看,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建立家庭农场的号召,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则指出要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刚刚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再次强调了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农民承包土地的主体地位等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解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这一切都为我市建立家庭农场提供了难得的良好外部环境。从现实情况分析,当前从中央到地

18、方对农民种粮有着一系列扶持和补贴政策,面积越多获得补贴越多,改变了种粮亏本的局面,从而为家庭农场的诞生准备了良好的内部条件。 第五,其他国家地区的成功经验是我市建立家庭农场的强大动力。在许多发达国家,尽管农业的现代化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但家庭农场仍然是农业的基本经营形式。比如美国,夫妻农场依然占主导地位,合伙农场仅有 10%左右;日本也基本上都是以家庭劳动力为主的小农户经营,常年雇工不到 l%。在我国,截止到 2012年底,已经建立了 6670 多个家庭农场,经营面积在 100 亩以上的家庭农场业则已超过 270 多万户,我国已经掌握了不少经营家庭农场的经验,到了进行全面推广的时刻。 四、我市

19、建立家庭农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第一,家庭农场建立前的土地相对集中问题。 由于土地是农民生存的依靠,所以要让农民出让自己的经营权,就必须维护好农民的权益,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本次调查发现只有 70%的农民同意将自己的土地转让给其他人耕种,而且转让的条件集中于“对自己将来生活质量”的担忧上,其中 5%的调查者明确提出土地所有权不能变,6%的受调查者提出要有分红,12%的受调查者提出所给的补偿是“粮食” ,而不是人民币,5%的受调查者提出必须可以找到合适的工作,9%的受调查者表示,租金不应低于自己种田收入,转让土地后生活应该比以前好一些。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农民虽然不满意现在的种田状况,但

20、是让他们放弃土地的经营权则必须从他们的切身利益考虑才行。 第二,土地相对集中后家庭农场主的选择问题。在家庭农场的建立过程中,农场主的选择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此次农村改革的成败。本次调查显示,56%的受调查者不愿意承包土地建立家庭农场,原因主要集中于没有经济实力、没有技术、保障措施太少、打工挣的钱更多、不再年轻等五个方面。44%的受调查者愿意承包土地,但是前提是政府的大力支持、要有充足的劳动力等条件,否则不会承包土地。所以农村土地相对集中后,政府还得充当领路人和支持者的角色,挑选那些有志于在农村和农业上大展宏图,且有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的人来经营家庭农场。 第三,家庭农场建立后,政策、资金和技术的后

21、续支持问题。在本次调查中,70%的受调查者都表示要办家庭农场,必须可以获得政府的各种支持。所以家庭农场要获得成功,需要政府组织专业人员对家庭农场经营的规模、内容、方式进行规划和论证,对家庭农场的后期发展特别是农场品的销路进行支持和指导,对家庭农场遇到的资金和技术难题给予有力的帮助。只有这样,农民才有勇气去尝试建立和经营家庭农场、并取得成功,才有可能使我市的现代农业得以发展,从而早日实现农业现代化。 第四,允许农业个体经营存在的问题。建立家庭农场不能一刀切,绝对不可以打压那些不愿意转让自己土地的农民,而是通过家庭农场的示范效应,带动他们将自己的土地转让出来。否则不仅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可能导致一系列群发性案件,危及农村社会秩序的稳定。基金项目:本文为石家庄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家庭农场在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