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区域差异研究.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691338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区域差异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区域差异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区域差异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区域差异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区域差异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中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区域差异研究摘 要:采用锡尔指数模型和聚类分析方法,从区域均衡的角度,探讨师资力量、教学条件和校舍状况等中等职业教育资源的区域差异问题。研究发现: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存在一定程度的区域非均衡性,尤以校舍质量和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为甚。从资源相对占比看,东部整体上远超出中西部,而中部在数字化教学资源方面略微占优,西部则处于全面不足的状况。按照各省中等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水平进行聚类,可将全国划分为四大区域,其中江苏、山东和浙江为配置水平最高区域;云南、甘肃和四川为配置水平最低区域。建议继续加强校舍建设;提升现代教育信息化水平;根据各省所处分类区域,针对薄弱环节进行突破,最终逐步缩小区

2、域差距,实现区域中等职业教育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锡尔指数;聚类分析;中等职业教育;区域均衡 作者简介:谢蓉(1974-) ,女,四川成都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地域差异;孙玫璐(1972-) ,女,安徽黟县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制度分析、成人学习理论。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编号:10JZD0040)子项目“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制度环境研究” ,主持人:孙玫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3)203-0033-04 中等职业教育既是中等教育的

3、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其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状况将很大程度影响到区域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劳动力素质,进而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近年来职业教育公平和区域均衡问题已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如李延平(2009) ,马树超(2011) ,陈嵩(2011) ,王欢(2012) ,分别从不同角度开展讨论,但量化分析尚未得到充分开展,采用定量分析技术对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均衡性的研究还相对有限。 鉴于此,本文以我国大陆地区 31 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为研究对象,采用锡尔指数模型,从地区差异和省际差异两个角度,对中等职业学校师资力量、设备水平和校舍条件等教育资源的空间差异进行定量分析和研究,旨在为中等

4、职业教育的区域均衡发展政策与制度建设提供数据支持和政策建议。 一、研究设计 (一)指标设计与数据来源 为保证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本文选取 3 个一级指标和 14 个二级指标为核心指标,辅以对应的在校学生数作为辅助指标,进行区域与省际间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均衡状况的比较。一级指标分别是师资力量、教学条件和校舍状况。师资力量是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选取专任教师数、本科以上学历教师数和具备高级职称教师数三个二级指标来反映教师的数量和专业素养。教学条件指标包含图书藏量、电子资料量、教学用计算机数、语音实验室座位数、多媒体教室座位数、上网课程数、固3定资产总值和仪器设备资产值八个二级指标,涵盖多媒体教学

5、、实验条件等诸多教学设施状态内容。校舍状况指标包括建筑面积、运动场地面积和危房面积三个二级指标,体现学校教学环境的优劣状况。 本文将 31 个省级行政单位作为研究样本,时间点选取为 2010 年,所用原始数据来自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各指标值均经整理后计算得出。(二)地区划分 按照国家统一的区域划分标准,将大陆 31 个省区直辖市,划分为东、中、西部三个地区。其中东部地区为沿海 11 个省市,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中部地区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等 8 省;西部地区则为其余 12 个省区直辖市。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锡

6、尔指数(Theil Index,又名泰尔指数) ,由荷兰经济学家 Theil于 1967 年提出,最初用于测算区域经济发展的均衡程度,后逐渐推广应用于教育、卫生等研究领域,是衡量区域发展均衡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锡尔指数模型如式(1)所示,式中: i 表示省区数量,j 表示指标数量。Yij 表示第 i 个省区第 j 项指标在全国所占的比例,Pi 表示第 i个省区在校生数在全国所占的比例,Tij 表示第 i 个省第 j 项指标的锡尔指数。 Tij=YijIn(1) 4锡尔指数值为 0,表示该指标处于绝对均衡状态;其绝对值越大,表明区域非均衡程度越大或区域差异越大;反之则越小。锡尔指数值为正数,表示

7、该省区较多拥有该项资源,反之亦然。 由于 2010 年上海和宁夏两地的危房面积为 0,无法进行对数运算,特将其原始数据赋值为 1;另外危房面积为反向指标,为保证数据表达得一致性,对其锡尔指数还进行取反运算。 二、地区均衡性测度分析 通过测算,2010 年我国分地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资源各项指标的锡尔指数如表 1 所示, 从中不难发现: 1.全国范围来看,教育资源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区域非均衡性,特别危房面积的区域差距非常显著,其锡尔指数高达 0.68,其次是电子资料量和上网课程数,其锡尔指数分别是 0.33 和 0.20,区域非均衡性也较为显著。同时,也应看到专任教师数、图书藏量、建筑面积等 7 项

8、指标的锡尔指数低于 0.05,这说明对于中等职业学校而言,低层次数量型教育资源配置已基本均衡,但更高层次质量型教育资源区域非均衡状况堪忧。2.东部地区除个别指标(上网课程数)外,其余指标的锡尔指数值均为正数,表明东部地区相对拥有较多教育资源。特别是仪器设备资产值、多媒体教室座位数和固定资产值三项指标的锡尔指数值分别为0.21,0.19 和 0.18,表明东部地区的教学设施与设备等硬件水平远超中西部地区。 3.中部地区大部分指标的锡尔指数值处于-0.07 50.05 区间,也就是说总体上而言,中部地区无论是与东部,还是与西部相比教育资源的区域差距均不大。但同时也应看到中部地区电子资料量和上网课程

9、数两项指标的锡尔指数高达 0.25 和 0.27,表明目前中部地区在教育信息技术方面相对拥有更多资源。 4.西部地区除个别指标(电子资料量)外,其余的锡尔指数值均处于负数区间,表明其教育资源整体上处于相对不公平的状态。其中危房面积指标的锡尔指数更低至-0.81,说明西部地区在校舍质量方面与其他地区存在巨大差距,亟待迅速改善。 总体而言,研究发现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地域性分布特征显著,东部地区无论是师资力量、设备水平和校舍条件均相对拥有更多教育资源;中部地区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相对占有较多资源,而西部地区处于教育资源整体不公平的状态。 三、省区配置水平测度与区域聚类分析 (一)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资源省

10、际均衡分项测度 通过测算,2010 年我国各省区直辖市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资源各项指标的锡尔指数及排序情况,如表 2 所示。 1.师资力量上省际间均衡程度较佳,锡尔指数值处于-0.060.08 之间。山东、吉林、辽宁等省相对拥有较多中职教师资源,不仅专任教师数量较多,且高学历和高职称的教师也较多。广东、四川和广西等省则师资力量相对最弱。 2.从教学条件来看,省际间均衡程度略为不佳,锡尔指数值处于-0.120.18 之间。教学条件相对较优的省市主要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最6高的江苏、浙江和上海等地,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固定资产和图书设备等教学条件的区域配置状况与其所在省区的经济实力密切相关。中部的湖南省也

11、跻身教学条件最优省区行列,是因为其在上网课程数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指标上的突出表现。四川省图书藏量、语音实验室座位数、多媒体教室座位数等多项指标的锡尔指数值均为全国最低值,进而教学条件指标的锡尔指数值最低,仅-0.12,为教学条件相对最差的省份。 3.校舍状况方面省际间极为不均衡,锡尔指数值处于-0.400.24 之间。东部沿海的江苏、山东、浙江三省不仅学校建筑面积和运动场地面积较大,而且校舍质量较好,是校舍状况最优的省份。西部的云南和甘肃两省的校舍状况最不理想,危房面积极大,锡尔指数值高达-0.35。校舍状况的区域非均衡状况应与自然地理环境条件有关。云南和甘肃等地为我国地震、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

12、自然灾害易发区域,校舍安全的要求较高,但长期以来由于安全意识不强和基建投入不足等原因,危房问题已极为突出。 (二)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资源配置水平的聚类分析 在计算各省区中等职业学校各项教育资源指标锡尔指数的基础上,利用 SPSS 软件以师资力量、教学条件、校舍状况等一级指标的锡尔指数总值为变量进行 Q 型聚类,可将全国从东到西依次划分出四类区域,分别表示中等职业教育资源相对占用最高、较高、较低和最低的区域,能够更精细地反映出省际差异,参见图 1。 图 1 2010 年中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水平的空间分布 数据来源:原始数据来自 2010 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经计算整7理而得。 具体而言:地处东部

13、沿海的江苏、山东和浙江三省无论是师资力量、教学条件还是校舍状况均全国排名前列,为中职教育资源配置水平最高区域;配置水平较高区域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大直辖市、东部的辽宁和福建以及中部的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吉林、黑龙江、河南等 13 个省市;配置水平较低区域的省级行政区划单位有 12 个,包括东部的广东、河北和海南,中部的山西以及西部的陕西、宁夏、内蒙古、广西、贵州、新疆、西藏和青海;云南、甘肃和四川三省则被划归配置水平最低区域。 聚类分析结果与东中西部地区划分标准并不完全一致。东部呈现地区内各省区之间资源配置水平两极分化的状况。江苏、山东和浙江三省雄踞榜首的同时,河北、广东和海南三省

14、落入资源配置水平较低区域,不及绝大多数中部省份,提示对东部地区应采取差别化政策措施,才能真正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均衡发展。中部和西部地区则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均质性。中部除山西省外全部属于教育资源相对较多占用的区域;西部除重庆外全部归入教育资源配置水平偏低或最低的区域。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1.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按照均衡程度的优劣排序依次为:师资力量、教学条件和校舍状况,特别是在校舍质量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方面,区域非均衡性较为显著。 2.从地区看,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存在一定程度的地区非均衡性,东部地区教育资源的整体状况远胜于中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在现代教育技8术方面有所表现,西部地区则处于教育资源全

15、面不足的状况,且在校舍质量方面的区域差距尤其显著。 3.按照各省中等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水平进行聚类,可将全国划分为四大区域。江苏、山东和浙江三省位于配置水平最高区域,云南、甘肃和四川三省被划归配置水平最低区域;配置水平较高区域包括四大直辖市、除山西以外的中部七省以及东部的辽宁和福建两省,其他 12 个省区属于配置水平较低区域。 建议从以下二方面开展工作,促进中等职业教育资源的整体区域均衡配置。 1.以校舍质量和现代教育信息化水平为核心,逐步缩小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各省区之间的教育资源配置水平差距。 配合“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中等职业学校进行抗震加固、迁移避险,提高综合防灾能力,

16、将有效提升西部地区,特别是自然灾害易发区域的校舍质量,创造安全放心的教学环境。 加强教育经费投入, 在坚持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着力提升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积极配置数字化和网络化应用所需的软硬件资源,充分发挥中职教育的培训功能。 2.在把握中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水平总体呈现自东向西部阶梯式下降的态势的同时,更应以处于配置水平较低或最低区域的各省区为重点单位,积极突破资源配置的薄弱环节。举例说明: 广东和四川需从师资力量、教学条件和校舍条件三方面全面提升教育资源配置水平,其中广东省应在大力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入中职教师队9伍的同时,积极为教师的职务晋升创造条件,切实增加具备高级职称的教师数量;

17、四川省应以加强固定资产投入,改善教学条件为重点,特别推动语音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的建设。 广西、河北、云南和甘肃等省则需分别以师资力量、教学条件和校舍条件中的某一方面为突破口,积极改善教育资源的区域非均衡状况。具体而言:广西需以提升教师素质为目标,增加本科以上学历教师的数量及其比例;河北需围绕网络教育资源平台的建设,增设上网课程,添置电子资料;云南和甘肃则需大力加强校舍建设,大幅削减危房面积等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 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0)Z.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 2李延平. 论职业教育公平J. 教育研究,2009(11):16-19. 3马树超,等.中等职业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的成绩、问题和对策J.教育研究,2011(05):52-57. 4陈嵩,等.全国不同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综合评价J. 职教论坛,2011(31):17-19. 5王欢.我国农村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主要问题探析J. 教育发展研究,2012(01):18-23. 责任编辑 徐惠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