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等职业学校特殊学生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特殊学生的管理是摆在中职校面前的严峻问题。全面了解特殊学生的形成原因,打好管理基础,建立制度保障,落实成效根本。 特殊学生 成因 接纳 赏识 特殊学生在各个教育阶段、每个学校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特殊学生种类繁多,主要是身心或品行表现有别于绝大多数学生的特殊群体。本文所谓“特殊学生” ,特指那些性情孤僻,无视各种规章制度,扰乱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秩序的学生。他们沉溺网吧,吸烟喝酒,损坏公物,偷窃钱物,打架斗殴,甚至玩赌吸毒。学校不得不经常腾出大部分精力处理他们闹出的各种事端。面对凶猛顽劣的特殊生,不仅家长束手无策,就是学校也畏而远之。 当前中
2、等职业学校的生源来自九年义务教育后无法进高中就读的、感觉考大学无望的、家庭经济困难的、不想读书混日子的、家长希望孩子(女孩子居多)早些出来社会赚钱的等等,因此绝大生源素质整体较差,也造就了中职校成为特殊学生集中区。因特殊学生参与发生的恶性事件,往往造成较大的不良社会连锁反应。 特殊学生显然是中职校招生的鸡肋。如何有效地转化特殊学生的问题摆在面前,作为中职校还是应该义无反顾地承担教育责任,关注并积极探索有利他们健康成长的研究工作。 一、特殊学生群体形成的成因分析 2只有极个别的特殊学生是在所读的中职校生成。根据多年的管理经验及交流总结,特殊学生的产生除了他们自身的个性因素外,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
3、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家庭原因 1.家长普遍文化程度不高。特殊学生的家长文化程度较低,80%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有的甚至本身不识字、不会讲普通话。文化程度不高促使他们在教育子女的方法要么过于简单粗暴,动辄拳脚相加,养成了他们的暴力叛逆;要么过于放任纵容,一味满足需求,塑造了他们的放肆不羁。 2.留守学生的家庭教育缺位。很多特殊学生是自小由爷爷奶奶看管。隔代教育所带来的缺陷不容忽视。由于祖父母辈身体较差,沟通不畅,根本管不住孩子。加上父母长期不在孩子身边,多抱愧疚而进行物质满足补偿,少及时而长效的情感联络。 3.家庭温暖严重缺乏。来自家庭不和、离异家庭或单亲家庭的中职生不在少数。在缺乏家庭亲
4、情关爱温暖成长的特殊学生,多数体验到被忽视和被遗弃的感觉,带着冷漠疏离的阴影,进行有意或无意的报复性攻击。 4.家长不当的言传身教。有些特殊学生的家长本身就是社会混混,粘染了太多不良恶习。家长的言传身教,孩子的耳闻目睹,自然而然修炼得道。 (二)社会原因 中职校现在已由创办之初的炙手可热地位沦为倍受冷遇的近乎收容3差生的尴尬境地。社会上多数人对中职校及其学生持有偏见,这种歧视性的世俗观念对中职生产生着较强的“杀伤力” 。中职校学生的家长很多本身文化程度低下,社会地位低,经济收入少,也在中职生青春期种下自卑心结。在社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下,他们心理上有一种挫折感,不少人容易自惭形秽和自暴自弃,特殊
5、学生在这方面占较多比例。 另外,现代社会多元化的发展,社会上各种思潮涌起、各种时尚生活流行,对社会变化较为敏感,接受能力很强的中职学生借助发达的媒体、通讯技术吸纳这些信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和冲击。由于他们对信息的筛选原则不是是非曲直,而是新、奇、怪,多以前卫的心理优势自居。 (三)学校原因 中职校专业的设置、课程的安排、教学计划的制订、教材内容的选定等方面,没有很好地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因此,生源素质与课程设置之间的矛盾加剧,也是滋生特殊学生不可忽视的因素。 在管理特殊学生过程,我们往往停留在传统的思想和理念教育。如果他们不惹事或小问题,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错过强化优化教育的良机。如果发生
6、冲突,就常常将惹事一方批评或处理了事,结果弱势学生怕被二度报复,常采用私了方式,助长特殊学生的气焰,结果问题越闹越大。学校动不动就以开除特殊学生作为绝招,既缺乏责任感,又增强他们的反感与反抗。 二、特殊学生群体教育管理的对策 特殊学生大都行为控制力较差,思考问题比较简单,遇事容易冲动,4常常对班风、校风的形成构成威胁。怎样对待这些特殊学生?怎样使这些学生融入到学校的大集体中,重新找回自我,奋发向上,成为社会有用的人?已是摆在中职校面前最严峻的问题。 为进一步做好特殊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切实防范学生意外事件发生,有效确保学生健康成长,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在学生管理中,可采取以下方法: (一)调查分
7、析,建立档案是基础 组织班主任深入班级,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切实掌握班级特殊学生的综合表现及产生特殊问题的真正原因,建立“特殊学生”的跟踪教育工作机制。通过班主任对自己班级摸底排查,了解班内家庭不健全学生、违纪生、学习后进生、经济特困生和心理健康重点服务对象等特殊学生的基本情况,填写特殊学生情况登记表建档。结合科任老师及生管老师的评价,然后对全校特殊学生进行再归类,便于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措施和管理办法,确保对每位特殊学生教育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二)建立制度,齐抓共管是保障 1.加强学校教学工作常规管理,进一步端正学校的校风、教风、班风、学风。加强教师的教书育人责任心,促进特殊学生
8、自律意识。制定课堂巡查记录制度,并对巡查情况记录在册,及时反馈汇报,及时与课任教师和相关班级班主任谈话交流,从管理力度上规范教学教育行为。 2.突出德育为先制度,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以人为本的教育框架,充分发挥德育功能,使德育的内5容、方法均能符合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需要,促使学生高尚人格的形成,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将崇高品质内化为自身的人格品质和外化为良好行为的养成。2005 年我校创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首个“周恩来班”的创举就是个成功的典范。 3.建立定期与特殊学生的谈话制度,及时开展教育工作。班主任经常找帮教学生个别谈话,及时了解思想动态,有效地
9、帮助其转变,并有每次谈话记录。 4.开展心理辅导教育,塑造健康的心理。让学校心理咨询室教师积极介入,多开展些团体心理疏导活动或个别辅导,多关注特殊学生的心理表现,做好心理个案的记载,发现问题,及时跟进,及时耐心地进行积极的心理辅导,以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5.建立与家长的联系制度,形成学校与家长共同承担教育管理特殊学生的责任。对班级中的特殊学生的教育与转化离不开家长的参与。但学生最反感学校一有事就向家长“告状” 。所以,班主任首先要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及时沟通特殊学生在家、在校表现情况,争取家长的支持。其次,我们要求班主任教育在先,坚持事不过三的底线,再与家长沟通。当他们超越底线而不得不面对家
10、长的时候,也会对老师的宽容多了一份愧疚,有利于家校共管理效果。 6.班主任对个别特殊学生教育方法不当或有其他特殊情况,应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情况。学校及时介入,共同做好帮教、转化工作。对严重违反学校规章制度,报送学校,制订教育计划,采取相应措施。 (四)关爱学生,以人为本是根本 在特殊学生管理中,教师应对每一个特殊学生倾注强烈的事业心,6丰富的同理心,慈母般的爱心和的耐心,真情投入,关怀他的成长。 1.教师要努力走进特殊学生的内心。特殊学生有特殊内心世界,不进入这个世界,就很难解读特殊行为背景,也就难以真心教育他们。大多数教师对特殊学生都颇为关心,为他们成长进步费心尽力,倾注了相当精力,但这种关
11、心多少带有一种“改造”心理,很难从心底“接纳”了这些学生。因为有这样的心态,在接触中,总是用心良苦,总难免训诫多于理解,不大容易走进学生内心世界,并从那里找到症结和解决的策略。当我们深入到特殊学生的内心世界去发现身上的积极因素,看到他们的闪光点,以此为火种,创造时机,定会点燃他们心灵中上进的火花,常能取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让他们重新找回自我、自尊、自信。 2.教师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这是做好特殊学生工作的一个前提条件。特殊学生大都行为控制力较差,思考问题比较简单,遇事容易冲动。不能一出问题就一棍子打死,劈头盖脸一顿臭骂,这样只会适得其反,要以
12、理服人,摆事实,讲道理。在教育方式特别要用心,并坚持持久战。如特殊学生往往养成习惯性撒谎。刚开始是为了面子,应付家长老师的检查,逃避老师家长的责骂,就学会撒谎,以至于到最后,撒谎成了一种习惯,基本上打架、偷窃等事件发生时,他们第一句话都是“跟我没有关系” ,而且几乎是理直气壮,态度恶劣。若教师在询问中一旦有偏差,眼泪马上掉下来,说“老师冤枉人” ,甚至在交锋中充分利用教师的失误进行反击。关爱学生还要与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从生活上真心诚意地为他们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真正体现学校教育人、引导人、关心人、7帮助人的功能。用爱心启迪温暖他们的心灵,使他们健康成长,走好人生。 3.赏识教育,培育
13、自信。摒弃偏见是教师转化特殊学生必须有的态度。特殊学生往往缺点多于优点,而且久经考验了。有缺点,挨批评,批来批去,他们的信心就不足了,他们的抵触情绪多,怎谈进步?所以,教育特殊学生就要端正态度,并且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因为自信是成功的基础,人有自信才会去行动,才会积极的要求上进,就能朝着教师期待的目标前进。作为教师,一定要摒弃传统的偏见,努力帮助特殊学生发现其自身的“闪光点” ,用期待的心情去等待学生的每一点进步。诸如鼓励他们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发挥特长;加入青年志愿者,学会关爱他人,帮助别人,等于帮助自己;对于他们的进步不仅及时给予口头鼓励,还买些小礼物小纪念品给予奖励,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特殊对象特殊处理。针对特殊学生,采取合适的教育手段,理智从容地处理突发事件,春风化雨般地进行教育、引导,真正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用“心”育人,这些所谓的特殊学生,定能让教师、家长和社会“放心” 。 参考文献: 1刘伟平.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方法浅析.华章,2011, (3). 2翟根鹏.如何加强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职业,2011, (24). 83林胜德.中职校班主任学生管理工作新探.广西教育,2010,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