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前至魏晋时期雕塑形式的发展.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681125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史前至魏晋时期雕塑形式的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史前至魏晋时期雕塑形式的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史前至魏晋时期雕塑形式的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史前至魏晋时期雕塑形式的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史前至魏晋时期雕塑形式的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国史前至魏晋时期雕塑形式的发展摘要中国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历史,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中国古典雕塑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雕塑风格、内容与形式。从中国史前时期出发,在首先解析史前雕塑的形成因素的基础上,逐一展开中国古典雕塑自夏商周、战国、秦汉至魏晋南北朝不断发展变化、自我完善的历程,为研究中国古典雕塑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与参考。 关键词成因 史前 夏商周 秦汉 魏晋 一、中国史前雕塑的成因 1、生境与选择 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雕塑艺术的成因,都是与当地特定的地理与自然条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种影响和制约着人类生存与行为方式的“生境” ,使得我们的先民们在面对自然世界时

2、,只能根据其生存的环境特性来选择他们进行艺术创作的模式,人在生产劳动中,与其所依赖的自然界发生关系的各种因素及可能性,支配着人们的感知能力和思维方式,并成为原始社会人们进行艺术创作的人文精神的起源,这种“生境制”和“地域性”对人们创作思维的影响,将会以一脉相承的语言及风格样式不断地传承下来,由此派生、衍化出了中国雕塑创作的特定的发展取向、表述方式、审美情结,并形成其鲜明的“风格”定式。 2、中国史前雕塑 中国境内的史前石器多以硬度在 7 左右的石英为主要原料,其结晶者称“水晶” ,块体者称“脉石英” 。如元谋人的石器原料是石英。打击时不易断裂、剥落的石英石,虽质地细腻,但却十分坚硬,对打制加工

3、无疑造成相当大的难度。所以,这也就从材料的选择上注定了中国无法形成以“雕刻”硬质石块为主的雕塑艺术。 直到新石器时代,由于石器打制的困难,可塑性的粘土逐渐取代了坚硬的石块,随着加工技巧的日臻熟练,中国逐渐发展出了以塑造软性天然材料(粘土)为主的艺术形式,中国史前人类逐渐形成了对“塑”的语言自如灵活的感知与体验。从而走上了一条以“塑造”为特点的雕塑发展之路。 二、中国夏商周、战国时期雕塑 进入商周时代,中国先民在保持与应用“塑造”这一语言的基础上,更日臻娴熟地去发掘与应用出“塑”的自身语言特点。这一时期,以青铜为代表的冶炼金属的出现使中国以“塑造”为特点的技艺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发挥,铸造工艺随着“

4、陶范”到“失蜡”技艺的出现和转变,将易碎的陶土完好无缺地转换为青铜这一永久性的材质,再加之延用的土、石等材料,雕塑的材质得到极大的丰富。也随着塑型、雕模等技术的提高,装饰雕塑体现为在构图和造型上注重线的表达,追求线的韵律和节奏,形成了一种结构清晰、形象完整的东方艺术形式美,并带有以几何纹样为主的装饰风格。从殷商到秦汉,礼器、乐器、兵器和生活用具、装饰品都大量运用青铜等金属材质进行制作,繁缉、慎密、精湛、细腻、层次丰富的青铜器造型,正是“塑”造语言的典范之作。中国进入了一个让人惊叹的青铜时代。 三、中国秦汉时期雕塑 秦汉的纪念雕塑分为大型地面雕塑、陵墓雕塑。在内容和主题上以人物为主,兼有动物和事

5、物的雕塑。由于中国的大陆型文化具有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发展并战胜自然灾害的观念,并具有以崇尚内敛、信仰集体力量为核心的审美观。秦汉雕塑形成了委婉、内敛、保守,强调集体之美的艺术风格,秦兵马俑即是中国古代雕塑的一个高峰,它不仅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推向了高潮,同时也开创了写真在中国雕塑艺术中的历史,是中国雕塑史上以人物进行创作的典范。秦俑的艺术特征表现出“大”和“真”的特点: 一是对人物的细部刻画和生活真实细腻的反映,使人物个性突出,类型鲜明,表现出写实的倾向。二是秦俑的数目之多,场境之大,其军阵排列和布局显现出威严雄壮的气势,整体肃穆有序,沉静生动的艺术氛围,表现出秦代审美文化中浩然壮观的“大美”

6、品格。 汉代的纪念雕塑在继秦之后来进入了一个新的兴盛时期, 最具代表性的是霍去病墓前群雕,它是陵墓表饰艺术的代表。霍去病陵墓的整体设计和雕刻的塑这些作品将圆雕、浮雕、线刻等技法融于其间,使其形象即保持了自然的情趣,又达到了生动传神的艺术效果,显示了汉代雕塑丰富的表现力和概括力,它题义含蓄,意境博大,所具有的古朴浑厚、粗犷遒劲和深沉雄浑堪称中国古代雕塑的神品。 秦汉时期的陵墓雕塑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艺术成就上都超过了同一时代的大型地面雕塑,不但成为该时期的雕塑艺术的范本,而且也是中国审美文化史上雕塑唯一成为主流艺术的时期。 四、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雕塑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雕塑主要以佛教雕塑为主,其艺术

7、的风格主要表现为两种:一种是印度犍陀罗式的外来之风,一种是承袭汉代雄浑博大的本土造像之风。我们从雕像神情的传达、线条的运用、形式特征等因素进行探讨:首先,从雕像神情的传达上看,该时期佛教雕塑着重刻画了人物的神情面貌,魏晋早期佛像雕塑受到印度犍陀罗造像风格的影响,佛教造像表现为直鼻高额,神情冷静,眼睛半睁开状,强调睿智思索精神。面目神情通常是通过眼神和嘴唇变化、五官构造、身姿手势的刻画传达出来。其次,从佛教造像的线条运用上看,虽然该时期雕塑是重体积表现,但具有形式美的线条也起了重要作用。在佛教造像中突出线条作用是概括性极强的造型方法,粗硬、细柔均不同的线条广泛运用与雕像造型中。最后,从佛教雕塑的

8、形式特征上看,该时期的雕塑主要是“秀骨清相”和“大丈夫之相”两种形式特征,具体体现为秀丽典雅和粗犷壮美风格。 “秀骨清相”特色,即以“瘦”而骨气洞达、风度翩翩为特征,骨指“瘦形”的人面部骨节,又是人赖以立形的形体之骸,前者裸露,后者是“骨”表露于具体衣褶转折中。清瘦的形体、宽大的衣服,体现出人物洒脱的神态与精神气度。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雕塑的另一种风格是“大丈夫之相” ,这种风格体现的范围比较小,一般具有雄浑粗犷特征。 总之,从中国史前时期至魏晋的雕塑特征,充分展现出了中国古人无比的创作激情和才华,其艺术成就充满了浓郁的中国气息和文化素养,为世人所称道,为世界所赞叹。 参考文献: 1张晨晨.秦汉时期中西方雕塑艺术差异及成因J.2007. 2徐思田.谈魏晋南北朝佛教雕塑艺术的风格特征J.20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