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居住区公园道路系统无障碍设计的模式化探究摘要:无障碍设计是指在设计中通过使用各类无障碍设施针对障碍人士为其提供出行便利的设计。无障碍的居住区公园是障碍人士在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本文在对北京、上海、天津、台北、长沙等多个城市进行无障碍模式的调查和汇总分析后,试图探究高效合理的无障碍设计以及居住区公园道路系统中无障碍设计的最佳模式。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1居住区公园无障碍道路系统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 通过对居住区公园的无障碍设计的调研与探索,提炼相关模式化方法,作为一套可通用的无障碍交通系统的模式,为今后更多的设计提供参考。 12 对于障碍人士来说,道路系统是无障
2、碍设计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对于道路系统中各元素的针对性研究和改造是最具有实质性意义和改良的必要性的。 13 老龄化问题是日前最重要的社会问题之一,也将进而导致残疾及身体障碍人群的增加,其需求的迫切性也使本课题的研究与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2居住区公园无障碍道路系统设计内容 居住区公园是公园绿地中社区公园类别下服务半径(0.5-1.0km)最大的公园类别。居住区公园服务于一个居住区公园的居民,是具有一定的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将居住区公园道路系统所涉及的无障碍元素进行以下分类并分别叙述其最佳模式: 21 无障碍出入口 1 无障碍检票口:设有检票口的居住区公园,其主要出入口应设无障碍检票口,检票口
3、通道以 1.50m 宽为佳,能满足轮椅及陪同人员侧身同时通过。若为自动检票机,无障碍检票通道检票机高度宜为 0.7m 左右。(如右图) 2 出入口车档:若设置车档进行人车分流,车档间距应为 0.9m 或以上。 (如左图) 无障碍售票处:无障碍出入口处的售票处应为无障碍售票处(低位售票处):距售票口 0.25-5m 处设置提示盲道,通过轮椅坡道解决高差并在售票口处有便于停留的 1.5m1.5m 的平台,低位售票口高度宜为0.8m。 (如下图) 22 无障碍停车位 无障碍出入口附近的停车场应设无障碍停车位:设置在离入口较近的位置,使用平整防滑,坡度小于 2%的地面,并在停车位一侧设置宽度为 1.2
4、m 的通道,配有清晰标识无障碍停车位。 23 无障碍游览线路: 1 无障碍主路系统:贯穿部分主要景点和无障碍游憩区,形成环路,设置盲道,坡度小于 8%,若大于 5%,应隔 20 米设置休息平台和无障碍休息设施;若有台阶应设置相应的轮椅坡道。 盲道、缘石坡道:若公园允许机动车进入,应设置盲道与缘石坡道结合形成无障碍人行道,与机动车分行。 (盲道与缘石坡道设计要求详见标准 GB50763-2012) 2 无障碍支路系统:无障碍支路能连接主要景点和无障碍休憩区,与机动车完全隔离,应与主路相连形成环路。与主路连接路口应标注是否适宜轮椅等障碍人士通行,若不适宜某类人群通行应便于折返。 24 无障碍游憩区
5、 无障碍游憩区是适宜无障碍人群进行休憩娱乐的场所,应在靠近无障碍出入口和无障碍主路的位置设置。无障碍游憩区应有盲道引入,有高差时设置轮椅坡道;无障碍游憩区保持路面平整,没有凹陷区域(包括树池,与地面相平的树池应加设一定规格的篦子)和过于光滑的铺装。25 无障碍信息系统 1 无障碍标志:在必要的出入口、主路支路岔口、休闲广场设置醒目的无障碍标志(如下图) ,清晰标明是否适合各类无障碍人士进入,对其进行导向;颜色尽量选择中黄色或高对比度颜色,配合低位可触盲文最佳。 2 无障碍地图:用鲜明的颜色标志出公园中各类无障碍设施的位置,用盲文加以注释。地图位置应醒目易见,高度控制在 0.7m-0.85m 之
6、间。 3 无障碍音响系统:在无障碍区域中,与机动车混行、临近水边等较危险地地段设置特殊频率的音响提示,服务于视障人群。 26 道路系统中无障碍配套设施 无障碍游览线路周围应每隔 50 米-70 米设置无障碍配套设施包括:无障碍休息座椅、无障碍信息台、饮水机等。 配套设施应设置于平坦、防滑、不积水、便于停留的位置;各类服务设施应为低位服务设施,并设有轮椅回转空间(直径1.5m) ;有能与公园服务人员联系的途径以便于障碍人士寻求帮助。 结语 以上居住区公园道路系统的无障碍模式的应用将对居住区公园现阶段“无障碍”设计障碍重重的问题有很好的改善。摒弃以往随着公园设计深入局部而带来的无障碍设计的尴尬境地,为障碍人群保留最贴近其居住环境、最自由舒适的活动空间。 参考文献 无障碍设计标准 GB50763-2012 无障碍设施施工验收及维护规范 GB50642-2011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01 北京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条例 2004 道路无障碍设计的探讨 朱海鹏中国市政工程 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