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理解力”与“感受力”培养阅读教学的灵魂2011 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2011 版课标” )在“阅读”部分出现了许多新要求,在阅读教学中,鲜明地提出“理解力” 、 “感受力”概念,将一般对文本理解和感悟,转变为学生语文阅读实践能力。对学生要求从“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到“转变为语文实践的能力” ,这一转变,是一个质的飞跃。从心理学角度看, “理解力”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现象及本质一种综合认知能力,具体体现为“理解的正确与错误,理解能力的强与弱” ;“感受力”是指人们对客观刺激的感觉能力,它存在于学生学习整个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理解力”和“感受力”应该成为阅读的“灵魂” ,成为新一
2、轮阅读教学的重点。要达成此项目标,从阅读实践体验中培养、巩固和提升“理解力”和“感受力” 。“2011 版课标”提出培养学生“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 ,就是要培养学生阅读的“理解力”和“感受力” 。学生们读得是否正确、深透,离不开正确的理解。如何在阅读实践体验中提升“理解力” 、 “感受力”呢?一、在“阅读方法”中培养学生的“理解力” 、 “感受力”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掌握阅读基本方法,在“阅”字头上狠下功夫。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后,笔者曾安排了一道阅读文段测试题,2文段是一首诗:三十年前你从柳树梢头望我我正年少你圆我也圆三十年后我从椰树梢头望你你是一杯乡色酒你满乡愁也满
3、让我们在“阅”上下功夫来进行如下解读:该诗写什么:月,一轮圆月;如何体现写圆月:“从柳树梢头望我” , “你圆” , “从椰树梢头望你” ,“你满” ;时间跨度:“三十年前” 、 “三十年后” ;地域变化:“柳树梢头” 、 “椰树梢头” (温带“植物”热带“植物” ) ;情感因素:“圆” 、 “满” 、 “酒” 、 “乡愁” ;朗读基调:第一诗节“纯情” ,第二诗节“愁绪” 。梳理结果:通过以上解读, “一首乡愁诗,诗人借月抒怀,表达对大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的整体轮廓浮现出来了,可以命制成阅读题的3“知识要素”和“情感要素”也已经掌握。这一方法,可以初步培养学生阅读的“理解力”和“感受力” 。
4、二、在“阅读过程”中巩固学生的“理解力” 、 “感受力”要尊重学生阅读实践,珍惜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和体验,指导并引领学生逐步把握正确的阅读理解方向,突出在“读”上下功夫。在记承天寺夜游教学时,可将重点体现在诵读上,以“读”为主线。如设计“初读译读研读品读悟读”五个环节,以“读”贯穿课堂始终,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拓展,在诵读中吃透文本。在“浏览”基础上再深入,那就是“品读” 。写月色:“水中藻、荇交横” 。品:用动态美来衬托静态美,把月色写活。曾经有人探究“月光澄澈,竹柏之影才能边缘锐利,清晰可辨,反之则模糊一团” 。可见,苏轼那晚看到的月光应该不是一般的澄澈,否则,即使有影子,也不会产生“
5、藻、荇交横”的效果。写竹柏影:“盖竹柏影也” 。品:文中这句话妙处在于一个“盖”字。 “盖”字含“原来如此,恍然大悟”的意思,有“沉醉”与“发现”双重审美快感在内。这一句对于月色的描写,可用苏轼自己话评价:“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苏轼答谢民师书 )最后三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品:此三句显然是点睛之笔。月夜和松柏,都为常物,但用审美眼4光观赏、体验的“闲人”却不多。这一句里,时空突然延伸放大,镜头也就从特写切到了远景,从朗月映照下的承天寺,扩展到茫茫宇宙,引发人的无尽遐思,也表现了苏轼作为“达人
6、”和“哲人”的一面。而从叙述的语言来看,两个反问句一改前文平静语气,陡然一转,平地起波澜,拨动人的思想之弦,紧接着再引出一个“闲人” ,含无尽意味于其中。这就是咀嚼,这就是品味,这就是阅读中的“品读”!阅读教学不在于教学生知识多少,而在于增加学生对文本的感受力和理解力,让他们变得敏锐起来,进而提高他们对文字和语言的感受力。三、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提升学生“理解力” 、 “感受力”阅读,说白了就是“看书读报并能领会其内容并作出评判或鉴赏” ;阅读教学,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并掌握这项技能。学生要明白“看什么”和“怎么看”并能“领会其内容” ,加大阅读积累,投入阅读情感,提升阅读的”理解力”和“感受
7、力”就尤其重要。下面,我们解剖一则“阅读教学案例” 。身后的眼睛王晨女孩 18 岁,如花的年龄,一头瀑布似的长发从姣好的面庞倾泻,婀娜的身姿如柳枝搬左右摇曳,一双大大的眼睛晶莹剔透,丝毫不比电视上的明星逊色。走在街上,女孩的回头率很高。谁让我长得漂亮呢,女孩甜甜地想。5可是最近女孩常常觉得身后有一双不太友好的眼睛。女孩很紧张。从家里到学校有一千多米远,女孩不骑车,步行也就十多分钟。女孩觉得路是那么的漫长,那么危机四伏,所以她晚上从来不一个人外出。每天女孩上学必经一个广场,广场上有花有草,可是女孩没有心思去欣赏。她走到广场边的时候,总觉得身后有眼睛盯着她,好像就在那一排香樟树后。女孩装找东西猛地
8、回头,见有身影在树后一闪,再追过去,已没了踪影。女孩越发地紧张了。一连几天都是这样,女孩一天天憔悴了,听大人们说这附近治安不太好,抢劫、斗殴、偷窃发生过好多次,好像最近一个晚上还发生了一起强奸案呢。女孩紧张地瑟瑟发抖。女孩的父亲知道了女孩的心思,别拍,我给你壮胆,明天我倒要看看是哪个小兔崽子!女孩再经过广场时心就不慌了,当身后的眼睛再次出现时,父亲终于在樟树后面揪住了偷窥的人。 满腔的怒火就要喷发的时候,女孩却见父亲拉着一个中年汉子笑嘻嘻地走来。快,快,快来见见你的恩人。女孩一脸的茫然。6原来女孩 16 岁时接受过角膜移植手术,让她有机会重新见到了这个美丽的世界。眼前的男人就是捐赠女孩的爸爸。
9、泪水模糊了女孩的眼睛,女孩亲切地摇着男人的手,不解地问:“那你为什么每天总跟着我呀。 ”“我看见了你的眼睛,就像看见我的女儿。 ”男人平静地说。女孩一脸真诚,说,那你每天早上都来吧,我都从这里走的!果然,女孩每天都从这里走,男人每天也会准时到,只是不再闪躲。女孩期末学校评了优秀学生,路过广场的时候她想一定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男人。男人微笑着向女孩走来,女孩也雀跃地向男人奔去,一阵长长的刹车声响起,只见男人如纸一样地飞起,惊恐的潮水将女孩淹没。洁白的病房里,女孩充满生机、朝气蓬勃的鲜血缓缓地注入男人的体内,男人苍白的脸色鲜活起来。男人醒了,看看女孩关注的眼睛,他的眼中一片晶莹在闪动。测试内容:1.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女孩很紧张” ,是因为走在街上,回头率很高。B.“步行也就十多分钟”的路, “女孩觉得路是那么的漫长,那么危机四伏” ,这是因为“女孩很紧张” 。C.“我看见你的眼睛,就像看见了我的女儿” ,这是因为女孩的眼睛很像其女儿的眼睛。7D.“女孩每天都从这里走,男人每天也会准时到” ,这是由于女孩理解男人,男人思念女儿。E.“男人醒了,看着女孩关注的眼睛,他的眼中一片晶莹在闪动” 。篇末点明文章中心,对人多一些关心,也就多一份回报。2.作者写女孩从“一脸的茫然”到“一脸的真诚” ,再到“雀跃地向男人奔去”要告诉读者什么?谈谈你的看法。阅读
11、梳理:1.“女孩很紧张”的原因探究:联系文本内容, “女孩很紧张”是以“独立句”的形式出现在文本中的,它的前一句是“可是最近女孩常常觉得身后有一双不太友好的眼睛” ,而它的后一句则是写“从家里到学校有一千多米远,女孩不骑车,步行也就十多分钟” ,不难判断, “女孩很紧张”的原因就是“常常觉得身后有一双不太友好的眼睛” 。结论:A 是不正确的。2.“步行也就十多分钟”的路, “女孩觉得路是那么的漫长,那么危机四伏” ,原因探究:联系文本内容,可以梳理清楚的脉络是:女孩因为“常常觉得身后有一双不太友好的眼睛” ,所以就“很紧张” ,于是乎,从女孩的家里到学校虽然只有一千多米远,女孩也觉得“路是那么
12、的漫长,那么危机四伏” ,所以她晚上从来不一个人外出。原因显然是“女孩很紧张”所致。结论:B 是正确的。3.“我看见你的眼睛,就像看见了我的女儿”原因探究:文本信息告诉我们,中年汉子的女儿的眼角膜,捐赠并活在该女孩的眼睛里。到8底是该女孩如中年汉子的女儿呢,还是该女孩的“眼睛”很像其女儿的“眼睛”呢?把落脚点放在眼睛“很像”上,显然是不对的。那“眼角膜”其实就是中年汉子的女儿的眼角膜,该中年汉子其实是在“睹物思人” ,他借看该女孩,看她的眼睛,思念自己的女儿罢了。结论:C 是不正确的。4.“女孩每天都从这里走,男人每天也会准时到”原因探究:解读文本信息,探究了中年汉子跟踪女孩的原因就是“思念自
13、己的女儿” ,该测试题的结论就很明了了。结论:D 是正确的。5.“男人醒了,看着女孩关注的眼睛,他的眼中一片晶莹在闪动”解读探究:文本信息告诉我们,在该中年汉子车祸后, “女孩充满生机、朝气蓬勃的鲜血缓缓地注入男人的体内,男人苍白的脸色鲜活起来” ,这就是“爱的回馈” 。因此, “篇末点明文章中心,对人多一些关心,也就多一份回报”的解读是完全正确的。结论:E 是正确的。6.关于女孩从“一脸的茫然”到“一脸的真诚” ,再到“雀跃地向男人奔去”的解读:女孩原本不认识为她捐赠眼角膜的那女孩的爸爸,知情后深受感动,于是就理解了中年汉子的偷窥行为,并予以积极配合,使其不再躲闪,进而还产生了报答之心,要将
14、好消息告知中年汉子,在发生车祸后为该中年汉子献血。结论:生活在社会的大家庭里,提倡对人多一些付出,多一些关心,也就会有多一份的回报。9“理解力”和“感受力”是阅读的灵魂,也是教师拓展阅读教学的核心所在。为此,阅读教学实践中,一是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调动多种感觉器官加入。具体真实地感知自然,感知生活,联系自身生活积累与体验并将之融入阅读,学生阅读效果便有明显提高。此外, “感觉”这东西常常超现实超本真,甚至含有“变异”成份在内,它属于“融入个人喜好和个人生活烙印”后的某种结果,它完全是宏观层面上的阅读技巧。 “通感” (移觉)便是典型例证。例:“辣椒” 。味觉,尝到得出辣的结果,正确;视觉,看到
15、觉得辣,也对;嗅觉,闻到有辣的味道,也对;听觉,听到“辣子鸡”就觉得辣,对的;触觉, “摸过辣椒”的手,辣。如果是“切过辣椒”的手,超辣!二是在阅读实践中引领学生融入四“观察”进行阅读。在阅读实践中可以引领学生融入“自然、文学、科学和艺术”四观察进行阅读教学。“自然观察”的基础,它源于生活,具有很强的写实特征。如七年级下的猫和八年级上的背影 ,自然观察后的“写实”特征就很显著。 “文学观察”的基础高于现实生活,且具有很强的装饰特征。如九年级上的沁园春?雪和七年级上的春以及济南的冬天 , “文学”的韵味就极为浓重。此类作品,它源于现实生活又高于现实生活的自然观察,加上生动形象的文学描摹,文采飞扬,很是吸引人的眼球。 “科学观察”的基础超越现实,具有很强的规律特征。如七年级上的看云识天气和八年级上的大自然的语言及中国石拱桥 ,正是科学观察后的智慧结晶。 “东虹轰隆西虹雨” ,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朴实10的俚语,自然现象的生动再现,宇宙规律的精辟总结,广大读者颇为受益。 “艺术观察”的基础,它融合了多维空间,具有很强的审美特征;如七年级下的口技和七年级的音乐教材中的黄河船夫曲 。奇妙,惊妙,绝妙,美妙,这就是文学,这就是艺术,这就是精神食粮。如遇到此类作品,我们应该引领学生细咀慢嚼,调动起他们的阅读积累,全身心投入地去感受和体味。(责任编辑:赖一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