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运动外表下的 Home 角色 梅赛德斯奔驰 B200在中国,同级别中没有竞争对手的车型并不多, 兼顾了工作代步和家庭乐趣的奔驰 B200 是个例外。2013 年,新款豪华运动旅行车,在变脸中有了更多的乐趣。 2008 年,经过小改款来到中国的第一代 B200,曾经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毕竟这是奔驰品牌在中国除 SMART 外,首款低于 30 万元的车型,而且一直没有与之直接竞争的对手。 这个 2005 年才诞生的车型,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首次搭载了当时高端车才标配的自动泊车系统,这种高端车配置下探的做法,在之后的其他品牌车系中,都能看到模仿的痕迹。 也许是出于整个奔驰家族的形象统一性,当
2、时的 B200 造型偏重于棱角分明,尽管搭配了 2.0L 发动机,但动力输出上仍略显保守,似乎与这款紧凑的豪华运动旅行车定位稍有不符,在市场上的反应映褒贬不一。 时隔几年,再次在北京试驾到新一代的 2013 款 B200,造型的线条依旧,但轮廓已变得丰满了许多,驾驶和使用起来,也有了不小的变化。 如果提到运动型旅行车,也许我会想到很多带旅行版的车系,但作为一款家庭用运动型车,奔驰 B200 的角色扮演得还是非常到位的。 前卫外观与延续的内饰 除了跑车系列,奔驰的车型通常都很符合德系车中规中矩的风范,在宣传片中看到 2013 款 B200 时,我一直认为炫劲的外观是制作效果,在拿到实车的时候,着
3、实被它的前卫设计所吸引。 V 形线条的脸型,刻画得惟妙惟肖,下角圆形雾灯换成了一字型 LED灯,大灯上方两条斜拉的弧形 LED 行车灯,如同柳叶弯眉,是整个前脸最抢眼的设计。 由于线条整体往下压,两幅式进气格栅代替了老款的三幅式,整体态势上利落了许多,前脸的变化,用变脸来形容丝毫不为过。 假如仅仅只有前脸的变化,绝对是虎头蛇尾型的改变,车身的斜拉腰线从过去的直线,变成了流线形上扬,在与尾部线条呼应的同时,也衬映了更为丰满的整车轮廓,不过在我看来,这样的腰线势必会影响部分车内视线。 与 ML 级颇为相似的 C 柱部分,使整车看起来更为大气,而轴距略短于上一代的 B200,标配 18 英寸的固特异
4、轮胎,又像在述说它不仅运动,还善于 Cross。 相对于外观的变化,内饰部分依旧保持了传统的家族式风格,为了适应大天窗的潮流,新款 B200 将百叶窗式天窗,拓展为两片式全景天窗;十字形的空调出风口,以及钥匙形的三幅式方向盘,都紧扣了最新的家族元素,十足讨女生们的喜爱。 运动需以舒适为先 由外而内的形象改变,仅仅是新一代 B200 的直观感受,动力的改进才是其最有魅力的部分。 过去奔驰的发动机增压器通常是以 K(KOMPRESSOR)为缩写的机械增压发动机,随着技术的革新,机械增压发动机逐渐淡出市场,近年来搭配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车型明显多了起来。 新款 B 级 B180 和 B200 两种配置的
5、排量都是 1.6L,只相差 5 万元的价格,假如是对动力要求并不是非常苛刻的话,B180 的性价比似乎更为划算。 起步时轻盈的辅助转向系统,似乎感觉动力会快速介入,事实上B200 的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助推力在每分钟超过 2000 转后才能明显感觉到,而后续的动力可以持续到超过 5000 转/分钟。 也许会有人觉得涡轮增压的效果不够果敢,换个角度想想,市区里基本上难以超过 3000 转/分钟的发动机转速,这样的调校设计还是有先见之明的。 中控面板位置的变速箱模式切换键,可以设置为 E(经济) 、S(运动)和 M(手动)三种模式,在不同的环境下,选择适合的模式,驾驶感体现得游刃有余。 从望京回市区的
6、路上,选用 E 模式,油门踏板的动力并不突兀,而刹车的感觉也略感柔和,在“首堵”的大环境下,正好抑制了快车的风险;当进入高速路段切换到 S 模式,油门和变速器的结合顿时敏感了许多,即使是一个细微动作,也会反应敏捷,也许是为了让发动机转速持续高转而迅速提速,双离合变速器的平顺升挡并不明显,似乎想利用干扰来来保证舒适度;反倒是方向盘后方的拨片换挡,让 M 模式下的 B200更能体会到运动的滋味。 尽管我个人认为 B200 骨子里是一款家用型车,从底盘结构采用前后双叉臂式独立悬架结构,还是不难看出运动性的本质得以最大限度地保留,而传统意义上的运动型车都将损失部分舒适成分,考虑到家庭用车的定位,在 B200 身上并无太明显的变化,毕竟舒适是奔驰的看家本领。 听听编辑的试驾总结吧: 搭载 1.6L 涡轮增压发动机,在动力上可以满足运动驾驶感的乐趣。类似 3D 效果的外观设计,略有一丝人体轮廓的立体感。由于车身线条的缘故,看似变小的车身尺寸,在车内反而感觉更加宽敞,最大可达 1547L的后备空间和不到 10L 的百公里油耗,自动泊车系统由过去的横向泊车升级为纵向泊车感应,这在小区或拥挤的公司停车场非常实用,B200 完全就是为家庭而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