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韩贸易摩擦环境要因分析摘要:中韩建交 20 年来经贸发展的实绩表明,两国经济上互补性强,合作远远大于竞争。中韩贸易的总体特征表现为:贸易额持续高速增加、韩国进出口对中国市场的高度依赖性、中国对韩国的贸易逆差持续增加。在国际贸易争端日益频繁和激烈的背景下,中韩两国建立贸易摩擦预警机制,防患于未然,成为中韩之间避免贸易摩擦、促进贸易良好健康发展的共同需要。 关键词:贸易依存度;区域化系数;贸易摩擦;预警机制 一、中韩贸易现状 中韩两国 1992 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来,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展开了广泛的交流和合作。从地理位置上讲,中韩两国位置相邻,隔海相望,交通便利;从文化上讲,同处于东方文化圈
2、,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人们生活习惯和社会风俗相似,有良好的合作交流基础。因此,随着中韩政治文化的交流和深化,中韩贸易也随之不断扩大加深。中韩建交后,双方经贸合作快速发展,两国贸易以年均 23.4%速度增长。中韩贸易额从1992 年 63.8 亿美元增加到 2012 年 2151.1 亿美元,20 年间增加了近 34倍。 二、中韩贸易特征 1.韩国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持续增加 韩国总进口中所占中国市场的比重从 1992 年的 5.1%上升到 2012 年的 23.9%,韩国总出口中所占中国市场的比重从 1992 年的 3.5%上升到2012 年的 24.5%。从整体上看,韩国对中国市场的贸易依存度持
3、续增加。2.中韩贸易收支不均衡,中国对韩国贸易赤字持续增加 中韩贸易虽然持续高速发展,但是贸易收支却呈现出不平衡态势,这为中韩贸易发展和两国经贸关系带来了隐患。中韩正式建交以后,从1993 年开始,中韩贸易收支由韩国贸易逆差转变为顺差,相对于中国由贸易顺差转变为逆差。另外,中国对韩国贸易逆差持续增长,韩国对中国市场出口相对于从中国市场进口显现出强势出口优势。 三、中韩贸易摩擦的环境因素 贸易摩擦,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国与国之间在进行贸易往来的过程中,在贸易平衡上所产生的、一般是一国的持续顺差、另一国的逆差、或一国的贸易活动触及或伤害另一国的产业。不同的国家、地区,不同的利益集团,不同的目的,使用
4、不同的贸易壁垒措施,就使得当前国际贸易摩擦更加频繁化、复杂化、尖锐化。 1.中韩贸易结合度深化 两国间贸易依存度高到一定程度时容易产生贸易摩擦,即两国间贸易依存关系很弱时,两国间产生贸易摩擦的可能性没有或者很小。2012年韩国对中国的进口依存度高达 23.9%,出口高达 24.5%,过度的贸易依存度增加了中韩两国贸易摩擦发生的概率。 韩中区域化系数计算公式如下:区域化系数=(韩对中出口(A)韩国总出口(B) )/(中国总进口(C) 世界总进口(D) ) ,即世界总进口中所占中国市场的比重相对于韩国总出口中所占中国市场的比重的比率。区域化系数大于“1”说明两国贸易相互依存关系高,贸易依存关系强;
5、区域化系数小于“1”说明两国贸易相互依存度低,贸易依存关系弱。韩中区域化系数从 2005 年达到“3.56” ,随后虽然呈现微弱的下降趋势,但是截至 2011 年都在“2”以上(见表 1) 。以上说明韩中贸易依存关系一直十分紧密。 表 1 1990-2011 年韩中两国间区域化系数统计表 资料:韩国贸易协会 2.中韩贸易收支长期不平衡 中韩正式建交以后,从 1993 年开始到 2012 年,中韩贸易收支中国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的地位,而且逆差额不断扩大,所占贸易总额的比重总体呈现持续增加趋势。 如果贸易收支失衡,处于贸易逆差地位的国家认为自国属于受害一方,而处于贸易顺差地位的国家则属于有利一方,双
6、方贸易关系容易产生对立和争端,增加了发生贸易摩擦的可能性。中韩贸易中,中国长期处于逆差地位,增加了中韩贸易摩擦发生的概率。 3.韩国对中国特定农产品的过度进口依赖 中韩贸易关系中,整体上中国长期处于逆差的不利地位,但是局部领域,特别是农产品贸易中国长期处于顺差地位,而韩国由于农业地位薄弱,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不高,所以在中韩农产品贸易中韩国长期处于逆差的不利地位。韩国长期处于对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不利地位,导致了韩国不仅不扩大从中国进口农产品,而且严格限制从中国进口农产品,对于特定的大量进口的中国农产品通过关税和非关税等措施设置贸易壁垒。 中国大蒜对韩国市场过高的出口依赖性导致韩国国内大蒜供大于求
7、,大蒜价格暴跌,蒜农遭受严重损失。韩国政府为保护韩国国内蒜农利益,于 2000 年对中国产大蒜实施了紧急关税,大蒜关税从 376%提高到436%,冷冻腌制大蒜从 30%提高到 315%,这给中国蒜农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中国政府为保护中国蒜农利益,对韩国实施了针对性的禁止从韩国进口手机原材料聚乙烯的措施,引发了第一次中韩贸易大战。中国禁止从韩国进口手机原材料聚乙烯的措施,给韩国聚乙烯出口企业带来了一定的损失,同时也给国内手机生产企业带来了一定的损失,可以说是中韩双方在这场贸易大战中两败俱伤,中韩两国应以此为教训,总结避免贸易摩擦的宝贵经验,探讨积极促进中韩贸易健康稳定发展的对策。 4.中韩农产品检
8、验检疫标准差异和韩国通关制度障碍 按照 WTO 规则,韩国基本取消了对农产品进口的硬性管制。但在实际操作上,韩国通过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利用检疫、卫生标准等多种非关税措施,对进口农产品进行了有效的控制。韩国通过制订种类繁多的检疫和卫生安全标准,逐步修改和完善了各种法律法规,从而建立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非关税壁垒,达到了限制外国农产品进口的真实目的。 韩国对农产品进口实施通关义务申报制度。2002 年度,韩国主要监控的农作物包括西红柿、白菜、各种水果等 110 个品种。农作物生产国如存在韩国没有的病虫害,在韩国进行实地检疫认可和双边达成检疫协定前,韩方均禁止进口对象国生产的农产品。韩国对全
9、部畜产品实施进口检疫认可制度,由出口国提出申请和提交相应的家畜传染病疫情资料,韩方有关机构 进行评估认可,非 OIE 会员国需接收韩国实地检疫调查,达成双边检疫协定,生产国方可对韩出口。进口农产品的农药、重金属、激素残留,主要通过进口抽检进行控制,如抽检不合格率较高(无明确规定) ,可随时对出口国和对象农产品实施临时精密检验,即在一定期限内对进口农产品实施诸批检验措施,从而达到控制进口的目的。 表 2 1998-2004 年韩国进口中国农产品检验检疫情况统计 从表 2 中可以看出,1998-2004 年间韩国进口农产品不合格比重 0.4%-0.6% ,但是其中从中国进口产农产品不合格件数占全部
10、不合格件数的比重为 26.3%-32.5%。显然,韩国从中国进口农产品的不合格比重远远高于全部进口农产品不合格比重。这一方面说明了韩国的农产品检验检疫十分严格,同时也说明了中国和韩国在农产品检验检疫上面存在一定的标准差异,导致了中国产农产品在进入韩国市场时容易遭受通关制度障碍,这也潜在增加了引发中韩贸易摩擦的不稳定因素。 四、结论 透过 2000 年大蒜争端引发的中韩贸易摩擦可以看出,中韩贸易大战给日益紧密的两国贸易关系都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中韩两国应该积极探讨规避贸易摩擦的方案,建立互利共赢的伙伴关系。对中国而言,加快农产品检验检疫标准建设,提高产品质量管理技术,尽快与国际接轨;同时贸易逆差是
11、贸易扩大化的产物,中国应该正确认识中韩国之间存在的贸易逆差,加快产业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制定差别化出口战略,努力开拓更多的国际市场。对韩国而言,应该正确认识中国市场对韩国的重要地位,慎重采取紧急关税等贸易制裁措施,积极促进中韩贸易顺利发展;同时韩国应该加快农产品市场开放步伐,提高韩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在国际贸易争端日益频繁和激烈的背景下,建立贸易摩擦预警机制,防患于未然,这是中韩之间避免贸易摩擦的有效措施之一。中韩两国建立起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商(协)会、企业分层次、专业化的预警信息网络,通过加强进出口信息交流,发布综合性预警监测报告,为政府和相关企业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可以在较大程度
12、上做到“早发现、早应对、早化解” ,将贸易摩擦应对工作前置化,化解在萌芽阶段。 参考文献 1陈军亚:中韩贸易不对称依存关系分析J.北方经济 2007(16):22-24. 2王雅婷:浅析中韩贸易逆差的持续增长J.机械管理开发 2011(03):26-28. 3宋熙颜:韩中贸易关系现状和展望C.韩国:亚洲开发研究 2001:138-142. 4金荣珉:韩中贸易关系现状和展望C.韩国:研究报告贸易救济 春季号 韩贸委会 2002 5徐长文:中韩贸易关系中的逆差与争端J. 国际贸易月刊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2001 年 5 月号 6刘新英:中韩贸易摩擦中的“大蒜事件”及其启示J.山东对外经贸 2000(10):30-32. 7俞贞夷:浅析中韩贸易逆差的问题J.经营管理者 2010(03):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