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校扩招:我们准备好了吗喜忧参半 1999 年 6 月 24 日这一天,教育部和国家计委联合宣布,1999 年普通高校招生将从上年的 108 万人扩大到 160 万人。这样高达 48%的扩招幅度为建国以来所罕见。 消息传出,正在炎炎暑日里埋头苦读,准备向高考独木桥冲刺的年轻学子们为之振奋、欢呼。52 万名升学无望的高中毕业生从此将圆大学梦;52 万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庭将会喜从天降。 “高校扩招“顿时成为当时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不少经济学家发表言论,说高校扩招是当前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有的人甚至对此进行测算,列出大学生当年额外增加的消费支出项目为:提高标准后的学费;额外增加伙食
2、费;额外增加铁路客运费;额外增加住宿费于是得出结论:增加 52 万名普通高校学生,预期将导致当年度国民经济总产出增量至少为 7080 亿元。 教育界的一些论者也在努力论证高校扩招对教育改革带来的好处。现在全国每年有 1400 多万初中毕业生,其中一半上不了高中;有 350 多万高中毕业生,其中 70%上不了大学。无论是上高中还是上大学,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实施素质教育又是自上而下的号召,于是校长、老师不得不“把素质教育搞得轰轰烈烈,把应试教育办得扎扎实实“,有的学校甚至“白天是素质教育,晚上是应试教育“。学生负担愈加繁重,老师家长亦苦不堪言。因此不少专家说,尽快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是缓解
3、升学压力的好办法,否则素质教育没法搞。 各类新闻媒体关于高校大规模扩招的言论更是五花八门。有的说,现在老百姓存在银行里的钱已有 6 万亿元,他们愿意把钱花在孩子上大学上,为什么不敞开大学校门?有的说,我们国家现在劳动者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为什么不加大马力多培养大学生?有的说,现在就业这么困难,让学生多上几年学,起码可以延缓就业;还有的说,在市场经济的社会背景下,难道教育就不能成为可以被有条件地“购买“的消费,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吗?七嘴八舌话高校“扩招“,真让人有些眼花耳乱。 经过黑色七月的煎熬,终于有更多的骄子如愿跨进大学校门。 然而,不等新生入学,一封封告状信就飞向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反
4、映各地出现了收费“双轨制“,不少高校还存在超成本高收费和乱收费的现象。据了解,今年高校扩招过程中,许多学校擅自提高了收费标准,不少学校收费四五万元,有的学校甚至收费达 10 万元。对此,家长、考生强烈不满。他们说,政府在报纸上公布了收费标准,到录取时各学校又加码收费,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有人甚至说,学校如此收费,许多家庭要破产。只因担心不录取自己的孩子,家长们对学校又不敢多提意见。 也许不少人至今还记得始于 1994 年的高校招生并轨改革。当时,为了把高校招生中存在的公费生和自费生一高一低两条分数线、一低一高两种不同收费标准这个“双轨制“,改革为一条分数线、一个收费标准的单轨制,教育部门花了
5、不少力气,终于在 1997 年宣布完成了并轨改革。而今年扩招时的高收费和乱收费,一下子就把当年并轨的成果冲得烟消云散。因此有人形象地说,当年的“双轨制“虽然是一高一低两条分数线,但都是直线、实线;今年也是两条线,一条是直线、实线,而另一条则变成了九曲回肠的弯线,甚至是虚线。话可能说得有点过头,但这种实际上的双轨招生不禁重新使人产生疑问:以分数为标准是否变成了以钱数为标准?学生之间的竞争是否纯粹变成了家长之间的竞争?希望工程已经在中小学搞得热火朝天,大学校园是否也要发起另外一个希望工程? 对扩招学生的收费,学校和教育部门也有自己的苦衷。今年扩招指标一下达,就有少则二三百,多则八九百的招生指标落到
6、了大学校长的头上。招进数百名学生,但相应的办学经费上边并未足额拨下来,还得学校自己想办法。如果像以往那样只按培养成本 25%左右的标准收费,剩下的一大块缺口如何补起来?最终还得靠收学费。不同学科的学生培养成本有所不同,按现在的物价水平,本科生的培养成本少则一两万元,多则三四万元。即使不是高收费和乱收费,这样的收费水平也会让不少人犯难。 为了保证那些经济收入较低家庭的子弟能够上得起大学,不少地方制定了助学贷款制度。学生从银行贷款需要有人担保。因为担心还贷率低,学校又不愿担保,而那些真正需要贷款的学生家庭往往又无力担保,于是助学贷款制度目前基本上还处于纸上谈兵阶段。 另外,虽然高校大批扩招,但并不
7、是说所有的学校和所有的专业都让人趋之若鹜。1999 年,北京有 500 多名高等职业技术专业考生放弃了志愿中填报的学校,退学或转到其他学校就读。据了解,北方交通大学计划在这年招收 410 名高职生,招生时还采取了各种宣传手段,结果仍只有 200多名学生第一志愿选择了该校的高职专业,最后不得不从外校落选者中调剂了 100 多人才算“完成任务“。即便如此,最后仍有 50 多人没有去学校报到。北京理工大学的高职招生情况更惨,1999 年共有 500 个高职招生名额,结果报名者寥寥。 由于种种原因尤其是利益驱动,还有大量中等专业学校和专科学校趁着扩招的东风,很快纷纷升格,中专变成了专科,专科变成了大学
8、。因为近年来国家对高校升格管得较严,有一些学校就采取各种变通的办法达到目的。专科学校与本科学校、中专学校与专科学校联合办学就是这些办法中比较典型的一种。不少本科院校把这种借鸡生蛋的做法称为“互惠互利的合作方式“。联合办学本来是一件好事,不仅可以提高大专学校和中专学校的整体素质,缓解扩招带来的压力,也使一部分学生圆了大学梦。然而,教育有其本身的规律,如果不是在教学、管理上真正的联合办学,而是一窝蜂地追求升格,没学会走便想跑,摔跤是不可避免的。 存在误区 与去年高校大规模扩招同步,教育界和社会上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许多认识上的误区。 误区之一:高校扩招能大幅度拉动消费。 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水
9、平长期偏低,但因国家财力所限,近期大幅度增加投入的可能性也不大。高等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根据“谁受益、谁投入“的原则,受教育者支付一部分学费作为成本补偿本是天经地义,事实上人们也愿意在这方面花些本钱。但据此就可以认为现在银行里的 6万亿元个人储蓄存款会因为高校的扩招而花出几千个亿来,恐怕还得打个大问号。况且,大多数普通居民在教育上投资显著增多了,在其他消费领域的投资就会减少。因此扩招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教育消费,但在总体上还是很难在短期内大幅度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误区之二:高校扩招可以延缓就业,大大减轻目前的就业压力。 有关资料表明,目前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在 600 万人左右,农村还有大
10、量剩余劳动力,另外全国每年有 900 万初、高中毕业生要寻找就业机会,因此,即使假如在去年普通高校招生 156 万人的基础上再增加 100 万人,对于每年近千万等待就业和已经失业的人数来说,仍然是一个很小的数字。况且当前的就业问题回避了,将来的就业就没有问题了吗?说到底,就业问题本身还需要通过发展经济,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以及加强职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来解决。扩大高校招生固然可以延缓一部分人的就业,但相对数量很小,因此很难解决根本问题。 误区之三:高校扩招应充分满足当前人们对上大学的迫切需求。 现在人们的经济收入相对于二十多年前,已有大幅度提高,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要求确实增强了。但是,从总体来看,
11、教育需求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家长、学生受教育的需求,一方面是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扩大招生规模不仅要考虑个人对教育的需求,而且也要考虑与现在和将来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匹配,与社会对各种层次的劳动力需求相协调。另外,较高的教育需求是与较高的就业期望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大幅度扩招,虽然能满足一部分人当前的教育需求,但当这些学生毕业时则可能对劳动力市场的容纳能力产生强烈冲击,其原有的收益水平也可能有所下降,到那时所面临的问题恐怕就不是教育需求的问题,而是由于就业期望值增高和社会对高学历劳动力容纳能力差所造成的社会问题。盲目扩大招生,还可能会导致教育发展水平的大起大落,建国以来,我们在这方面不是没
12、有深刻教训的。 有的人还经常拿每千人口中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来说明我们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进而提出高等教育应该有超常规模的发展。事实上,我国因为人口众多,许多指标一味按照人均数字来简单相比,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这里最关键的是我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非常低,比如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日本的四十分之一,而在 1995 年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是日本的将近五分之一,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相比较而言,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并不是大家想象得那么低。还有的人拿印度的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同我国相比,认为同属于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应该向印度看齐。而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教育报告1998的统计,印
13、度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 64%,低于我国 73%的发展水平。 误区之四:高校扩招潜力巨大。 目前尽管我国高校教育资源浪费的现象普遍存在,校舍设备没有充分利用,与国外相比,生师比不合理,学校办社会使得管理和后勤人员队伍庞大,这些弊端都需要革除。但并不是如有些论者所言,高校教育资源有数倍于现在的挖掘潜力。就目前我国现有普通高校而言,提高生师比确实有潜力可挖,但由于不少教师已在民办学校兼课,许多高校也招收了不少函授生和夜大生,教师挖潜也是有限的。从校舍看,普通高校目前的教室利用率已经有了大幅度提高,白天为全日制学生利用,晚上和周末也有相当一部分被成人教育利用,这方面打主意的余地可以说是越来越小。目前
14、部分成人高校确实有一批闲置的教育资源,但需要进行体制上的调整才能加以充分利用,不可能从资源重组上立即见效益。从高校内部来看,校舍不足确实是当前扩大招生规模的瓶颈因素,但是假如完全像国外那样由社会提供,还要看学生的支付能力。据统计,目前高等学校中经济困难学生已占全部在校生的 25%左右,如果再付房租,这个比例无疑还会进一步扩大。 误区之五:产业化是今后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 高等教育是产业,但不能完全产业化。高等教育确实具有商品属性和私人生产的特点,因为人们在付出一定成本接受高等教育以后会获得一定的回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要按一定的产业属性来办,要讲究优化资源配置,要提高办学效益,要充分利
15、用社会资源,要实行上学交费。但并不是说这样就可以把高等教育当作盈利的事业、赚钱的买卖。因为教育又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其主要表现在教育消费的结果,不仅对本人有利,而且对社会有利,也就是说,教育的外部性很强,具有积极的重要的公益性,教育平等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有着其他产业难以企及的作用。因此,教育不仅具有私人产品的属性,更重要的是具有公有产品的属性,在经济学上被定义为准公共产品。另外,教育承担着“教化“的功能,它积累、传播乃至创造着人类文明,对形成和改造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重大作用,这一切都决定了它不能像物质产品一样完全产业化、市场化。当然,教育不能产业化,并不是说办教育还要走计划体制的老
16、路,更不是说与教育相关的产业不能产业化。事实上,高校后勤的相当一部分应当产业化、企业化,高校科技成果应当尽快产业化,某些职业技能培训可以也应当采用企业化运作机制来办,但这是还事物的本来面目,并不能因此就认为教育可以完全产业化。 如何是好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加快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但是,这种发展不是盲目追求数量的急剧扩张,更不是追求所有的初中毕业生都能上普通高中,所有的普通高中毕业生都能升入本科大学。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方式要从实际出发,其发展速度既要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也要考虑全社会为它所能提供的支持,更要考虑教育自身的规律,同时要注意不断提高质量。 加强政府对高等教育
17、规模结构的宏观调控。不可否认,高等教育供求总量的失衡,特别是结构性失衡,会对社会发展产生许多不利影响。没有任何国家的政府会甘冒风险,听任高等教育总体规模和结构完全自由发展。尤其是目前我国正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仅靠市场机制调节高等教育的供求关系,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市场失灵的问题。因此,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高等教育发展宏观调控机制,使得高等教育规模结构政策与实际供给、社会需求比较接近,确保高等教育在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最大贡献的同时尽可能地满足社会需求。 建立合理的高等教育发展的层次结构。美国的大学教育之所以发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短期大学、专修科、短期培训以及多种多样的成人教
18、育打破了单一学制,较好地适应并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在我国,1022 所普通高等学校中,大学、学院就占了 590 所,而高等专科学校和职业技术学院只有 432 所。在高等教育重心偏高的情况下,许多高校不在办出自己特色上下功夫,而是盲目攀比,一味追求升格,纷纷设置硕士点、博士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人才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是多层次的,既要有学识广博精深的高级专门人才,又要有掌握某一学科基本理论和技能的一般技术人才,但更多需要的是通晓某一专业、有一技之长的技术人员和高级技术工人。如果不切实际地盲目扩大本科教育甚至研究生教育的规模,会造成人才浪费与人才短缺并存的局面。因此,当前应该
19、在建设好一批重点大学和重点学科的同时,调动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大力发展适合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等职业教育。 改革社会用人制度,缓解社会上对高等教育的一部分虚假需求。目前的教育改革,受到传统的人才观念和社会用人制度以及刻板的户籍制度的制约。社会上普遍存在盲目追求高学历、忽视实际能力的倾向,造成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这不仅违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源配置规律,而且对教育过程和教育目标也产生错误导向。当前对普通高等教育的过于强烈的个人需求,固然有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但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上这种只重名而不务实的倾向而产生的。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也需要大量高
20、素质的劳动者。接受高等教育取得学历、学位,具有某方面专门知识的人是人才,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具有实际工作技能的人同样也是国家急需的人才。事实上,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的半衰期越来越短,学校教育并不能解决一个人一生所有的能力和知识的问题,人才的成长最终要在社会的伟大实践和自身的不懈努力中来实现。只有社会不拘一格选人才,学校才能真正不拘一格育人才,学生也才能从拥挤的高考独木桥上解脱出来。应在全社会转变观念,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才观,形成人才使用重素质、重实际能力的良好风气。 认真对待支付能力不同的受教育者的受教育需求。对于个人具有较强支付能力的高等教育需求,要积极引导,在生源质量达到一定标准的前提下,努力满足这种需求。另一方面,为了实现受教育者的平等,必须实事求是和充分考虑普通家庭的实际教育支付能力,制定大多数普通家庭能够承受的高等教育收费标准。对于支付能力不足而素质较高的受教育者,应降低支付标准,或通过各种形式比如奖学金、贷学金以及勤工俭学等加以弥补。此外,要提高受教育者就业后的个人投资回报率。应该说,在学生上大学不交费的情况下,教育成本全部由国家财政支付,毕业生就业后必须在其创造的价值中通过税、利向国家补偿其垫付的全部教育成本,故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