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创造性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评价机制做了调整,提出“考试方式还要多样化。要以主观性试题为主,鼓励学生有创见” 。关于教学目的,又这样阐述: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这就需要广大的高中语文教师在保留一部分有效的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以开放性的语文心态,接纳、运用并推广能激发高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手段。下面,我就举一些教学过程中的实例来具体阐述,与同行们共同探讨、交流。 一、反传统法在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的运用 别了,不列颠尼亚是人教版必修一的篇目。这则新闻真实、及时地报道了 1997 年
2、 7 月 1 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一历史性大事件。这则新闻最别致之处,并不在于它标题、导语、主体安排顺序的遵照传统,而在于一反新闻语调的客观、理性。我在教学中抓住这点,用了“反传统法”: 1.本文标题的倒装句式,一开始就吸引了读者的眼球,我让学生思考、讨论,并通过提问、引导的方式,让他们明了:把“别了”放在句首,有突出强调的意味。这一标题,其实含有“永别了,英国殖民主义对香港的统治”之意。一种领土得以完整,祖国尊严得以维护的自豪感、2激动感就在学生心中油然而生。 2.传统新闻的主体部分,主要是对现实事件的再现,而本文描述现实场景的同时,又兼顾了历史的回顾。如果抓住这点,把现实与历史加
3、以对照,那么香港一百多年前后的归属感、中英方在现实特定时刻的活动,就会构成鲜明对比,那么,文章主题就一目了然了。 于是,我先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列出英方活动场景和中方活动场景,形成言简意赅而对比性强的板书。学生看着板书,马上就领悟了用意:含蓄地鞭挞了殖民主义者,抒发了中国人民的自豪振奋之情。 接着,我让学生们再次速读全文,划出文中各场景的背景材料,并一一体会其作用。我问学生:将背景材料引入现实场景,会冲淡新闻的新鲜度、时效性吗?学生们通过讨论、发言,明确地说出了背景的烘托、映衬作用,明白这样的手法有了历史的纵深感,增加了作品的厚重度。 3.传统新闻的文字理性、客观、朴实,但本文中的文字却寓意深
4、刻、耐人寻味,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我让学生再读课文,划出这样的语句,并带领他们一一咀嚼、体会。如文章结尾句: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这是一句概括性很强的话,既是现实场景,又把香港百年历史的沧桑巨变凝聚其中。这样的语言,没有讽刺,也没有痛骂,却在看似平实的语言中,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心潮的起伏。 用这样反传统的教学方式,我和学生们完成了一则新闻通讯的教学过程。别致新颖的解读,让学生跳出了初中学新闻的固定模式,新鲜感产生了,创造性思维拓展了。课后我让他们就现实热点事件写一篇新闻,学生们就写得很丰富多彩。 3二、比较赏析法在苏武传教学的运用 苏武传出自班固的汉书 ,是人教版必修四的重点篇目之一。
5、这篇文章不同于一般文言文的晦涩枯燥。虽篇目长,文言现象众多,但汉书 “叙事详明,详赡严密,语言典雅繁复有文采”的特点,在其中充分体现。完整的故事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也大大增加了行文的魅力。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之一,是对劝降部分的解读。卫律、李陵、张胜三个叛徒的形象,反衬、烘托了苏武的崇高形象。我引导学生通过不同方式,多次朗读相关文段,又让学生圈点勾画出描写四个人物的言、行、神态的句子,朗读体会。并用板书的形式,简明扼要地加以体现。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我就用比较赏析和启发式教学法大大提升了学生们的思维积极性。 1.比较卫律和李陵的劝降,二者身份、性格及思想认识
6、的差异,使劝降手段大大不同:卫律是先杀鸡骇猴,以死相逼,后用荣华富贵相诱,均不凑效时,他恼羞成怒,悻悻离去。而李陵原是苦战之后无奈降敌,羞惭之心如影随形,但他意志不够坚定,对国忠诚不够,性情又比较懦弱,所以他便在投降的安逸和良心的谴责中左右徘徊、痛苦矛盾。李陵企图现身说法,以情感人,最后见苏武乃不为己所动,他便更加惭愧地痛哭而去。 两个劝降者怀同一种目的而来,带同一种结果而去,其间的过程差异,恰恰是他们截然不同的性格的外在表现。作者用这两人的卑贱人格,反衬了苏武的高大形象。 42.面对二人劝降,苏武忠诚汉朝拒不投降的决心一样,但他对二者的态度,却是不一样的。孔子曰:以德报德,以直报怨。李陵因了
7、投降之故,固不可称为“德” ,但相比于卫律,他可算良心未泯、羞耻尚在,况李又是忠良之后。苏武是明了这一点的,所以他就有了面对二人时的不同反应。 面对卫律,苏武自始至终无所畏惧,义正辞严。他“不动” 、 “不应” ,继而大声斥骂,使卫律悻悻而归,给自己带来了精神上的胜利。不亢不卑,义正辞严的措词和态度,使卫律伎俩用尽却无奈他何。而面对李陵,苏武的态度温和了不少。他没有拒绝李陵的置酒设乐。面对李陵切中要害的真挚劝说,他内心也翻腾着情感的浪花。但为国效命的信念,永不背叛的理性仍然占了上风,他用平静的外在表现,表达着坚定的精神固守。在与李陵“饮数日”后,苏武“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效死于前!”的话
8、语,绵里藏针,有理有节,使得李陵自愧不能死, “泣下?衿,与武决去” 。 比较也是一种写作手法,一种阅读理解的方法。把这种方法,恰当地运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使学生一目了然,尽快正确解读文本,继而深化到文本中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的把握。这其实也是一种探究,是一种依靠文体又拓展文本的创造性解读。 三、延伸法在短歌行教学的使用 广大一线教师几乎都感到:古文(包括古诗词)花费的教时更多,这是基于高中学生思维特点、高中新课程标准所采取的教学举措。 短歌行是做为政治家、军事家、诗人的曹操的名作,全诗以“忧”为线索,5但又忧而发奋,忧而进取,充分表达了他求贤若渴、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多方
9、朗读以至背诵、仔细咀嚼体味每一处用典妙意之后,和学生们一起,用延伸法拓展本诗的内涵,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 1.拓展内容之一:曹操的龟虽寿 观沧海 雄浑厚重的诗风,自强不息的信念,宽广如海的胸怀,都是在解读这两首课外诗歌的过程中,曹操给学生们的印象。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名句,也随着多方吟诵,在同学们胸中扎下了根。 这里的曹操形象是正面的、伟岸的,对短歌行中的曹操形象,起了一个正面衬托、完善充实的作用。 2.拓展内容之二:三国演义中经典篇章 三国演义是课标规定的高中学生必读名著,福建省高考卷面上一直有相关的考题。在必修模块一
10、的教学过程中,早已对它进行了学生自发或教师引导的品读。因为作者“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以及千百年来民间百姓的口口相传、戏剧舞台的刻意丑化,大多学生对曹操形象的判断,是反面、单薄而有失偏颇的。从这一点意义上说,我在短歌行教学结尾安排的拓展环节,已经超越了跨课时、跨题型的意义。 我用多媒体显示出三国演义中的“错杀吕伯奢” 、 “跣足迎许攸” 、“煮酒论英雄” 、 “官渡之战” 、 “赤壁之战” 、 “平定汉中” 、 “杀华佗”等数个情节,用较快的语速引导学生粗略浏览,大致感悟到曹操既多疑奸诈又礼贤下士,既刚愎自用又豪迈大义的复杂形象,让一个立体全方位6的曹操形象,驻进学生心里。 本课中,我们始终围绕
11、着明晰的线索多角度解读,还原一个立体的“圆形”的曹操,所以内容虽多但头绪清楚。课堂教学在扎实中显示出深厚的思想底蕴,举一反三,体现了创造性思维的良好效果。 四、其它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的运用 在其他内容的教学课堂上,为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还尝试着运用了其他现代教学手法。 想像法。在分析祝福中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时,我引导学生仔细解读了篇首和篇末的喜气洋洋中又显无限悲凉的场景描写,以及祥林嫂四次现身时外貌(尤其是眼神)的传神描写后,提出一个问题:祥林嫂的很多不幸都发生在哪一个季节?学生说出“春天” 。我又问:在大部分人眼中,春天具有什么象征意义?学生说:希望、幸福。于是我说:如此看来,祥林嫂就
12、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了,请你们想像生机勃勃的春天背景下祥林嫂的悲惨形象。见学生们闭着眼睛想得认真,我便水到渠成地说:对鲁四老爷们来说充满希望的春天,却是祥林嫂的绝望之春。这是封建思想的压迫以及祥林嫂自己的思想局限导致了这种悲惨结局,而这种结局,是那个时代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命运缩影。大家不妨再想像一个画面:悲伤的祥林嫂,以及背后无数个女性的憔悴、麻木、苦楚的形象。 无庸置疑,想像法对学生把握主题起了积极的作用。 此外还有归纳法。这种方法十分适合在单元结束,模块结束或各种复习过程中使用。如通过几个试题的解析,归纳出同种题型的答题规律,7用以指导接下去的教学进程。这种由实践转向理论,由现象转向本质,由个别转向一般的方法,反过来指导教学实践,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挖掘文本的独特点,引导学生用创造性思维进行解读,以影响学生将来的人格素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必然趋势。我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的这些方法,融传统性与创新性、人文性与工具性于一体,也算是在传统教学之上的一种独辟蹊径。 (责任编辑:石修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