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应用、问题及对策【摘 要】文章在公允价值质的规定性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我国的应用情况,进而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形成及运用缺乏一定的合理性;有关公允价值计量可靠性的判断标准及确定方法尚缺乏统一规范;公允价值计量缺乏一定的客观性、易成为管理当局和利益集团利润操纵的工具。最后提出了对策建议:加快构建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及其框架体系;进一步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运用的市场条件;建立健对公允价值计量的监管机制。 【关键词】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应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允价值模式被引入新会计准则之中,也成为了是新准则一大亮点,新
2、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含义、计量属性、适用范围等都做出了明确的界定。 一、公允价值的本质规定性 2006 年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偿清的金额。公允价值具有三个方面质的规定性:公平性,公允价值的公平性是指针对交易双方而非特指交易某一方的公平性,是交易双方的自主、自愿意识的反映,即交易环境的相对独立性和市场环境的完全竞争性是公允价值的基础。估计性,公允价值的估计性主要指在市场环境变化的条件下,公允价值的计量是一个估计的金额而非确定的、固定的金额,公允价值中的“公允”是相对的公允而非绝对的公允。透明性,公允价值的透明性是指交易双方
3、在获取资产或进行债务清偿时必须对对方能够充分了解,交易双方能够在透明的环境下全面、准确了解市场相关情况。 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应用 自 2007 年企业会计准则实施至今,我国对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方面。 首先,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交易性金融资产方面的应用。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按公允价值(一般为市场价格)进行价值评估,当市场价高于其成本价时,两者之间的差额计为公司的当期收益;反之,当市场价低于成本价时,两者之间的差额计入公司当期损失,这样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应用就直接影响着企业当期的损益,并反映出资产当期的市场价值。 其次,公允价值计量模
4、式在投资性房地产方面的应用。企业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的,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从我国实际情况看,投资性房地产市场刚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预计投资性房地产升值潜力较大,采用新会计准则中的公允价值计量,总体上看每年重估增值额会增加,从而使得企业当年的净利润上升。目前,国内评估市场刚刚起步,公允价值确定的是否合理是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是否准确、合理的关键。 最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面的应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应以公允价值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而公
5、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其一是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其二是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若资产交换双方是在公平、自愿条件下进行交易的,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取得,那么此时公允价值则反映了企业资产的现时价值,从而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运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将提升会计信息的质量。 三、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国内对于公允价值的引入较为谨慎,公允价值在提供及时、真实及有用的会计信息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和必要性,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形成及运用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公允价值模式是一种理想化的计量
6、模式,是根据当前市场状况对资产、负债的真实经济价值进行计量,存在成熟而活跃的市场是该模式有效运用的先决条件。我国目前的会计电算化及相关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不高,企业应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缺乏应有的技术手段,相关信息难以及时准确获取,这在客观上制约了公允价值的推广和应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运用会产生顺周期效应,即在经济萧条时期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将迫使金融机构确认大量的投资损失及贷款减值准备,从而降低了资本充足率以及信贷、投资能力,从而使本来已经恶化的经济状况更加恶化;在经济繁荣时期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将会使金融机构确认更多的投资收益及计提更少的贷款减值准备,从而提高了资本充足率及信贷、投资能力,从
7、而使本来已经过热的经济环境更加火热。 其次,有关公允价值计量可靠性的判断标准及确定方法尚缺乏统一规范。在新的会计准则颁布之前我国一直采用成本计量模式,至今尚未形成一个单独完整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公允价值的估值技术不够完备。在不存在活跃的交易市场的情况下,需要按估值模型对公允价值进行估价,然而采用模型估价却存在不少问题:其一,大多数金融工具的估价模型是针对经济繁荣条件而设计的,并未考虑经济衰退时的情况,而且这些模型也没有包括所有相关风险因素;其二,近年来迅速发展的金融产品经组合打包证券化后,以新的金融衍生品向市场出售,这些连续证券化的过程增加了风险程度,而这些新的金融工具风险水平却很难计算。 最
8、后,公允价值计量缺乏一定的客观性、易成为管理当局和利益集团利润操纵的工具。在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条件下,公允价值的估值技术无论在贴现率的选择方面还是对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方面,都更多依赖估值人员的职业判断,由于未来现金流量的大小、时点等都是不确定的,运用估价技术对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显失公允”的现象,加上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内部控制及外部监督的不完备,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就极易成为管理当局及有关利益集团利润操纵的工具,从而也加大了公允价值的监管难度。 四、改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对策建议 首先,加快构建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及其框架体系。在借鉴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及公允价值计
9、量模式运用中的问题,对公允价值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以构建系统的公允价值会计框架及独立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同时,在深入研究公允价值计量中的有关估价技术的基础上,构建范围明确、公开透明、程序优化、便于操作的公允价值估价模型系统,以提高估计公允价值计量的公允性、合理性及可操作性。 其次,进一步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运用的市场条件。进一步促进生产要素市场、资本市场及商品市场的发育和完善,通过建立完善、有效的市场体系使公允价值的取得更客观、更有效、更经济。进一步加强市场制度建设,通过破除行业垄断、行政垄断及地区垄断以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从而保证市场交易主体能够按市场公允价格进行交易。进一步推进市场信息
10、网络建设,实现市场信息资源的公开化、透明化,以方便企业会计人员在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时能够迅速、便捷地获取相关参考数据,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公允价值的可靠性。 最后,建立健对公允价值计量的监管机制。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以加强对企业管理层的约束,从而保证有关使用公允价值会计政策在整个企业的一致性。强化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对企业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实施的监控,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评估价格的公允性。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公允价值的实施与监管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 参考文献: 1卢真.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运用研究J.企业经济,2009(11):156-158. 2范新安.公允价值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及影响分析J.财会通讯,2009(1):52-62. 3潘念萍,胡阳.会计计量的关键:公允价值计量与成本计量J.财会月刊,2009(10):86-87. 4刘婷.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和影响J.会计之友,2013(5 下):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