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对当前农民工子女英语学习现状的调查与思考随着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以农民工子女为代表的特殊教育正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虽然他们和城市学生一起接受同样的教育,但在与城市学生相互学习、融合的过程中,不免会产生一些问题,这在英语学习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我校地处城郊结合部,受城乡经济、教育发展等因素的制约,农民工子女在转入我校之前,英语几乎是一片空白,造成他们在同学龄段英语知识上的断层,英语水平与城市学生相比差距甚大。因此在课堂上受到城市学生的排斥,心理问题较为突出;加上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意识淡薄等,使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障碍重重,学习成绩普遍较差,这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巨大压力,导致教师无法实现新课标所提
2、出的教学目标。下图为我校四年级某班和六年级某班英语期末成绩统计表,选取这两个班的英语成绩为例,是因为这两个班存在共性之处,即班上农民工子女人数较多,很具研究代表性。 从上表可以看出:这两个班不及格率较高,且不及格学生多为农民工子女(原始数据有所体现) ,少数是个体自由职业的孩子。面对这样突出的教学问题,作为英语教师,我们是不是应该进行一番深入思考?思考能否寻求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去帮助这些英语学习中的弱势群体?思考运用何种手段解决这些问题?为此,笔者进行了一次教学调查活动,活动旨在重点了解农民工子女当前英语学习现状,并进行深入分析,力求探寻出当前课堂学习主体多元化环境下一套行之有效的英语教学模
3、式。2一、调查背景与动机 在高度关注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新形势下,我们的课堂教学正在经历一场变革。学习主体结构由原来的单一变得多元化,当今课堂不再是城市学生的专用,它也是农民工子女的求学场所。因此,当下的课堂是包含了与非城市学生在内的多种学习主体共存的新型课堂。面对不同背景的学习主体,我们的英语教学应该怎样适应和满足不同的学习需求呢? 二、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抽取中年级段(三年级)一个教学班,高年级段(六年级)一个教学班作为此次调查的样本对象。 三、调查方式及内容 1. 调查方式:点、面结合。采用集体问卷调查(从共性面出发)和个体访谈(从个性点出发)相结合的方式。 2.调查内容:1)问卷调查(从学生
4、的家庭生活背景、学习意识、学习交流等方面入手) 2)访谈调查内容(25 名农民工子女学生): A.你认为英语这门课程重要吗? 想学好这门功课么? B.当你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你会主动去帮助他/她吗? C.你愿意和来自城市的学生成为生活和学习上的好朋友吗? 四、数据分析 1.问卷调查分析:此次调查样本人数共 120 人,回收样卷 120 份,样本回收率 100%。从被调查样卷中剔除其余样卷,专抽取农民工子女样3卷汇总、分析,得出以下数据: 1)民工子女学生数:调查发现,三年级某班共 55 人,其中民工子女 11 人,占比 20%;六年级某班共 65 人,民工子女 14 人,占比约22%
5、,两班民工子女总人数 25 人,占样本总人数的 20.83%。 2)学习情趣以及家长督促辅导情况:A 兴趣度:25 位民工子女学生,其中 8 人对英语学习表现出兴趣(但兴趣比不高) ,占比 32%;另 17 人则缺乏兴趣,甚至其中还有少数学生对英语产生抵触心理,占比 68%。B 学习时间:6 位学生偶尔花 5-10 分钟时间学习英语, (从样卷数据体现) ,占比 24%;19 位学生课后不花时间用于英语学习,占比 76%。C 自主学习意识方面:调查发现,民工子女学生在英语自主学习方面意识极其淡薄,令人深思。D 家长辅导督促情况:4 位学生家长会“偶尔”辅导子女的学习并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占比
6、16%;84%的民工子女家长则无法抽出时间辅导孩子的学习。 3)学习交流情况:在被调查的 25 位农民工子女学生中,只有 6 位学生(占比 24%)能够主动与同学进行交流和合作,但范围只是限定在好朋友之间;而其余 19 位学生则表示不愿与其他同学交流合作。 4)自我评价情况:在给自己评分的结果中,仅 2 位学生给自己评为“良好” ,占比 8%; 56%的民工子女学生(14 位)为“及格” ,剩下的 9位学生给自己评价为“不及格” ,占比 36%。 2.谈调查分析:被调查学生普遍认为英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并表示很想学好这门课。但接下来对于涉及互助学习以及交友问题的访谈结果却令人发思。72%的
7、学生表示不愿和城市的学生交朋友,甚至当他4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也不会主动去帮助。这从侧面极大程度地反映出城市学生与农民工子女在心理上的互斥现象。 综合以上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农民工子女在学习兴趣、学习意识、情感态度以及交流合作等方面存在共性之处,即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情感意识淡薄,与他人交流合作愿望低下。正是由于这些共性点,使得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与其他学生产生相互排斥的现象,使英语课堂教学不能处在同一教学框架内,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面对这些现实问题,作为英语教师会思考些什么?以下是笔者对这些问题的几点个人思考。 思考一:让农民工子女享受真正平等的权利,帮助他们树立“自尊心” “自信心” ,这是保障英
8、语教学顺利进行的首要前提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走路。 ”这就意味着每位学生都是相互平等、充满自尊和自信的。听似一句简单平常的话,可做起来确实很难。教师要摘掉戴在自己眼前的有色眼镜,用一颗真诚、无私和包容的心去对待每位学生,尤其是对农民工子女要多一份热情和关心。农民工子女处在城市学校学习的弱势地位,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群体,极易产生心理问题。自卑、胆小懦弱、性格孤僻,缺乏学习热情和主动性等就是典型的特征。但笔者通过对他们的日常观察和交流中却发现:在他们内心深处,同样渴望着和城市学生一样的 “自尊”和“平等” ,只不过这份内在的情感渴望被现实存在的诸多因素所
9、压抑,尤其是被人为地剥夺,这会无情地伤害他们幼小的心灵。因此,解决该问题才是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和前提。为此,笔者在日常英语教学活动中经常组织一些诸如“Roles Exchange”之类的换5位体验活动,通过与城市学生结队,进行角色互换,使城市学生切身感受到农民工子女在生活和学习上的艰辛,让彼此的心灵逐渐靠拢,在互换过程中,还他们一份平等的权利,帮助他们树立自尊和自信心,点燃他们对英语学习的激情。 思考二:培养学生积极、正确的学习意识和学习方法、策略是英语教学的根本,尤其是农民工子女 农民工子女由于艰难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父母外出打工,常年忙于生计,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更谈不上督促、辅导;加上
10、以前英语知识上的断层,使得他们对英语一无所知。诸多不利因素的叠加导致他们学习意识淡薄,学习态度相当马虎。例如,笔者在进行食物类单词教学时,课本要求掌握的是 sugar、 salt、 meat、 和 flour 这四个单词,可是为了拓宽学生的词汇量,要求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整理、搜集以前学过的关于食物类的单词。在第二天的检查中却发现了截然不同的情形:一部分城市学生不仅将以前所学的单词进行归类,而且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出现,还从网络上下载了一些常用的但还没学过的新词,诸如cucumber、 cabbage 、beer、 hamburger 等;至于农民工子女这部分学生,除了极少数完成此项学习任务外(但完成
11、的质量都不高) ,而大部分则没有按照要求完成。问题何在?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实生活、学习环境的差异以及家长对子女学习的关心程度会直接影响到一个学生在学习意识、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内在形成。要改变农民工子女学习意识淡薄、学习态度马虎的问题,依靠他们自身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这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配合。因此,怎样培养他们积极、正确的学习意识和学习策略,这是英语教学的根本。英语教师要从帮助6农民工子女树立正确的、积极的学习意识和学习策略着手,这才是实现英语课堂教学飞跃的关键所在。 思考三:以增强“团队意识”为主线,开展互助合作型学习活动,培养学生与人交流、合作意识,是提高英语教学的关键
12、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阶段,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技能培养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精神和学习意识。 ”我们生活在一个与人交流、合作的社会,合作与交流已成为一门重要的社交艺术。不同生活背景下的学生会形成不同的合作意识。调查发现,部分生活学习条件优越的城市学生认为不需要与别人合作,但对于处在弱势地位的农民工子女,他们对于交流和合作的想法则表现出一定的矛盾性。一方面,内心很想同其他同学交流、合作,尤其是与城市学生进行交流、合作,但出于自身因素,又畏惧城市学生的讥讽和鄙视,不敢主动和他们进行交流。两种处在不同边缘的合作意识存在于现实的英语教学中,怎样从这两点中找到平衡点呢?是否可凭借以增强“团队意识”为
13、主线,开展 “竞争与合作”式的互助合作型学习活动呢?即在日常教学和学生课外学习活动中,以小组为学习单位,以“团队意识”为主线,合理搭配小组成员,让每个小组、每个成员之间相互竞争、相互团结、相互交流、相互合作,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整体教学目的;并定期在班上开展“the Best Learning Group”“the Best Group Leader”等一系列表彰活动,以点带面,促进教学的整体提高,同时提高学生,尤其是农民工子女学生与人交流、合作的意识。 思考四:运用多元化评价方式,是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重要法7宝 评价体系的改革是新课标的一大亮点,它改变了过去由分数衡量学生一切的这种单
14、一评价手段,丰富了现阶段评价的内容,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分数不再是衡量一个学生学习能力高低的唯一标准,一个学生在他的学习过程中所取得的进步才是至关重要的。以分数去评判一个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高低,甚至区分所谓的“好学生”和“差学生” ,这对于农民工子女这个弱势学习群体是极其不公平的。教师要从客观、科学的角度出发,运用多种评价形式,对每个学生进行全面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从评价中获得学习的自信、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这才是新课标所大力倡导的,这也是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重要法宝。 为此,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依据农民工子女学生的身心特点,制定了如 Students Listening Skil
15、l Assessment、Assessment for StudentsLearning Behaviour 以及非智力因素评价表等各种评价方案,力求通过评价这一有效手段提升他们的英语综合能力,丰富他们英语学习的情感与体验,切实感受英语学习所带来的愉悦。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英语课程应成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构建知识、发展技能、拓展视野、活跃思维、展现个性的过程。由于学生在年龄、性格、认知方式、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他们具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只有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需求,才有可能获得最大化的整体教学效益。 ”因此在当前课堂学习主体多元化的教学背景下,英语教师要在不同的学习群体中找到适合的切入点,要积极探索、改革并创下教学模式,努力8创建和谐的、生动的、高效的课堂,最大限度地确保我们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农民工子女都能体验到英语学习的快乐和成功,让农民工子女真正感受到同一片蓝天,开创英语教学的和谐画卷。 (责编 张亚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