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准确把握文本价值的策略语文是“心灵的学科” ,是“培育文心的学科” ,它对学生心灵的影响,主要是因“文”而及“心” 。人文精神的熏陶也必然落实到“文” 。王荣生教授认为: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语文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引导学生合适地阅读理解、解释、感受、欣赏。要引导学生进行合适的阅读,教师必须立足文本,深入研读,才能用好课文这个例子,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得言得法得意,提高语文能力,获得精神成长。 然而,正确解读文本、把握其价值取向,并非易事。2011 年“中国小学语文特级教师高端论坛综述”中就指出:十年语文课改的不足之一就是 “一线教师不能正确解读文本的现象较为普遍” 。准确把握文本价值取向,
2、促进儿童精神世界的健康成长,不止是取决于教师对文本研读这一环节。因此笔者认为,教师要带领学生在语文课堂里一起徜徉于经典名篇,和文本对话,和作家对话,必须从研读文本开始,以此为基础,深入浅出,带学生入情入境,在学习推敲文字的同时深化情感、磨砺思想,受到美的熏陶。 一、潜心会文,做文本的知音 阅读教学中的课文与其他科目中的课文有本质的区别:其他科目中的课文只是媒介,学生看了课文明白蕴含于其中的知识、信息即可。而阅读教学中的课文,比如船长 走一步,再走一步 鸟的天堂 匆匆 ,这些课文都是独特的文本,既是学习材料也是学习对象,是任何其2他媒介不能代替的,是任何其他关于“忠于职守” “勇敢” “热爱自然
3、”“珍惜时间”等文章不能置换的。这里特定的文字传递着人文精神,承载着独特的思想情感,文质兼美,都是独一无二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入文本,自己先要深入细读,在文章丰富的意蕴里把握住文章的主旨。 1.紧扣文本,不随意 比如学习列夫?托尔斯泰的跳水一文时,学生认为主要是写孩子和猴子之间的嬉闹,因为文章的篇幅较长,而船长只是到最后时刻出场,且寥寥几笔刻画,学生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而是把注意力放在猴子戏弄孩子,孩子追逐猴子上面,得出:做事情要理智,不能冲动。此时,教师的“导”就应该发挥作用,引导学生感悟理解文章的高潮部分,从语言文字里感受船长的沉着和机智。又如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有学生就提出:爸爸的做
4、法有待商榷,孩子好不容易钓到一条大鱼,爸爸就不应该阻止,应该鼓励。这一类学生阅读体验出现偏差的情况在课堂上很常见,随意的肯定和否定无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理解,在尊重学生独特理解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 2.深入文本,不淡化 对文本的理解应该落在语言文字的品析上。没有扎实的训练,只有浮光掠影的划过,只能说明老师的解读没有到位。在低、中年级的阅读教学中课堂表演是常见的形式,是否采用这样的形式,关键要教师“明白我要教什么,学生要学什么” ,弄清要教什么再考虑采用什么方法去达成目标。 33.整体入手,不肢解 雨点是苏教版第二册的课文,一共就四句:“雨点落
5、进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觉。雨点落进小溪里,在小溪里散步。雨点落进江河里,在江河里奔跑。雨点落进海洋里,在海洋里跳跃。 ”老师通常会一句句教,然后指导感情朗读。有经验的老师在扎实落实每一句的同时,还会对“睡觉、散步、奔跑、跳跃”这四个动词加以联系比较,把四个句子当成一个整体,体现袁微子提出的“学习语文和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 。在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更应如此,文章篇幅长,教师更要从整体入手,不能断章取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更不能把“精美的文字成品拆卸成了零星的标准件,有血有肉的文章变成了学生做分析实验的死的语言标本” 。二、入境始与亲,既得言又得意 “文”从“心”出, “心”在“文”里。语文课对学生语
6、文素养的影响,主要通过“文” 。打通了语言文字,才可触及作者的内心,在潜心品味、琢磨、把玩文字的过程中,达到和作者的“会心” ,引起心灵的共振。在这样不断的、长期的文本阅读中产生的“会心” ,就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学生的心灵。正确的价值观、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就这样渗透在学生对课文遣词造句精确妥帖的体验、领悟之中,而不是在此之外进行思想、道德的说教,即叶老说的“不要抽出讲之” 。 如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文中有这样一句:“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 ”这句话看起来平淡无奇,但琢磨一下还是很有味道的。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这里有三个“一” ,这是简4单的三个“一”吗?可以引
7、导学生读出文外之意,由“一”带领学生走入谈迁那个时代,走近谈迁,在语言文字的品味中向文本纵深处行进,感受人物的精神世界和高尚品质。 语文课很重要的一个功能是把作为自然人的儿童逐渐转变成未来的社会人,所以要用人类社会普遍倡导的价值观去影响儿童,去塑造儿童。这种育人功能恰恰体现在文本作者和教材编者的价值取向中。文本中往往蕴含着作者独特的人生经验,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作者的独特经验,就是感受体验这一篇文章之语句章法所表达着的丰富、复杂、细腻甚至细微之处,此时学生言意兼得。 三、准确把握价值取向需处理的关系 1.独特感受和价值取向之间的关系 课文也是作品,只要是作品就有重新阐释的可能。读者完全有按自己的经
8、验理解课文的权利。可是,大部分教师迷信作家的观点,迷信教参的观点,在教学时不敢越雷池半步。文学作品的“意义”实际上包含了三个层面:一是作者意义,即作者欲在作品中表达的主观意图;二是文本意义,即作者在实际作品中通过语言文字呈现出来的意义;三是读者意义,即读者通过阅读所领悟到的意义。这三个层面的意义既互相依存,又有差异。 去年的树一文作者的本意可能是什么友情?诚信?环境保护?文本作者的意图是当代人不可能客观地完全再现的,文本的原意也是不可能完全恢复的。读者和作者之间的时间间距是不可能跨越的。理解是从文本中接受有意义的东西,并把它们解释成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5因此每个人对文本都有自己独特的体会。生与
9、死是一道不能逾越的界线,去年的树中,鸟和树的友情却超越了这道界线。生死不渝的友谊是一种感人肺腑的永恒情怀。在这看似波澜不惊的故事后面,蕴藏着作家新美南吉对生命和友谊的深刻感悟。而针对三打白骨精提问:你喜欢这个故事中的哪一个人物?学生回答喜欢白骨精,因为她孝顺。对于这种另类思维,我们要正确引导。因此在解读文本过程中应该抓住主导倾向,把握教育价值。多元解读的背后,老师的引导作用是不可忽视和缺位的,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毕竟是很有限的。 2.深入和浅出的关系 贾志敏老师在语文教学低效的症结一文中说:“教什么?当然是教语文包括思想、观点、方法、价值等,具体则要落实在字词句篇的学习和听说读写的实践上。语文课
10、要有语文味。 ”因此,教师在解读文本的时候首先要弄清楚“教什么” ,要带学生“去哪里” 。对于文章主旨、结构、字词表达,哪怕标点都要细细推敲、琢磨,还要知人论世,融会贯通。要使文本细读不致流于形式、浮于表面,自然需要借助语言史、思想史和文学史的知识和理论把握文本的背景,把文本放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进行情境还原。以夹竹桃为例,解读前全文要烂熟于胸, “韧性”和“幻影”部分可以倒背如流,对文中不起眼的句子都要很熟悉,比如“先败后开” “无不”等语言现象,这样才能对作者怎么表达、为什么这么表达了然于胸。又比如如梦令 ,全词一共 33 个字,但层层赏析字字品味再收集资料可以解读出上万字。教师唯有如此
11、“深入” ,胸中有丘壑,方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才有资格去“浅出” 。 6尽管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可以非常深刻和独到,但我们时刻不能忘记我们面对的是 612 岁的儿童。他们有自己认识世界的方式。我们不能把成人的认识强加给学生,或牵引着他们向前。好的教学应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贵在深入浅出。 泊船瓜洲对于“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深掘,如踌躇满志或是忧心忡忡等都不合适,只让学生理解到作者的思乡之情即可;珍珠鸟结尾让学生讨论“珍珠鸟究竟有没有自由”远离文本;清平乐 村居谈到“居安思危”或“居危思安”都太牵强。 3.补白和拓展的关系 适当的资料引入可以促进学生对文章情感主旨的进一步理解。如一夜的工作 ,全文讲完后
12、,教师提供了总理在最后的日子里的工作行程安排,用一连串数字形象地展现了一位一辈子都为国为民操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总理形象,使文中的一字一词都被赋予了浓厚的感情色彩。 挑山工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呈现了当地当时挑山工的经济情况,让我们看到了在艰苦条件下,挺起脊梁做人、脚踏实地做事的挑山工形象。同样,在教学夹竹桃一课时,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作者季羡林先生的生平他一生勤奋求索、宠辱不惊、贫贱不移,促进了学生对夹竹桃韧性和作者爱夹竹桃情感的理解以及文章借物抒情的手法认识。但是,这样的补白也要恰到好处,不能为了拓展就拼命拓展,把语文课的语文味冲淡了,变成科学课,变成地理课等。 总之,文本解读只是出发点,语文教学的归宿是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对文本正确解读,把握其价值取向,是每个语文教师的必备基本功,是语文素养的体现。实现了正确解读,吃透了文7中之“心” 、文后之“意” ,语文才能真正成为“心灵的学科” 。正如王尚文先生所说:“只有百分百的语文课,人文渗透才有最强大、最深刻的教育效果。 ”我们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