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如何构建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在一定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能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简单的说就是课堂教学要讲求实效,提高效率。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如何在四十分钟内构建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得到最大的发展?下面我就从几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策略。 一、灵活运用教材 数学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标准 )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教学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在标准指导下编写的数学教材是最能体现以上这些要求
2、的。那么,教师在运用教材进行教学时,是否就必须完全照搬教材,仅仅满足于教材?显然,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教材毕竟是“死”的,有局限性,它只能作为教师教学的一个依据。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能动地使用教材,根据实际设计有利于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教学案例,使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例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在学生掌握了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后,教师可以设计如下例题:“老师这里有四本新书,要将它们包装起来,请同学们帮老师想一想,该怎样包装才能最节2省包装纸。 ”以此来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所以,教师要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把自己的理念与教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教材“活”起
3、来。 二、有效的创设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 ” 心理学研究表明,恰当的情境能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在课堂中,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表演等形式创设情境,也可以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景。 在六年级上册用“替换”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我这样创设情境:用多媒体播放动画曹冲称象的故事,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初步感受“替换”的策略。 三、注重教学过程 在过去的数学教学中,普通存在着只重视教学结果,不重视
4、教学过程;只重视知识传输,不重视能力培养的现象。这是教育的一大弊端。如今,我们认识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教学要重视结果,更要重视活动过程。与此相适应,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简单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教师应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3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例如,在教学圆周率时,先让学生分小组用软尺绕“圆”一周或把“圆”直接放在直尺上滚动一周
5、的办法量出几个大小不同的圆的周长,然后再求出圆的周长与相应直径的比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计算,发现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三倍多一些,从而对圆周率达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并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四、科学评价学生 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以往以卷面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的观念。
6、教师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评价学生数学学习过程,要注意考查学生的学习参与程度、合作交流意识,以及数学思维过程。例如,教学“轴对称图形”这一节课,当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什么样的图形才是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可以通过巡视、聆听等,对上述学生学习过程的三个方面进行考察。 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应以本学段的4知识与技能目标为标准。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采用“推迟判断”的办法,允许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达到相应的学段目标。这种评价办法能让学生看到
7、自己的进步,并产生新的学习动力。 评价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从以下几方面考察:一是能否从现实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二是能否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三是能否清楚地表达出解决问题的过程。如前面所设计的问题“怎样包装四本新书最节省包装纸?”就是考查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好例子。 与评价内容相适应,评价方式应多种多样,书面考试、口试、活动报告、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建立成长记录袋等均可作为评价的方式。另外,在呈现评价结果时,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性描述为主的方式。定性描述应关注学生已掌握什么,获得了哪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总之,小学数学新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主动的发展,只要我们能准确的把握新课程标准,强化目标意识,积极自觉的促进自己的观念转变,就一定能实现构建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标,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