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高专兴起的历史动因及其启示.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692274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国高专兴起的历史动因及其启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德国高专兴起的历史动因及其启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德国高专兴起的历史动因及其启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德国高专兴起的历史动因及其启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德国高专兴起的历史动因及其启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德国高专兴起的历史动因及其启示【摘 要】高等专科学校是德国最受欢迎的高等学校之一,是德国现代工程师的摇篮。它的兴起既是德国工业发展对新型技术人才需求的推动,也是德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同时也是德国政府支持的结果。研究其兴起的历史动因对正处于发展瓶颈期的我国高职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并认识到:关注时代需求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提高政府的支持力度,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是高职教育发展的保障;积极学习他国成功经验但反对盲目照搬。 【关键词】德国高专 高职教育 政府支持 新型技术人才 基金项目:宝鸡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经济社会转型期宝鸡高职教育发展研究(项目编号:BJSKGH-201312)

2、 ;宝鸡文理学院院级重点项目(项目编号:ZK12059) 。 德国高专,即德国高等专科学校(Fachhochschulen,FH)是德国现代工程师的摇篮,兴起于 20 世纪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德国高等教育大变革时期,目前已成为德国高等教育体制中的第二大类高等教育机构。在 2010-2011 年冬季,德国共有 240 所高等专科学校(含 29 所行政类高等专业学院) ,在校生为 716630,占德国全部在校大学生的 32.1%。1德国高专之所以在短短数十年内获得飞速发展,除了其秉承特色发展之路外,关注时代需求、获取社会支持既是其兴盛的重要原因,也是其繁荣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反观我国高职教

3、育,发展数十年来,虽已取得2了一定成绩,但并未真正深入人心,获得社会大众的认可。我们追根溯源,探索德国高专兴起的历史动因,以期从中获得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有益启示。 德国高专兴起的历史动因 1.新型工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是德国高专建立的经济基础 20 世纪 60 年代末,随着德国各种新兴工业、电子工业及计算机工业的相继出现,对掌握新工业和新技术的各种科技人才开始大量需求,而当时的德国大学由于深受洪堡高等教育思想的影响,固守传统,置身于社会产业之外,不屑也无法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新型人才。其后,迫于社会的压力,德国大学也曾试图改革,无奈传统理念已深入骨髓,加之积弊难除,改革往往无疾而终,效果不明

4、。顺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为蓬勃发展的工业技术提供所需人才,建立有别于传统大学的新型高等教育形式已是大势所趋。高等专科学校因面向实业,与社会工业发展紧密相连,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对新型人才的需求而成为当时德国的首选。 2.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为德国高专的出现奠定了社会心理基础 到了 20 世纪 50 年代,德国(西)迎来了适龄人口进入大学的高峰期,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膨胀。2但原有的大学无法满足这一要求,而且还存在学制过长、专业设置单一、偏重基础性和学术性研究等问题。以致到了 20 世纪 60 年代初,联邦德国在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方面远远落后于当时的美国和日本。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的发展和传统大学

5、与现实需求的矛盾日益激烈,德国的政治家和教育家开始考虑改变原有3的单一型高校体系,创建新型大学,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3 3.政府的参与与支持是德国高专产生与发展的政治保障 为满足社会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顺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提高原有的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学校档次和培养要求,1968 年 10 月31 日,联邦德国各州共同签订了建立高等专科学校的协议联邦共和国各州统一专科学校协定 。自此,按照各地需要设置专业,以培养第一线工程师的非学术性的高等专科学校在联邦德国各地相继建立4,它们与大学及大学类高校共同构成了德国高等教育新体系。联邦德国通过颁布法律法规,赋予高专享有大学应有的各项权利

6、,为其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法律保障。1976 年出台的高等教育总法明确指出,高等专科学校与其他高等学校处于同等地位。1985 年重新修订的高等教育总法认为高等专科学校与大学“不同类型,但是等值” ,二者地位相同。5 德国高专由于植根于德国的社会文化中,并得到政府的支持与鼓励,其建立后“以规模小、实践性强、学制短、就业率高等特点焕发出勃勃生机”6,不仅满足了德国社会各界对不同类型人才尤其是掌握着高新技术的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提高了本国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规格,为国际人才交流和欧共体人才资格的认可提供了可能。 德国高专的兴起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启示 1.关注时代需求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目前,

7、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招生人数而言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其社会认可度偏低,往往被视4为高等教育中的“次等教育”或中职教育的简单延续。突出表现为专业设置与课程开设不考虑区域经济的需要与自身条件,最终导致其培养的学生社会不需要,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却没有培养。加之,传统观念的影响,经费的限制,师资力量的不足,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也普遍不高。要改变这种困境,我们必须向德国高专学习,从建立之初就转变理念,关注时代的需求,并把它视为自己办学的指南,以满足市场需要为己任,以就业为导向。唯此,高职教育方能真正在我国高等教育界站稳脚跟,迎来自己发展的春天。 2.提高政府的支持力

8、度,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是高职教育发展的保障 德国高专的发展正是政府大力支持与推动的结果。政府的支持是高职教育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政府的支持主要体现在相关政策的制订、法律的颁布、经费的划拨以及整体布局的调整与规划上。德国高专是在政府的支持下建立并发展起来的,国家的法律为其地位的确立提供了法律依据。我国高职教育虽也是在政府的支持下建立的,但各地政府各自为政,对高职的整体构建、发展、规划、布局等都缺乏全面考虑,导致资源严重浪费,恶性竞争不断升级。要整合教育资源、打破条块分割、突破行业、部门界限,非高职一力可为,必须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要解决高职自身占地少、规模小、各项经费紧张、实训基地条件差等老问

9、题,也需要当地政府的积极参与。7因而,各地政府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从法律上确定高职教育的地位,明确其功能;在政策上积极引导,促进校企合作的顺利实施;在经费上予以必要的支持,使高职教育真正5与地方经济结合,服务区域发展,体现地方特色。 3.积极学习、借鉴他国成功经验,但反对盲目照搬 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世界各国都在总结、保留本国优秀成果的同时不断学习他国成功经验。可以说,现在世界各国的教育都是混育儿,高职教育也不例外。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至今已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并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其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随着我国向制造大国的迈进,人才短缺尤其是应用型人才的短缺已成为制

10、约其前进的瓶颈,如何突破瓶颈、化解人才危机,提高我国产品与服务的质量成为摆在人民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这都有赖于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我们从德国高专的成功经验中无疑可以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但必须记住,我国高职教育与德国的高等专科学校分别植根于不同的现实土壤中,二者所处的国度不同,教育理念有别、人文环境与政治、经济条件迥异。因而,我们在学习、借鉴德国高专的成功经验的同时必须考虑我国的现实情况,使之本土化,方可行之有效。 注释: 自 1998 年后德国高专对外使用英文称谓“应用科学大学”(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本文统一沿用传统称谓“高等专科学校” ,简称德国高专。 参考文献: 1孙进.德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分类与办学定位J.中国高教研究,2013(1):61-67. 2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296. 63456贺国庆等.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49-650. 7高职教育EB/OL.http:/ 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教育与科学技术系 陕西宝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