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在困惑中思索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小学数学教育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每位教师都在这场变革面前接受了考验,经历了洗脑、充电,课改中出现了种种让我们陷入迷惘的现象。在迷惘中,不停地思考,终于明白: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都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惑,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反思,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在课改中前行并成长。 小学数学问题思考一、反思种种课堂教学现象 1.评价的趋于廉价和过迟介入 此次课改极力倡导评价的改革,有些教师片面地理解标准精神,出现了种种不恰当的评价行为。 现象:一节二年级的“统计”的数学课,在 3 名学生顺利地配合老师做了抛篮球的实验之后,教师非常兴奋地
2、说:“你们 3 个表现太好了,每人奖励一颗五角星。 ”于是,把 3 颗闪闪发光的五角星贴在了三名学生的额头上。 反思:课堂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体验成功、建立自信,需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肯定和表扬,尤其在学生智慧的火花闪现之时,老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而现象 1 中的教师,只是因 3 名学生配合教师顺利完成实验就大加赞赏,这样的赞赏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和价值。长此以往,超值的嘉奖会让孩子“迷失了自我”! 22.合作流于形式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几乎所有的课堂上,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但有时美丽的外表只是一种形式,它实在无法掩饰其空虚的内里,不能不令人深思。 现象:孩子们围坐在一起,老师一宣布小
3、组合作,前排学生唰地回过身来,满教室是嗡嗡的声音,每个人都在嚷嚷,每个人也都在做动手做实验,可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老师一喊“停” ,立马就是各小组汇报。 反思:听了这样的课,谁都会想这样两个问题:数学课上,学生独立思考要不要?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吗?理念是对的,错的是我们把它“形式化、表面化”了。我们应该从中得到一点启示,切莫让“合作”变成“合坐”! 3.交流成了命令 现象:一节二年级的“认识人民币” ,教师提出:“小朋友们,你们能不能把桌子上的人民币分类?”这是一个让学生体现个性的机会。学生马上兴致勃勃,争先恐后,有的说:“我老早就发现了,它们可以分成纸币和硬币。 ”话音刚落,另一个学生就
4、嚷嚷开了:“还有还有,一分和一分一块儿,一角和一角一块儿,一元和一元一块儿” “我还有别的”没等这个学生说完,教师就在一边严肃又有点生气地说了:“你们组内交流了吗?没有交流就各自大喊大叫了,这是不好的,先请小朋友们组内交流一下可以怎样分类,然后汇报。 ”学生们无奈只得以小组为单位,又重复了刚才几个同学的分法。之后的汇报也和交流之前无3二,只是教师大力称赞了其中一位按“元、角、分”分类的同学,并说:“啊,太棒了,你的想法与老师的一模一样,大家给他鼓豉掌。 ” 其实,学生的各种想法、分法无不闪烁着智慧的火花,他们争先恐后地发表意见之时,也正是互相交流之时,教师一定要先组内交流再全班汇报,不但降低了
5、课堂学习气氛,而且有浪费时间之嫌。难道学生的交流,仅仅是为了配合教师的教学过程吗? 4.情境过于泛滥 现象:认识人民币一课,教师说:“在手拉手活动中,浙江的小明给四川的贫困地区小朋友写了一封信,他需要什么呢?”一个学生回答:“他需要坐火车去四川。 ”第二个学生说:“他需要知道这个小朋友住在哪儿。 ”老师急了:“小明还要上学,他准备把信寄出去。他需要什么呢?”学生有回答要信封的,有回答要地址的,还有回答要邮票的。教师追问:“一张邮票多少钱?”生答:“8 角。 ”于是,教师点出正题:“那么 8 角钱可以怎么拿呢?” 说了那么多,教师就是想让学生思考 8 角钱可以怎么拿!为了一个小练习,居然如此大动
6、干戈!这些讨论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必然影响教学的效率。 5.算法多样化就无法进行算法优化。有的教师认为,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之间存在矛盾。其实不然,方法与方法之间根本不存在优劣之分,任何优越与不足都是与一定的环境相联系的。算法优化是学生个体的学习、体验与感悟的过程,是个体对原有的计算方法进行优化的过程,是个体学习、吸纳他人计算方法的过程。如果不对算法优化,那么我们4的学生就没有收获与提高。 二、反思教师的观念转变 1.穿新鞋,走老路。部分老师把搬掉讲台,就叫“转变教师角色” ,改变课桌摆放位置就叫“转变学习方式” ,把一味的肯定叫做“转变评价方式”似乎一下子课程改革已顺利实施。但事实如何呢
7、?不言而喻,这是对课改理念的模式化、表面化、绝对化理解,势必会步入形式主义的误区。 2.全盘接收,奉若神明。许多教师认为,教材的内容、编排的顺序是经过众多专家、学者审定出来的。他们在编写时必定经过深思熟虑、精心安排,自有贯穿其中的道理。所以,上课时不敢轻易改动。且对各种教学杂志、课改从书中的教学理论及名师示范课中的教学方法深信不已,几乎全盘照搬,结果南桔北枳。 教师是课改的灵魂。教师观念不转变,课改无异于缘木求鱼。而更新观念,贵在自身的努力与领悟。 三、反思新课程标准 我们有必要借鉴和学习他人经验,为我所用。对标准的领悟与学习便首当其冲。去年十月份在沈阳市召开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研
8、讨会” ,与会代表和专家们发表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对“数与代数”主要有以下意见和建议: 1.建议文字表述应尽可能明确和具体,如对“会” “能”做出明确的界定。 52.有些内容要求偏高。如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学生难于理解;第一学段要求在方格纸上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部分,这个要求也比较难。 3.有代表认为,有些内容安排上有相互矛盾、脱节的现象。如第一学段不要求四则过算,也没有出现小括号,而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却涉及到了这些内容 对“空间与图形”的意见和建议有: 1.应注意前后的一致性和各学段之间的衔接和呼应,如平方分米没出现后面就出现了立方分米;画垂线在第二学段不作要
9、求,但却要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关于证明,代表们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意见和建议:(1)建议将“图形与证明”改为“图形与推理” ;(2)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探索得来的结论,可不可用?可不可以作为理论的依据?希望标准能够给予说明 对其它内容标准如“统计与概率” “实践与综合运用”也提出了各种意见各和建议。 以上问题形形色色,不一而足,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思考,在实践中解决。所幸的是,环顾四周,一路上都有披荆斩棘,开僻新道的人,愿我们互勉、共进。 四、反思各种培训 我们的教师其实很敬业,他们有很多希望,希望能参加有针对性的培训,希望能得到数学教学研究者的课堂教学指导,希望有机会参加小6学数学教
10、师的沙龙会议,还有很多希望。但现实是,好不容易得到一个培训的机会,内容却与自己当前工作实践联系不太紧密,付诸者众,独树一帜者寡;夸夸其谈者泛,切中要害者鲜。所以,希冀以几次大规模全员性的培训给大众洗脑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我们应以培训主题或精神为参照,结合自己的实际,多思多问多总结,才是上策。 五、我们需要冷静的态度 东西方数学教育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在数学学习中,我们的优势正是西方所存在的问题,而我们的问题正是西方的优势,所以需要相互学习、借鉴。新课程非常提倡数学生活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数学教育“问题解决”发展到今天,出现了一些问题,他们在关注问题情境化、生活化的同时,也忽视了一些问题的数学合理性。如果我们盲目追随,就会丧失原来的优势,步入误区。所以,在进行东方和西方的数学教育的比较时需要冷静的态度,寻找一个平衡点,避免矫枉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