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富阳天鸿美和院规划及美术馆设计摘要:本文以介绍天鸿美和院的规划设计及美术馆建筑设计,阐述在自然山景环绕的风水宝地,规划上尊重自然,设计上呼应山体,创造一个对话自然、诗意人文的现代建筑项目,从而形成一个可持续的、具有文化艺术特色的文化生活形态,创新一处新人居环境、新邻里关系、新产业形态及山水特色的理想社区。 关键词:尊重自然,曲水流觞,人行山中 项目背景及挑战 天鸿美和院基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 320 国道南侧,处于富阳市与西湖区交界处,是从杭州主城区进入富阳市的主要门户。古语有云“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富阳既赋山城之美,又具江城之秀,是典型的江南山水城市。天鸿美和院就在这座山水之城中,黄公
2、望国家森林公园之下,富春江水系之畔,艺术瑰宝富春山居图描摹之地,地理位置天然传递着浓郁的人文气息,周边山脉延绵绿树绰绰,自然山水纯净自然。这样一片山坳中,背山就是黄公望隐居的大岭山,现在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面积公顷,濒临富春江,背依杭州灵山洞景区,森林覆盖率.,境内九垅九湾,竹茂林深,荟萃了亚热带森林景观、世界一流竹园、黄公望人文史迹遗址、历代知名古塔等景观。 山水多姿,然人文艺术氛围也不弱。天鸿美和院地处银湖区块大之江文化圈,周边就座落着当今国内学科最完备、规模最齐整的综合性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受到象山美院的辐射,周边的各种文化主要与创意产业有关,形成环美院设计产业圈。 优质的自然
3、景观和人文艺术环境,为项目提出很高的期许,如何创造更贴近自然并富有人文艺术气息项目? 初念与目标 美和院地处黄公望国家森林公园山麓,近 100000 平方米的生态公园环伺左右,其身后是连绵的山脉。风景如画,山水逶迤。 身处此处的建筑,应该以虔诚的姿态,去响应去映衬场地的呼唤,烘托纯净自然。这是建筑师在初期勘探后的第一印象,也是之后所有为之努力的目标。 定位之初,建筑师就尝试充分尊重山体自然环境,以低调的姿态呼应山脉,并将新的艺术形态、新的媒体艺术植入项目之中,融入城市与生活之中。建筑师从生活和艺术出发,用建筑的主题、建筑的形式立面、空间的艺术性以及艺术场所的创设,来固化一种社区性的艺术氛围,并
4、创新特有的社区特色,从而形成一个可持续的、具有文化艺术特色的文化生活形态,尝试打造一片既能享受与自然畅叙幽情、纵情创作的乐趣,又能便利实现相互交流和促进的理想居所,创新一处新人居环境、新邻里关系、新产业形态及山水特色的理想社区。 山水人文与规划概念 美和院项目位于大之江文化圈内,设计初始意借“曲水流觞”之文人意境于项目规划中,这一概念尝试引流山涧溪流蜿蜒于场地之中,水流过处曲而转折,点缀景观小品。 曲水流觞,是中国古代流传的一种饮酒赋诗的游戏。典出东晋时期书法大家王羲之流传千古的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353 年)三月初三上巳日,王羲之偕亲朋谢安、孙绰等 42 人,在兰亭修禊后,举行饮酒赋诗的“
5、曲水流觞”活动。他们围溪水而坐,将杯子放在溪流中,杯子顺水势游动,漂到哪个诗人面前,这人就要拿起酒杯一饮而尽并作诗一首。美和院整个项目规划呈现的一个中国写意山水中“之”字形的概念,同时也是对整个水系要做的一个保留和延伸的态势。原本这个山上的水系并不是很丰富,只是一些自然形成的山间溪流,同时保留山上一个小的储水池。但是这些水系毕竟不是特别丰富,在整体规划上做了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之后,规划设计在地形上引用了一条溪水,从项目北部公园的最高点一直贯穿流向南部低洼处, 使得水系从山顶公园的蓄水池一直延伸,最后汇入美术馆前面的艺术水池。走势曲折,形似“之”字,就像文人写的一个墨宝。 整体规划理念充分结合了
6、自然特色和人文环境,既强调与周边自然山地景观相协调,在尊重原始地貌的基础上加以拓展和延伸,同时传递出浓郁的山水人文精神。 美术馆的自然精神 1,人行山中 对话自然,美术馆建筑无论从建筑立面还是内部空间到空间流线,都呼应“山”的主题。 “之”字外形来源于“人行山中”这个概念。山的陡峭度和起伏感使得人在其中绝无可能直线行走,而是以迂回的“之”字形行进。在认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上,美术馆用建筑语汇对这种和谐感加以表达,体现出“人在山中走”这一动态的感觉。 “之”字概念不仅塑造了独特的建筑外观,还丰富了美术馆的动线。人在其中,可以从室内逐层向上,最终到达屋顶花园,还可以沿外立面的景观坡道到达屋顶。
7、可以说,美术馆从内而外是一个可到达的建筑,建筑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虚化等同于山脉,人在建筑中行走宛若在自然当中一样。 美术馆本身就是一个人文活动区域,人在山中行走的模型是设计希望在从美术馆的造型上呈现出来的,从而呼应人与自然的互动,重塑一个自然环境。同时在美术馆的外圈也设计了一条通路,可以沿着建筑外延走上建筑屋顶,这个“之”字形的造型就好像一个人在“山中行走”的意象。 2, “驻足于山中” 美术馆的建筑就像一个巨大的雕塑,不仅可以从外观看,更可以走入内部,感受不同的空间带来不同的震撼。美术馆的室内空间在设计时,也以“之”字作为主要动线,意为“驻足于山中” ,在这里建筑室内空间同样也是积累文化、延展
8、艺术的平台。 参观路线先顺着一段约 20 米的绿色景观坡道上到地面层,在这个过程当中更多地可以感受室外景观营造的山水自然之感,然后走到入口。继续行进之后将进入一条通往二层的半封闭的走廊,走廊墙面是画廊的一部分,行走其中可以欣赏画作,也可以眺望风景。再继续往上走之后就到达屋顶,屋顶也依据山势斜坡向上,自然的形成休憩花园和屋顶剧场。整个边线维持着“之”字形。 作为一座综合的艺术建筑,一层是一个开放式的书吧及配套的简餐吧,其他空间主要承担公共活动的首发宣传等功能。二楼是常设的展示空间和一个大型的报告厅以及几个休息室,可以举行艺术展览及论坛。三楼入驻为中国美院的媒体城市研发中心。屋顶花园打造的是露天剧
9、场、露天影院。 3,山石立面 美术馆立面也以尊重对话自然为主体,立面设计以平面延伸的形式,以“之”字形为主要立面元素,立面以斜线行走的状态,折线延伸至屋顶花园,暗合山势。 建筑立面虚实、明暗对比强烈,以朴素质感的黑洞石与现代感的玻璃为主要材料,营造低调硬朗的艺术形象。敦实的石材立面既体现了山石的厚重与质朴,也为室内展览创造了良好的封闭空间,而轻盈刚强的玻璃幕墙则映衬出蓝天明朗的风景光影,为开敞区域提供良好的光线。玻璃幕墙上局部辅以平面构成方式点缀有彩釉玻璃与垂直玻璃百叶,合理的平面构成,为厚重的立面创造一份悦动的灵动典雅。 4,艺术场景 整个建筑的动线从户外逐渐进入观展氛围,到达屋顶之后则呈现
10、一种新的活动方式。两个屋顶斜坡的投影面积达到 1600 平方米。第一个斜坡以户外休闲为主,可以在屋顶花园中喝咖啡、聊天,眺望远山非常惬意;拐过一道弯进入第二个坡面就是露台剧场,斜坡正好作为阶梯式的座位台阶,布置有电影屏幕/舞台,可以放电影,也可做小型演出用。这个屋顶花园是对生活模式的全新演绎,平常在地面或室内的活动,现在有机会提升到屋顶而且是户外,在整个建筑的界面上都可以发生不同的活动,由此带来的体验感非常独特而丰富。 后记 美和院三个字包含了建筑之美、人文之美、和谐的人文生活几个层次含义。 “美”:美观的建筑散落在自然山水之中,建筑、景观、艺术层层美丽。 “和”:设计与原生态共融,生活与创作,建筑、景观与艺术和谐共生。 “院”:溪水蜿蜒串起层层空间景观院落,创造丰富的艺术人文场所。 站在黄公望森林公园高处远眺,美和院的山地艺术公园和建筑群从森林公园的南麓向山下的平原缓缓铺展开去。微雨时节,美和院在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传递着与众不同的艺术人文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