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公平与爱,共创和谐班级.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691893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尊重、公平与爱,共创和谐班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尊重、公平与爱,共创和谐班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尊重、公平与爱,共创和谐班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尊重、公平与爱,共创和谐班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尊重、公平与爱,共创和谐班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尊重、公平与爱,共创和谐班级【摘要】在一个班集体里,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健康成长,师生间只有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亲其师”才会“信其道” ,因此班主任首先要尊重学生,其次要有爱心,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并切合实际且行之有效的班规与制度。 【关键词】和谐尊重爱心公平 和谐,具有协调、融洽、合作等意义。和谐能够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促进事业发展。构建和谐班级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如何构建一个和谐的班级,我在工作过程中作了以下尝试。 一、尊重学生。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2、” 。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对教师说过的一句名言。如果用我们今天的语言正面来解释这句话,那就是当教师的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而应该尊重学生,发扬民主作风,以平等的态度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 尊重学生即意味着接纳学生,接纳学生的个性,接纳学生的思想,接纳学生独特的创见,还要接纳学生的内心感受。任何命令式、威胁式、训诫式语言和行为都是对学生的不尊重,当然也只会招来学生对教师的2不信任不尊重。尊重学生就要从平等的人格角度来看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深入到学生中去,倾听他们的心声。学生有血有肉,充满朝气。只有把他们看做是人格上与我们平等的人,我们才能更公平,更公正地处理其他的事情。而且在处

3、理问题时,应先了解情况,分析原因。虚心听取学生本人的想法。多从换位的角度与学生沟通。尊重应是真诚实质性的。对学生要热心、耐心、细心和有信心,特别当学生有烦恼、遇困难或犯错误时,更应真诚地对待他们,鼓起他们进步的勇气。一般来说,学生都有一个或者多个违纪的理由。所以在纠正学生错误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他们明白错在哪里,以后怎么处理类似的事情。这才是教育的关键所在。只有让学生心服口服、诚心诚意地意识到并改正错误,效果才会持久。 二、要有爱心,对教师职业与学生的爱心。 大家都知道三个砌砖工人的故事,一个工人说自己在砌砖,一个说在赚钱,另一个说自己在建造世界上最富有特色的房子。在这三个工人当中,前两个终生

4、都是普普通通的工人,而第三个却成了有名的建筑师。一个对自己职业缺乏爱心的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必定缺乏一种积极的态度,从而缺乏一种认真钻研教材与学生精神。当然,教学效果必定是与成功无缘的。试问,学生怎么会喜欢一个教学失败的教师呢?相反,一个对本职工作与学生充满爱心的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永远干劲冲天。爱,可以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在朝夕相处中,学生从教师的一言一行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教师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等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学生,学生则通过认同作用,对教师的言行加以3模仿、吸收转化为接受教育的内部动力。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作家冰心说:“有了爱,便有了一切,

5、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 ”在教学中,不仅要爱优等生,还要爱中等生,更要爱那些后进生,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装发扬个性中的优点,克服缺点,弥补不足,从而形成优良的品质,成为合格人才。爱,可以促进后进生转化。对后进生要满腔热情地爱。后进生缺点较多,又不愿接受教育,因此经常受到家长及教师的批评。我们的职责是培养教育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所以,对后进生就不能一味指责、训斥,而是要用爱去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用爱去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用最强的责任心去帮助教育他们。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不是经过一次教育就能收效的,而是要经过反复的教育,对学生要有极大的耐心,要有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精神,尤其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必

6、须立足一个“爱”字,突出一个“耐”字,善于疏导,循序渐进,不怕反复,持之以恒。只有对教育事业有一份真诚的爱,才能做到勤奋敬业,无私奉献,只有和学生用爱搭起友谊的桥梁,才能敲开理解的心扉,才能让师爱随风润物。对工作的热爱促使其认真钻研,积极备教,教育能力与经验技艺日趋完善与丰富。对学生的热爱使其认真研究学生,分层因材施教,对学生的提问与帮助百答不倦。教师积极传授,学生学习兴趣盎然。教学成绩必定蒸蒸日上。一切都进入良性循环之中,可谓是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三、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有“偏爱”与“偏见” 。 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往往会不自觉地“偏爱”某一部分成绩或4者品行相对优秀的学生。对他

7、们的成绩时时加以夸奖并引以为荣,而对他们的缺点却往往采取宽容的态度,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相反,对于一小部分成绩后进而又往往比较调皮的学生却采取严厉呵斥的态度。一点点小问题也可以大做文章,公开点名批评甚至于告之家长等等。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一个共同的认识那就是教师心中对学生的不同定位。换言之,也就是教师先入为主的“偏爱”优生, “偏见”后进生的不恰当的认识。孰不知,正是教师心中的这种不公平的认识才导致了教师这种对不同学生区别对待的陋习。所以,从根源上讲,要杜绝教师对学生的“偏爱”与“偏见” ,必须要端正教师心中对学生的正确认识。对优秀学生不溺爱。有成绩可以表扬,但有错误同样要批评,而且是与其他学生

8、一样公平对待的批评。对于后进生,则应该放宽政策,少批评,多鼓励,允许他们逐步提高成绩。当然,有错误时一样要批评,只是方法上应当采取温和的态度,避免过激言行,以免伤害学生自尊。只有在既不“偏爱”优生,同时对后进生也没有“偏见”的情况下,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才是公正的,处理班级事物才能公平对待。只有学生心里没有了顾虑与阴影,每一个学生才能抬起头来走路,才会充满信心。 四、切合实际且行之有效的班规与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除了前面所说的尊重与爱,公平对待学生以外,还需要有符合本班实际且认真执行的规章制度与之相对应。没有切合本班实际的班规与制度,教师处理班级事物时必定缺乏公平的依据。如果教师只

9、是凭借自己一时的喜怒爱好来处理事情的话,势必授人以有偏见之嫌。而且也难以做到一视同仁。只有在切合实际且行之有5效的班规与制度的屏障之下,教师处理班级事物时才会有理有据,才能一碗水端平,也才能做到避免前面所说的“偏爱”与“偏见” 。学生心中才会有一个评判自己行为正确与否的标准,才会依照班级的规章制度来制约自己的言行。既起到震慑班级学生不要有越池行为的作用,同时也能让违反规章制度的学生心服口服,无话可说。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定是一个上进、和谐的班集体。教师尊重学生而不放纵学生;教师爱护学生但不“偏爱”学生;教师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没有“偏爱”与“偏见” ;教师严格学生却又行之有度。这样的班级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健康、积极、上进的班级,才是新目标新教学形式下的和谐班级。 参考文献 1和谐:教育的追求卓立 2班级教育的理论与方法 3班主任之友 4中小学校长2004 年 8 月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