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摘要】城市规划重在实现城市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与城市建设的地方利益主体寻求利益的局部性是有直接矛盾的。控规的作用,应是在控制城市发展命脉相关要素建设的同时,引导地方利益主体的建设行为为城市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服务。因此,本文从控规的基础理论及方法出发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解决控规中的灵活性问题,从而从指标构成上进行必要的调整与完善。 【关键词】城市,建筑,控制性详细规划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指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 。可以看出,控
2、规的主要作用是对包括用地在内的多项建设内容实施控制。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控规仅仅是规划管理的一个参考,未能起到应有的控制与引导作用。在工作中,甚至出现规划刚刚编制完成,有关指标就面临更改的要求。过分强调控制作用,忽视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主体多样化、市场和形势瞬息万变的实际,显得缺乏灵活性。 一、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 1、控制作用。合理保护公共利益与生态价值。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在于通过明确公共用地的种类、规模以及布局,严格保护城市公共设施和生态设施,并通过其提供的公共服务来保障城市整体土地开发,提高土地开发的经济效益、公共利益和生态效益。 在目前的城市建设中还存在众多的问题,比如建设
3、密度过大.公共设施不足.绿地面积不够等,这些问题阻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建设质量的继续提高。究其原因,在于城市建设过程中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用地没有得到很好控制,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被逐渐吞噬,城市规划须以落实城市总体规划为目的,在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强化政府对公共设施用地与生态设施用地的调控能力,积极保护城市公共利益与生态价值,引导城市良性和持续发展。 2、协调作用。合理安排用地功能与建设时序。通过合理确定城市用地功能和建设开发时序,控制性详细规划协调相邻地块有序建设,从而避免周边地块功能冲突和开发建设的冲突,更好的体现城市土地的整体价值。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协调作用还在于社
4、会行动的协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过程实质上是协调政府各部门、社会公众对编制区空间利益诉求的过程,是对编制区发展目标逐步达成共识的过程。 3、引导作用。合理促进城市开发与城市经营。控制性详细规划另一个重要的作用在于确定土地的开发强度。通过确定地面以上总建筑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建筑限高、人口密度等空间指标,控制性详细规划明确了各地块的开发权和开发强度,引导市场与公众进行符合规划要求的开发与经营;同时,由于市场机制下开发需求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规划赋予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适度的行政裁量权,通过积极的规划引导,合理平衡土地价值与开发需求,为开发与经营保留适当弹性,并保证相关开发与经营合乎公众
5、利益。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要素 1、土地使用控制。土地使用控制即是对建设用地上的建设内容、位置、面积和边界范围等方面做出规定。其具体控制内容包括用地使用性质、用地使用相容性、用地边界和用地面积等。 2、环境容量控制。环境容量控制即是为了保证良好的城市环境质量,对建设用地能够容纳的建设量和人口聚集量作出合理规定。其控制指标主要包括:容积率、建筑密度和绿地率三项,相应延伸的指标还有空地率、人口密度和人口容量等。城市环境容量主要分为城市自然环境容量和城市人工环境容量两方面。 3、建筑建造控制。建筑建造控制是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的良好环境条件,对建设用地上的建筑物布置和建筑物之间的群体关系做出必要
6、的技术规定。其主要控制内容有建筑高度、建筑间距、建筑后退、沿路建筑高度、相邻地段的建筑规定等。 4、城市设计引导控制。城市设计引导控制主要是确定规划区域的空间结构骨架、各地块的用地功能风貌、道路绿化系统、空间序列关系,形成城市设计总体概念与结构。同时,将空间形态、建筑风貌的要求以指标的形式确定。 5、配套设施。配套设施是生产生活正常进行的保证,配套设施控制即是对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设施提出定量配置要求。 6、行为活动控制。行为活动控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指交通活动控制,即对路网结构的深化、对道路交通设施和停车场的控制;定道路红线、横截面、道路主要控制点的坐标、标高、交叉口形式;对交通方式、出
7、入口设置进行规定;对社会停车场进行定位、定量、定界控制;对配建停车场进行定量.定点控制。另一方面指环境保护规定,包括大气环境保护、水环境保护、噪音保护、固体废弃物控制等内容。 三、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指标体系 1、控制指标体系的确定要加强地区差异方面的研究。因地制宜是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的一条基本原则。针对规划区的不同用地类型,如新发展地区、基本建成区、老城区、城中村、历史文化保护区等,各地块建设状况不同,建设方式与更新改造方式也不同。因此,本着有效规划控制的原则,针对不同用地、不同建设项目和不同开发过程,应采取多手段的控制方式和制定多层次的控制深度。为了适应同一城市不同类型建设地区的建设需求,
8、可依据建设特点和管理要求,将规划建设用地划分为五种类型:新发展地区、基本建成区、旧城更新区、城中村改造区、历史文化保护区,并根据各类型地区的特点分别明其规划原则和控制要素体系,确定其刚性控制指标和弹性控制内容。 2、控制指标体系的确定要重视空间形态方面的研究。控规中多数指标针对的只是城市建设总量的开发控制,较少考虑城市空间形态方面的研究。决定城市空间环境质量好坏的因素,除了建筑形体之外,由空间界面组成的环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城市轴线和广场周围,建筑实体与界面的贴线度达到 80%以上,界定的环境空间尺度宜人,也能较准确地反应规划意图,达到理想的环境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由于政府或者开发商出
9、于某种目的,而过度开发带来的负面影响。 3、控制指标体系的确定要考虑弹性分区方面的研究。对于大量用地性质调整情况的出现,是因为我们对市场需求把握不够准确,鉴于此,可以在新发展地区类型中设置用地性质的弹性分区,在此分区内的用地性质确定第一用地性质,为主要的用地类型,其他可根据市场情况的需要,设置第二用地性质的替代方案,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指标,使原来过于具体的刚性的规划控制方法转变为应变能力较强的动态的弹性的规划方法。 4、综合多种方法确定控制指标,力求科学。指标的确定必须有科学的根据,特别是容积率这种敏感的问题,可综合运用形体布局模拟法、经验归纳统计法、调查分析对比法这三种现有的控制指标确定方法,相互校验,以避免单一的方法有失偏颇。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我国具有法定效力的规划编制层次之一,是城市规划调控城市土地开发和各项建设活动的直接依据。做好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对增强控规的适应性与指导性,加强规划的控制功能有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耿宜顺.控制性规划的理论基础J.城市规划汇刊,1991,11:3437. 2沈德熙,叶斌,唐历敏.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几点认识J.城市规划汇刊,1991, (1):5054. 3蔡振.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发展趋势与方向D.清华大学硕士论文,2004. 4陈友华,赵民.城市规划概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