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项目开发与运行管理.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687969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项目开发与运行管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项目开发与运行管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项目开发与运行管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项目开发与运行管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项目开发与运行管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项目开发与运行管理摘要校内实训是中职学校培训专业技能的主要途径,集教学、科研、社会培训、技术鉴定等功能于一身,也是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在国家示范校建设中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中,项目开发和运行机制的建立都应该坚持校企合作,引入竞争机制,注重行业岗位课程的开发。 关键词中职学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发策略;运行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12-0033-03作者简介兰伟华,女,广西柳州人,硕士,柳州市第二职业学校高级讲师;李娜,女,广西陆川人,柳州市第二职业学校讲师。 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下发

2、了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 (教职成20109 号) 、 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 ,确定在未来 3 年里,重点建设 1000 所办学规模大、办学质量好、企业满意度高、发展潜力大、代表国家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的中等职业学校,大幅度提高这些学校办学的规范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支持其在教育改革创新、提高质量和办学特色上出示范。中央财政部门给予了充足的资金投入,以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2力为出发点,整体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能力。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中等职业教育

3、改革的若干意见更是明确了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训基地建设在中职教学中的中心地位。 一、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项目开发策略 (一)项目开发首选与当地知名企业合作 国家示范学校重点专业建设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要充分发挥政府指导与资源配置作用,政府的介入可使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同时,国家示范学校重点专业建设也应该主动与当地经济支柱产业的知名企业对接,这有利于促进校企合作由浅层向内涵转变,有利于加速科技产业化和市场化的转变,更有利于统筹和整合各种资源,从而把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两大职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中职学校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更加贴近市场需求、更加具有

4、生命力。 (二)项目开发携手行业企业共同推进。 校企合作层次和内涵的进一步拓展应立足地方经济的发展,以地方产业发展为标杆。增强基地开发项目与地方的贴切度,特别是一些能解决行业企业急需的紧缺人才的供需的合作项目。校企合作有利于专业内涵建设直接对接地方主导产业的专业布局。同时建立由地方政府、中职学校、企业、行业四方组成专业建设联动机制可以推进中职学校与政企长效的合作机制。明确的目标,让合作双方在实训基地项目中各司其职,有分有合,最终形成以地方政府主导、中职学校和企业为主体的专业建3设格局。 (三)项目开发选择差异化竞争战略 实训基地项目的开发可以根据自身特色和优势敢于创新,勇于突破,走差异化竞争战

5、略之路。在校内实训室的整体规划、资源配置、专业建设等方面加强对整体的宏观管理、统筹协调,有效解决管理分散、各自为政、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在发展国家示范学校重点建设专业的同时,影响和带动其专业群的发展。通过整体布局,科学安排,达到同时实现重点建设专业群的功能,促进重点专业群与地方重点产业群的深度结合。在项目开发中挖掘特色项目,做到与其他中职院校相同专业实训室相比有差异、有创新。为凸显国家示范学校重点专业的示范性和特色建设,项目开发应具有鲜明的特点,成果享有专有性,做到“人无我有” ;紧随产业、行业不断注入新内涵,着眼于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成效显著,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有明显高于同类项目的优势,能

6、做到“人有我优” ;项目特色的概念和内涵与时俱进,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开拓性,做到“人优我新” ;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具有浓郁的地方人才培养特色,做到“人新我特” 。 (四)项目开发注重与行业岗位和课程对位发展 中职学校在引进项目前要深入把握和研究主导产业建设和发展的准确信息,重视重点建设专业所对应的技术岗位群、技术工种和考证技术等内容,动态掌握对口产业人员需求状况和职业岗位变动情况。既要考虑到引进项目的可操作性和持续发展性,又要考虑行业企业职业岗位群变动的灵活性,使之与行业岗位对位,同时优化课程体系。实训基地项4目的引进要首先考虑项目是否能满足专业技能工作领域岗

7、位需求。专业建设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应与行业岗位对位,提升实训基地的效能。这是衡量实训基地科学合理的重要标志,是专业人才培养供需的有力支撑。调整专业结构,保障人才培养方向与产业发展方向紧密衔接、高度关联。岗位能力课程业务模块有机融合,互相支撑、融合并进。校内实训基地中的运行数据既是经营数据,又是教学资源;学生既是学员,又是实训基地的“实习员工” ;合作企业既是服务对象,又是毕业生的就业市场。 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管理途径 (一)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行管理模式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管理模式大致可以划分为四种:自主式管理模式、承包式管理模式、校企合作式管理模式和股份制经营管理模式。对于中职学校

8、来说,自主式管理模式能较好地保证实训教学的质量,但从长期来看,基地消耗高、效益差,难以持续发展;承包式管理模式容易实施,但由于承包人行为的趋利性,实训项目很难拓展,难以发挥基地教学功能。以上两种模式适合于学校自建基地初期营运时期,随着基地的发展应该考虑转变模式。相比之下,校企合作管理模式比较灵活,是当前最常见的一种基地管理模式,在运行中如果校企双方责权利不够明晰,在管理权、利益等方面容易产生矛盾,最后有可能导致基地运作陷入困境,所以校企合作管理只能作为一种短期模式。股份制经营管理模式具有责权利分明、产权清晰等优点,学校、企业、基地三方财务独立。明晰的往来账务、清晰的利益分配、较少的合作矛盾、规

9、范的管理、有效的运作等优点有利于实现基地的长期发展,是值得推荐的一种管理5模式。 (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机制 1管理机构建设 组成实训基地管理委员会,形成包括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在内的管理组织。机构成员由学校领导、企业负责人、行业专家、实训指导委员等合作双方管理人员构成,行使基地的最高领导权,由该组织做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和运行方面的重大决策;组建由学校实训部门和企业合作部门人员组成的实训基地管理办公室领导小组,执行管理委员会的决议,负责基地的日常管理与运行,安排、协调和监督实训基地项目执行;建立由企业管理人员和实训专任教师组成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具体组织、指导实训项目的设计、执行

10、等具体实训工作的开展。 2市场运行机制引入 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行必须引入市场机制,开展真实的生产活动,参与市场竞争,接受市场的考验,校企合作双方要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提高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行效率。合作企业可以将企业的文化、规范的管理以及适用于实训基地建设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引入合作项目中,建立完善责权分明、产权明晰、充满激励与约束的现代企业运行机制。 3激励机制渗透 我们一方面要建立鼓励企业投资、合作的激励机制,另一方面又要建立员工工作激励机制,通过奖惩、强化责任、建立情感等方式,调动企业和员工参与基地建设和运行的积极性,形成企业积极参与、员工乐6于奉献的氛围。作

11、为利益共同体的学校与企业,实现基地共建、人才共育、利益共享的双赢。面对运行中的各种利益分配问题,很多学校与合作企业采用“待遇双免” “成本互抵”的办法处理利益分配问题,模糊了利益分配关系。实践证明,生产性实训基地要真正实现良性运转,必须明晰各种利益关系,建立按贡献获益的利益分配机制。 4约束机制保障 校企合作双方按照签订的校企合作协议书,明确学校和企业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在校企双方合作期间的责、权、利。特别要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和约束机制,确保基地生产有序进行,保障企业的利益;同时明确基地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的教学功能,确保生产性实训的效果,达到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的目的。 5沟通机制设立 企业管理和

12、校方管理层要建立日常对接机制,定期召开校企合作层面的协商会议,建立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及时沟通情况,解决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这就更需要建立及时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并将这种沟通机制常态化。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国家示范学校重点建设专业体现重点专业内涵以及专业办学特色的一条主要途径。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作,必须加大社会的参与度,必须适应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开发适宜的实训项目,有效推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彰显国家示范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办学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7参考文献: 1叶鉴铭.“校企共同体”的实践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9(12). 2陆勤丰.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管理机制的探索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0(7).第 3 卷 第 12 期 2014 年 4 月教育观察 Survey of EducationVol.3 No.12 Apr.20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