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南建设生态文明背景下产业转型升级研究摘要: 党的十八大和国家十二五规划均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目标,苏南地区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必须对现有产业结构进行转型升级,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产业,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 苏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生态产业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4-0014-01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提出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生态文明是在
2、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提出的。从生态文明的发展途径来考察,必须对现有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升级,即形成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 1 正确认识和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之间的辩证关系 转型转型升级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良好的生态环境会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如果不能顺利地完成产业转型升级,生态环境的恶化就会制约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产业转型升级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 1.1 建设生态文明是推进苏南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需要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经济建设,苏南成为江苏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也是整
3、个长三角经济乃至全国发展最具有活力的区域之一。当前,苏南地区已进入工业化后期,正向现代化阶段迈进。但是,之前苏南经济发展速度实际上是主要依靠大量的资金投入、较高的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和基建规模的扩大来保证的。苏南地区在物质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引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问题。2007 年 5 月的太湖蓝藻大规模爆发,和民众越来越关注的空气质量问题,给我们敲响了环境污染的警钟。 在推动工业化进程中,苏南五市必须以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统筹规划工业结构和形式,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政治、文
4、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落实到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具体工作之中。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鼓励自主科技创新,逐步推进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为推进工业化创造良好的条件。 1.2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 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是解决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有效措施举措,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要求。因此,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实现的途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十二五”期间乃至今后更长的时期内,苏南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地区竞争力的内在需要和重要机遇和必要手段。 2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 苏南应该围绕生态文明建设
5、,围绕着沿江和环太湖生态环境治理,努力落实科学发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强调苏南五市的协调规划发展目标,利用地区集聚优势,努力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2.1 加快产业生态化建设 苏南要坚持以环境保护倒逼产业转型升级,从生态文明建设出发要求产业节约资源、减少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推进产业生态化,发展生态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较,生态产业主要的优势在减少和控制污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两方面。通过副产品的循环使用,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消除了产生生态问题的负产品,既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又获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在苏南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淘汰落后产能是节能降耗最关键最重要的举措,
6、也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要提高产业准入门槛,坚决关停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高耗能行业,对低耗能、高产品附加值的新技术产业要加大优惠政策重点加以培育,鼓励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带动更多企业发展。新开工高耗能项目要严格控制,加以重点监督检查,把能耗标准作为项目核准和备案的强制措施,抑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 “十一五”以来,苏南各市加快了市区重点企业的整体搬迁或关停整合,淘汰了一大批落后产能,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拟建项目否决或劝退。 “十二五”期间,苏南各市对传统产业加快实施转型升级,由政府设立节能与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企业清洁生产,缓解了产业转型升级的资金短缺现象。 2.2 促进资源与生态的
7、商品化 必须使资源与生态的价格真正反映其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和环境损害的修复成本,建立资源环境有偿使用制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的作用促使企业自觉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自觉发展循环经济。苏南各政府职能部门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优惠和鼓励政策,在财政、税收、金融方面给予差别待遇,要让生态企业和生态工业园区获得更多更好地发展环境。要结合苏南地域特点,要积极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使能源结构向多元化、清洁化方向发展,逐步减少对传统高能耗、高污染能源的依赖。 2.3 协调政策体系,强化监管和社会监督 当前,苏南地区要配合国家和江苏省的相关政策,结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生态文明建设“十二五”规划,
8、各市要尽快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服务业的相关的政策体系,并能够进行协调配合,做到一体化发展。强化监管,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和干部评价考核体系。积极引入社会监督,充分保证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发挥人民对环境监督的积极性,为政府的生态文明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决策的提供民主意见。 3 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路径,推进产业优化升级 3.1 注重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吸取了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精华,将农业生态系统的循环机理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循环机理有机结合,强调“整体、协调、循环、再生” ,并通过全面规划,综合开发、实现生态系统的能量多级利用、物质循环利用,达到生态、经济、社会良性循环。 苏南
9、地区农业发展基础雄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传统的分散农业耕种方式效率低、产出少,这就政府需要引导农民逐渐过渡到产业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模式,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苏南五市需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优化区域布局,做到生态农业的发展各有所侧重,结合当地的地理特点,重点发展竹木、茶叶、花卉苗木等名、新特色农产品基地,推广江阴、武进等生态县区的成功经验。 3.2 注重发展生态工业 苏南拥有数量较多的传统产业、加工制造业企业,目前均面临发展机遇期,迫切要求转型升级,但如此大规模的转型升级势必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对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等要求较高,转型的风险也大。 整个苏
10、南地区是外资企业较为集中的区域,而外资企业主要是想利用国内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和市场,显然他们对转型升级没有迫切的要求,缺乏主动性。苏南要推进生态工业的建设,必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打造一批高科技龙头企业,发挥它们的示范和帮带作用,来带动其他企业。苏南模式下的中小企业是发展生态工业不可忽视的力量,苏南有着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它们有着转型的迫切要求,这就需要政府指导和行业引领,为其指明发展方向,加快推进中小企业的成长。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生态园区建设。苏南地区生态园区的建设今后要在功能定位上加以更加科学的规划,对苏南产业进一步合理布局,解决目前存在的产业结构趋同度高的问题。根据生态产业链的发
11、展要求,坚持优先引进科技型、规模型、外向型、环保型的项目,从源头抓好循环经济工作。 3.3 注重发展生态现代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是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发达和中等发达国家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 70%和 60%左右,2012 年苏南服务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 46.4%,与同期中低收入和低收入国家平均 45%的水平相当,从数据来看苏南现代服务业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2020 年苏南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比的预期目标是 60%,希望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未来苏南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课题。 加强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撑作用,推进物流、金融、信息、会展等生产性服
12、务行业发展,促进服务业管理现代化。重点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同时扩大居民消费,使其双方相互促进,发展生态文化、生态旅游等新业态,苏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可以将苏南地区文化与旅游相整合,形成区域优势,不断挖掘和丰富旅游产业内涵,把苏南旅游业培育成为苏南五市的支柱产业和服务业的示范产业。 参考文献 1葛守昆,沈宏婷,陆岷峰.苏南产业结构转型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5):46. 2杨海红.苏南乡村旅游业态与发展策略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 (11):91. 3申俊喜.工业化中后期苏南地区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6):47. 4李森.困境和出路转型期中国开发区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5李慧明,左晓利,王磊.产业生态化及其实施路径选择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